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江文艺 2006年第08期-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岁 
寒夜兀地裂碎;竹节钝响;陶盆尖嚣;惊恐与绝望于狰狞的夜空激荡。四野里荆火点点;明灭中;臂脸画满符的人们挥舞桃枝发狂。凶恶的“年”终于逃遁;东方不知何时已抹上一线亮色。 
从古到今;“年”其实就从没来过。驱鬼的悲壮渐为戏嬉的欢愉。门楣上的桃符换了迎新的春联;娃儿们屈指一算年快来;便雀跃;有肉鱼吃;有新衣穿;更重要的;天一亮;狮子龙灯采莲船;花花绿绿;铿铿锵锵;好玩。 
屈家坝的黄家例外;一入腊月就紧张;战战兢兢怕年来;比先人们还怕得厉害。 
“我晓得;你们年年盼老子死;老子偏不死;老子一天不死……”黄老倌霜着枯皱的老脸;鼓突着一对牛眼;恨恨地叨咕;不等完;满堂儿媳便一连迭申辩:“哪里话;爹!”黄老倌头一扬;喝道;“犟嘴!”屋里便立现出一片僵滞尴尬的脸;无声畏怯的哭。今天的黄老倌不行了;那场可怕的灾变使他在床上一躺十年;虽然;无声的威严仍慑着一屋的心;毕竟;黄老倌手脚不灵便了。 
嗵——!谁家抢了先;点燃了辞旧的第一声;好响;荡漾中已有零星的回应。在火堆旁守岁的老大;微睁疲惫通红的风火眼;吩咐儿女们开门放鞭;他自己则去点香烛。然后要老二、老幺带了老婆和孩子一齐到稻场上;对天磕头作揖;感谢上苍的大恩大德;让他们又平平安安地过了一年。 
“狗日的!”欺负老头子不能动;他们已把祖传家规忘掉;被冷落一旁的黄老倌;在床上骂人。 
紫檀木太师椅置于堂屋上首;神龛上红烛摇曳;满屋老少在屏息中晃动;穿戴齐整的黄老倌从里屋踱出来;径直去椅上落座。他在后人面前很少笑过;此时更严肃得怕人;活是一尊泥塑的金刚。“给爷爷磕头!”老大年逾半百;看上去和他爹一般苍老;声音也如破瓮一般;有他以身作则;背后的一群也齐刷刷跪下;嗡嗡的祝福声随之充溢屋子。黄老倌有三儿三女;二六一十二;加上繁茂的第三代;极壮观的。此时的黄老倌便觉获得极大满足;觉得他是天底下最有权威;也是最有福气的人;一年里所受的劳累和屈辱;一齐跑到了爪哇国。有了这个;还奢求什么呢?人活在世上;不就图个香火鼎盛;子孙孝顺?当然;这心境早已与他陌生了;这令他回味陶醉一年的光景;已逝去了十年。 
一只枯瘦的手搭在太师椅上;颤着苍凉与眷念;昏黄的老泪溢出了眼窝。他这一生只有两件爱物;除了它;就是一本他不识一字的书。太师椅雕龙画凤;古色古香;破四旧时在湖泥里淤了半年;反倒亮得照人。平时黄老倌舍不得坐;只在年三十晚坐它一回。土改时;因给地主马老七做了十五年长工;农具家什任他挑;他就要了这把椅。有人说他苕;也有说椅座里怕藏有黄货的。他不吱声;使足劲甩上肩;吭哧吭哧扛回家;反扣上门;急急地坐上去;就像马老七那样将头摇几摇;好惬意。《二十四孝图诗》就在谷壳枕套下;那是他爹学过而后又教过他的。黄家先前并不穷;硬是让这个老童生考得舔灰。黄老倌儿时已无福进学;每日里给人放牛归屋;便听他百事不做的老子讲《孝图》。 
“报应;这都是报应;我要是能动;狗日的们敢?” 
因了“老怪物”的缘故;标致的三姑娘却远嫁到山沟里;有了这条件;她试图违例。其实那年春节雪也下得太大;第二个娃子又才满月;两口子五更便起;望着漫天的风雪犯愁;犹豫再三;决定不去了。不料第二天黄老倌竟从天而降;锅碗瓢盆一概砸得稀烂。大年初一破把调羹都犯忌;这是何等的不吉利!末了;黄老倌竟直挺挺地躺在大门口;任女儿女婿把头磕得了砰砰响;两个亲家好话说了一大船;也一动不动。 
老幺也起过造反的心思。那年他受了红卫兵的蛊惑;鼓足勇气回家反封建。没料才进门;一触到他老子的两束寒光;竟禁不住地抖索起来。“老幺;把狗日的们给我赶出去!”老幺打了个冷噤;像被人使了法术的木偶;竟自转过身去;拾起他老子扔过来的嫂子的月经布;才一扬;造反队便作了鸟兽散。 
鞭炮已经连绵;夜气中有了刺鼻的火药味;一班响器隐约传来;男欢女笑间杂其中。屋里已听不到老二的声音;想必也有这狗日的;黄老倌胸中的恨意渐趋膨胀。 
叩头过后便献礼;一对一对把年礼品呈送黄老倌过目;然后置于红漆方桌上;少了是不行的;再多他也不露声色;不过;俟后的“算帐”;他会考虑进去。训话了;黄香温被;董永葬父;孟宗哭竹……这些人不是当了大官;就是讨了仙女做老婆。不孝的便没好下场;某人就被雷公用金钩闪吊起;用雷火烧成了灰球;这些故事黄老倌每年一遍。他记性好;神通也大;儿孙们若背着他有些微忤逆的言行;黄老倌竟像长了顺风耳;千里眼;无一不知;无一不晓。有些事实在冤枉;却道不得半个不字。三儿三媳;三女三婿;无不狗血淋头;个个喏喏连声。差不多两个时辰过去了;“滚——”如煎似熬的一群;才如漏网之鱼逃回房去;于邻家的鞭炮声中;暗暗啜泣到天亮。 
黄家的儿女好孝顺;老人们好妒羡:“你看黄家的;几有规矩;哪像你们?忤逆不孝的东西!”那几年天下不太平;学生们砸了村公所的牌子;还把教书先生戴了高帽子游街;黄老倌曾说过半句极精辟的话:“哼;都像我家的……!”满村无不信服。神龛上写“忠”;为什么不加一个“孝”?“既要忠;又批孝;不懂!”就这一句半话;使黄老倌在村里的威望达到了顶点。他心里好骄傲。每日里反剪着双手;嘴里叼着旱烟袋;在村前村后踱着方步;对那些管不住儿女的孬种;不屑一顾。 
黄老倌度过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突然就跌了跤;在世人面前再也抬不起头来。那年全村大检查;工作组领头的说他家毛主席像贴得少;插了他家黑旗。黄老倌第一次在村里说不起话;却不服气。他决定卖掉家里的几只芦花大母鸡;到镇上买石膏领袖像。石膏像镇上家家都有;但乡下却无人供得起。塑像太沉;抱不起;他只好解下腰带;拴在像的脖颈上;甩上肩扛回家去。满以为会博得一村惊叹;挽回失去的面子和在村上说一不二的地位。不料半路便被一群戴红箍箍的嫩娃子截住;不由分说一顿打;尔后又送到各村示众。他是一国之主;天上的星宿;怎么能……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黄老倌事后悔得吐血! 



但狗日的们太不该;跟着外人喊“打倒”不算;回了家还嫌弃他挤兑他。这使他气恨交攻;一病不起。儿女们便趁机破了家规;每年的叩头献礼;你来他不来;来了的也是假心假意;虚应故事。黄老倌气得不行;又无可奈何——他再不能打上门去了;便只骂;时间愈久;病愈重;疼得愈难受;骂得愈刻毒。儿子媳妇;女儿女婿;都是他泄愤的对象。剁八块;红炮子穿心;烂鸡八死……想得到的都骂了;就只不骂“绝代”;因为那等于咒他自己。黄家后人失了约束;倒是如眠后的春蛙;日见欢跳起来。 
今年入冬后;黄老倌自知不久了;他怕火化。儿女们为让他放心;一合计;买了寿棺放在床边;但可买就可卖;闭眼后的事谁晓得?再说;人没落气就抬棺进屋;这是咒他早死;狗日的们好脱祸。黄老倌气得要死;愈气就愈骂;骂得毒时;连年三十晚遭天火烧也骂出来了;这话;在屈家坝子算是最刻毒的咒语了;只有对几世连续犯条作孽的罪人;菩萨才给予如此重的惩罚。 
进了腊月;老二居然没来说一声;就自作主张跟人玩龙灯;整日里跟人说笑打闹;像他老子愈难受;他就愈开心似的。黄老倌气疯了;在床上喊叫着骂;好远都听得见。他们就齐邀了出门玩;不听;狗日的们几歹毒!今日晌午团年时;酒杯碗筷碰得叮当响;存心气老子!老大端了一碗进来;满脸堆笑请他吃。假的;黄老倌伸手打过去;人没打着;碗却打掉了。他笑笑就又出去吃。狗日的们吃得进去?一只野狗窜进来;把地上的骨肉嚼得巴巴响……一把尖刀戳到了黄老倌的心窝! 
此刻;四周锣鼓已浑然成片;送旧迎新的鞭炮响彻霄汉;天地间升腾着热烈、欢欣与希冀。各房间传出的亲昵与温情;汇成一股;直窜进清冷的偏房;狠撞黄老倌的耳鼓;他胸腔里喷出一团奇异的毒焰;燃遍全身;烧得他在床上辗转;颤抖;呻吟;“狗日的们;老子叫他们乐……!” 
漆黑的棺里伸出一只枯枝般的爪子;蛇头般摇颤;昏黄的豆油灯忽闪忽闪;斑驳的壁上映出一只鸟;怪模怪样的不祥的枭鸟。有急骤森然的喘息声;如伏夜里暴雨前的狗。鸟影越来越大;渐渐罩满了屋;黑暗中一团火光闪耀…… 
惊天动地的锣鼓戛然而止;长挂的鞭仍炸得热闹。火光映红半边天。骤至的惊恐掠走了黎明前的欢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