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职场十年-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生的教诲



高中最后一年…高中二年级,教语文的彭延新老师做我们的班主任。刚分班完毕,他便来和我们见面。一进教室,他就说道:〃我刚看了一下咱们班的名单,发现有一个叫谢耘的。谢耘我不认识,不过我教过谢耕。哥哥学得很好,想来弟弟也应该不错吧。〃他的话让我有些受宠若惊。我在中学一直不算是最最顶尖的学生,属于〃第二梯队〃,并不太得到老师的〃宠爱〃。彭老师对我的偏爱,并没有妨碍他日后对我的严厉管教。正是在他悉心调教下,我开始懂得了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学会了对自己负责。



高考前的复习课上我经常在后面开小差,和同学搞别的名堂。终于在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我尝到了恶果,得到了报应:数学考了72分。如雷轰顶,整个世界在我眼前开始沉沦。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第一次〃灾难性〃打击,是我至今为止生命中最黑暗的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彭老师的批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多次告诉我们:〃考试成绩不好,不要讲'题难了'、'没发挥好'、'马虎了'等等,一定是你们没有学好。出了问题不要怨天尤人,必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高考近在眼前,我知道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个〃72分〃,逼得我不得不面对现实,反复咀嚼彭老师的教导,并根据他的指点,去分析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近一个星期的反省与苦思,我分析的结果是,我太不踏实,练习做得太少了。于是按照彭老师的教导,用自己那尚不健全的理智,勉强约束着自己,强耐着性子一口气做完了几十套题。



1981年7月初,长春正逢阴雨天。考试结束,我的自我感觉和当时的天气一样,相当不好,精神极为沮丧。可是结果与我的感觉相反,我取得全省第九、全校第一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后改为〃电子工程系〃)录取。这个成绩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而且是我五年中学时代中最好的一次。如果没有彭老师多次的批评和不厌其烦地灌输教诲,运气再好,我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因此我真正体会了别人的批评对我的价值。那次〃72分〃的经历和彭老师的教诲,无情地撕掉了我〃高贵〃的自尊心,使我懂得了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真实人生中发生的挫折和困境。



上大学前向彭老师辞行,他两眼认真地看着我说:〃你和你哥哥不同。他以后会比较顺利,而你在以后的生活中将要遇到很多麻烦。〃当时18岁的我对他的话没有什么感觉。很多年以后,我才猛然发现,在我身上发生的事情被彭老师言中了。临别时,彭老师赠给我的另外一句对我影响至深的话,是他以前曾经无数次重复过的〃日参省乎己〃。



如果说〃传道、授业、解惑〃是三个不同的层次的话,彭老师无疑是达到了传道的高度。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在他反复教导下最后定型的,并且一直受用到今天。在他那双严厉的眼逼视下,我开始学习面对真实的自我和现实,不再逃避和自我欺骗……不论内心有多么的难堪。在后来的岁月里,我逐渐明白了,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自尊〃,有勇气多面对一分真实,便少了一分作茧自缚,获得了一分新的自由。



遭遇东芝



难忘的经历之三



当年惠州的集团公司创建后,主要负责设计生产卫星电视接收机,而销售由北京公司负责,直接向张云峰而不是惠州的集团公司总经理报告工作。卫星电视接收机的市场,由于政策的原因,也由于销售是另外部门负责,所以情况一直不好。随后总经理和总工程师对有线电视加密收费产品寄予了巨大的希望。总经理利用自己的关系,从中国投资保险公司那里得到了一笔较大金额的贷款,保证了项目的启动。但是,这个产品的市场又由于政策的原因,没有按照我们期望的那样启动。及时顺利地拿下并执行第一个出口合同,并没有能够让我们进入良性循环。我们在国内只拿到了几个小规模的订单,根本无法支撑公司的运作,更谈不上发展。



不过在国内打市场的过程中,在北京和上海发生的两件事情还是颇值得我们自豪的。

    
        







在北京,当时的北京有线电视台迟迟下不了决心开通收费频道,但是中南海却有了需求。结果我们的产品进入了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提供特别保密电视节目的服务。



在上海有线电视台,我们首先用价格优势把欧洲最大的电视加解扰系统制造商eurodec公司挤出局,随后和日本东芝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完成了系统的详细性能测试之后,台里安排我们双方进行入网测试试验。我们租了一辆出租车,在上海市几个不同的地点和东芝的系统作对比测试。到晚上结束时,出租司机有些好奇地问我们:〃我看下来,你们的图像质量好像比东芝的好呀。〃



事实确实如此。上海有线电视台最终出示的测试报告显示,我们系统的技术水平要高于东芝的。在上海,张云峰总裁告诉我们:〃作为技术团队,你们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电视台作测试的时候,东芝的技术人员看到我们发射端设备精致漂亮的外观时,好奇地问我们设备是不是美国trw公司做的。其实,除了里面的核心芯片外,全部是我们自己设计生产的。而东芝的设备,和我们的放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当时中国乡镇企业的产品,但是上海还是选择了东芝…东芝答应把更多的产品生产线放到上海。



尽管如此,这次我们在技术上超越了东芝公司的事实,极大地帮助了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即便与国际一流公司竞争时,也有与其一争高下的勇气和自信。



〃资本家〃式的管理



管理入门之二走向职业化



公司不能从市场上得到回报,压力便随之不断地加大,内部矛盾也开始显现,亲情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总经理和张云峰之间的信任也出现裂痕,双方在资金使用等问题上,出现原则性分歧。



1995年8月,张云峰总裁决定撤销总经理的职务,请来他中学的同学,某著名it公司在深圳的副总经理柳志雄出任惠州的集团公司总经理。当时,那家it公司正遭遇由于计算机芯片大幅降价而带来的巨额亏损的灾难。



柳志雄的到来,对于前任总经理以及跟随她过来的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尤其是对前任总经理个人。不仅因为这支骨干队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才加入我们公司的,而且中投保高额的贷款也是她争取到的。这里面有太多的她个人的信誉和感情,曾经寄予了她自己后半生的理想。



柳志雄从深圳的公司带来了几个高层生产管理人员,公司面临巨大的震荡,议论和传言四起。柳志雄和原来主要的管理人员分别谈话,管理层的工资也做了上调,公司管理的风格变得与以前大相径庭,明显地体现出纪律、规范、赏罚分明等刚性的特征。



管理层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因为工资的上涨而对柳志雄有什么感激之情。两拨人之间的不信任看不出改进的迹象,特别是生产管理人员,原有的人和新来的人存在必然的冲突。当时,大家议论最多的就是柳志雄〃香港式〃的〃老板〃管理方式。这种管理,与大多数人的信念和习惯相去甚远,大家不自觉地将其与〃资本家〃、〃剥削〃、〃压榨〃等这些我们曾经从书本上学到的,只存在于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概念联系在了一起。



或许是因为我不是前任总经理带过来的人,没有太大的感情冲突;或许是因为在亲情管理下,我也不自觉地承担了过多的工作以外的情感负担,已经感到身心疲惫,精神上有些不堪重负;或许是因为我毕竟在国外有过一些经历,对于现代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行为,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或许因为我是管技术的,而柳志雄等人都不是技术出身,双方的互补性较强;或许还有一些我自己也不完全理解的原因。我和柳志雄的配合,从一开始就没有太大的矛盾。后来,只要与技术有关的事情,没办法时柳志雄都让他们来找我,包括给客户作售前演示等,而每次我基本都比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也从来没有抱怨过。柳志雄等对我逐步建立了信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柳志雄及他带过来的其他管理人员,建立了较好的工作关系,尽管没有像我和前任总经理及总工程师的关系那样亲近。我从新的管理团队身上也学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