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红色旅游-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地坪的花桥在没有恢复建成之前,不要到那去,那只有花桥,别的什么都没有。在地坪住宿只能是将就,6元钱一个床位,没有条件可言,在那儿我是和衣而睡。洗澡要单交3元,水只是有点温,淋浴器的喷头上也只有三个眼儿流水,身上的肥皂沫都难冲干净。    
    地方饮食特色:如住在凯里的话,凯里的酸汤食品比较有特色,不妨去吃一吃。    
    在黎平,侗族的腌鱼和腌肉为侗族传统特色食品,是以稻田鲤鱼和本地猪肉为原料,配以少量糯米、辣椒、生姜、大蒜、精盐等佐料腌制,烹熟后其味酸甜适口,色、香、味俱佳。    
    侗果是侗族传统特色食品,是用当地香糯和野甜藤汁打成糕,剪成手指大小长短,晾干,用茶油炸,再把红糖熬成汁,浇在果表面,撒上芝麻便成,其色褐黄,味道香甜,酥软可口。    
    景点门票:黎平古镇不收门票。天生桥15元。    
    特别提示:由黎平到肇兴,到地坪,到三江,发车班次较少,最好赶在单日而不要在双日乘车,因当地人有双日出行的习惯,车上人多,坐车困难。    
    


第五部分太极图上的千年古城—镇远(1)

    镇远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舞阳河畔,属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镇远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是中国古代南方“水上丝路”的中心驿站,是西南边陲最重要的军事要冲,有“滇楚锁钥”之称。这里有风光秀美的舞阳河,会给你不尽的享受。    
    红色印记:    
    红军长征时,红二、六、九军团等红军将士,在这里与敌人展开争夺战,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终于打开了西进的通路。    
    名人辈出的仙都    
    镇远,就其名字,已经让我感觉到了它的卓尔不凡。在红军长征的线路图上,我曾将它用红笔重重地圈了一下。镇远,多响亮的名字,置身其中,我才真切地感觉到,它既不像长汀,也不像凤凰,我想它更不会像我以后要走到的丽江。它是那样一座威武古城,一座发人感慨无限的古城。    
    据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裔,泛称“荆蛮”。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宋绍定元年(公元1226年),赐名镇远州,从此“镇远”这一名字便沿用至今。    
    舞阳河像一块“S”形的碧玉,挂在这一勇猛战将的脖颈上,把它一分为二,南面是卫城,北岸是府城。特殊的水域,使镇远成为军事重镇与水陆枢纽。早在群雄争据的战国时代,这里就成了关隘要塞。    
    在米码头处,我看到一处石牌楼,牌楼不算高大,却很威严,上书“滇楚锁钥”,这正是镇远的形象比喻,镇远不仅是黔东的门户,湘黔的咽喉,“南方丝绸之路”之要津,更是打开滇黔的一把钥匙。    
    镇远地处湘黔驿道与沅江水路的交汇处,是扼守西南驿道的要塞。曾经战云密布的古城镇远,因为占据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而一度军旅往来,商贾云集。镇远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谁得到了镇远,谁就得到了滇黔。《苗疆闻见录》上就有“欲据滇楚,必占镇远”的描述。    
    在我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吴敬梓竟以三个章回的篇目,翔实生动地描写了汤总兵与苗族首领别庄燕在镇远的攻守争夺。爱国将领林则徐,曾三次路经镇远,在他的《镇远道中》一诗中,对这里雄奇的山川和险要的地势,发出了“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的惊叹。    
    抗日战争中期,爱国将领冯玉祥到此视察军事民情,召唤民众奋起抗战,驱逐日寇,收复失地,奋笔亲书“还我河山”4个大字。    
    站在高处,我俯瞰全城,看到舞阳河真的呈倒“S”形,东西流过小城,使小城形成一个“太极”图案,小城因此被视为“太极”古城,想必先民们在当初选址建城时一定费尽心机,可又做得那么天然合成。    
    我一进城,便选择了府城一家临河的小客栈,这是一家私人小旅店。在镇远,大部分是这样的小旅店,房间干净,整洁,陈设简单,价格便宜,双人间,只20元钱。主人是一家侗族居民,殷勤好客,淳朴大方,显示出苗疆边城人的特有风度。在这临河人家,抬头可望见对岸卫城错落有致的吊角楼,这儿的吊角楼楼下支撑的是一根根水泥柱,不像凤凰,吊角楼支撑的是杉木柱。临窗低首,可以看到绿宝石般的舞阳河水,张着绿棚的渡船在码头之间往来穿梭。难怪人们把穿过古城的这段舞阳河誉为“曾是夜郎秦淮河,俨然清明上河图”。在镇远,现在还有12座古码头,其中大部分,依然在使用。前两年,舞阳河上连接卫、府两城还有一座浮桥,是当年红军长征渡河时搭建的,一直沿用至今,前年老城改造,把它拆了。我本来想睹物思情,没想到晚了一步。    
    在镇远,漫步在小街上,你可以看到一条条小古巷道,还有很多人文古迹,诉说着镇远悠久的历史。沧海桑田,人世变迁,那些古城垣、古关隘、古驿道、古桥梁、古码头、占巷道、古泉井、古民居还依然矗立在那里。蜿延逶迤于卫城河沿及府城石屏山上的两座古城垣,气势雄奇,威严地俯视着镇远古城,被人们誉为“苗岭长城”。临河洞开的两座古城门,至今保存完好。那些“两湖”、“江西”、“四川”、“福建”、“秦晋”、“两粤”等8大会馆和万寿宫戏楼、东岳庙戏楼、火神庙戏楼、北极宫戏楼等遗存,向人们讲述着镇远以往的辉煌。    
    镇远作为一个繁荣的水陆大都会,曾经繁荣热闹到了极点,在镇远流传的这句谚语里,就描述得非常生动形象:“镇远街,人挤人,挑窑罐的被撞破,担桐油的挤不出城”。    
    这里因战而商,因商而荣,因荣而文,王阳明、吴三桂、张三丰、林则徐、冯玉祥、李烈均等名人;都曾在镇远留下过足迹,遗存下墨宝。仙女、道人宫素然,土生土长的镇远人,她的名画《明妃出塞图》至今仍珍藏在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镇远可谓是无处不有“神”,无处不飞“仙”,难怪镇远人称自己的古城为“仙都”。    
    夕阳斜射下的青龙洞    
    在我住的小旅馆的东面,远不足50米,就是“青龙洞”。我踏着午后的斜阳,去“拜访”了它。    
    青龙洞是贵州境内建筑规模最大,构造最精巧,融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它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庙风格。它南与卫城相接、西与府城隔河相望,包括“七寺八阁九座庙”。    
    我徜徉在祝圣桥上,看桥下的河水泛着青波,据说这座桥,就是南方水陆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我总想在那厚厚的石壁上,寻到一点往昔的痕迹。桥上的亭子里,只有两个看着水果摊的老人,她们没有把我当顾客,继续聊着自己的话题。    
    我踱过祝圣桥,沿着临河的甬道一路看过去:中元禅院、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香炉岩。临了,我又走回古城头,举目远眺,我完全被青龙洞绝妙的神韵所折服。在青龙洞的建筑风格上,你既可以看到中原建筑格形,又可以看到贵州苗村侗寨的建筑影子,真不愧为我国古建筑洞窟的一处游览胜地,据说它与甘肃麦积山、山西悬空寺并称我国古代“空中古建筑”之宝,有“贵州古建博物馆”之称。    
    在青龙洞,先是一个和尚看到了镇远的仙气,来此建立了庙宇,再是张三丰来此修炼,紧接着,王阳明也随后而来。他们是否都想到了,他们是在为后人精心营造着一块瑰宝,以后会如此大放异彩。那时期,由于镇远所处的重要的地理位置,从而使得它不仅成了军事上的重镇,和商业往来的大都会,还使它也成了儒、释、道三教,进行交流和传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    
    


第五部分太极图上的千年古城—镇远(2)…(图)

        
    青山妩媚水温柔    
    镇远因舞阳河而更加美丽。舞阳河贯穿了黔东山地后流入湘西沅江,其中最美的河段在镇远。    
    我驱车行20来公里,到了舞阳河最精彩的一段。这里主要包括诸葛峡、龙王峡、西峡,通称“下舞阳”。泛舟河上,眼前的景色令人叫绝,真是既有长江三峡之险,又有桂林漓江之美。这使我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为此赋诗中的两句:“三峡楼台映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