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提琴隐逸-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茉说完,立即低下头夹了块水煮鱼片放在嘴里,竟是酸的。

三个人吃完饭漫步回去,一路上谁也没说话,各有所思。苏茉没有说话,怕把气氛弄得太低沉,给他们留下一个悲伤的回忆。世航原本就不爱说话,这个时候更是无话可说。汪泫也没有吱声,怕话未出口泪先流。就这样沉默无语,从出门到回家直至打车到机场。

人流旺盛的地方,嘈杂喧嚣,正好掩盖内心的空虚和悲伤的安静。

就是在这个机场,苏茉第一个送走的人是林喻杰。他走得最冷清,在人意料之外其实更是情非得已。还是在这个机场,第二个走的人是宁玉风。苏茉甚至没来得及见他一面,只差那么几分钟就和他分隔异国。又是在这个机场,她最后的牵挂也要走了。

没有痛苦流涕;没有挥泪道别,没有珍重再见。

苏茉微笑着说了一句话:“有空常回来看看。”

只这一句话,囊括了所有的感情:不舍、失落、难过。这句话,也是苏茉想对宁玉风说而没有机会说的。现在,她应该没有遗憾了吧。

世航也开口了,叹息着拍拍她的肩膀:“好好照顾自己,有空到广州来找我们。”

苏茉使劲地点头。汪泫含着泪拥抱她:“我们走了,你一个人要好好地保重。遇到困难别死撑,我们都在呢。还有,放假一定要来广州看我们。”

苏茉一句接一句道:“我知道,知道。你们也保重,到了那边给我报个平安。”

她看着他们俩,一个是自己相识二十多年的发小,一个是自己大学至今最亲密的姐妹。他们两个离去的背影让苏茉觉得人生原来这么易分隔。昨天还“海内存知己”,今天就“天涯若比邻”。苏茉不想多作停留,看他们两个消失后也转身离开。

也许,北京这座城市对你们来说只是一个中转站。你们一起来到这里成就自我,再到别处开花结果。而我,注定要留下来,成就他人眼中的自我,开着没有结果的残花。

苏茉停住,回头看了一眼,寻找自己曾经站过的位置:玉风,我以为你会是最后一个离开我的人。但是没想到,原本以为能陪我到最后的他们也走了。我突然觉得六月的天很阴凉,能感到凄清的空气。玉风,你那里的天气还好吗,奥地利应该没有北京这么大的风吧。这里的天空万里无云,你那里是否有一片蓝天白云。

苏茉仰起头,眼泪滴下飘得很远,就这样在纷飞的青春中遗落……

第六十一章 一个人

 就在世航和汪泫走后的第二天,苏茉接到他们的电话。那两个人已经安全抵达并且落脚了。据说世航的爸妈见到他们十分开心,先把他们好好安顿在自己住的房子里。之后世航去公司报道,分到了单位配的新住所。他把双亲都接过去住了,汪泫找到了所学校先挂名读着,等产后再正式参加统一的入学考试。

此后苏茉她们每天不是打电话就是视频聊天。不过汪泫不会说太久,因为她不能太累也不能长时间被辐射。往往是说不上十分钟就被拉去休息了。她已经是七个月的身孕了,学校正好临近期末考试,她已经请假在家复习了。苏茉看着书桌上的台历和上面的圈圈点点,松口气:我也快放假了。

她翻开日记本,像高考前一样,甚至比那时更迷恋于记录点点滴滴。从前,她最不愿意过三点一线的生活,因为太机械太乏味。可是,她现在习惯了这样的波澜不惊。每天很有规律地在一个时间点起床,用餐,上班下班……尤其是回到家之后:上网,拉琴,写日记一环扣一环。

一个人在家,苏茉会有些害怕。她把客厅和房间的灯都打开,把电脑的声音调到最大。QQ上的她总是隐身,在线好友里再也没有出现过李智和林喻杰的名字。打开邮箱,未读邮件上的字数显示总是“0”。尽管如此,苏茉每天还是坚持这样的生活。她已经没有退路,只能一直往前走。

收到第二封邮件是在一天晚上,苏茉还平时一样吃过饭打开电脑。当看见后她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次比上次的篇幅长了很多。宁玉风没有对苏茉发给他的内容作任何回复,而是自顾地说着一些在维也纳的事情:

踏在这片围绕着音乐的芳香之地,虽然已经五月了,可还是有丝丝寒意。突然想起在北京这个时候都已经穿上短袖了。这里已经连续下了两天的雨,潮湿又阴郁。不知道你们那边是不是晴天。

我在维也纳喝到这里的咖啡,才知道这里面原来也是有故事的。因为它是一个马车夫发明的,所以今天,人们也会称称维也纳咖啡为“单头马车”。虽然我不喜欢喝咖啡,但是这里的掺着鲜奶油和巧克力,味道真的很不错。扮相也非常漂亮:雪白的鲜奶油上,洒落着五色缤纷的七彩米。我记得你很爱喝咖啡,如果你看到一定会很喜欢。

我听当地人介绍这种咖啡有着独特的喝法,不过向来不不感兴趣,所以也没记住。不过我倒是记得他们说这种咖啡含有太多糖分和脂肪,不适合于减肥者。所以我想,如果你在应该也不会多喝。

到这里的第一个星期我们就去了维也纳金色大厅。以前你跟我说过你最大的梦想就是站在这里拉小提琴。我也是身临其境才感受到它的力量,了解你的渴望。它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音乐会”的法定场所。从一九三几年开始,每年的元旦都会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我还听导游说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才知道原来我还有这么多不懂的东西。

那里的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的雕像,感觉特别古雅别致。维也纳交响乐团每个季度至少都要在这里举办十几场场音乐会。

那里的确是碧辉煌的建筑风格,音响效果尤其华丽璀璨,无愧于金色这个美称。以前我只在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一睹过“金色大厅”的风采。这次置身其中,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自大厅落成,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一个是“世界第一乐团”,一个是“世界首席音乐厅”,真是交相辉映。

说起来,这座大厅也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了。我知道它落成于1870年,以前听章老师说过正式的名称应该叫作音乐协会大厅,由建筑大师奥菲尔·汉森设计。苏茉,你知道吗,游览之后,我甚至有种冲动想见见那位设计师。

前两天我们又去了维也纳森林,那里有许多清流小溪、温泉古堡和一些中世纪建筑和古老的寺院,我觉得最吸引人的还是一些小村庄,安静清幽。以前在书上看到过,约翰·施特劳斯居住在维也纳森林中的扎尔曼村的一所乡间小舍,而小施特劳斯就是在这里渡过了他的青少年时光。

我们还到了一个叫海利根施塔特的小村子,那里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据说贝多芬晚年就居住在那里,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书》。去了之后我才知道为什么那些音乐名流能写出流芳百世的乐曲,因为这座森林真是很美。我幻想以后也能居住在这样的地方,安静清闲地度过余生。

不知不觉已经写了这么多,我对这里有很多的好奇和观感,好想全都说给你听。现在我这里是下午一点,你那边很晚了吧。

雨还在下。我发现自己已经许久没有这么清闲过,真想永久保存这一份安详。

苏茉看完,心里隐隐觉得失落,有种淡淡的惆怅。虽然从给她的信息里,她能看出玉风很喜欢维也纳的生活。但是似乎他的言语中又透着些许感伤。也许他很想家,很想她,但是他不能告诉她。

苏茉把这封邮件反复读了好几遍,心里也下起了雨。

第二天清晨,苏茉醒来,掀开窗帘看外面又是一个晴天:玉风,你那里还在下雨吗?

上午没有课,苏茉一个人漫步到学校外面。经过她们以前常常聚会的那家茶餐厅,才意识到自从他们走后,她已经很久没有进去过了。苏茉决定从今天开始,以后一有时间就去坐坐。

这里装修了很多次,但是生意依旧兴隆。她点了杯红茶,记得以前夏天里,她和汪泫逛街累了就在这里点杯饮料坐一晚上。然后被打扫的阿姨用鄙夷的眼神盯上好几回再走。

苏茉坐在那个他们以前常坐的靠窗的位置平静地回想过去,和宁玉风一起走过的路,发现原来已经过了这么久。久到让人觉得四年、五年甚至更远也只不过是毫无意义的数字。当然,故事里的人除了他,还有一个人:一个让苏茉刻骨铭心的人。他现在过得好吗,结婚了吗,实现了他的梦想吗。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