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案实录-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粤港警方再度联手,开始秘查“阿七”的行踪。4月26日晚上,香港九龙深水湾营盘街某幢豪宅走出一名年约30岁的高个男子,司机将其接上车后,直奔罗湖海关。正当他等待安检时,一名检查人员把他带到一个特别的房间里。几个人表明警察身份后,立即给他上了铐子,押上一辆警车,往广州方向急驰而去。此人正是“阿七”。 
  同伙的大量供词使张子强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1998年6月底的最后几天,张子强竟然一连三天不说话。6月29日值班的管教干部觉得张子强今晚的行为有点异常,从监视器里看到张子强仍然在地铺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值班干警看看值班室墙上的钟,已经是12点33分,马上就要交班了,他就坐下来写交班日记。写了一会儿,又抬头看看监视器,看见张子强又坐了起来,两手抱着双腿低着头。他准备继续把交班日记写完,没写几笔,发现张子强仰躺着一动不动。他突然感到不对,立即拔腿朝806仓跑去。 
  他急促地跑到806仓门口,“哗啦——”一声打开监视窗,对着监仓里其他人喊道:“快快,把张子强扶起来!” 
  同仓的人都惊醒了,大家七手八脚地上前把张子强扶着坐了起来。 
  张子强想以自杀了之,以逃避法律的制裁。但是,他的这个企图在一开始实施的时候,就破灭了……张子强终于交代了自己制造的一系列惊天大案的经过。 
  在攻审张子强前后,“9810”专案组再次撒出一张巨大的缉捕之网,钱汉寿、张焕群、叶继欢等同谋相继落网。这一震惊中外的特大严重暴力犯罪团伙终于被彻底摧毁。 
  1998年的11月12日,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大法庭,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子强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决书》厚达48页,这恐怕是世界上最长的一份判决书了,审判长王敏用了很长时间才把它读完。   
  结案(2)   
  宣读完判决书后,案犯仍被押回看守所,36个案犯一长溜走出了法庭,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当然,走在最前面的仍然是张子强。 
  一路上张子强一言不发。囚车一直开进了看守所的院子,张子强被从车上押了下来,教导员看到他满脸苍白,精神恍惚。 
  1998年12月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对张子强犯罪集团案做出终审判决。 
  一早,张子强等一行36人,又被押到仓边路26号的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大法庭,在法庭里站了长长的一溜。所有的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法庭的最后判决。 
  判处上诉人张子强、陈智浩、马尚忠、梁辉、钱汉寿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上诉人李运、原审被告人朱玉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审审判长在宣读判决书时,张子强脸色煞白,面无表情,不知道在听没听。 
  宣判结束后,判处有期徒刑的人被押回看守所。 
  被终审判决死刑的张子强、陈智浩、马尚忠、梁辉、钱汉寿等五名案犯押进了法庭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验明正身。 
  验明正身时,突然,陈智浩激动地朝着张子强喊道:“张子强,你可把我害死啦!” 
  张子强低头不语。 
  钱汉寿直叫:“我要揭发!我要揭发!” 
  法官上来问他揭发什么,他想了半天,才说:“我要揭发盗版光盘。”显然钱汉寿紧张得语无伦次。 
  法官在验明张子强正身后,问:“有什么遗言?” 
  张子强摇摇头。 
  五名死刑犯验明正身后押出房间。鱼贯而出时,死刑犯之一的梁辉走到张子强的身边,说:“你好啦,我们这么多人陪你。”五名死刑犯被押上囚车前都戴上了黑色的面罩,在警用摩托车的引导下朝刑场开去。一声令下,枪声同时响起,害人者最终以害己而告终。     
  全球最大制贩冰毒案(2000)   
  全香港的“瘾君子”服用200年的毒品   
  2000年3月和4月间,菲律宾警方查获一批约300公斤的冰毒,并确认是从中国内地偷运过去的。信息很快反馈到中国国内,立即引起了我国公安部国家缉毒中心的高度重视,迅速在多个省市成立专案组。 
  冰毒,学名甲基苯丙胺,因其外观为纯白色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贩毒、吸毒人员称为“冰”,又因其毒性剧烈被称之为“冰毒”。冰毒对吸食者和社会的危害,远甚于海洛因。冰毒是一种精神类毒品,吸食后透支人体的能量,对内脏器官伤害很大。冰毒搭配海洛因吸食,一次即可上瘾,而且更难戒断。由于冰毒不仅具有强烈的兴奋作用,而且会出现一定的幻觉、性冲动,造成行为失控,所以俗称“摇头丸”、“快乐丸”、“劲乐丸”、“狂喜”、“忘我”、“疯药”、“强奸药片”等。 
  冰毒的直接原料是麻黄素(麻黄碱),天然麻黄素是从麻黄类植物中提炼获取的,而这些植物是野生的,海南省也有麻黄树生长。 
  从北纬43度到46度、47度的地域最适合麻黄类植物生长,所以中国的新疆、甘肃、内蒙等地都盛产这类植物。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严密控制麻黄素流入非法途径,对麻黄草的收购和麻黄素的生产都采取定点制度。但是麻黄类植物毕竟不同于罂粟和大麻,后两者只要有人工种植,法律可以给种植者治罪,相对起来,它们比麻黄类植物更容易控制。 
  对于被专业人士称为“厨房药(即自己在厨房即可制造)”的冰毒,技术与资金并不构成真正的压力,而中国成为制造技术转移的重要受害国,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有极其丰富的麻黄素资源。众多越境而来的制毒贩,看中的也正是这一点。 
  专案组成立不久,香港警方向公安部通报:他们从1999年起就开始注意到一个跨省的冰毒制贩集团在香港的活动。他们一直跟踪该集团,并秘密侦查到大毒枭的背景和该犯罪集团在香港的经济状况,包括他们的银行账户和所购置的物业。由于没有掌握具体的犯罪证据,他们一直没有贸然采取行动。 
  深圳警方专案组根据香港警方提供的线索,立即对以绰号“花弟”为首的庄楚城冰毒制贩集团开始了严密的调查取证。 
  经侦查,庄楚城冰毒集团的罪行逐渐浮出了水面。该集团的犯罪手法十分隐蔽,他们先以外商投资企业的名义,在深圳、湖北等地分别正式注册登记化工厂,然后通过一些研究所、化工厂偷偷得到生产冰毒的原料麻黄素,接着就按照配方,在合法“外衣”的掩护下制造冰毒。 
  2000年7月29日,深圳市公安机关经过周密策划,将庄楚城等14名犯罪嫌疑人一一抓获。在制毒工厂、藏毒仓库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住处,警方共缴获冰毒17吨,价值约56亿港元,而1999年全球查获的冰毒总量也只有16吨。据香港禁毒机构估算,这批冰毒足以让全香港的“瘾君子”服用约200年。随后,湖北也传来喜讯,两个冰毒制造基地被警方成功捣毁。   
  起家南宁   
  1995年底,庄楚城就开始策划制造冰毒牟利了。1996年,庄楚城通过伍其昌结识了32岁的南宁市制药厂制药工程师李雪岚和63岁的南宁市制药厂制药总工程师林棋桐。 其实早在1995年10月,林棋桐就开始受20多岁的福建老乡陈某的委托开始制造安非他命。当时林棋桐感到自己已年迈体弱,单枪匹马恐难胜任,便叫来年轻有为的部下李雪岚合伙承担。 
  安非他命是国家管制药物,须凭证采购。林、李这两个制药行家十分清楚,但对来客的意图也都心照不宣,异口同声答应尽力而为。1996年元旦过后,按照“林总”设计的蓝图,“小李”全身心投入,使出浑身解数,研制出了第一批合成冰毒约30克。1996年4月,庄、伍等人欣闻佳音,赶到南宁验收,在下榻的某招待所房间烧“冰”试验后指出,效果尚可以,但不够纯正。林、李总结经验,再度上马,大功告成,于5月初带着新冰毒产品到广州,经庄、伍等人鉴定合格了。 
  庄、伍提出要扩大生产规模,并甩出17万元给林、李做经费。林随后租下南宁市长岗岭兽药厂厂房作为生产车间,李购买了制造冰毒的设备和原料。同年8月,林、李二人伙同伍其昌、李生、李健等人在长岗岭兽药厂厂房内,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共制造出5公斤冰毒,由李生运到广州交给庄楚城销售。 
  1996年6月的一天,庄、伍在南宁一酒店包房宴请林棋桐、李雪岚二人。席间,伍就进一步的技术要点向林讨教。林或许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