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尊者阿迦曼传-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晚上,早上才安排他的葬礼。他的弟子们於是回到他

    们的地方,有些则留在他逝世的小屋後面。整个小屋四

    周的区域都点着灯火,但对他的弟子们,却好像留在黑

    暗中,就有关於他们的修习而言,他们不知道何去何从。当听到他逝世的消息时,有些人就昏倒了。对他们来

    说,失去了尊者阿迦曼就是失去了所有的一切。照亮他

    们修行途径的灯塔已经熄灭了,从那个光辉所辐射出来

    的温暖和智慧,连同基於它的希望和生命,也跟着消

    失了。

    这当然不是说佛、法、僧都被遗忘了,而是凡夫的

    心意都倾向优先执着於关系他们最接近和最明显的事物

    ,甚於那些较远而较不明显却影响较深的事物。尊者阿

    迦曼的帮助和智慧,多年来对他们已经是很明显了。定

    期地聆听他的开示,肯定他为他们解决疑问和难题的能

    力,他的人格被深深地尊敬着,他慈悲的辐射被长久感

    受和怀念着。

    在尊者阿迦曼去世後一阵子,作者突然体认到尊者

    阿迦曼,就像佛陀和他的圣弟子们,已经善逝了,没有

    必要再用这种世俗的方法继续地想念他。要关心的是那

    些哀悼他的心意,让他们自己完全地笼罩在悲伤中,是

    害多於利的。尊者阿迦曼从未教导任何人要怀着这样的

    思想和悲伤。这种思想当然不是罪恶,然而它是不适合

    於身着袈裟的比丘,尤其是有志於究竟解脱的人。佛陀

    曾经说过:「任何人见到了法就见到了我;任何人见到

    了我就见到了法。」一颗笼罩着悲伤的心意是不能见到

    法的。只有奉行佛陀的指示和修行模式的心意才能见到

    法和佛。甚至如果一个人会因为奉行这样的修习而死,

    那也会比死於伤心要好得多。

    尊者阿迦曼去世的消息,第二天就传遍了沙口那空

    城。城里的长老比丘和政府官员前来向他的遗体致最後

    的敬意,并彼此商量着有关葬礼的安排。大家都同意他

    的葬礼应该适合於一个最可敬的禅师,一个泰国各地人

    人都知道的禅师。他去世的消息由大众媒体告知,所以

    他住在全国各地的弟子们都知道,如果他们愿意的话,

    也可来参加排定在公元一九五○年阴历叁月的丧礼。大

    批的民众来到沙口那空向他的遗体致敬,直到火葬之日。

 161穷中之穷,富中之富

    161穷中之穷,富中之富

    在他生命的後期,尊者阿迦曼被供养了许多必需品

    做为礼物,让他无法全部使用它们。无论他住在那里,

    森林中或城镇和村庄,经常有善信们,不顾各种艰困,

    送给他食物和其它必需品。尊者阿迦曼的奉献绝不亚於

    他的供养人,经常把所有供养他的东西赠送出去。在他

    修行的早期,没有人比他更贫穷了,但是在他修行的後

    期却没有人比他更富有。他所接受和所送出是相等的,

    或许他的付出更多些,他所接到的一切很快就被送出去

    了。他的个性是希望帮助别人,而通常他是不让别人知

    道的。例如,如果他想要帮助一个特定的寺院,他只要

    去到那里并住一阵子,所有他接到的礼物就送给那个寺

    院。

    他去世後次日下午四时,举行遗体沐浴仪式,有许

    多比丘、沙弥和在家弟子参加。然後,他的身体,在袈

    裟外面包着白色的裹布,并放入一个特制的棺材里,

    它的一面是玻璃,好让那些在他去世之前没有见到他的

    人,仍然有机会看到他。然後安排每天晚上举行说法和

    其它仪式来追思悼念他。

 162伟大的沙口那空民众

    162伟大的沙口那空民众

    尊者阿迦曼的遗体火葬前的整整叁个月,沙口那空的

    镇民们以最令人赞叹的方式,展现了他们合作和牺牲的

    精神。政府官员、生意人和一般民众,全部一条心,尽

    可能地来帮助那些远道而来的人,他们似乎忘记了疲劳

    的感觉,忘掉了接待和留宿他们的开销。作者亲眼目睹

    这个合作和慷慨的伟大场面,他真的可以说,在有关火

    葬的准备方面,他没有见过比这个更和谐的精神。

 163火葬之日

    163火葬之日

    随着尊者阿迦曼火葬的日子日益接近,来到苏达瓦

    寺的人们数目持续地增加。估计在他火葬那天,将有数

    万人们出席。各式各样的帐棚已经在整个地区被搭建起

    来,食物和饮料都免费提供给所有的人。在苏达瓦寺外

    缘的造林区,盛开着已经来到那里的森林比丘的白色雨

    伞—以前从未梦见的景象—超过八百位比丘住在苏达瓦

    寺,还有其他无数的比丘住在附近其它的寺院里,可能

    超过一千人。人数之多就像那个小地区的民众那麽多,

    除了扩音机告诉着人们有关葬礼本身进行的情形之外,

    几乎没有听到其它的声音。既然它是为了追思禅师的一

    个庄严场合,而不是一个为了作乐的场合,所以绝对没

    有任何娱乐节目。

    善信们纪念他的捐赠堆积如一座小山,好几万公斤

    的稻米,好几百种其他的食物,一大批堆满一个棉花工

    厂仓库的袈裟。那很难相信,当悼念他们的阿迦时,泰

    国人们竟是这麽慷慨而不自私,这使他们同样地不吝於

    帮助其他人。小小的泰国,人民的慷慨却几乎是任何大

    国的人们所比不上的。这就是佛教的影响,教导他们慈

    心、宽容,并随时准备去帮助别人。泰国人民的这些品

    德,在尊者长老阿迦曼布利达陀的火葬典礼期间,最能

    看得出来。

    没有发现缺乏什麽东西。装米饭和其它食物的锅子

    和器皿大得吓人,最大的规格都派上用场,它们每一个

    都那麽大而重,一个人是无法抬起来的,更不要说搬动

    它了。需要二个人或更多人,把它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

    个地方。

    由於不寻常的众多人数,比丘和沙弥必须聚集成叁

    、四十人,或五、六十人的团队,以便在小屋、田野、

    帐棚和其它地方吃饭。但是任凭他们的人数众多,对於

    供养和安排他们食物的在家弟子们却非常地方便,因为

    他们大多数,大约百分之九十,都是头陀行比丘,他们

    每天只吃一餐,也只用他们自己的钵进食,这减少了寻

    找碗盘的需要和麻烦。只要提供锅子和盆子,比丘们自

    己就会把食物分到他们自己的钵,各种的食物和甜点都

    混合在一起,剩下来的百分之十是资深的比丘或是行政

    单位的长老和他们的随从(他们需要碗盘、杯子、托盘

    和其他器皿,他们通常一天要吃两餐。)

    这整整叁个月长的期间,没有暴力、偷盗、争吵或

    是闹酒的犯罪。那些已经掉了贵重物品的人,只要向寺

    区的主事者报告,就会失而复得,他们会用扩音器告知

    这件遗失案。不久,遗失的东西就会寻线送给主事者,

    然後就叫失主来,在认领之前,要求他详细描述那件东

    西。

    火葬典礼本身就持续了四天叁夜,开始於摩伽月後

    阴历第叁个盈月的十日,到十叁日的午夜,那天才是实

    际火葬的日子。第二天早上才收集他的骨灰。

 164奇迹

    164奇迹

    尊者阿迦曼火葬的柴堆是设在现在苏达瓦寺会议厅

    的位置上,它堆置得非常漂亮并予装饰。在他的遗体被

    移到柴堆之前,在盈月十一日的晚上,所有他的比丘和

    在家弟子们诵念经文,请他宽恕他们对他所做的任何知

    道的和不知道的错误。气氛带着悲伤而凝重,它很快就

    让人忍不住哀伤,许多人都含泪而公然啜泣着。大家都

    诚挚而恭敬地追忆他的德行和他曾经给予他们的帮助。

    尊者阿迦曼已经离开了他的身体,而且已经从生死轮回

    到达了解脱和安稳。他再也不会回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