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商悍将-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则召蝶姬、盈子及佩姬等后妃相会,终日沉溺于后宫,沉醉在温柔乡中。本来秦、晋等国以为宋国击败楚国之后,必定会进取天下,因此颇为惶恐,甚至一度图谋联合对付宋国。看到青苔如此耽于酒色之后,诸侯也都放下心来。不仅如此,列国还争相向青苔进献美女,一时间睢阳后宫粉黛如云,佳丽无数,被时人讥讽为“脂粉之都”。
转眼已经到了定王十九年,这时已经是破楚两年之后了,在这两年之间,青苔好像一下子看透了天下的纷争,对于征伐盟会的兴趣,大大减少。反而是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上面来。忘了提醒大家了,就是定王十八年的秋天,蝶姬和盈子公主顺利地各自生下一个女儿,佩姬公主生下一对龙凤胎,一年之内而有一位公子和三位公主诞生,真是把青苔给乐坏了。
看淡了功名利禄、征伐霸业的青苔可是太珍视这几个儿女了,他亲自给蝶姬所生的女儿(生日为周定王十八年夏历七月十八)取名为薇子,又称为薇公主,源出《诗经小雅鹿鸣采薇》之“采薇采薇,薇亦柔止”之句,希望女儿长得妍丽端庄;
给盈子所生的女儿(生日周定王十八年为夏历八月二十)取名为绿,也称为绿公主,源出《诗经小雅采绿》“终朝采绿,不盈一掬”之句,希望女儿活泼可爱,光鲜照人;
给佩姬所生的女儿(生日为周定王十八年夏历九月二十二)取名为媛子,也称为媛公主,源自《诗经国风鬴风》的“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之句,希望她和她母亲佩姬一样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美女;
又给佩姬所生的儿子(生日同样为周定王十八年夏历九月二十二)取名为子厖,源自《诗经商颂》“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敷奏其勇”之句,希望儿子将来能够作为诸侯的表率,扬名列国,受到上天的恩宠!
青苔为了这四个子女,可谓投入了无数心血,甚至将国事都交给左师伯姬和右师华元料理;同时封榛原比吕美为征夷大将军,暂时代青苔统领榛原军,所有军事,一以委之。而自己则集中全力,亲自教育子女。在孩子们逐渐长大过程中,青苔逐渐发现了几个孩子的不同之处:大公主薇子平时谨严有礼,温良恭顺,颇象一个未来贵公主的模样,而且什么事情也都不慌张,能够理智地处理,对于弟妹们也能够爱护有加,充分继承了她母亲蝶姬周室公主的贤淑气质;二公主绿子则无疑有多动症,属于阳光少女类型,活泼可爱,刁蛮得可以,看来这一点也是随她母亲盈子公主;三公主媛子则处事沉静理性,但自己认准了的事,谁劝也不听,而且琴棋书画、兵书战策、刺绣女工,无一不学,无一不精,真是让青苔大开眼界,看来媛子长大以后也一定是一个女强人类型的,和佩姬一样;倒是公子厖继承了青苔的优良血统,自幼即有雄才大略之气象,胸襟开阔,善于察纳雅言,学习别人长处以不断完善自己,平时不苟言笑,但心中比谁都明白,对待下人和臣属都十分得体、有礼,深受大家的喜欢。
青苔见四个子女健康成长,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几年之间,天下没有大的战争,除了晋侯率领其他诸侯侵伐只剩下一点疆土的不老实的郑国之外,中原各地一片升平景象。
光阴荏苒,转眼之间,定王崩,周简王即位。简王五年,齐顷公薨,灵公即位;简王六年,晋灵公薨,厉公即位。而青苔此时也已经是将近不惑年岁,自己的几个儿女也都长到八九岁年纪,一个个唇红齿白,明眸皓齿,兼之聪明伶俐,直把青苔乐得梦里也能笑出声来。
几个孩子还是垂髫小儿,青苔就已经分茅裂土,赐封公子厖为太子、萧君,享有萧国及淮北、淮南之地,暂由王后佩姬代为掌管;封媛子为东虢公主,享有原郑、陈、蔡国的大片封地,驻守戏童山,封地暂时由王后佩姬代为掌管;封薇子为广陵公主,享有东海、原吴国江北之地,由公主蝶姬代为掌管;封公主绿为申公主,驻扎在申城,享受楚国汉水以北、以东的大片封地,暂由公主盈子代为掌管。
而青苔同时也将榛原上军配属公子厖,将榛原下军配属媛子公主,将新下军配属薇子公主,将新上军及榛原水师配属绿公主,而自己亲自率领榛原中军及新中军,驻扎在宋国榛原城,控制河、济要地。
一切分配已定,青苔志满意得,这日他破例地上朝听政,刚刚拜舞已毕,殿头官走到殿前,高声宣道,“有事早奏,无事卷帘退朝!”这时只见从左班之中闪出一个大臣,手持笏板,急急撩袍跪倒,“主公!臣有事启奏!”青苔视之,乃是新任百工令韩屛。
只见韩屛慷慨激昂地奏道,“臣以为,公侯的几位公子公主未有寸功于国,不可封以国家重地!无功而赏,使人骄矜;无过而罚,使人怨愤,皆令臣子有僭望之心!公侯在日,尚能制之,公侯百年之后,又何人可(制)约之?况且无功而滥赏,势必沮群臣进取之心!仕进无途,则宵小之人必生祸乱而图之!以一分封而祸乱宋国,罪莫大焉!乞公侯三思!”
一席话把个青苔说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要多尴尬有多尴尬,要多没面子就多没面子,直说得青苔恼羞成怒,断然喝止韩屛,
“大胆韩屛!竟敢讥讽寡人,诽谤朝政,来人啊!拖出斩首!”

第三部 曰商是常 第一一零章 传檄讨周王
(更新时间:2007…5…26 15:33:00  本章字数:2505)

话说大臣韩屛犯颜劝谏昭公,遂使得昭公大怒之下,要斩之以泄愤,幸亏为群臣保奏,韩屛才免于一死。当时恰逢晋厉公即位之初,秦桓公与晋侯夹河而在令狐结盟,桓公早上渡河返国,下午就背弃了盟约。因此周简王八年,晋侯大会天下诸侯以伐秦。也派来使者请求宋国出兵相助。于是青苔就顺水推舟地命令韩屛率军一万人,参加联军以伐秦,将功赎罪。
周简王八年――公元前578年四月五日,晋厉公派遣吕相去断绝和秦的外交关系。其书辞说,君主继位以后,晋景公盼望秦晋结盟,秦国却乘我们有狄人入难而进入晋国,焚烧城邑,抢割庄稼、骚扰边境。其后,您又背弃盟誓,反覆无常,和楚国结盟。诸侯对秦国痛心疾首。君主如果加惠而顾念诸侯,怜悯寡人,赐我们以结盟,那是寡人的愿望。君主您如果不施大恩大惠,那么寡人不才,就不能率领诸侯退走。
公元前578年,晋国联合鲁、齐、宋、卫、郑、曹、邾、滕等国和周王朝卿士刘康公、成肃公,一起率军讨伐秦国。当时,秦桓公背弃令狐之盟,与狄人合谋垄击晋国,并与楚国勾结,引起诸侯不满。此年五月,以晋为主的诸侯军伐秦。鲁国孟献子说,晋国将领和甲士上下齐心,军队必然建立大功。
这年五月四日,诸侯军队在麻隧(今陕西泾阳县北)和秦军作战。秦军大败,成差和不更女父被俘。诸侯国军队渡过泾水,到达秦国侯丽(今陕西礼泉县境)以后才返归。青苔遂赦韩屛之罪,同时也部分听从了韩屛的建议,将各公子、公主的封地减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但仍然为四方重地,而其余地区设郡立邑,选任官吏,驻扎兵将守之,直接归昭公管辖。
公元前576年,宋国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等五名大夫发动叛乱,逃奔楚国,楚、宋关系又开始恶化。之后,郑成公愤恨于国家几乎为宋所灭,遂率领仅有的数千徒兵,联合楚国一起突袭宋国,占朝郏(今河南夏邑县境);楚国子辛、郑国皇辰又率军一部侵伐宋国城郜(今安徽萧县境),占幽丘(今安徽萧县境),又一同进攻并占领了彭城(今江苏徐州),把鱼石等宋国的五名大夫送到彭城居住,派三百辆战车为他们戍守。
昭公大怒,这年七月,派出大将老佐和华喜率国防军(并非榛原军)围攻彭城,没有获胜,老佐死于军中。十一月,楚国子重(并非以前的那个子重)率军救援彭城,讨伐宋国。华元没有经过昭公的允许,就到晋国告急求援。晋悼公率军从台谷(今山西晋城县境)出发,救援宋国。
晋军和楚军在彭城西南的靡角交战,楚军败退。次年,青苔联合晋、卫、曹、莒、邾、滕、薛等诸侯率军围攻彭城,晋国也表示服从,并且派出大将栾书率军参战。经过激战,彭城投降,青苔将城内叛乱的军民全部加以屠戮,城内被劫掠一空,城池被夷为平地。青苔要斩杀五名大夫,为晋将栾书所劝阻,遂将五名大夫交给晋国,晋国让他们居住在瓠丘(今山西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