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发明-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党人。

在法司机构中一无所获的太平党则占据了国士院院丞的位置,总的来说三方对权力的分配保持了平衡,都能够满意。

而在各部院司下属吏员地选择中,复兴党提出了任人唯贤,专业对口地原则,容闳作为立法院院长,将一份官吏任用升迁法作为首份法案提交国士院表决通过,成为行政原则,并由都察院监督执行,而在复兴党掌控下的按察院也会特别关注,以确保该法得到切实执行。

首届华夏联盟国士院和政府形成以后,逐渐开始运转起来,特别是复兴党一批有着新政经验的官吏加入,让这个由三方妥协而成的权力框架逐步丰满起来,而他们面对的就是一个新政权建立以后的内政外交,另外还有紧接着召开的行省大会。

按照当初占领北京以后全国通电所确定的原则,加入联盟的行省包括联邦省,也就福建、广东等五省,还有自治省,包括浙江、广西、四川等都是自治省。

而在这次大会上,在看到华夏联盟用一种新的方式开始运转起来以后,不管是出于何种目地,很多行省都提出加入联邦省的申请。

按照公约的规定,加入联邦省就可以在国士院中拥有相应的席位,进而影响内阁和法司,而不加入的话,虽然拥有地方自治的权力,却不能拥有国士院的席位。

当然,地方自治似乎也不错,但问题是你不加入有人要加入,至少复兴党明确提出在这次会议上让兰芳行省、上海道先行加入,这样就会产生至少十五个国士地名额,如果太平党、儒党不做出应对,那么大家在国士院地平衡就会打破。

实际上太平党远远要比复兴党更激进,他们希望让广西、云南、贵州三省都加入,而在彻底和洪秀全开始争夺教义的主导权以后,李秀成也提出加入联邦省,不过他可以等到年底。

另外还有新捻军控制地河南,他们也提出加入联邦省,并考虑成立独立的捻党,又在和太平党、复兴党接触,看看是不是能加入两党之一,因为光凭他们自己,势力也太单薄了些。

面对这种情况,儒党自然不能无动于衷,最后大家商量的结果,还是在这次控制联邦省的规模,先接收五个行省,也就是捻党的河南、儒党的湖北、太平党的广西,以及复兴党的兰芳和上海。而待这些地方完成选举后,即可拥有国士院的席位。

湖北、广西的选举还要准备,上海的政改已经完成,让上海道贤良阁选五个国士出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同样的情况还有早就实行共和制的兰芳,以及改组后的新捻军,都可以很快派出国士进入国士院,国士院势力对比的变化,又势必要刺激其他省份尽早完成政改,已加入国士院。

大会以后,华夏联盟将拥有九省一道,并且多是东南精华之地,可以说如果能整合好的话,那么确实可以说是一支强大的势力,只不过现在看起来,这个庞大的躯体还处于内部分裂状态,要弥合并不容易。不过,这种弥合毕竟是在进行,黄胜担任联盟文宣部尚书,着力将报社、新式学堂开设到湖南江北,复兴党的新式学堂虽然主要讲新学,但是对传统也很重视,特别是有冯桂芬这个华夏教的长老在,学堂对传统的延续做得很好,儒党中的湘淮精英都知道新学的重要性,倒也是并不反对,但也对传统儒学教育提出很多意见,多少有些碰撞,却能在矛盾中变化发展。

太平党对新学也很欢迎,特别是职业技术学堂,不过太平党从平民角度提出意见,希望学堂教育可以更多的免费,本着中国历来重视教育的传统,这个提案也在国士院得到通过,并付诸执行。

当然最为难的还是掌握着财政大权的户部,太平党虽然掌握着这个管钱的部门,但实际上大部分经济来源还控制在各省和复兴党手中,而且户部的大额拨款和项目预算都必须经过国士院审核通过,限制了户部乱花钱的可能。

至于报刊的发行引起的争议就比较大,黄胜将华夏时报确定为联盟官方报刊,又提出了新闻自由的法案,这个法案的核心是清流议政,不以言罪人,但实质上范围非常广泛,基本是定下了民间言论自由的原则。

除了华夏时报,原本在各地私底下流传的报刊开始正式浮出水面,公开发行,很快就引发了一些争论;而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关于如何处置满清皇室的问题。

第六集 中国攻略 353 缓慢转变

由于国士院的存在,华夏联盟的大政方针基本都是在国士院决策,内阁负责执行,当然作为各部尚书,多少都会做出一些倾向于自己党派的事情,这也是当前制度不成熟的体现。

而在国士院中,虽然复兴党成员只排次席,但是更强烈的民主意识和组织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提出更多具有实际意义的提案,并且准备充分,在国士院的辩论中占尽上风,通过合纵连横,往往能在投票中获得多数通过。

儒党虽然都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在民主政治方面,他们的表现还很稚嫩,往往表现出清流的潜质,总是提出一些大而空的提案,譬如儒党提出要规范纲常、管制舆论、打击投机倒把等等,但是又提不出具体的方法,所以通常的结果就是表决后提交立法院完善。

太平党在国士院中的表现也和儒党差不多,他们很少能提出条理清楚、详尽完备的提案,往往也需要立法院进行完善。

不同党派提出的议案,相互间多少会有些冲突,这就在国士院中形成纷争,最后通过投票来解决,儒党和太平党基本上没有交集,而复兴党则会根据情况的不同,选择支持或者反对,在复兴党的引导下,国士院的运作也逐渐变得有条理。

无党派的容闳掌管的立法院通常被看成是复兴党的机构,因为这个部门的官吏大多是具有新学或海外背景的法学学生,当然也补充了一些传统地刑名。他们的工作就是向国士院提出一份又一份法律提案,以完善到处都是空白的华夏法律。

由于争论比较激烈,立法院的一些法律甚至以通过一条、公布一条、执行一条的方式,在逐渐丰富,而按察院就会根据这些法律去执法。

当然。联盟地政策要推行到地方,会面临较大的阻力,特别是地方拥有较大的自治权,上面的一些事情底下很难执行。

比较起来,各省对中央政策的执行又有所不同,福建、江西是最彻底的,包括随后加入的上海道,相对来说,随着新成员兰芳、上海、河南的率先加入,复兴党的势力变得更加强大。一跃而成为国士院第一大党,对政策的影响更大。虽然不会变成一言堂,但确实可以有选择地接受或者拒绝其它两党提出地议案。

中央必须加强对地方的影响力,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叶枫对湘淮的保守是非常不满的,好在江北有半壁掌握在复兴党人手中,成为影响湘淮的突破

叶枫知道新政要真正扎根下去,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让这个政府更接近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并且避免发生分裂。所以叶枫还是要牢牢将军权控制在手中。

太平党掌握着兵部,相当于原来华夏地国防部,拥有兵员、训练和装备后勤方面地权力,但实际上只能管到江西,以及李世贤在江西整编出来的一个甲等师、两个乙等师和几个民兵师。

复兴党提出成立都督府,相对独立于内阁,掌管军队的调动和作战,并将复兴军四十个师转进来,而地方上的民兵师则交给兵部管理。

复兴党愿意让出复兴军,叶枫当仁不让会成为都督府大都督。虽然说还是控制着军权,但是毕竟名义上受到国士院的制约,在同意不会强迫要求节制各省现有军队的情况下,这个议案也顺利通过。

叶枫将原复兴党军务部的班子全部移植到都督府中,在都督府下面又设参谋部、政治部、装备部、陆军部、海军部和情报局,成为联盟中又一个实权部门。

陆军部成立以后很快提出了整军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华夏陆军依然会被区分为三个等级。国防军、警备军和预备役民兵。

按照陆军部的计划,江西李世贤的三个整编师、福建和广东原太平军各一个整编师、河南捻军两个整编师、复兴军二十个甲种师和三个乙种师精锐会编成国防军十个军三十个师。余下十七个乙种师和原太平军、捻军整编七个师会编入警备军。

陆军部同样给予湖南、江北的湘淮军各一个国防军、一个警备军地番号,一个师八千人,一个军三个师加上直属营和配属部队,大概是两万五千人左右,也就是给湘淮军十万兵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