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发明-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启程前往海州坐镇指挥这次行动,在杭州这里,参谋部将成为大本营的核心。

军务会议并没有问题,热兵器的作战方式已经不是王韬他们所熟悉的了,内阁的任务就是维持内部的稳定,并提供后勤保障。

前线的节节胜利和华夏军展现出来无可阻挡的势头可以压制某些反对的声音,虽然华夏在一定范围内提倡言论和观点的自由,但传统让中国人还不习惯挑战权威,特别是在舆宣司引导的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之下,人们对于建立新国家的期望大大增强。

首次发行的华夏券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问世的,总督府发出倡议,号召大家支持华夏军,推翻满清,建立新的国家,在全中国的范围内实行新政。

在银行推行一年以后,钱庄基本失去了正当的市场,高利贷被宣布为非法,银行借贷的利率被政府限定在一定范围,鼓励工商,限制土地集中的做法让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实业,不过依然还有大量的资本在寻找升值的机会,华夏券无疑是一种全新的项目。

华夏券实行每年支付利息,可自由交易,到期兑换的方式,以政府信用为担保,风险相对较小,当然需要考虑的是华夏政府能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这对于精明的商人来说,显然是不容置疑的,强大的华夏军已经打到山东,就要直捣京师,朝代更替的现象无比明显。

加上新年那一天叶枫在杭州搞了一次阅兵式,虽然看不到全副盔甲的将军,但整齐的军容,清一色的步枪,雪亮的枪刺,以及马拉的火炮,都让人们知道这是一支无敌的雄狮。

至于对这些热兵器的认识,华夏人从来不会陌生,阅兵式开始的前后,报纸和广播里天天都在介绍枪炮和长矛大刀的区别,按照报纸上说的,拿着长矛大刀与火枪大炮作战,比赤手空拳面对大刀长矛还不如,因为枪炮隔着老远就能把人给打死了。

虽然真正到战斗中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比较,但是无论是战斗技能训练、体能训练、战术训练还是伙食供给、饷银保证以及作战意志,华夏军都要远远高过那些凑到一起来的清军,体现在战场上就是一面倒的战局。

大规模的作战行动给华夏带来了相当大的财政压力,华夏券的发行成功算是救急,这些资金很快又变成政府采购,大量的订单刺激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顺利,并且远离战场,华夏地区的发展显得更加繁荣;甚至有些过热的苗头。

第六集 中国攻略 319 经济

一八六二年二月,一直得到诺贝尔财团支持的俾斯麦正式成为普鲁士的首相,这一事件的发生要比历史上早了八个多月,在此时尚未有人意识到此事的重要影响,德意志的统一和野心将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对叶枫来说,如果一件事他不能确定是不是更好的时候,那么他会尽量遵循历史的轨迹,对俾斯麦便是如此。

德意志的统一和崛起将成为可以抗衡英法俄等老牌强国的新势力,和美国不同,德国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伴随着铁与火的战争一路行来。从发起对丹麦的战争,到普奥战争,再到普法战争,以及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坚毅的德国人一直在试图打破旧的世界秩序,这一点和现在的中国是一致的,德国在欧洲的崛起也可以牵制英法俄在欧洲的精力,这对中国来说同样是有利的。

不过叶枫也不单单是中国人,他在瑞典长大,他的养父养母和兄弟姐妹都是瑞典人,虽然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瑞典什么事,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有些不同,因为此时的瑞典拥有整个挪威,在瑞典实行工业化并迅速崛起以后,挪威的独立浪潮变得微不足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虽然没有进攻瑞典,却占领了挪威。

当然,根本的问题并不在这里,而是瑞典日益强大以后,本身也需要向外扩张,而且瑞典和丹麦还有同盟关系,所以瑞典和普鲁士这两个新兴的国家对对方都有些警惕。一方的强大必然会给另外一方造成压力。

不过,在中国和瑞典之间,叶枫还是选择了中国,毕竟他首先是一个中国人,然后才成为瑞典人,而且他觉得瑞典和德国之间不存在必然地矛盾,瑞典要发展不可能靠吞并南方的丹麦和侵略普鲁士,北方的芬兰和俄国才是瑞典人一直以来的敌人,叶枫很乐于引导瑞典和德国联合起来对付北极熊,当然还要加上东方的华夏。

正是因为如此。叶枫才会选择支持俾斯麦,反正就算是历史上不温不火的瑞典,疯狂如希特勒也没有敢侵略,现在的瑞典更加强大,没理由害怕德国,而这位铁血宰相的上台,也意味着普鲁士崛起的开始。

而在过去的一八六一年,俄国宣布进行改革,废除农奴制;加富尔成为撒丁王国首相。开始意大利地统一征程;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开始扫清发展道路上的最后障碍;日本倒幕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可以说世界上今后几个主要的强国,都开始走上变革的道路,想想历史上中国也发生了祺祥政变。后来也开始搞洋务运动,却可以说是几个国家中变革效果最差的。

当然,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会再次发生,华夏显示出来的良好状况,要远远好于其它几个国家,只要能尽快统一,全力发展,靠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华夏必将成为一流的强国。

华夏各省并没有受到前线战火地影响。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是正面的影响,各省的商业贸易更加发达,大船大船的货物从南洋、从印度、从西洋运到港口,或者进入商号,或者进入工厂,又或者直接补充前线。大量进口的同时。也有大批地货物出口。

传统的生丝贸易更加兴旺,全面推广的选种法和饲育法让蚕茧的产量大大增加。不过蚕茧已经很少出口,缫丝机械的推广让本地的缫丝厂拥有充足的缫丝能力,如今出口的大多数都是处理后地生丝,价格自然要比蚕茧更高。

本地丝绸成品地出口量也大大增加,以往华夏出口的丝绸多是纯手工的绣花绸,如今电动丝织机、化工染料的使用,以及新的印染技术的推广,华夏的丝织工厂也能生产出又好又便宜地丝绸,不过这样地工厂毕竟不是一下子就能办起来的,还是有很多生丝不能处理,直接出口到国外。

与丝织行业类似地还有棉纺业,机器大规模的使用,以前在家纺纱的农妇如今都进了纺纱厂、织布厂、被服厂,虽然有很多夫子悲叹世风日下,但是在新学的狂轰滥炸下,人们也已经渐渐习惯。

机器的使用给很多传统的农家带来很大的影响,一家一户式的手工作业极不经济,不过产业部制定了应对的方案,加上如今华夏的发展迅猛,农村多余的劳动力能很快得到消化。

在战事的刺激下,外贸进出口越来越大,进口的多是煤炭、铁矿石、硫磺等原材料,机器、电缆、煤油等工业品,以及粮食等华夏急需的产品;出口除了生丝、丝绸、棉纱以外,还有传统的茶、瓷等,也不乏染料、肥皂、赛璐璐这样的工业品,在进出口贸易的比较上,居然奇迹般地保持着出超,这和农业经济本身的保守性,譬如纺织品多数是自给自足等习惯有关,这就使得大量的国外消费品无法进入,进口比较多的还是粮食、原材料和工业生产需要的机器设备。

而在出口上,中国传统的丝、茶、瓷需求量很大,加上实现机械化以后生产效率在提高,还有染料、肥皂、赛璐璐这些附加值比较高的产品,才能维持进出口的平衡。

当然在具体的贸易上,华夏对英国、瑞典甚至普鲁士都是入超,进口更多,不过法国人特别喜欢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华夏又占领了瓷都景德镇,对法国可以做到出超,加上对南洋、印度、日本、朝鲜等国的出口,才确保了外贸的平衡。

正是因为中英贸易的发展势头非常好,而且随着战争的爆发,英国对华出口的量在不断增长,所以英国人才会在对华关系的选择上比较犹豫。

加上叶枫在欧洲有自己的代言人,不断宣传中英友好,以及英国人可以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使得英国本土的舆论和民意都比较倾向于中国。特别是中国的海军打败了俄国,让几年前还和俄国人打仗的英国人很有好感。

与外贸的兴盛相比,华夏内部的商业贸易也有条不紊地进行,依靠沿海和内河的航线,以及通车后的沪杭铁路、湖杭铁路等,各地的商品可以自由流动。

而且华夏与周边的势力都达成了和平协议,可以进行商品贸易,所以很多华夏才有的商品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江苏、安徽、湖广、四川等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