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发明-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枫的说得有鼻子有眼,王运马上就推断出这种情况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基本能确定北京发生了后宫乱政的宫廷政变。

“这是我们的机会,”王运马上表态:“如果说之前北京的朝廷作为延续了两百年的清王朝的正统,那么这次宫廷政变就表明这个正统在崩坏,是时候取代这个腐朽的朝廷了,而放眼国内,能承担起这个重担的,非华夏莫属,非总督大人莫属。”

黄胜、容闳、颜永京、陈东等具有出洋背景的对所谓的王朝正统根本没有感觉,他们只知道华夏取代清廷,这是先进取代腐朽,是必然的,虽然的王运的说法不太赞同,但对他的态度还是支持的,那就是利用清廷内部混乱的机会,彻底决裂,正式亮出华夏的旗号。

王韬、冯桂芬、徐荣村这些人较早参加了叶枫的团体,也较深刻地和叶枫的理念融合在一起,他们同样缺乏对清廷的认同,而且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也持支持态度。

只有沈葆桢、王有龄、谭钟麟等做过大清朝的官吏,不管如何心中对那个朝廷还是有些天然的认同和畏惧,不过就像叶枫说的那样,这完全可以说是清廷“自做孽,不可活”,就天下的读书人来说,很少会有人接受两个女人来治理天下的,这成何体统?虽然事实上垂帘听政、后宫干政几乎每个朝代都有。

而身为华夏官僚体系中处于金字塔顶部的他们,身上早就烙下了华夏系统的标记,可以说不管华夏做什么,他们都只有全力去支持,因为只要这个集团能取得成功,他们也就能功成名就,如果失败,也将会永不翻身。

比较特殊的是唐廷枢和胡雪岩这两个商人出身的官员,选择立场就好像赌博,也像是在做生意,他们在华夏身上下足了本钱,也就只能一条道走到底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能成为核心人员,在座的基本上是能认同华夏的理念的,只不过在具体的问题上才会有些差矣,面对与清廷彻底决裂这件大是大非,其实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而眼下确实是最好的机会。

一致通过彻底决裂的提案,整个总督府就需要为这件事做准备,情报局是通过秘密电台传回的消息,也就在座的人能知道,等北京的消息传出来还要一段时间,正好留给华夏方面做准备。

太平军那边不会有太大影响,最多是想趁乱打劫,有没有那个决心和实力还比较难说,清军那里估计会受些不利的影响,至少军心会有些乱,作战反应也会更慢些,这就留给了国防军整军北上的机会。

湘军、淮军那里比较难说,看曾国藩、李鸿章的样子,也不至于想给两个女人卖命,不过他们是不是会抛弃清廷,这也说不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和华夏作对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比较麻烦的还是慈禧这个人,这个女人能统治中国几十年,虽然说不上像武则天那样风华绝代,却也是个厉害人物,曾国藩、李鸿章都算是极其逆天的人物,还是被这个女人搞得很狼狈,一个生前黯然退隐,一个身后骂名无数,说到底,不过是清廷的两只走狗而已。

叶枫可以想像,当华夏彻底决裂,危机面前,慈禧很可能像历史上那样,给予曾国藩、李鸿章高官显爵,乃至地方上的实权,让其进攻华夏,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曾国藩、李鸿章又会如何选择呢?

第六集 中国攻略 315 舆论

从北京陆续传回的消息不断证实叶枫的猜想,在掌控北京政局以后,宫内发旨废除原定的“祺祥”年号,改为“同治”,东、西二太后垂帘听政,加封恭亲王奕为议政王大臣,军机大臣领班,辛酉政变,一如历史所发生的那样。

在消息还没有广泛传开的十一月十二日,华夏总督府正式通电全国,对于发生在北京的政变强烈谴责,通电指出,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北京的当政者不思齐心协力治理国家,外却强敌,内理民生,反而发动政变,扰乱朝纲。

通电认为,天下非一家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以天子为万民,而非以万民为天子,朝廷纲纪,自有法度,不应为某些人的私心贪欲而损毁。

通电指出,皇帝和朝臣组成这个国家的中枢核心,是相互扶持共同努力,朝臣不是皇帝的奴才,更不是皇室的奴才,无论是东、西太后也好,恭亲王也好,还有那个几岁的同治皇帝也好,绝不能无缘无故斩杀大臣,如此,则百官何以安?则百姓何以安?

至于谕旨所谓的罪状,通电则认为荒谬,其一是俄国人黄海海战失利刻意刁难清廷,谕旨以为载垣等不能尽心和议,通电认为这是要做洋人的奴才、走狗,是华夏人皆不能认同。

其二为擅改谕旨、力阻垂帘罪,通电则认为治国乃天下大事,经济、民生、军务、外交、教化等诸事千头万绪。非常人难以理断,岂是两个嫔妃说听政就听政的?

通电认为,辛酉政变是满清皇室中某些野心家发动的反动政变,它颠覆了清廷地统治秩序,同时也表明满清的统治不在合法,是一种落后的、以天下为一家一姓一族私产的反动统治。

通电表示,天下始终应该是天下人之天下,应该由天下人来治理,农人理田,商人治商。术业有专攻,其中的杰出份子如士大夫掌行政,为天下百姓谋福利,传教化于万民,而在具体的方式上,则提出由民选士,由士取官,由官取相,总统天下的格局。

通电上提出的。其实就是和天下士人共治天下的共和政体,不过是结合了华夏的实际,提出了由民选士,由士取官,由官取相地三级民主体系。叶枫希望用这样的态度,来争取天下士人和百姓的支持。

虽然电报还没有在中国普及,但是通电的内容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以极快的速度传递开来,已经架设了无线电的苏州、天京、南昌、昆明、桂林等地方是最快知道的,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北京发生了什么,多少还有些将信将疑。

但是对华夏提出的共和,各方的反应都不太一样,洪秀全大笑三声。又嘿嘿冷笑:“天父保佑天国。清妖自取灭亡,天王当为天下之主,哈哈!”

洪仁对通电提出地共和倒是很感兴趣,他也知道这更符合西方的民主共和政体,相比较起来,天朝和清朝在家天下方面倒是没有多大的区别,不要说取笑清廷。就在几年前。太平天国自己就发生了一次影响更大的政变。

作为军事首领,陈玉成在一个多月以前就感到和州的压力要比之前更小。现在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那么就是考虑能不能借这个机会,在战场上取得好处了。

陈玉成地想法,是联络李秀成、杨辅清、李世贤,一起对扬州、和州、安庆、武昌发起全面进攻,务必趁清廷内讧,士气低下的机会,在江北攻取更多地盘,稳定江北局势。

虽然说太平天国已经有些各自为政,占地为王的趋势,但名义上还要遵天王为首领,况且大家在出兵这件事上都很认同,居然再一次达成了联合作战的计划。

而在他们的对面,清军听到太平军传过去的消息开始还不相信,直到北京那边的消息零星传到军营,大家最后才终于相信,在北京城,两个女人伙同小叔子造反了。

士兵们无法从正规的渠道得到权威和完整地消息,所以私底下流传地小道消息是什么都有,传得最多的说法,莫过于慈禧和奕䜣有奸情,甚至连同治是谁的儿子都说不清,所以这两个人才联合起来,罢了咸丰皇帝留下来的顾命大臣,让奕䜣当了摄政王,说不定还要当皇帝。

不过怎么样的说法,士兵的心态都在发生变化,军营的士气也很消极,本来就不知道为什么打仗,这下子更没头绪了,如果发生战争地话,情况可想而知。

华夏其实也有这样地打算,不仅第七师两个旅、第一师一个旅按计划进入江北,计划中整编的三个师,也基本是国防部拿出方案,参谋部制定计划,人先到江北,装备同时往那边运,到了江北武装起来马上就走,一边行军一边磨合、整训。

不过华夏最凌厉地攻势还不是军事上的,而是舆论宣传,叶枫亲自主抓,冯桂芬当冲锋兵,《华夏时报》、《时务报》、《强国报》等所有的报纸和刊物都重点报道北京政变,长篇累牍地宣扬家天下的不是,宣扬天下人的天下。

和通电的含蓄不同,这些报纸和刊物就说得非常赤裸裸地,对于意图篡位的东、西太后,说是像两个争家产的小媳妇,她们争的家产就是这个天下,谁听了能舒服?

不仅如此,叶枫甚至让杜撰关于两个太后的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