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发明-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法租界建一座机械化的印刷厂,械、字模都从法国运过去。叶枫还会用高价招募一两个印刷工人,一同去中国,争取早日建好印刷厂,并培训一批技工。

“我会给你一份资料,是关于最新的各种印刷技术,回去后你可以招募国内的印刷师傅一起研究,这些资料和印刷技术,无需保密,全部公开,越多人知道,越多人使用,就越好。”

第二件事,通过商务印书馆,有计划地将叶枫提供的上百本书稿,印刷成书,无论是卖还是送,都要让更多的人看到。

叶枫精选的这些书稿,除了一部分数学方面的理论书籍,其它的在国内看来,不是天方夜谭,就是异端邪说,甚至大逆不道,肯定会招致大量的争论。

“可以找一些思想开放,或者知名的学者,把书送给他们,我想,只要他们看到这些书,无论是认可还是反对,总会有看法的。只要他们有看法,有争论,那就好。”

叶枫努力想回忆当时的学者和名人,似乎康有为、梁启超这些人,还没有出生,至少还要几十年后,才会浮出水面。至于这些书,包括叶枫的那些论文,会引起怎样的反应,是不是要采取一些方式去推广,就不是叶枫现在所能规划的事情。

叶枫让陈东做的第三件事,筹办《新华报》,就是给这些人提供发表议论的地方,在租界里办一份报纸,但要面向全国发行,就算是免费送,也要送到全国的各个地方。

“具体办报的方法,你可以学习西式报刊的做法,多介绍西方的科学和发展,尽量不是涉及意识形态、哦,就是统治者方面的事情。我搜集了一些报刊,你都带回去,慢慢学,多招募志同道合的人。我定的原则是,报社可以有自己的立场,但是报纸的内容,必须兼容并包,作为国内第一份报纸,争论越激烈,就越成功,有时候你就是要制造争论,明白?”

事情要一步一做,为了生存,有些事不得不以后再说,如果让陈东一回去就在报纸上鼓吹君主立宪,恐怕慈禧马上会派人到租界将他暗杀。

第四件事,要在租界里办一座图书馆,陈列新印刷的图书,还有报刊,可以免费提供阅览,还要搜集各种西方的书籍。

“就算是外语版的,也要有,我相信国内懂外语的人会越来越多,要让那些在租界外面看不到新书的人,在这里能看到。对这些人,要提供帮助,让他们将新式的思想带出去,带到全国各地。”

关于图书馆的作用,叶枫也写了一篇精干的论文,相信陈东看了,可以学到一些方法,中国人有藏书的习惯,却没有开放的图书馆,或许会产生一些影响。

第五件事,依托租界里的图书馆,开展译书活动,成立一座同文馆,翻译书稿可以给予稿费,由商务印书馆负责印刷。

“同文馆可以招募洋人翻译,还可以成立语言学校,尽可能培养具有翻译能力的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地翻译西方科学文化方面的书籍,尤其是近代图书。至于将中文书籍翻译成外文,也可以,都要鼓励。”

第六件事,协助徐荣村招募幼童前往欧洲留学,同时在租界筹办新学,建希望学校,招募洋教员,推行新式教育。还要筹划建立复旦大学,希望能吸引国内学者和国外教员的加入。

“新学的重点是科学文化知识,也包括哲学,具体的课程我列出来,你可以参考。国内合适的教员可能比较难找,可以让那些传教士担任,也可以有教会课程,但是自然科学一定是最主要的,还要有儒学或者其他的哲学课程争鸣。记住,思想教育可以开放,不能一家独大。大学不用急,可以先邀请一些学者出国访问,慢慢将架子搭起来。”

第七件事,成立招商处。作为诺贝尔公司驻中国的办事处,有意识地引导中国商人前往欧洲经商,可以印刷招商手册进行分发,也可以投资和购买国内的资产。

“你原本就是经商的,所以能赚钱的事情,也可以去做,但最主要的工作,是通过宣传、合作等方式,让更多的中国商人走出国门,进行国际贸易。最重要的是,如果国内有商人想购买机器,发展工业的,一定要大力支持,所需设备,由总部从欧洲购买。”

“最后,搜集国内的情报,定期发往欧洲来,如果有机会,我也会去看看。”叶枫端着茶杯,幽幽说道。

第三集 巴黎扬名 135 赶鸭子上架

金紧张,叶枫还是抽出了柯达这批货的销售收入,又万法郎,交给陈东。

临别的时候,陈东站在码头上,热泪盈眶:“东主对在下的信任,让东铭感五内,必粉身碎骨以报。”

“区区百万法郎而已,你帮我做好这些事,我必能给你更大富贵,此去保重。”叶枫拍了拍陈东的手臂,又和其他人一一告别,看着船队离开了港口,看不到上面的人,才转身离去。

一百万法郎,虽然是个不小的数字,但对叶枫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陈东携款潜逃,与他苦苦筹划的计划夭折相比,这点钱实在算不上什么,所以他索性选择了完全信任陈东。

“埃尔文,审计部的初步调研结果已经出来了,情况有点不妙。”凯瑟琳已经成为叶枫的工作秘书,随着娇嫩的声音,小姑娘很老到地将一份文件送到他的手里。

“凯瑟琳,没人的时候不用这么严肃,将主要的数据说说看。”叶枫将文件接在手里,却没有马上去翻看,他想看看凯瑟琳的表现,虽然她在过去几天里足够出色。

“审计部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巴黎的产品约有一成符合进驻大西洋百货的条件;这其中,也仅仅只有一成的商家,对此感兴趣;而接受交管理费,租摊位的,又只有一成,也就是千分之一……”

凯瑟琳对数字似乎很敏感,陈述也很清楚,叶枫也很快浏览完这份报告,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市场观望氛围浓厚,如果没有足够拿得出手的成绩,商家根本不会掏钱进驻。

根据招商部经理路德维希的计划,只有诺贝尔公司先将工业宫运作起来,有了效果,才会有商家入驻,不然,新生的中央商务区,根本无人问津。

“公司还有钱吗?”叶枫用手捏了捏鼻梁,凯瑟琳马上走到他身后,给他按起了肩。

“资金链崩得很紧,不过有一笔十万法郎的资金,是父亲从彼得堡打过来的。”

“父亲也快要回来吧?”叶枫突然站了起来:“走,去研究中心,最近专利授权的收入怎么样?差不多该有销售提成了吧?”

诺贝尔公司的自来水笔专利、气球生产技术、自行车专利、电烛专利、胶卷专利、便携式相机等技术都有授权,每年都能收取不少的授权费。

“有,不过新产品的产量还没放出来,自来水笔的授权又接近后期,目前能得到的提成并不多。”凯瑟琳马上将相关情况清晰地说了出来。

“好,很好。”叶枫笑着推开了电学实验室的门,他当然不是说提成少反而好,他是在表扬凯瑟琳,表现很好,每个问题都了解得很清楚,是个天生秘书料。

普朗泰的蓄电池已经基本定型,按照叶枫的要求,最后定下的是单节两伏,标配三节六伏的电池组。

叶枫让普朗泰设计了标准的电流计和电压计,然后制订了伏特、安培的单位制,而这个单位,和后来的国际单位制并不相同,至少他目前还没有那个能力,确定一套标准的计量单位,只是将电流计和电压计的规格公布,统一计量标准。

可以充电的蓄电池,和电烛简直就是绝配,叶枫看过定型报告,决定马上推向市场:“凯瑟琳,记下了,在工业宫安排一次技术发布会,我要拍卖蓄电池的专利权。”

普朗泰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看到偶像坚定不移的脸色,又闭上了嘴巴。

“普朗泰,你是不是想说什么?”叶枫看到了普朗泰尴尬的脸色:“你不用遗憾,小小的电池不算什么,我们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好好整理一下资料,将技术论文先做出来。发明人还是你。”

叶枫的这句话,果然打消了普朗泰的疑虑,原来,这看起来神奇的电池,在偶像眼中,竟然什么也不是啊!心中顿时又充满了战斗的热情。

叶枫又去了细菌实验室,这里的观测数据,已经累积了一个月十二天,也就是四十二天,没有使用诺氏灭菌法的啤酒,已经开始出现酸味,而且杆形菌数量大大增加。而灭菌后的啤酒,口味依然纯正。

“最终的数据没有出来,还没到公开的时候。”巴斯德已经彻底进入了状态,也迷上了对细菌的研究。

“这个我知道,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