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氏在一旁笑道:“你呀,这次回来,不知又要打什么鬼主意了,来福有你这个姐姐在,也算是他倒霉了。”

大姐嘻嘻一笑,不以为意。而二姐黄婉柔和三姐黄璧柔则是坐在一旁微笑。

大姐黄紫柔道:“姐姐在八角堡可是听说了,这次五寨堡大丰收,得粮几十万石,当时你姐姐还好,你姐夫听了,可是非常惊异,说五寨堡和八角堡同样一个小地方,竟能产这么多的粮,他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这次你的婚事。他说8号那天。一定要来看一看,一是来喝你的喜酒,二是看看这五寨堡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来福道:“姐夫他好吗?”

大姐道:“有什么好的,他一个穷守备,每年拿着一些干饷,一直就是那个鬼样子了。”

她叹了口气,道:“唉。还是五寨堡好啊,越来越繁华热闹了,不象八角堡那个鬼地方,冷冷清清的。看来看去,就是一些穷军汉,你姐姐想砌牌时,连找个台的人都找不到。”

黄来福三个姐姐中,大姐黄紫柔是嫁与八角堡的守备徐学世,八角堡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千户所,因地处山西镇极冲之地,便设有一个守备防之。而二姐是嫁与保德州守备李应春,三姐是嫁与神池堡守备田大付。这些地方离五寨堡都不远,快马一天就可来回。

黄来福心中一动。说道:“大姐在八角堡也是无聊,不如以后搬回五寨堡。岂不是更好,还可陪陪爹娘,你也知道,弟弟我整天忙着公务,也没时间陪伴二老。”

大姐一拍大腿道:“你看,人说姐弟连心,果然不错。你姐姐这次回来。就是打定了主意。要将那个家搬到五寨堡来,姐姐这次来。就不走了。”

黄来福喜道:“那感情好啊,家里人多一些,就更热闹。”半响,他迟疑道:“只是,姐夫他同意吗?”

大姐不以为然道:“他有什么不同意的,那个家,就是你姐姐在作主。我同意,你等于他同意了。”

黄来福笑了起来,道:“姐夫是个老实人,你可不要欺负他。”他知道姐夫家中公婆随和,姐夫人又老实,那个家,确实就是大姐最大。

大姐嘻嘻地笑了起来,引来杨氏地一阵笑骂,说大女婿娶了她后,算是倒霉了。

黄来福又建议二姐和三姐搬回来住,二人都说有这个意思,

大姐道:“弟弟,你可想过没有,如果大家都搬回来住,那这个家,可就住不下了。”

黄来福道:“我也想过,这个家现在确实是拥挤了些,不过眼下正好秋时,那些屯丁们正闲得无聊,到时,便将他们招来修葺房子,反正现在家内也不缺这些钱粮。”

大姐吃吃而笑,指着黄来福道:“你看,财大气粗地人说话就是不一样,有这个弟弟,姐姐是吃定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杨氏笑骂了大姐一句,也道:“到时可将那些亲家们都叫来一起住,这样人多热闹。”

众人说了几句,黄来福看到三姐神情似乎有些不好,便留意上来,心想三姐有什么心事,自己抽时间问问,不会又是夫家欺负她了吧?

接下来众人说的便是黄来福的婚事问题,依明制品官的婚娶,除了要具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及聘约的条件外,婚姻过程还必须依照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的程序而行,六礼齐备,婚姻关系始告成立。

这些事情,黄来福也不懂,又要忙于秋收和练兵之事,自己的婚事筹办等,便交给二老了。现在几个姐姐来了,正好帮忙。

议论了一阵黄来福地亲事,最后大姐拍了拍手,道:“好了,好了,谁要打马吊的,都来台了。”立时母亲杨氏,二姐,三姐都围了上来。

感情家中几个女的又要开始打麻将了,不过黄来福却不能玩,他事情多着呢。

现在黄来福的时间安排,一般上午在较场带着军士们操练,练习队列旗帜号令等。下午,便在五寨堡内巡视,忙于其它地事情。

有时上午时,黄来福也不会在较场内,反正副千户何如镇是个老实的人,虽不聪明,但贵在做事认真负责。黄来福将营操的事情交给他,放心。反正现在有练兵小册,黄来福不需要谁创新,只要按着小册子,一丝不苟地训练就是了。

“大人,这民器作坊便是如此,您看,可还满意?”

从千户宅出来时,黄来福便去巡视五寨堡民器坊。

8月初时,黄来福吩咐刘天禄刘总旗将五寨堡的工匠们分为民器坊和军匠坊。军匠坊就在原地,而民器作坊则在离军匠坊一个不远的地方,原是堡内的一片荒地池塘。不过这里干枯了。便拿来建厂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里盖起了一个厂房,里面有场地,仓库,食堂等,专门打制五寨堡各个农场需要的各种水车,梨器等物。

里面有二百人。分为监管,管事,工匠和工人等,监管、管事和工匠的报酬会高些。工人略低。当然,民器作坊的各种奖励机制和各个农场一样地,谁不认真干活,都要受到惩罚。而干得好,就会受到奖励。

五寨堡民器坊由刘天禄刘总旗兼任管理,不过由一原军匠小旗孙天正担任管事,事实,这里主事地就是孙天正,刘总旗忙着军匠坊地事,一天到晚。就是忙得团团转,根本没什么时间来五寨堡民器坊转。

当黄来福带着几个家丁们进入这里时。只见这里的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做着事,大家都是聚精会神,一些监管们,则是在一旁巡视,虎视眈眈地看着各人。事实上,不需要监管的监督,各个工人们干活都很努力。

五寨堡民器坊的工匠们。一些是由原军匠坊的军匠们分流过来的。这些人,现在大部分都是五寨堡民器坊的工匠。监管,管事们。

他们是对千户黄来福最感恩地人,又是最先体会到奖励机制好处地人,干得好的人,按计件地话,最多一人每月可以干到二石多地月粮。想起以前做军匠时,拼死拼活,每月只有二、三斗的月粮,家人饥寒交迫,每天都吃不饱,他们分外珍惜现在的好日子。

而其它的工人们,许多人是堡外各地的民户,或是各地来五寨堡的流民。这些人,或许很难有原先五寨堡军户们和军匠们对黄来福的感恩之情。不过在五寨堡民器坊严格的奖惩制度下,他们也只能是尽力干活。

而且比起以前一年到头死干都吃不饱的日子,现在在坊内,只要努力干活,就可以吃饱穿暖。再加上坊内的工匠时时向他们灌输各种危机感,什么今天堡内又来多少流民了,什么哪里又遭灾了,什么哪个地方又整村逃难了,如果不好好干地话,五寨堡有的是流民工人。

想想以前在家里地苦日子,现在的活总比地里轻松,每月又有保底的五斗月粮,只管让你和家人吃饱。而且干得越多越好,就奖得越多,所以各个工人们,都很珍惜现在的好生活。

当黄来福进入五寨堡民器坊内,各人只尽埋头紧张干活,没有人东张西望,更有许多人没有注意到黄来福的进入。只有一旁的管事孙天正看到了黄来福等人,忙迎了上来。

在孙天正的带领下,黄来福巡视了五寨堡民器坊各地,干活地场地,食堂等。说实在,这个民器坊有点类似后世地小工厂,很多地方,都很简陋,工人干活时都是在长长的大房间里,席地而坐,东一堆,西一堆,各人都是手工忙碌着。

不过此时地民器坊,在大明晋北地区,算是大作坊了,就算在此时的江南地区,象这种几百人的手工工场,也不是到处都有的。事实上,比起大明各地,大部分是家庭手工作坊,象五寨堡民器坊这种专门的手工工厂,已经算是很先进了。

而食堂,则和各个农场一样,就是一个大大的房间,摆着一些桌椅,由一些军匠家属们在这里经营,卖一些饭菜之类的,还有一些工人的家属也是在这里帮忙,每月挣一些钱花。

饭菜品种还是很多的,有面条,有米饭,有鱼,有肉,有青菜,胡萝卜等。不过黄来福发现了一点,就是相对军匠们,工人们都吃得很节省,尽量不吃肉,多吃饭,菜也只是打些青菜之类的。还有许多工人们出厂回自己租住的地方,和家人一起吃。

至于住房,五寨堡军匠们是在堡内有房子,虽以前是一些破房子,但经过几个月后,已经人人都基本修葺了一番。而一些工人们,则是要租住原五寨堡军户的房子,由于来五寨堡的商贾流民们越来越多,五寨堡的房价已是节节上升。

黄来福在考虑是不是修盖一些工人房舍,让这些工人们,有一些比较便宜的房舍住。而且以后,五寨堡的工厂只会越来越多,这工人房舍的事情,要提上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