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夺取了重要的綦江之地,解除了乱军对重庆府的威胁,而且还取得了第一个进入播州的战略要点。首战告捷,消息传开,重庆府上下一片沸腾,黄来福下令重奖刘珽及立功的将士们。几日后,立功者手上便拿到了白花花的赏银,让军心更是振奋。

到了六月底时,刘珽己经领军攻抵桐悻驿前,离叛军的军事重镇九盘不远,而其余各路大军的捷报也是纷纷传来,我师劲锐,贼人不堪战,己收复失陷城寨多处。

七月初二日,总兵马孔英与监军徐仲佳领的南川方向军马,己攻克播州另一重要关口桑木关,离绥阳不远。

初八日,贵州总兵李应祥克乌江关,翌日,克河渡关。

初九日,在湖广方向,湖广副总兵陈良比与大同镇总兵麻锦己是击破了江外四牌恶苗,夺取了天都、三百落诸囤。

到了这个时候,黄来福的“四面迭攻,渐次荡涤!”的战略思想己经慢慢成为事实。

明军兵锋极盛,播州乱军乱成一团。七月中,杨应龙才慌忙令儿子杨朝栋领军数万,分道迎敌。杨朝栋在对阵刘珽时,刘珽亲自陷阵,一柄镔铁大刀在马上轮转如飞,其势疯狂,其麾下的亲军营也是跟随奋勇冲阵,势不可挡。

播州乱军早闻刘珽威名,见刘珽勇不可挡地冲来,都是大惊道:“刘大刀来了!”顿时崩溃,杨朝栋溃围突走,身旁仅有几十个家丁。到了这个时候,乱军更为胆落,只敢据城寨守御,不敢再出城浪战。

七月二十九日,刘珽攻占娄山关。娄山关为播州的前门,地势险要,万峰插天,只有一线能通,刘珽率官军从间道攀藤,毁栅而入,最后占了娄山关。而在这时,南川、永宁两路川军也己经到了娄山关前,三军会合,更是军心大振,连破龙爪、海云等处险囤,最后压海龙囤而垒。

此时在贵州军方向,土司安疆臣己经夺取了落蒙关,一直兵至大水田处。湖广军也破了青蛇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几路大军一直攻到播州的核心之地,杨应龙见明军势急,自己却毫无办法,只能父子相抱痛哭,上囤死守,又投降文到重庆府黄来福处,希望能缓解大明军队的攻势。

当时有人认为可以接受杨应龙的投降,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黄来福只是冷冷一笑,道:“疾战勿受降,师不可久老,贼诈不可信。”

斩使焚书,不为所动。

八月初,播州府治收复,杨应龙领家小及残军二万余人退往最后的据点:海龙囤。

八月十三日,八路明军大集于海龙囤下,始筑长围,更番迭攻,杨应龙知兵在颈,只是苦守。

八月二十日,关心着战事的进展,加之海龙囤是平播最后一战,黄来福亲自率领中军及家丁亲卫浩浩荡荡从重庆来到海龙囤下,此时这里己成为惨烈的战场,二十余万大明官军围着一个方圆不足十里的囤子,只是苦战不休。

对大明平乱军队来说,只要扫平海龙囤,便代表战争结束,官兵们都是心中热切,而杨应龙也是作最后的疯狂,一时间海龙囤周边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

八月二十一日,清晨,海龙囤下。

远处连绵的群山笼罩在蒙蒙的雾气之下,一缕太阳射出,光照在不远处的海龙囤上,让其显得更加的雄伟险俊。

黄来福凝视着那里,一动不动。在他身旁不远处,数十面黄字大旗猎猎声响,站立的,尽是顶盔披甲的心腹家丁亲卫,个个如钉子般一动不动,只是按刀挺立,浑身上下充满着强烈的肃杀之气。

除此以外,就是众多身罩铁盔铁甲的文官武将环绕在侧,黄来福的亲卫将官,顾大刀,杨小驴,田大付,徐学世等人,还有黄来福从两镇带来的麻锦等人,此次大明各省来的平叛将官,如刘珽、马孔英、吴广、李应祥诸人也是侍立身旁,精英荟萃,济济一堂。

在黄来福身边两侧,四川巡抚李化龙,贵州巡抚郭子章,湖广巡抚支大可也是肃立,眼望着远处的海龙囤,神情凝重。海龙囤之险,众人虽早己耳闻,但自己亲眼见到后,还是震惊不己,怪不得二十万官兵节节胜利后,却在海龙囤下苦攻数日一无所获。

看着眼前的险关,黄来福也是神情凝重,历史上的播州海龙囤之战,他己知道非常的艰苦,今日见后,更觉海龙囤之险。史书上曾说海龙囤,贼所倚天险,飞鸟腾猿,不能逾者。对于这个评价,黄来福觉得一点也不过份。

这一带的千山万岭都是属于大娄山余支,群峰耸峙,峡谷幽深,眼前的海龙囤更是建于群山之巅,四面都是悬崖陡壁,只有囤后一条小路可以攀登。白沙水河谷和腰带岩沟环绕海龙屯,成为天然护城河,囤堡负山临水,气象森严。

不但如此,在囤内各处,又依险建有铜柱关、铁柱关、飞龙关、飞凤关、朝天关、万安关和西关等九关,各关均以巨石垒砌而成,高大的护墙重重叠叠相连,随山势蜿蜒环绕,构成了三重严密的防御体系。每关可说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极为的易守难攻。

史记海龙囤与钓鱼城修于同一时期,与附近的“娄山关”、“鼎山城”等形成纵深防御系统。当时播州与大理共处三百年,大理最终被元兵所灭,但元兵与播州对峙三十余年,终不能取之。连当时的忽必烈都深知播州防御严密,便避开播州攻宋,播州的军事防御之强由此可见一二。

特别是到了万历年时的杨应龙当政时,更是调集数万役夫工匠,用了几年的时间,在其祖先修建的龙崖囤基础上扩建城堡、宫室,筑前后十二关,在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山上围筑坚壁巨垒,均以千斤巨石砌筑,城门嵌刻关名,还营造箭楼、仓库、兵营、水牢等于城中,各关之间石墙相连,马道至通,更增加了海龙囤的艰险难攻。

杨应龙生性暴虐嗜杀,传说当年在加固和扩建海龙囤的数年里,曾严令筑城工匹、民夫、士卒每人每天必须穿烂一双草鞋,否则便被视为偷懒怠工而遭毒打,最后还要扔下悬崖喂狼。这种传说更增加了海龙囤的可怕与神秘感。

在这样的地形修建这样的城堡实在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过黄来福却无心感慨为修建这座城堡花费的巨大人力物力,他只知道,这种依山险而建的城堡,非常的易守难攻,己方兵力无法展开,明军的枪炮优势也难以发挥,硬要攻击,只会是死伤累累。

当年的援朝之战中,明军攻击比此险度不到十分之一的倭城都是伤亡惨重,如现在要硬攻海龙囤,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特别是眼下囤内的杨应龙有守军两万余人,有天险可凭,有数百年的积储足恃,有悍勇的心腹军兵可用,这囤,难攻啊。

……

凝视这个巨大军事城堡良久,远处气势磅礴高山巨岭上的九关雄险隐隐可见,黄来福最后看了一眼,一声不吭,猛然拨马回转营地,众人忙紧跟在黄来福之后,个个闷声不语,心中却都为很快要到来的血雨腥风肉搏血战而感慨,如此地势险要,防守严密的险关除了硬攻之外,似乎没有其它的办法了。只是这样一来,有多少的大明勇士要葬身于此?

在海龙囤这个播州土司兵固守的要塞周围,同样都是莽莽的群山,平川甚至是丘陵之地都极少,所以二十万大明军队驻扎的营地,都是分布在这周边的莽莽群山有限的河谷平地中。举目望去,各平地,各较缓山地上,尽是连绵的旌旗与营盘,刁斗森严。

除此之外,各条进入营地的小道上,搬运物质的民夫如蚁般聚集,来自重庆府等地的车马辎重源源不断地运入营地内。二十万大军所需要的物质是惊人的,如果不是黄来福发行的平播债券,在财力上是难以供应如此多的大军需求的。

进入黄来福巨大的帅帐后,黄来福只是稳坐沉吟,而该为如何攻取海龙囤,各省官将己是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然了,依大明内地及西南各省文贵武贱的官场格局,能在场争论的都是各省的高级文官,各省的武将们,就算他们是总兵之尊,也只能站在下首静听。

李化龙作为四川巡抚,此时的播州是属于其管辖范围之内,此战中勇猛精进的刘珽更是其四川总兵。战事顺利,李化龙的心也热切起来,在黄来福的吩咐下,他手下的幕府赞画将一副巨大的播州地图取出挂起,特别是内中关于海龙囤的地形图更是详细,显然是李化龙做了不少的功课。

李化龙据图为黄来福及在场各人详解:“贼依海龙囤天险以抗王师,海龙囤该地自杨氏唐季入主播州以来,己历八百余年。经其世代经营,可说是艰险无比,更有关隘关关。据察,海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