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身高一米四五地丰臣秀吉死了。时年六十三岁。为免动摇在朝日军地军心。五长老商议严守丰臣秀吉死去地秘密。只派遣德永寿昌与宫木丰盛为使。向在朝日军传达命令:“极力争取议和。如议和不成。即全线撤退。”

全线撤军日期定在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五日。在此之前。使者严令在朝各军严加布防。有逃兵者格杀勿论。并誓死击退唐人之一切进攻。为了保证撤军成功。得知丰臣秀吉死去消息地。仅有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寥寥数人。

当然。丰臣秀吉地死并不是秘密。早在阳春三月时。朝鲜王京地大街小巷便在传唱倭酋平秀吉己死。不过没人相信。因为根据传言。丰臣秀吉已经死了好多次了。不过近九月份时。黄来福与在朝地大明锦衣卫都得到了消息。倭酋平秀吉确是死了。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地消息。

……

万历二十六年九月初七日。朝鲜。庆州。

朝鲜的深秋天气高爽,这样的天气也适合作战。

庆州东征提督府地议事大堂内,此时济济一堂,坐满了身系鲜红披风大氅,穿着铁盔铁甲的明朝军官们,除了提督黄来福外,时东征军中,总兵级别共有麻贵、刘、董一元、陈等人,此时连朝鲜都元帅权栗在内,各人都是分坐于下首两旁听议。

至于一些参将,游击的军官们,则是坐的份都没有,分别站于自己的长官之后。

黄来福与总督邢并列坐在上首,以不到而立之年,身掌数万大军,无数的将士都要俯首听命,看着下首地将官,这种身居高位的权力感,不能不让黄来福感到意气风发。从千户到提督,这一切,可说都是自己奋斗来地。

黄来福目光一一扫向众将,几位总兵中,麻贵与董一元都与自己有交情,而且对于山西军之精,他们也是非常佩服,对于自己任提督一职,二人并无什么意见,就是刘与陈有些非议。

他的目光看向邢,邢还是一身地大红官袍,文官打扮,他略略向黄来福示意了下,然后对众人道:“倭酋平秀吉己死,此是天亡倭贼。时不待我,本台院己与黄提督商议,尽快进剿!此次进军,仍分三路而攻,令倭人首尾不能相顾,每路兵力又都在三万人以上,雷霆之击下,倭贼必难抗天威。”

他又笑道:“当然

感杨经略之戒,具体的军务,便由黄提督着力谋划,在后方为大军经营粮草,护卫饷道,不使将士有饥苦之虑。”

陈恭维道:“总督大人何必过谦,我等只是粗人,这斩将夺旗,取敌酋首级还有把握,这方略谋划,调度布局,这就非要总督大人不可了。”

邢皱了皱眉头,黄来福冷冷地目光扫来,陈马屁拍到马腿上,只好悻悻住嘴。

黄来福令亲兵取出巨大的朝鲜南部地图,放于大厅正中上,上面的敌我情况一目了然。黄来福大步地走到地图前,身上的甲叶随之叮当做响。几位总兵及朝鲜都元帅权栗都是围了过来。邢也是站在黄来福身后负手而观。

黄来福抽出配剑指点地图道:“据察,蔚山之战后,倭贼己抽调一半以上的兵力回国休整,眼下在朝兵力不足七万,特别是倭酋平秀吉死后,倭人更无战心。眼下倭人在朝军力部署:东路,倭将加藤清、黑田长政正领一万五千人据西生浦倭城。西路,倭将小西行长、松浦镇信等人领一万三千余人据顺天倭城。中路,倭将岛津义弘率一万余人据泗川倭城,三路兵马遥相呼应,以为声援。余者倭人据釜山等地。”

地图上己经表示得很清楚,众将都是点头。

黄来福道:“因此,本提督与总督大人的方略,便是将我大明与朝鲜十万大军,分为三路,分别进剿东西中三路倭城,以雷霆之势,另令首尾不得相顾。此外,我大明与朝鲜水师战船数百艘,也分别布置于忠清、全罗、庆尚等地重要海口巡航,击沉一切敢于靠岸的倭人船队,绝其援兵,绝其粮草,如此倭人囚中之笼,逃无可逃,定然不战而溃,朝事可定。”

听到这里,各人都是点头,连刘与陈看向黄来福的目光都有些佩服了,看不出这个年轻的小娃娃还真有一手。

其实黄来福山西军的精锐,经过这些时间里,二人也是看在眼里的,特别是山西军在蔚山的表现,在朝军明军中都是广为传闻的,二人不是没听到,只不过出于自负,不愿意承认罢了。

黄来福此次进军的方略,可说是非常可行完善,如果朝事真的定了,他们自然也是有大把的功劳可分的。

黄来福回到案桌前,案上放着一大堆的帅印令箭等,众人知道黄来福要下令了,都是站得笔直!

黄来福一抖披风,缓缓扫视厅中诸将,眼光锐利明亮,半响,他严肃地道:“依天时敌情,我军定于三日后进军,现兵马布置如下!”

他抽出案几上一只令箭,大声道:“董一元何在?”

董一元大步上前,抱拳施礼道:“末将在!”

黄来福道:“你为中路军主帅,领明军两万五千人,并朝军三千人,三日后出发,攻击泗川倭贼岛津义弘部!”

董一元大声道:“末将领命!”

上前接过令箭!

黄来福又道:“刘,权何在?”

二人上前道:“末将在!”

黄来福道:“刘你为西路军主帅,领明军一万四千人,并朝军都元帅权,领朝军一万,攻打顺天小西行长部!”

刘知道军令如山,与权一起上前领命。

黄来福又道自己为东路军主帅,并麻贵部,共率明军两万五千人,并朝军将领金应瑞,领朝军五千人,攻击西生浦倭城的加藤清正部。

最后他吩咐陈为水军主帅,领明水军五千人,并朝水军三道统制使李舜臣,领朝水军一万余人,各色战舰数百艘,除了封锁海岸外,还要配合刘从海路攻击顺天城。

黄来福指挥若定,气定神闲,各道命令一一道来,由不得各人不折服,刘与陈二人虽有些不服气,也不得不承认黄来福布置无懈可击,就是总督邢也是暗暗点头,不过他心喜大明多了一员名将的同时,又想想现在黄来福还未到而立之年,就身居如此高位,将来会不会尾大不掉?内心中起了一些的忧虑。

最后黄来福厉声道:“进军之日,各将务得全力以战,有畏缩不前者,定斩不饶!”

各将都是轰然听命,一片衣甲之声!

……

在大明充足的国力下,眼下军中粮草军械都是无忧,三日后,万历二十六年九月初十日这天,大明与朝鲜十万联军,在当地百姓倾城相送下,浩浩荡荡出了庆州,之后兵分三路,以海陆两地,直接杀向三座预定的倭城。

其兵甲之盛,声势之大,令倭人闻之丧胆!

第240章 大捷

历二十六年九月十一日。

黄来福与麻贵首先领着东路军三万余人,到达了西生浦倭城下,这里盘旋着日军的加藤清正部。见明朝大军浩浩荡荡而来,加藤清正是胆战心寒,只是紧闭城门不出。

黄来福并不领军攻击,只是将城围团团围困,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只是做些小规模的出击。余者的两路军马同样是依黄来福布置,在泗川城下,在顺天城下,都是团团将倭城围住,围而不打,意图困死城内的日军。

如此下去,战争形势可说是对日军大大不利!他们盘踞几处孤点,互相不能支援。而且此时大明水师总兵陈率领大明与朝鲜的水军,进入对马海峡,在朝鲜沿海巡航着,只要有日军的补给船上来,便上前围攻,史载日军水师“及见舟师,惧不敢往来海中”,很快,在朝日军的后勤补给成了最大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朝日军不由军心大乱,他们己经快要弹尽粮绝了,而且他们尝试出城攻击明军,却是被严阵以待的明军打得惨败,各自丢下几百具尸体狼狈逃回城内,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全线撤退崩溃己成必然。

其实与以前的岛山倭城一样,泗川倭城与顺天倭城都是牢固无比,特别是小西行长盘据的顺天倭城,可说是标准的一座石垣城,三面环海,只有西面连接陆地。几年的心血下,其石墙沿丘陵修筑,内筑三层天守阁,真是坚固无比,易守难攻。与加藤清正建的岛山城和西生浦城一样,堪称建筑的杰作,不过明军围而不攻,再坚固的城池也成为摆设。

历史上明军全线反击,再次攻击这些城池时,都是伤亡惨重,特别是中路军的董一元部,在攻打晋州与泗川时,由于火药爆炸,将士们恐慌撤退时被日军追击,死伤近万人,伤亡数差点超过了历史上的蔚山之战,不过由于眼下黄来福采用了围而不战的策略,所以避免了这些伤亡,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