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在迎恩门的后面,有一座慕华馆,往常这里是朝鲜国专门迎接中国使臣之所,大明使臣来时,不仅须奏乐,朝鲜王世子还必须亲来慕华馆恭迎。当大明使臣返国时,亦由朝鲜国百官立于慕华馆门外,行庄重之再拜礼。

邢与杨镐二人,先是在慕华馆居住,谋划军务,后改移王京城内的太平馆。听闻黄来福到后,便一同出城相迎。对于黄来福,二人早己是闻名己久,心下好奇,况且万历皇帝有严令,一定要重待黄来福。

二人知道眼下在朝大军粮饷多是黄来福筹备,也为了在朝鲜人面前显示大明军队上下一心,鼓舞人心的缘故,二人便摆下姿态,一同出城相迎。

至于麻贵,黄来福是以前他见过的,对这个年轻人,他一向很有好感。

旗手不断将黄来福大军己至何处的消息传来,很快,便见旌旗云盖,铁蹄震地,一只铁甲骑兵整齐而来,其兵甲车马之盛,让邢与杨镐都是吸了口气,久闻山西军之精,果然不是吹地。

不过二人又是暗暗欢喜,有了这只军队,他们在接下来的朝事中,就多了几分把握。旁边的那些朝鲜国官员,惊畏之余,也是同样欢喜。有了这些强悍的上国兵马,将倭人赶出国土,便容易多了。

朝鲜人的鼓乐、杂戏吹打了起来,在乐声中,兵马在迎恩门前停下,黄来福下了马,见迎接的人群中,一群武将站在那里,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其中一位便是麻贵,他的身旁,还有两位大明高级文官。

黄来福首先拜见了麻贵,见他脸上风霜之色更浓,几年不见,这位老将更是老了许多。麻贵道:“黄总兵不用多礼,你军马劳顿,一路前来辛苦了!”

接着麻贵又为黄来福引见邢与杨镐。

那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邢邢年在五旬,人较为清瘦。对于他,黄来福在史书中也是久闻了。

这位老兄,在当时的文官中,算是善于用兵了,也注意运用谋略,在朝战中,他针对日军内部勾心斗角,利用小西行长为首地日军主和派厌战心理,采用反间计,延缓了日军攻势,为明军积累力量,展开攻势赢得了时间与主动权。

特别是邢擅长后勤,招募商客开辟海路运输,代替了当时运输粮饷困难的陆路,使当时明军的军粮得到保障。在邢指挥的近两年对日战争中,明军没有出现严重的粮草匾乏现象,这与他重视后勤运输和粮草供应是分不开地。战后,邢被授予太子太保之衔,并升俸一级,荫一子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朝鲜国还为其立生祠像,标铜柱与釜山。算是功成名遂了。

至于杨镐,黄来福就对他没有好印象了,两次明军大败都跟他有关系,特别是后一场萨尔浒大败,更是断送了大明的国运。

见黄来福只是对他们作揖礼,并不叩头行礼,杨镐不由脸上变色,传说这黄来福嚣张跋扈,果不其然。就是眼下麻贵升任为备倭总兵官,统大明地军马,见面时,还是要向二人叩头,这黄来福算什么东西,大大咧咧地作了一个揖就算了,他当自己是李如松?

不过眼下朝鲜国官员在旁看着,也顾及到朝廷的体面,杨镐忍气哼了一声就算了,他们后面地武将们也是相互交换着眼神,又以羡慕的眼光看着黄来福身后地兵马。

久闻山西镇兵精粮足,果不其然,这只山西镇来的军马,个个都是身披精良铁甲,盔明甲亮,军容威武。每个士兵们都是高大强壮,彪悍无比,这样的士兵,每个放到他们军队中,最少都是家丁标兵的标准。不过养这只军队显然花费不小,也只有黄来福财大气粗,才能这样的装备。

邢神情还算平静,微笑地与黄来福见了礼,寒暄了几句,便让黄来福领军进城。这时朝鲜国的礼曹从事官还有兵曹的判书等人,才能出来说话,众人相迎入城。

大军浩浩荡荡以西门进入王京城内,铁蹄敲击街道,一片的轰鸣声。两旁的汉城百姓,无不是以惊畏的目光看着这只新来临的上国大军,比前以前他们见到的上国大军,这只兵马似乎更彪悍,装备更精良,每人都骑着骏马,身上披着上好的铁甲,个个锐气十足,让人不敢逼视!

街上鸦雀无声,只有铁蹄的声音。策马在黄来福身后的朝鲜官员们,也是个个大气也不敢出。黄来福则是冷眼看着王京的街道四边,果然是连连战争,连一国的都城,都是非常的破败,不过将来战后的灾后重建,自己倒是可以搞一把。

很快,大军便来到了景福宫前,这座王宫,都没有两层以上的建筑,因为朝鲜是大明属国,所以不得建两层以上的宫殿,否则就是僭越。

此时景福宫门前的东南处,己是盛结鳌山、舞妓等,以欢迎上国大军又一次来援,朝鲜国王子出宫前来相迎拜会。相互见礼毕,又约下晚宴,麻贵才遣麻承诏为黄来福大军安排营地,就在王京城北处,紧临麻贵家丁军营处,表示麻贵等人对黄来福的重视。

……

太平馆内,杨镐大怒道:“好一个跋扈的武夫,伯,这黄来福如此无礼,如果我们不惩治他,将来我们在军中还如何有威信,将士们又如何会依从我们调遣?”

他眼中射出精光:“如此,朝事何平?”

见邢只是闭目不语,他道:“伯,你说句话啊?”

邢睁目叹道:“这黄来福虽然跋扈,目无礼法,然后他忠勇之心,还是世人皆知的,以前平宁夏,战朝鲜,他不是都为国出过力吗,圣上也遣中使要我们礼待他,我看还是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邢又道:“更何况眼下军中粮草多为他筹备,这是国之大功啊,京甫啊,这区区小节,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杨镐仍是恨恨不平。

第230章 军粮

来福领军在王京城北处扎营,紧靠城门,原先这里的一处营地,不过朝战爆发后,大明军队进入汉城时,这里便被腾出来,朝鲜军队出城去驻营,而大明军队一部分则是在这里驻扎。

眼下这个军营住了麻贵的一千家丁,营房还有空余,不过等黄来福的军队住进去后,便满满的了。这朝鲜国的军营比起大明很多普通的营地都不如,更不要说与五寨堡等地的军营相比了。

大军住进去后,便忙着修整住处营地,旁边的麻贵家丁营士兵们则是好奇在旁观望,久闻山西军富有彪悍,果然是名不虚传。

黄来福正忙着,忽听备倭副总兵李如梅前来拜访,在第一次朝鲜战争中,黄来福曾与李如梅相熟,此次他是与杨镐一同前来朝鲜。在去年时,李如梅曾与杨镐一起出击土蛮部,结果损兵失利,便被推到朝鲜来代罪立功了。

听说旧友来访,黄来福连忙表示欢迎,很快,在通报后,身材粗壮的李如梅便带着几个亲随虎虎生风地进得营地来,来到黄来福的中军大堂中。与第一次见到一样,他仍是头戴八瓣帽儿铁盔,身披虎头连锁铁甲。五大三粗,就是一个典型的边关虎将。

一见面,他就抱拳哈哈大笑道:“黄将军,一别数年,你还是这么的春风得意,进京这个阵势,那些高丽人都是看得目瞪口呆啊。”

他转头看了看营外正忙碌着的山西镇大军,啧啧称羡道:“人说黄将军是个大财主,果然不错,你看你手下的那些军士,个个都是身形魁伟,每个人都有铁甲,某手下的家丁也不如啊……”

他一边说,一边直是摇头,他身旁的一些亲随们,也是以嫉妒的眼神看着这一切。

黄来福道:“李将军客气了,一别数年,你也是一样的虎威不减。对了,你哥如松与如柏他们好吗?”

现在黄来福最关心的,还是李如松的消息。

李如梅裂了裂嘴道:“惭愧。我算什么地虎威不减。败军之将。眼下是来代罪立功地。”

他是个实诚地人。并不避讳以前自己地失利。只有几个随从露出尴尬地神情。接着他又道:“多蒙黄将军关心。我大哥他还行。就是那些土蛮缠得人慌!至于二哥。他眼下身体不太好。正在家休养呢!”

第一次朝鲜战争后。李如柏晋都督同知。继任贵州总兵。万历二十三年转守宁夏。升晋右都督。后因病辞官。现一直家居休养。历史上直到二十年后。明末辽东危局。当地无将可守。再被重新起用。不久后又因为萨尔之战未遇敌即溃。死者千余。被弹劾还京。于天启元年在宅中自杀。也宣告李氏家族地辉煌落下帷幕。

二人寒暄了几句。黄来福让李如梅坐下。李如梅不客气地道:“我知道黄将军来朝鲜。肯定是带着什么好东西地。快搬出来一起享用啊!”

山西镇军用物之精。黄来福之好美食。这可是出名地。

正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