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到了厅上时,众人己是安静,接着黄来福的几个儿子在她们母亲的带领下,按照次序从大到小,从嫡出到庶出的顺序,来给黄来福行礼。

现在黄来福有五个儿子,顾云娘产下的大儿子黄大郎三岁多,刘玉梅产下之子黄二郎,柳环产下之子黄三郎,眉月产下之子黄四郎均为两岁多,只有渠秀荷产下的儿子黄五郎一岁多,说话还不怎么清楚。而为什么自己生地都是儿子,黄来福也不怎么清楚。

几个儿子依次向黄来福叩头,口称爹爹。黄来福微笑点头,对几个儿子一一表扬了几句,同时心中在盘算着对他们将来的教育培养问题。旁边各人也是含笑在旁观看。眼见自己事业有成,妻妾儿子满堂,黄来福心中颇有一种满足感。

下午黄来福就在府中休息,陪老婆孩子,姐姐姐夫,舅哥妗妇们说话,讲一些宁武关的趣事。晚上时,黄来福又参加五寨堡乡梓父老的宴请。酒宴回来后,黄来福忽发奇想,将顾云娘、刘玉梅、柳环、眉月、渠秀荷五女叫到一张床上,同欢……二月二十九日,明天就过年神抖擞地起来了,在五寨堡各人的陪同下,视察了五寨堡城防,各个农场、畜场,菜园、果园,民器局,军器局,城外几个大作坊,城内一些知名的商号等地。

眼见就要过年了,这些地方的年节气氛都非常浓厚,屯丁商民们脸上都是喜气洋洋,准备着过年。而黄来福等人地到来,更增添了这些地方的喜色。看着众人真诚欢喜的目光,各地井井有条的规范制度,黄来福满意地同时,也安心了。这些地方,己经有自己的生命力,不需要黄来福事事操心了。

而在这天下午,黄来福也在五寨堡地官署内,招集于事的人等,招开了一个统计会议,专门盘点这几年地收获。

这天,五寨堡内所有的重要人物都出席了。

有黄来福,统领五寨堡大小事务。

有顾世宝,现任五寨堡粮食局副局长,兼任五寨堡移民局局长,五寨堡矿务局局长。

有何朝勋,现任五寨堡城市管理局局长,兼任五寨堡税课局大使,水泉营堡税课局大使。

有杨安章,现任五寨堡建设局局长。

有江永胜,现任五寨堡蔬菜局局长。

有韩炳,现任五寨堡果树局局长。

有王启年,现任五寨堡畜牧局局长,兼任五寨堡书院教授。

有苏锐,现任五寨堡农技局局长。

有刘天禄,现任五寨堡军器局局长。

有孙天正,现任五寨堡民器局局长。

有孙贵,现任五寨堡文卫局局长。

有马文才,现任五寨堡宣传局局长。

有徐受,现任五寨堡人力局局长。

有黄如镇,现任五寨堡仓大使。

有周文栋,现任五寨堡帐务局局长,兼任五寨堡大银行掌柜。

有顾云娘,现任五寨堡银钱局局长。

有渠源锐,现任五寨堡商会会长。

有江大忠,现任五寨堡参将。

各人济济一堂,每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五年前,黄军门曾招开了一个五寨堡五年发展纲要地会议,那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眼下,己经到了盘点收获的季节了。

第190章 收获与成本

当然了,除了五寨堡税课局外,五寨堡的这个局那个局,都是打着黄来福私人幕府的名义,并不是公开的官员组织。借黄来福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公然改变大明的官制。

而且上面那些老军官们都荣休优养了,每月拿着朝廷十几石的俸米。当然了,五寨堡每年大批的农场作坊商税分红,让他们看不上这点银钱。

况且五寨堡早己升为五寨卫,黄来福是五寨堡的世袭指挥使,由于他是从卫所系统升任为总兵官,就算他将来从总兵官的位子荣休后,仍是回来做他的五寨堡指挥使,并将指挥使的位子传给自己的子孙后嗣,世代不休。

而各个老军官的子嗣,如江大忠,杨小驴,何如镇等人,就算身上加着百总,千总,守备,游击,参将的头衔,也是五寨堡世袭的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卫镇抚、正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所镇抚等职。名面上这些人仍是各司其职,但实际上,他们的权力职责分布,早己按照黄来福意想的去办。他们的利益,都是与黄来福连在一起。

看着在场的人等济济一堂,黄来福颇有种意气风发的感觉,他首先开口道:“各位大人,今天招开这个盘点会议,也是承上启下的意思。五年前,同样在这里,我曾与各位大人招开一个五寨堡五年发展计划会议。眼下五年过去了,五寨堡地发展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有这样地成绩。离不开各位大人的尽心竭力,精诚团结。在这里,我要说,五寨堡第一个五年计划只是开始,以后我们还要有五寨堡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第四个五年计划等,一直将五寨堡建设成为晋西北一颗璀璨的名珠!”

热烈的掌声,顾云娘也是用迷醉的眼神看着黄来福,她最喜欢看丈夫这种意气风发地样子了。

接下来是各人的汇报。

先是五寨堡粮食局副局长,五寨堡移民局局长。五寨堡矿务局局长顾世宝发言:“黄军门,各位同僚,经过五年的发展,五寨堡现有庄田三十处,田地四千顷(四十万亩),年产粮约九十万石,产出稳定。八角堡之地。有田地两千顷,年产粮约二十万石。还有老营堡之地,有田地三千顷,年产粮约三十五万石。此为各堡之地的产粮总数……”

当然。顾世宝这里只说些各堡庄田产粮大概,细节的东西。他有专门的文书发到黄来福手中。

“此外,在各堡庄田支出中。五寨堡各庄田共有庄丁九千四百四十六人,每人需月粮五斗。九千余庄丁,年支出粮米需五万六千六百七十六石。此外还有五寨堡庄田每年地丰收奖,年终奖,约支出粮米三万余石。另有种子农药肥料,水利庄田修缮,草料马料农具耗损等,支出粮米近十五万石。如此,五寨堡各庄田年支出粮米约二十五万余石。这其中的支出中,种子农药肥料是大头……此外还有八角堡庄田的支出……老营堡庄田的支出……”

众人都是听得吸了一口气,看来大规模生产的支出不小啊,只有黄来福神情平静,这些支出,都是在他的意料之中,而且比起后世,自己农场的支出还算小了。

黄来福后世曾在网上看过一篇报道。一家有田地八亩。每亩高产小麦一千斤。依市价。再加上国家全年所有补贴。八亩地年收入为四千元。不过扣除种子、化肥、农药、浇灌、机耕等方面地费用成本后。半年地生产期。一家两个劳力月收入不到三百元。这还算不错地了。很多人种了一年地田。到了秋季收获后算账。自己收获寥寥。甚至亏本地都有。

就是因为种子、化肥、农药地投入越来越大。造成成本越来越高。在国外一些大农场地经营中。年利润有三成。两成地。都算是经营不错地了。不过因为有高投入。才有高收获。要想保持五寨堡等地庄田地高收成。这种持续地高投入是必要地。五寨堡每年庄田成本才占收入地三成。己经很不错了。

而由于每年存粮黄来福都是在二十万石到三十万石之间。所以余下地粮米。黄来福都是卖于商贾们。每年得到大批地银子存于库房中。

不过顾世宝接着报道一个消息引起黄来福等人地关注。就是由于这几年各庄田中普通使用农药及肥料。各田地地肥力己是有所下降。造成地恶果是庄田土地板块。还有需要地肥料更多。

顾世宝问黄来福该怎么办?黄来福沉吟了一会。肥料地使用。虽然可以提高土地地产量。不过过度使用农药及化肥地恶果他也是知道地。

由于五寨堡土地众多。不需要如大明内地一样地精耕细作。所以黄来福决定采用十八世纪英国地诺福克轮作制。这是一种四区轮种制。即分别种植苜蓿、小麦、萝卜和大麦。不让任何耕地休闲。苜蓿可以给小麦准备好土壤。而小麦又可以为萝卜准备好土壤。萝卜可以为大麦准备好土壤。大麦又可为苜蓿准备好土壤基础。类似黄来福搞地生态循环五寨堡大畜场一样地原

这种轮作制,虽然产量没有大明内地的精耕细作产量高,但还是比较附合五寨堡肥田养地的实际情况的。当下黄来福吩顾世宝,从明年开始,各堡农场中,开始实行这种轮种制。

每堡的农田中,都分为若干区,分别种植紫花苜蓿、芜菁、小麦、大豆、油菜,萝卜与大麦等物。利用大豆与紫花苜蓿等豆科类肥田固氮,改良土壤的特性,提高土地的肥力,又可以作为猪羊等物的优良饲料。几年后,再轮换回来,有效利用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