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来福微笑道:“依下官所言,各部落族长的担忧实在是人忧天了。夫人也是言,各人只是担心到时汉民是否会抢了他们的草场。然夫人也知,汉民擅耕种,蒙人擅放牧,因此二者根本不会相冲!塞外土地众多,然大多荒芜,将他们耕种利用起来,有何不好?到时蒙人也是一样得利。”

三娘子沉吟。

黄来福继续道:“下官前来归化城时,也路过大黑河一带,说句实在话,如此肥沃的土地,田地产出却是如此之弱,蒙人不擅耕种,可见一斑。”

他道:“因此下官有一构想,其实夫人大可与我山西镇合作,大家互利互惠!”

第183章 羊毛之诱、互市互利

黄来福笑道:“边塞之利。莫大于绒褐毡裘。贵部世以畜牧为业。牛羊以百万称。其畜牧为边塞之饶。不若剪毛若干。就地放牧。就地售出羊毛于我。而粮食之物。可由我山西镇提供。蒙人不擅耕。汉人不擅牧。双方合作。互利互惠。贵部不出力。便可坐收渔人之利。岂不更好?”

在黄来福的计划中。边塞的草原适合圈地养羊。如果自己与草原合作。一方面他们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五寨堡需求的羊毛原料等物。一方面又能从经济上控制草原。可说是一举两得。

而五寨堡毛纺厂从万历十八年设坊开始。由于产品非常欢迎。一直供不应求。年利润己从万历十八年的一万多两急速膨胀到现在的近二十万两。庞大的羊毛需求。使五寨堡周边的羊毛价格也随之增长了不少。

商人索利。巨额的利润使越来越多的晋商出塞收购羊毛。不过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各样的市场混乱。偷税漏税严重。黄来福许多税收不上来。与塞外草原的合作。就提上了黄来福的议程。

听黄来福这样说。在场的俺答部各部落族长们果然心军门。你说这区区羊毛之物。真能获利吗?”

俺答部与大明也有贸易。不过交易的多是整只的牛马等物。就算平时有收一些马尾皮毛等。也是少数。这两年虽说不断有一些晋商出塞。收购羊毛等。不过由于量小。还有观念问题。这种情形还没有进入三娘子等人的眼帘。

黄来福微笑道:“夫人有所不知。我五寨堡的毛制货品在大明各地非常受欢迎。五寨堡周边的各军堡州县。也因为五寨堡地羊毛收购而获利丰厚。如果贵部与我合作。决对是有利可图。财源滚滚。”

他看了一眼大厅四边。就有一些部落的族长穿着五寨堡产出地毛纺呢绒面料衣裳。一些椅垫上。也摆着五寨堡出产的羊绒制品。他笑道:“就是夫人府上。不也多我五寨堡出产的羊毛制品吗?可见我五寨堡的毛制货品所受的欢迎度!”

他继续道:“夫人想想。每年每只羊。至少可得羊毛三十斤。约价五钱。十只是多少。百只是多少。千只是多少。万只呢。十万只呢?就是一万两白花花的银子。百万只呢。更是不得了。还有羊粪。羊肉等物。也可卖钱不是?夫人。不要小看这些羊毛。这可是天大的财富十斤市价约白银二两。黄来福到五钱。算算庞大的收购量。算算运费。这个价钱也是合理的。不过就算如此。坐收渔利。俺答部也可赚得盆满钵满了。

果然听黄来福这样说。在场各人都是非常心动兴奋。原来在各人心中。羊毛等物。都是非常不值钱地东西。一般堆放在那腐烂。没想到却可以换这么多银子。

十万只羊的羊毛。就可换得一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在草原中。这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啊。而在草原中。哪个部落。随随便便的没有十万只羊呢?一时之间。众人都是有一种非常心跳的感觉。人人眼中都是放出了光芒。相互惊讶地议论纷纷。厅内立时如一锅粥一般热闹。

三娘子也是非常兴奋。她地直辖部落中。就有数十万只羊。如果这些羊毛都出售。她可以赚多少啊。而且刚才黄来福也说了。她们蒙古部民。如果不耕种。缺乏的粮食之物。可向黄来福购买。如果双方合作。确实是互利利惠。

想到这里。三娘子满脸笑容地对黄来福道:“汉蒙一家。黄军门所言。真是说到妾身的心中去。双方能合作。确是互利互惠。不过……”

她想起一事。道:“只是羊毛剪下后。到时双方如何互市呢?要知道。天朝与我部各市贸中。在山西镇并无互市之地。”年间开始。大明与草原各部开市贸易。到了万历年间。双方互市场所有十处之多。在大同镇有得胜堡。新平堡。守口堡三地。在宣府镇有张家口堡。在辽东镇。在延绥镇也各有互市之地。不过在山西镇。却是没有一处互市之地。各商贾互市交易。都要到别处边镇去。极为不便。特别是眼下有大批羊毛交易的背景下。

因此在山西镇开设官市。势在必行。黄来福的理想之地就是水泉营堡。在该地。除了官市外。黄来福也许可民市。不过必须在严格地管理之下。违禁物品。偷税漏税。这是黄来福决不许可的。

当下黄来福笑道:“夫人不必担忧。下官可禀报圣君。提议在山西镇设立官市。并且还不限定每年互市次数时间。到时双方交易可随心所欲!”

在大明。各边镇的互市交易日期。大率以一月为期。如大同得胜堡互市地日期是五月二十八日到六月十四日。新平堡互市的日期是七月三日到七月十四日。宣府张家口堡的互市日期是六月十三日到六月二十六日。

但现实中。每年一次。一次一月的互市时间是远远不能达到双方需求的。因此黄来福决定双方互市的交易日期不限定时间次数。当然了。这需要黄来福去向万历帝游说。不但如此。大明内地商贾。只需领有山西镇总兵府邸发布的关照及执照。即可出塞贸易。边塞各部落地商贾。只要领有山西镇总兵府邸发布地敕书及执照。也可入关贸易!”

关照是明边塞对出关民众颁发的出入境证件。执照是黄来福地想法。类似大明内地的牙帖制和市籍制。以使边贸地汉蒙商人们照章纳税。防止他们偷税漏税者。至于敕书。是明代蒙古人。女真人等关外胡人的入关凭证。唐代称为过所。宋代称为引。清时称为票照。

关照及敕书。是严格控制往来汉胡人等地有利手段。执照则关系到黄来福的钱包。二者他自然都要严格执行。

听了黄来福的话后。三娘子等人更是欢喜。这样一来。双方的贸易就更方便了。而且听了黄来福的种种话。似乎很多事他都是胸有成竹。这些事情。就是大明边镇任何一个巡抚都不敢打包票。而黄来福却是信誓旦旦。各人不由对他另眼相看。

三娘子问道:“敢问黄军门。这执照为何物?敕书妾身明白。执照就恕妾身愚昧

黄来福解释了。在场各人都是心中起了异样的感觉。这黄来福身为一个边将。竟懂得这么多商贾中的事物。他是将军还是商贾啊?一个族长试探外缺铁。不知道到时互市时。黄军门可否让铁器自由买卖?”

听到这族长这样说。在场蒙古各人都是耳朵竖了起来。就是三娘子。也露出注意的神情。塞外缺铁。就是各部之间相互的交易中。连铁锅。也要卖到一两银子一个。而且还供不应求。因此塞外蒙古各部。也很希望大明能放开铁器地贸易。

不过听到这族长的话后。黄来福却是脸色一沉。道:“朝廷自有法度。铁器等物。仍是绝禁交易之物。本官身为朝廷一镇总兵。岂可造次?”

为了防止蒙古人买来铁器后。用于冶炼铁制兵器。反用来侵略大明。大明在各镇与边塞各部互市时。都是严厉禁止输出铁器。就是铁锅。开始都在禁止之列。以来宣大总督王崇古疏请:“及查得辽东开圆、建宁之市。以广锅入市。盖广锅生铁不受炼炒。行之已久。此可效行。及查得宣大沿边山程险远。铁锅鲜至。亦多用广锅。即当容照辽右之卫例。以广锅入市易。商夷攸便也。”

因此大明朝廷才准许不可回炉冶炼的广东铁锅进入互市交易。但是。硝黄、铜铁、盔甲、兵刃都在互市严禁之列。严禁进入互市交易。

但虽说如此。山西镇各地也没有官方市所。但边墙相接却多私市。由于双方贸易获利可说是非常丰厚。厚利之下。大明各商民都是趋之若鹜。不但各种货品都有交易。就是大明官方不许可交易的铁货。各商贾、各村市居民。甚至各边将也都相率犯禁。私地与蒙古人交易。

这是黄来福不许可的。塞外胡人反复无常。翻脸如翻书。毫无信义可言。这关系到他山西镇的安全。对于这些违禁者。以后他见一个。杀一个。不论他是官民军将。

此时听黄来福这样说。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