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后来他想想,如果这样做的话,将来地危害太大了。所以黄来福打算只免他们五年的钱粮,以后与民众纳粮如一。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黄来福知道,在古时中国的农业社会中,土地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用缴税的特权阶层的存在,往往国家到了最后。就是这样崩溃的。

特别是在大明朝,就是个明显的例子,由于大明士绅都是免税,所以明中叶后,各地自耕农纷纷投身为奴,用以免除自己身上固定地人头税,徭役等(看看范进中举就知道)。很多人宁可藏身大户的羽翼之下,变成农奴也不愿当所谓的自耕农。

依黄来福的相关了解,到了大明后期,至少有一半的农民都这么藏了起来。造成了户部黄册和鱼鳞册中的在册人口还不如建国初期的人口。这样地结果是,由于对土地与人口的瞒报,导致富者缴税少,贫者缴税多,最后大量自耕农的消失,最后国家没有收入,不得不压榨越来越少的自耕农,最后导致绝大多数的自耕农破产,成为流民。最后天下大乱,皇朝灭亡。

塞外这个地方,黄来福为防万一,他是要将来留作自己地盘的,而且还要留给自己的子孙。有鉴于此,黄来福是绝对不允许该地存在任何不交税的阶层。将来在塞外所有地方,不论是谁,是军还是民,还是文人,都要纳税。而且还要按照土地产出来值来收税。而不是以人头税的收税方法。

拿到了赏银与土地凭证后,一干五寨堡将士们都是人人欢喜。而当地宁武关的军士们看到这个情形,也是人人羡慕。

而到了今日。黄来福公然要经营塞外地消息己是在宁武关内传得沸沸扬扬,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富豪之家,都在谈论这个事情。

初二日下午,黄来福在宁武关总兵府内接见了数百位愿意经营塞外的商贾们,商议屯垦之事。

早在万历二十年时,己有各地商贾们在黄来福暗中支持下,纷纷前往塞外,不过还是相对低调。现在,黄来福决定结合山西镇的军政商民力量,大张旗鼓地开垦塞外。

眼下塞外开垦的目标暂时是边墙外清水河及准格尔旗一带,清水河有可耕之地六十万亩,天然草场一百多万亩。准格尔旗有可耕之地178万亩,宜林宜草面积800万亩。经过商贾们近两年的经营,这里己经有一部分农田被开垦,一些草场被开辟为畜牧农场。

到了目前商贾们对两地的经营都很顺利,就算有些会有一些蒙古小部落来骚扰,也被商人护卫队轻松击退。只不过由于当地人力不足,所以二地还有大批的土地与草场没有被经营,空废在那里。

商人们都希望黄军门帮他们解决人手问题,黄来福当然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在农业社会里,土地兼并是一个无法消除的死穴,永远都无法根治。眼下的大明朝,土地问题己经没救了,遍地地流民。只有对外扩张,将人口转移出去,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初三日。

黄来福发布“垦殖事宜”,并请宁武当地版商,印刷了无数份单子。随后,或通过各商贾带到各地,或是令人贴到各军堡中州县中,或是送到各茶楼酒肆中,或是交孩童们贴于各大街小巷中,宣传黄来福的塞外垦殖事宜。消息传到各地后,立时整个山西镇都轰动了,而且还远远地向外镇外省传去。

山西这个地方,人口多,土地少,大多又贫瘠,加上年景不好,几乎年年都要发生或大或小的灾害,年年都有难民,各军堡州县中流民贫民众多,一向有移民的习惯。并不是很眷恋故土。

加上黄来福的宣传太诱人了,只要是一丁口,就可以在塞外领取土地200亩,费用仅为每亩地一钱银子,并且前三年还可以免税。要知道,现在在太原等地,就是下田,每亩地也要好几两银子。

对于那些连几两银子都拿不出的人。他们先可以到塞外商贾们开办的各农场中做事。一路上,他们的路费食宿由商贾们负责,肯定不会冻饿着。到了目的地后,包吃住不说,每月还有工钱。以后积下钱,同样可以在塞外买田置地不是?

以往民众地印象中,塞外都是一片地不毛之地。而且是凶悍地鞑子横行,不过听了黄军门派下的宣传单后,他们恍然大悟,原来塞外还是这样地乐土啊,至于安全问题,有黄军门的保证,又会有什么事了?

这下子,不说各地流民贫民,就是很多正常人家也动了心思,很多家口多地。一般家产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只能自谋生路。现在,很多人纷纷拿着银子,想到塞外去创下自己的基业。那些富豪人家,更是纷纷派家人出塞,特别是宁武关地杨巡抚等人。

从初六日起,随着黄来福“垦殖事宜”宣传单相继传到各地,山西镇各军堡州县都是一片热闹的情形,茶楼酒肆满是热火朝天谈论此事的人。各街上。商人们招募流民,让他们到自己的农场中做工。富有一些的人家子弟,打点行装,准备出发。

万历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起,从太原往宁武,从太原往岢岚州,从五寨堡往老营堡的路上,就形成了滚滚的人流,很多垦殖人员都是拖家带口,他们不顾寒冷。推着小车。赶着骡子,挑着自己地孩子。满怀希望,往塞外之地而去。

在黄来福等人的安排中。那些在塞外商贾们农场中务工的人,就由商贾们带领,安全由他们负责。而那些准备在塞外买田置地的人,则是经由五寨堡后,当地军队对他们进行简单的编制。

这些人十户编为一甲,十甲编为一里,均设有甲长与里长,并有一定的武装人员。黄来福向他们卖了一些腰刀和长枪,以后随着规模的扩大,他还决定卖火枪,毕竟塞外是别人的地盘,危险是存在的。屯垦人员必须有一定的武装保护能力。移民潮中,据黄来福等人地统计,短短几个月中,就有数万人前往塞外,为各农场的商贾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庞大的人流前往,还为沿途各地提供了大量的商机。沿着迁移的路上,各样的旅舍、客店不断的出现,又为很多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和山西各地百姓地热火朝天不同,大明的内阁官场,则是对黄来福的大手笔集体失声,各人都是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们当然知道塞外屯垦对大明有好处,不过这不是会挑起边畔?只是这是黄来福的事,他都不怕。再说了,万历帝都默认了,他们还说什么呢?

忙于移民,忙于宁武关之事,忙于军务,在各类繁忙的事情中,时间过得飞快,很快,时间来到了万历二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公元1594年2月19日。新年佳节又到了。

这天是大明的农历除夕日,早在之前,黄来福就将自己在五寨堡的小妾刘玉梅,渠秀荷等人,还有自己的几个孩子招到宁武关。虽是黄思豪,杨氏等人没在身旁,但大家吃年夜饭、换门神、贴春联、挂年画、挂签、贴窗花,吃饺子等,热热闹闹,一起过了一个愉快的新年。

无例外的,马久英公公也是与黄来福一起过年,还有黄来福地众多姐夫,姐姐们,也是一起过年。大家一直玩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才恢复了正常地工作。

第179章 东林党议始

万历二十二年来到,新年新气象。‘‘。 ‘‘

正月二十日,万历帝下诏严督各地官员安民灭盗:

“去年各省灾伤,山东、河南以及徐、淮等处尤为严重。朕屡次下令救济,不知有司曾否奉行,百姓是否得到实惠?值此公私交困之时,不知各地除了动用国家钱粮之外,是否有急救便宜措施?各地闹事的矿徒是否已经安置归农?今日四方吏治,全不讲求荒政,牧养小民,惟以搏击风力为名声,交际趋承为职业。费用侈于公庭,追呼偏于闾里。嚣论者不能禁止,流亡者不能招徕。遇有盗贼,则互相隐匿,或故意徇私,以求免地方失事之咎。而各抚、按官亦止知请振请蠲,不能汰一苛吏,革一弊法。如此上下相蒙,酿成盗贼之患,朕甚忧之。自今当以安民弭盗为有司之黜陟,如有仍前欺隐及玩视诏令者,当重治不宥!”

二月初四日,总督仓场右都御史褚上疏说:“务核漂流漕米之数,以革奸弊。佥役殷实旗军,以免侵渔盘剥。造坚固漕船,以保仓储。编成水伍,以革强横需索!”

万历帝从其议。

二月二十八日,右都御史孙丕扬奏疏民隐吏治之事:“今吏治民隐分为二途,请即以民隐责吏治:一、责守令以实户口。二、责守令以垦荒田。三、责守令以宽赋额。四、责守令以兴礼教。五、责守令以备凶歉!”

万历帝命下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