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到第二天的下午,听闻唐人先锋己离开城不远,加藤清正才慌忙领着两万多日军,惊惶地逃离开城,往王京而去,留下一个烟火滚滚,尸首满地的城镇。

李如柏听闻日军逃跑,又在开城内屠城,不由大怒,领着八千骑兵紧追不放。加藤清正虽有两万人,却是不敢回头迎敌,一路只是逃窜。最后李如柏斩杀加藤清正留下地后卫五百余人,自身仅伤亡六人。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十九日。

李如松领着大军进驻开城,触目所见的,是一片的狼藉。城内房屋,己尽数被焚毁,满地的朝鲜平民尸体。特别是城中女子,尽数被日军奸杀,还有许多小孩婴儿,也是被日军以种种残酷的手法杀死。

看着这一切,明军上下,都是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升头顶。这样的行为,真是丧尽天良啊。幸好皇上英明,发兵援救朝鲜国,否则让这些倭人从朝鲜攻入大明,后果不堪设想。而朝鲜国备边使李镒领的朝鲜军,更是个个痛哭流涕。发誓要杀尽倭人,为开城的百姓报仇。

收复旧都开城后,李如松并不停留,继续向南迅速开进,日军全线崩溃,退往南方。明军入朝仅仅一个多月,便收复失地五百余里,朝鲜三都十八道,已收复平壤。开城二都及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咸境等五道。

自平壤之战后,日军自封的所谓猛将英豪,与明军交战时往往是举阵惊骇奔散,日军被吹得神乎其神地所谓战国名将们,不过尔尔!

收复了平壤,开城二都后,摆在明军面前地是最后一个目标…………王京。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二十日。朝鲜国王京。

王京又称汉城,乃是朝鲜国的都城。向有“小中华”之称。万历二十年五月二日时,日军攻陷朝鲜王京,进城后大肆屠杀劫掠,又将王京付之一炬,使王京元气大伤。虽说日本人为了装点门面,占据王京后,又对城内进行修葺,不过己经恢复不了旧观,一副破败的景象。

此时王京城内己经成为一个大兵营。来来往往的都是日军兵将,街上几乎见不到一个朝鲜国百姓。明军占据平壤,开城的消息传己经传来,每一个消息,都带来一阵恐慌。

特别是几日前,小西行长及加藤清正率领一干旗号零落的败军退至王京时,这种恐慌就达到了顶点。

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身为丰臣秀吉地亲信,其部下装备良好,战力卓越。连他们对上明军时都是不堪一击。余者部队。又如何能挡住明军的攻击?此后平安道,黄海道。江源道各道日军纷纷败逃回王京,日军地军心,己经下降到冰点。

此时在王京日军总督府,府内来来往往地人,都是脚步慌乱,显示出他们内心的惊惶。

总督府议事厅内,也是一片沉默地气氛。

议事厅内,有第八军团长兼王京总督宇喜多秀家,有第一军团军团长小西行长,第二军团长加藤清正,第三军团长黑田长政,第四军团长岛津义弘等人。

不过他们都是沉默无语,不知道该说什么。也是,在去年时,他们仅用两个月零两天,就攻占了朝鲜国三都十八道,还俘获了朝鲜两个王子。在当时,他们是多少的意气风发啊,在他们的眼中,不要说朝鲜国,就是大唐国,也不放在他们眼里。没想到唐人进入朝鲜后,一个月不到,就将他们打得闻风丧胆,收复了两京。想起当初的狂言,这真是一场讽刺。

和日本一样,朝鲜这个总督府议事厅内,还保留着许多大唐风格。各人都是身着吴服(日人自称吴服,中国人却叫和服),习地而坐,初春地阳光洒进庭院来,只带来一股冰寒。

宇喜多秀家首先开口道:“诸君,唐人大军己经逼近王京,该如何应对,诸君有何良策?”

见厅内众人还是沉默,宇喜多秀家直接点名小西行长,道:“小西君,你与唐人交过手,你来说说!”

小西行长脸色平静,他从平壤城大败而归时,就整日沉默不语,他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今天早上,还专门向天主祷告,使得内心会平静了些。

听了宇喜多秀家这样说,他恭敬地向宇喜多秀家叩首道:“阁下,鄙人之意,是我王京将士众多,只要坚固堡垒,依城死战,在我优势大军的防护下,唐人也必定会翦羽而归!”

小西行长说得也有道理,此时聚集在王京地日军一共有小西行长第一军团残部,加藤清正第二军团一部,黑田长政第三军团一部,岛津义弘第四军团主力和宇喜多秀家亲率的第八军团全部,总兵力约有五万人。

此外,日将小早川隆景的第六军团一万六千人,还有羽柴秀胜的第九军团近二万人也是日夜赶来,如果他们与王京日军主力会合,这样王京的日军就更多。而明军想必最多四万人。只要坚守,确实可以与明军一战,宇喜多秀家不由缓缓点头,说实在,他也只有这一个方法了。

不过听小西行长这样说,第三军团军长黑田长政却是道:“小西君,当日你在平壤时,也是守军众多,城池坚固,还不是一样被唐人攻破?这个方法太消极了。”

黑田长政在日本有“兵法大家”之称,据说精通兵法,听闻小西行长这样说,立时出言反驳。

宇喜多秀家道:“黑田君,请让小西阁下接着说下去!”

小西行长又是恭敬地向宇喜多秀家叩首,道:“阁下,鄙人还有一策。想那唐人的石火矢确是犀利非常,我军若是据城坚守,在那唐人石火矢的强烈攻击下,也必是伤亡惨重!”

“不过鄙人认为,唐人所依,无非是石火矢一项,他们的铁炮,刀剑等,除了少部军伍外,皆不如我大军,鄙人有一计……”

第160章 日军圈套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近午。

来自辽东的瑟瑟寒风在朝鲜的大地中呼啸回旋,初春的天气仍是冰寒。

汉城流域的河谷平原上,一队的骑兵腾起烟尘,滚滚而来。这队骑兵都是头戴八瓣帽儿盔,身披明式铠甲,身上背着粗厚的三眼铳,盔甲上的铁叶子冒着冰冷的寒光,很多人的马匹旁,还挂着血淋淋的人头。在骑兵大队的不远处,还跟着一辆辆马匹牵引的轻型佛郎机火炮战车。

铁蹄如雷,马上的骑士们不时欢呼大叫着,各人只是策马狂奔。一直奔跑到一个小丘陵时,丘陵下是两条路口,众人才纷纷停下马来,不论是人还是马,口中都是呼着厚厚的白气。

领头三人都是身披铁甲,头戴红缨凤翅,个个身材粗壮,满腮虬髯,正是前往王京探路的辽东副总兵查大受,辽东副总兵祖承训,还有辽东游击李宁三人。

此时,辽东副总兵查大受大囔道:“老祖,你看那些倭奴逃哪去了?是顺着这条路吧?”

辽东副总兵祖承训哈哈大笑,道:“不会错的,探马回报,那些倭奴是顺着这条路败逃的,我们追上前去,将他们赶尽杀绝!”

辽东游击李宁略有些犹豫,道:“二位将军,再追上去,就到王京了,那里有倭人的大部,我军是否见好就收?反正斩获也不少了!”

祖承训哈哈大笑,道:“老宁啊,你胆子还是小了,就算遇到倭人大部又如何?正好杀个痛快!”

占领开城,收复了平壤后,李如松最后一个目标就是王京。不过依李如松的线报,聚集于王京的日军已达五万之多,而且援兵不断而来。加上王京城墙比平壤城还坚固,他手中只有三万多明军,要想收复王京。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所以二十四日之天,他令查大受,祖承训,李宁三人,共领精骑三千,前往侦查开城至王京之间的道路。探听王京大部日军的动向。

三人领了李如松之令后。率军来到王京西北碧蹄馆不远地迎曙驿时。遇到了日军北上搜索部队地加藤光泰部地二千人。双方遭遇后爆发了激战。明军大胜。斩首六百余级。日军败退。

日军如此不经打。也在查大受三人地意料之中。平壤战败后。日军毫无战斗力。遇到明军往往不战而逃。此次遭遇战。查大受等人很轻松就斩首六百余级。而自身伤亡极小。他们不由得意洋洋。一边急派家丁向开城地提督李如松发出捷报。一边不依不饶地继续追击。定要全灭这余下地日军一千多人。

当追击到这里时。离京郊地碧蹄馆己是不远。三人一时不见了日军地踪迹。对于是否要继续追下去。三人也有了不同地意见。

游击李宁是主张见好就收。毕竟王京一带是日军地大本营。人数有几万人。日军再不经打。也是蚁多咬死象。查大受和祖承训则是要继续追下去。

特别是祖承训。由于他在七月时入朝作战失败。归国后还拼命渲染日军地可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