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如松想起一路前来,看到路边麦田密密麻麻的各样灌井水车,心中若有所思。而李如柏、李如樟、王略等人则是听得膛目不知所云。

第142章 先进经验

五寨堡经过几年的发展,由于军户们己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所以眼下堡内,己经形成了初步的市民文化。

和很多京师,太原,苏杭等大城市一样,五寨堡内,也拥有越来越多的茶肆。特别眼下大冷的天气,进入热腾腾的茶肆内,喝一壶热茶,再听听说书,也是一种享受。

特别是原先堡内的军户们,更首先是富裕起来的一辈,从今年开始,他们除了生活支出外,普遍有一些闲钱。这些军户们,原先除了在堡内拥有房子外,在堡外各农场中,同样是拥有自己的居屋。

眼下各农场己是稳定发展,又是农闲,所以很多军户们都聚于堡内,整日喝茶听书,不亦乐乎。当然那些说书的,说的大部分都是黄来福这几年如何英明神武,在五寨堡及宁夏城大败胡虏的事,每当说到**处,茶肆内就是叫好声一片,茶博士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收入。这些说书内容,除了受到五寨堡军民的喜爱外,同样是受到了周边军堡州县民众的喜爱,甚至己经进入了太原市场。

除此以外,五寨堡的发展,作坊工人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也增加了另外一种文化,那就是快餐文化的盛行。

从去年开始,堡内就多了不少沽浆卖饼之家,专门卖些蒸饼、粥饼,猪羊血羹,馄饨,面卷之类的东西。特别是各种面食,就更是丰富,什么猪羊阉生面、丝鸡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大熬面、子料浇虾燥面等,应有尽有。

这些食品的出现,满足了堡内外军户工人们快速食用的需求。面对快餐食品咄咄逼人的势头,五寨堡内几家酒楼也不甘落后,纷纷研究出了许多快速炒菜的技法。

如五寨堡内很受欢迎的一道菜:爆炒腰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它的做法是,原料早己切好,只要客人进馆。就可以投入旺火滚的油锅中,迅捷短炒,烹制成菜,咄嗟可办。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五寨堡内各饭馆酒楼,各种快餐菜肴如花团锦簇般地争芳斗艳。

快餐食品地发展。也推动了快餐器具的不断涌现,像煎盘、烤炉、制油酥点心的模型,可压细条有漏孔的木床等,源源不断地出现。

吃的是一方面,另外在用的方面上,也体现了这种特点。现在地五寨堡及各农场,己是家家户户烧煤,没有一家烧柴的。煤的普遍使用,除推动神池堡大煤矿的规模越发扩大外。也推动了相关便捷炉器的涌现。

不知什么时候起,五寨堡出现了一种叫燎炉的东西,得到了居民们普遍使用。这种火炉外镶木架。可自由移动,不用人力吹火,炉门拔风,燃烧充分,火力很旺,清洁无烟,安全防火,且节约时间、人力和燃料,长久耐燃。又易于控制火候,颇为先进。

黄来福依稀记得这种燎炉曾在宋时地东京出现。当时东京百万人家。都是依靠煤炭。所以当时燎炉风行。没想到这个东西。又在五寨堡出现了。

“好一个悠闲富足之所。”

看着五寨堡内热闹地情形。商人云集。买卖兴隆。军户携带妻小。悠闲地逛街。各街茶肆满座。叶梦熊不由叹道。

刚才黄来福领着叶梦熊等人。参观了堡内地医馆。还有养济院等。举目所见。叶梦熊颇有感慨。对于黄来福这个军汉。竟能如此重视民政上地事务。叶梦熊和梅国桢。都是给出了很高地评价。

叶梦熊更是私下对梅国桢道:“堡内所闻。军民安乐。无一冻饿之人。鳏寡孤独笃疾之人。也皆有所养。圣人所言三代之治。不外如是。”

看过五寨堡内地情形后。对于五寨堡为什么这样发展。叶梦熊更是急切地想知道答案。因此他又催促着黄来福领他们到堡外各地一观。

“熊公,我五寨堡农田之所以能年年丰收,最重要原因就是在水利灌溉之上。在五寨堡外,清涟河边,黄来福大水车身旁,黄来福对叶梦熊等人道。

清涟河边,庞大地,已成五寨堡标志景物的黄来福大水车不停地转动,哗哗的水,不断地引提上来,汇入岸上的水渠储藏起来。不过再过一些时间,河水就将结冰,忙了几个月的黄来福大水车,也将停止工作,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从这里望去,沿河林立着数十**水车,不断灌溉着两边的田地。不过眼下的五寨堡,早己秋收完毕,特别是到了现在,一片的农闲,各农场田地中,并没有几个人在走动。

“老夫明白了。”

叶梦熊沉吟了半晌,叹道:“只是如此庞大的水车水渠,怕投入地人力钱粮不在少数吧?我大明各州县百姓,有此能力者怕是不多。”

黄来福道:“熊公高见,一语中的。寻常百姓,确是无此能力,各地官府,大多也无此财力。如强以役催之,又恐激起民变。”

黄来福沉吟道:“或许,各甲各里百姓,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出钱同力,这样人多财足,或可办理。”

叶梦熊想了半会,最后叹道:“难啊。”

只有李如松眼光闪动,他身为宣府镇总兵,兵多粮足,控制众多的军户,五寨堡的方法,对于他来说,或许不是问题。

随后众人又在黄来福的带领下,参观了五寨堡各个作坊,冰库,各食品厂,特别是五寨堡肥料作坊,让各人惊奇,这里生产的各种农田肥料及杀虫剂,让各人大开眼界。

怪不得五寨堡年年大丰收,有了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系统,又有了各种的肥料及杀虫剂,想不丰收都难。李如松己在盘算,将来是否要向五寨堡购买一些肥料,将来作为屯田利器。

还有五寨堡毛纺厂,也是给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厂内高达数千人地工人。让叶梦熊等人有些不知所措。以往他们见到的作坊,最多几十人,哪见过这么庞大的人流的?他们只听说在江南,才可能有这么大规模的厂房,在北地,听都没听说过。

叶梦熊有些不安道:“黄将军。如此多地工人聚在一起,可否会闹事?如有居心叵测之徒煽动,怕又是一乱源啊。”

黄来福笑道:“熊公过虑了,这些工人来到五寨堡,只是为了挣一些钱粮养家活口,他们是不会毁了自己的谋生之路的。再说了,我五寨堡大军就在堡内,如有什么叵测之徒煽动闹事,我手中的钢刀火铳。可不是吃素地。”

马久英公公好容易抓到这个机会,忙道:“叶大人真是孤陋寡闻了,我五寨堡兴办毛纺厂也有几年了。几年下来,从没听说过厂内有人想闹事地。要知道,我们这毛纺厂,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进地,能进入厂内地,不知多少让人羡慕,她们才舍不得毁了自己的饭碗呢。”

听到马久英公公这样的语气,梅国桢立时变色。李如松等人则是立时来了精神,站在一旁等着看好戏。

却见叶梦熊神情自若。只是笑道:“公公高见,老夫受教了。”

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两人对视着,只是相对呵呵呵,嘿嘿嘿而笑。

好象什么事都没有,叶梦熊等人,又在黄来福及以马久英公公的带领下,参观毛纺厂各处。马久英公公这几年对毛纺厂也倾注了很多心血,因此他谈起厂内诸事时。也颇有得意洋洋的感觉。

细心下来参观,叶梦熊等人自然是发现了许多好东西,各呢绒面料布匹不说,特别是那些山羊绒衣饰坐垫等,揩面如丝般滑腻,保暖华贵,叶梦熊,梅国桢等人,以往在各地购买这些商品时。都要花出很大的价钱。还经常有价无市。眼下这些物品就在眼前,各人都是睁大了眼睛。

各人感慨这种毛纺厂真是一种吸金怪兽。怪不得黄来福这么毫气。黄来福也是豪迈,在他们离开毛纺厂时,每人赠送了一套山羊绒产品,让众人欢喜无比,特别是一干武将,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只有马久英公公很不情愿。

接下来,各人又参观了五寨堡大果园,还有五寨堡大畜场,马蹄坡圈羊场。这里的一切,又是让众人啧啧称奇。参观这些地方时,各人普遍感到一股大气,似乎黄来福做什么事时,都是非常豪迈。那种大手笔,让各人有点自惭形秽,各人反思自己,以往自己做事是不是太小家子气了。

而且五寨堡大畜场,马蹄坡圈羊场中地地下暖圈,也让众人很好奇。还有畜丁们用土缸孵蛋,用索笼微蒸产出来的小猪小羊,也让各人大开眼界,原来还可以这样搞的,孵蛋竟不用鸡妈妈。

眼下五寨堡地畜牧局局长是王启年,有这个养殖高手在,黄来福非常省心,各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