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致屯种失业田土抛荒,粮额亏欠。加以民运税粮,有司追征不力,年积欠数多。边粮越发缺乏。”

朱正色听得很仔细,他看着黄来福的脸,眼中现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黄来福道:“当然,民运税粮不力,我们也不能怪老百姓不是。眼下年景不好,小民们也活得艰难啊。指望朝廷拨款也是艰难。最重要的是,军屯要跟上去,才是解决军队粮饷的最根本问题。”

朱正色点了点头。

黄来福道:“我想大明各边镇发展到现在,都和末将所在的山西镇相同。或是连年干旱,以致于大批的军田抛荒。或是军户良田为各个军官所占。或是军户良田为民户所占。或是军户良田为地方豪强所占。军田不重新回到军户们地手中,屯粮就是无望。”

朱正色皱眉无语。

黄来福微笑道:“当然了,那些被民户及地方豪强所占地军田,想讨回来的话。可说是非常地艰难。不过此次宁夏边军作乱,将来平乱后,作为乱贼,大多数军官们的田地会被充公,还有那个贼首拜,听说他的家族中,就占有宁夏边军十几万亩的良田土地。将来这些土地,可以重新分配给军士们,让他们屯粮纳粮。当然了。这远远不够。末将从宁夏镇一路而来,发现各地荒地众多。只要开垦起来,有水灌溉,这些荒地都可以成为良田,沿黄河一线,至少可以增加百万亩地良田地土。”

黄来福滔滔不绝地说了这么多,朱正色终于道:“黄将军所言甚是,开垦荒地,这是老夫早就想做的是,只是近年雨水稀少,水源越来越匮乏,大量地良田无水可引……”

说到这里,他想来了,他道:“听邸报上而言,黄将军在山西镇,是靠打地下灌井是吧?”

黄来福道:“不错,近年来虽雨量减少,地表无水,但地底下,水源还是非常丰富的,特别是这宁夏镇一带,末将敢肯定这里地下水非常富有。只要打出相应的灌井,足以灌溉众多的田地。”

他想了想道:“如朱大人需要的话,末将回山西镇后,可以遣派一些打制灌井的熟练工匠前来,协助朱大人打井。”

朱正色微笑道:“那敢情好。”

他叹了口气道:“打制灌井是一方面,最重要是,如何将黄河之水引用上来。黄河两岸地荒地众多,如有河水灌溉,这些荒地将来都可以成为良田。”

他皱了皱眉,道:“只是河高地面两丈,引水不便,该如何做呢?”

黄来福心中一动,他是知道黄河进入宁夏镇的情况的,由于黄河水进入银川等地平原时,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便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几米以上,成为地上河,和开封,华北平原等地差不多。

地上河形成后,河床不断上升,两岸地区每逢汛期便面临着洪水的威胁。除了水患不断外,灌溉引水,也非常不便。不过在历史中,朱正色治理宁夏黄河水患,还有灌溉引水时,找到了自己的办法。可能现在还没有这个灵感。

当下黄来福道:“末将想到了一个法子,不知可行不可行。”

朱正色道:“黄将军请说。”

黄来福道:“末将试想,宁夏黄河是地上河,有一定地水压,可否利用装粮食的瓷瓮,将瓮底打穿,对接起来,建成联跨黄河的虹吸管道,这样便可把黄河水调出堤岸,使无数荒地变成了良田。”

朱正色皱眉想了想,忽然他眼前一亮,黄来福说的什么水压,什么虹吸管道他不明白,不过用瓮底对接,调水出堤,他却是明白。大明朝时,这个知识,也有相应的明朝说法,黄来福不知道,不代表朱正色就不知道。

当下他喜道:“妙啊,妙啊,这个方法好,这个方法可行。”

他按纳不住内心的激动,站起身来,搽着手在帐内走来走去,最后他来到黄来福跟前,道:“黄将来,你这个法子,可是活民无数,怪不得人称你为粮神,果是奇思妙想不绝。”

说到这里,他哈哈大笑起来。

黄来福心想:“你不知道,这个法子,在历史上,就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他正色道:“朱大人何出此言,这个活民良方,不就是大人自己想出来的吗?”他夸张地道:“末将可以想象得出,将来朱大人依法实施后,调水出堤,让无数的荒地变为良田,百姓争相称颂大人为万家生佛,并为大人建立生祠,青史留名,就在当下。”

朱正色更是激动,哪个文官不好名啊?特别是青史留名地名。

看着黄来福谦虚低调,将好处毫不犹豫地让给自己,朱正色一时有些哽咽,他一下子说不出什么,只是拍了拍黄来福的肩膀,道:“好,好,黄将军果然是……我很看好你……”

当晚,朱正色一定要留黄来福在帐中吃晚饭,就算城下大军经常吃不饱,但到了朱大人这个级别的,自然不存在这个问题。

晚宴丰盛雅致。宴中,朱大人连连劝酒,黄来福也放怀痛饮。

最后黄来福告辞出来时,被风一吹,他的酒意散了一大半,他呼了一声,心想:“妈的,应付这些家伙,比打一仗还吃力。”

万历二十年六月二十七日,公元1592年8月4日。

离黄来福领大军来到镇城下七日后,到了这天,三边总督魏学曾和甘肃巡抚叶梦熊等人,关于是战还是抚的决议终于争出输赢,或许是魏学曾风闻万历帝对他招抚的议决很是生气,他不敢再坚持招抚的议决,而是决定继续攻城。

第129章 五路攻城

公元1592年8月4日,清晨,天气凉爽。

和前几日的松懈不同,今日的宁夏镇城下充满了紧张之色。各色的传令兵,巡视旗来来往往,给天地中平添了几分肃杀之意。

在三边总督魏学曾和宁夏巡抚朱正色的中军营帐内,此时己是济济一堂,各色的军将云集。约黄来福时间早上七点钟,中军帐己是击鼓戒严,总督标下的亲兵们,个个排列整齐,全副武装,肃整站立。

中军辕门,大大开启,魏学曾和朱正色及叶梦熊几个领兵文臣,今日都是一身戎装。魏学曾坐在正上首,朱正色和叶梦熊分别坐在次下首左右一旁。各个武将,从宁夏总兵官萧如薰开始,麻贵,牛秉忠,刘承嗣,董一奎,李,黄来福,李如柏等人,一一上前向魏学曾跪拜行礼。

然后众武将依品级,分别站立在营帐东西壁下,那些中军官,次旗牌,营操书手,掌号吹鼓手等人,则环侍于中军帐外,随时听命。

此时众人都知道战议己决,魏学曾也不废话,直接传下各种命令,众将一一接令而出。按魏学曾等人的谋划,此次攻城,镇城下的平乱大军,除萧如薰等人留守中军外,共分五路进攻,董一奎攻其南,牛秉忠攻其东,李攻其西,刘承嗣攻其北,而麻贵与黄来福率游兵策应。

听到这个命令后,黄来福心下松了口气,依他来宁夏镇之前,在笔记本电脑中对于宁夏之乱时相关历史资料的了解,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数万的蒙古兵前来援助拜,将来自己的战场是在那。而攻打城池,就是拿人命往上填,黄来福可不想自己的精兵消耗在这。

好在魏学曾、朱正色等人也了解到这点。只是让他在和麻贵一起,随时领兵援助策应。

五寨堡军队排在中军位置的右边旁,每个军士,都是披挂整齐。个个牵着马,排着整齐的队列,旌旗猎猎,只是默然不语地站着。惹得他们旁边麻贵的旗下军队,不住地频频往这边张望。

黄来福接令出来后,回到自己的队伍上方,静静地等待命令。举目四望。城下地军阵是连绵不绝。而城上的宁夏叛军,似乎知道城下大明军队将要攻城了,个个惊慌地在城上来回跑动。

忽然中军位置一阵骚动,队形一分,一辆辆的火炮战车出来,却是甘肃巡抚叶梦熊领的战车营首先攻城。叶梦熊文才武略皆通,在明时以善炮战闻名,著有《筹边议》、《战车录》等书。此次叶梦熊带来地四百辆火炮战车,都是他在甘肃苦心编练的。

和以前大明军队中使用地重达600斤地偏厢车不同。叶梦熊这些战车。都是轻车式样。推挽仅用两人。登山涉水也不过四人。用起来较为轻便。轻车双轮向前。遮板稍后。上列刀枪6把。佛郎机2架。火箭三层。百子铳2函。轻轻着地。若有自行之势。

这些战车一直推到离城下不远地地方。此时宁夏镇城中。叛军使用地火炮弓箭。在前些时间地战斗中。大多消耗完毕。对于叶梦熊地战车营无计可施。眼睁睁地看着战车上地几百门佛郎机火炮齐轰。又用火箭攻击烧毁城楼。

各色炮弹在城上炸响。让叛军伤亡惨重。城楼被火箭击中后。又是烈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