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死后,又特批白银几十万两,为其营造了高规格的陵墓。

还有在平定宁夏之乱后,朱正色治理宁夏黄河水患,他根据黄河是地上河地特点,利用装粮食的瓷瓮,将瓮底打穿,对接起来,建成联跨黄河的虹吸管道,把黄河水调出堤岸,使千万亩荒地变成了良田。当地百姓称朱正色是“万家生佛”,并为其建立了生祠,以示纪念。

而且史称朱正色性情宽厚,很好相处,这样的人物,怪不得黄来福对他上心。

魏学曾又亲切地对黄来福道:“黄将军远道而来,先扎营歇息,如缺乏粮饷,我会让管粮主事,为你们调拨。”

如五寨堡军队这样的精兵,当然要优先照顾了,而且黄来福这人很知道礼貌,颇有儒将之风,让魏学曾很有好感。魏学曾很希望将来能从李如松手中,将这只军队的使用权,从李如松手中夺过来。

不过魏学曾听说李如松那家伙虽然身为武将,却是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什么总督,巡抚的,他向来不放在眼里。而且他以武将身份任提督后,怕是更为嚣张,就不知道这只精兵,自己能不能抓在手中。

黄来福道:“末将谢过魏军门,不过末将领军前来,己经自己备有粮饷,此后商队粮饷也将源源不断,所以末将的粮饷问题,魏军门不必担忧。”

“自备粮饷?”魏学曾一惊,和朱正色互视一眼,这么有力气的声音,自己还是第一次从武将口中听说到,那个甘肃巡抚叶梦熊,虽说领军前来,也是自备粮饷,不过他是文官,还是一省之首,所以有这个能力,不过黄来福身为武将,竟有如此本钱?怪不得大明邸报上将他吹上了天。

黄来福谢过了魏学曾和朱正色,领着自己地军队,迎着那些沸腾好奇地大明各路军队目光,选地扎营去了。他是山西镇来的客军,自然是寻找李如柏、李如樟等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合路兵马地营地靠边扎。

看着黄来福的背影,魏学曾看了朱正色一眼,道:“应明,对黄来福这人你怎么看?”

朱正色笑道:“确庵公,他领的是虎狼之师不错,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他屯田为什么如此厉害。”

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

黄来福在一个中军营官的带领下,领着自己的军士们,往自己的营地而去。

此时的宁夏镇城旁的四面八方,己满是大明平叛军队那连绵无尽的军营,各依镇城几个城门方位,分为几路驻扎围困。城上城下,满是肃杀之气。

宁夏银川一带,灌溉方便,河网密集,一向有塞上江南之美称。在宁夏镇城附近,就有明时称之为金波湖,三塔湖等大小众多的湖泊,在东南方向,还有明称之为观音湖、新渠、红花渠等水流。

往日这些湖泊水流旁尽是肥沃繁华之地,多村镇居民,不过现在多被战火所毁。不说当地居民逃避一空,就是各处的房屋,也大多被焚毁,举目所见,都是断垣残壁,有些地方房屋到现在为止,还在冒着青烟。

黄来福骑在马上,极目看向不远处的宁夏镇城,可以看出,这整个镇城的地势,有如处于一个釜底一般,怪不得在不久后会被水战攻破。而和大明所有边镇的镇城一样,宁夏镇城,也是建设得非常厚实高深,全城以青砖包砌,上有多座城楼,估计城周超过七里。并有众多的城门,有着完整的防御体系。

不过经过几个月的攻战,此时那镇城的城墙上,己是惨不忍睹,城楼大多被焚毁。城墙上也是疤痕累累,多为炮火所击,城下满是被毁坏的战梯,到处是血痕累累。显示出战场无情的一面。

李如柏、李如樟等人的营帐,扎于东北方位,黄来福赶往与他们汇合。他这只军队一路而去,一路引来了无数惊讶,羡慕,嫉妒等各样目光。

在沿路各处营帐的大明军队眼中,这只军队衣甲鲜明。军容威武,不论是人还是马,都是营养良好。和他们的衣甲破烂,脸有菜色,精神疲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阵阵议论声,不断传来。

“这是哪来的军队,如此威武,好大的杀气!”

“看他们那人马地样子。想必是每天都吃得饱饱的,没有粮饷之忧吧?看见没有,他们连骡马,都是肥肥大大的。”

“怕是哪家总兵官地家丁吧。你看他们从军官到小兵。人人都身披铁甲。还每人都骑马。这要花费多少银钱啊?”

“就是。那身铁甲。我身为把总都没有。他们随便一个小兵。倒是有一副铁甲……”

“你看见他们身后地辎兵辅兵没有。怕是我们家军门标下地家丁。也不过如此吧?”

“看旗号是一只山西镇来地客军。有谁知道山西镇哪家姓黄地将官这么有钱?”

“我怎么知道。这是要问我们家地杨参将了。他识字。经常会看些朝廷邸报之类地……”

在沿途各兵地议论及各色目光中。前面地两千三百五寨堡将士们。个个骑在马上。高高昂着头。神情骄傲地一路前进。就是在队伍身后地一千辅兵们。也是催赶押解着骡马粮饷军器。满脸红光地紧紧跟进。当然。相对于普通士兵们地满脸骄傲。黄来福倒是神情平静。骑在高头大马上。不时和那位领路地中军营官说话。

由于将来到来的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等中三边援军是由李如松提督独制,并不是由总督魏学曾统一调度,所以先期赶到的李如柏、李如樟兄弟并不听从魏学曾的调派,而且为了表示两派有别,他兄弟二人扎的营房,还稍稍离城下各路扎营的大明军营偏些。

黄来福领地山西镇援军,同样是受李如松提督节制,自然是要去李如柏等人的营帐旁扎营。

在宁夏镇城离北门不远,靠东北边的一条水渠旁,原来有一个叫月牙村地小村子,村内原多有土木结构,平顶无瓦的四合院,不过战火燃起后,村内的大多数房屋己经毁了,只余下少数部分房屋良好,至于村内的村民们,早己逃亡一空。

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一个作为先锋官,一个作为押运官,领有几千人的样子,此时他们大军的营房,就是围着月牙村而扎。

此时李如柏身为参将,李如樟身为都指挥佥事,加都司衔,二人地官职,都远远不如黄来福。而二人也早得到黄来福领军到来的消息,虽说二人身为提督李如松之弟,平时走到哪里,都是别人巴结逢迎他们,但军仪上,却不好失礼,加上这是第一只到来的“己方”兵马,因此二人带着一些亲将家丁,远远的迎出营房来。

很快,二人就见到黄来福的铁甲骑兵滚滚而来,旗帜如云,那军容之盛,骨子里透出的杀气,让二人都不由大吃一惊。

宣府为天下强镇之一,有官军十五万余人,马骡五万五千多匹。连主兵,客兵,京运银、民运银、屯粮、还有盐引算在内,一年朝廷拨给粮饷近百万两。兵多粮足,二人一直以为自己宣府所出兵马为天下强军,没想到还有一个山西镇兵马,可以比得上自己兵马的。

五寨堡军队越近前来,气势越是逼人,李如柏、李如樟二人看得明白,这只军队人人高大粗壮,营养良好,装备精良,顾盼间,个个都是锐气十足。如果说自己和大哥李如松领的家丁们,也有这样的素质外,宣府镇普通地士兵们,就远远赶不上这样地素质装备了。

特别是前面那滚滚而来的三百铁甲骑兵,就是大哥李如松手下地三千家丁中,怕也只找得出数百人才有这样的装备及锐气。就不知道这只军队,是不是全部都是那山西镇副总兵官黄来福的家丁。

李如樟道:“二哥,我常听人言,天下强军中,唯有戚爷爷在蓟镇调教出来的蓟镇军,还有大哥的宣府军,爹爹领的辽东军,方能称之为天下强军。没想到这山西军,竟也强悍如此。”

李如柏若有所思道:“也是,我曾听邸报上言。那黄来福在山西镇屯田厉害,一年所获钱粮滚滚,完全不需要朝廷输款。没想到他治军也如此厉害,是我们忽视了。我应该想到的,在去年时,邸报上称山西镇五寨堡游击黄来福大败虏贼,斩首数千。最后升任为山西镇副总兵官。如果他不是治军厉害,是没有这样成绩的……好了,那黄来福来了,四弟,我们上前迎接吧。”

在这边,黄来福也看见了迎上来的李如樟,李如柏等人,他跳下了马,沉重地脚步踏在地上,一身的甲叶铮当作响。他将马鞭扔给了后面跟上来的亲将江大忠,然后呵呵笑着同迎了上去。

各人来到面前,李如柏脸上带着笑容。抢先一步,对黄来福抱拳施礼,道:“宣府参将李如柏,偕四弟李如樟,见过黄来福将军,黄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