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唐-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臣。那宗正寺和肃政台(御史台)也有职责。因此就让宗正卿和左右肃政大夫一同参与审理此案。另外为了以示公允,可令鸾台(原门下省)谏议大夫从旁监督和史官秉笔旁录。众卿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臣等无异议!”众人一起附合。这可是最公允、最符合章程的做法了。谁还能提出异议呢?

“那就议到这里吧。”武则天摆了摆手,“朕累了,众卿且退。”

众人退出了鸾凤阁走出万象神宫,马上三五成群聚到一起讨论起来。

“你说奇怪不奇怪,皇帝居然用这样一个极度公开公正的方法来审理刘冕一案了?”

“是啊……那她此前为何要将他软禁私审呢?莫非现在是迫于压力的无奈之举?”

“皇帝的用意很深啊。我等且能轻易揣透?”

李昭德和魏元忠走在一起。听耳边众人言语,各自相视一眼。无语快步而走。到了僻静之处,李昭德快语道:“奇怪。皇帝居然没有启用一向最善审案查案地狄仁杰!”

“在下也正寻思此事。着实蹊跷。”魏元忠也很是不解。眉头皱起寻思而道,“看来这一次,皇帝的心思的确隐藏得很深。她究竟要将刘冕怎么样呢?做这一切,又究竟是为了什么??”辆新漆的马车缓缓停下。守门的小卒快步上来习惯的喝道:“何人车驾?”

车夫跳了下来,拿一份贴子递过去,也没有多作言语。

小卒翻看一眼,眼睛一挑就欲拱手来拜。车夫摆了一下手道:“太平公主殿下可在府中?”

小卒忙道:“公主殿下午时过后就离了府,至今未归。贵客如有要事,可到府内等候,在下进去向总管通报。”

“你且稍等。”车夫回到车上向车内之人请示了几句,回来道,“罢了。我等稍再来。你且将帖子递上太平公主殿下即可。”

新漆地马车正欲离开,刚巧身后巷角转进来一队人马。十余名甲兵护卫着一辆紫金色的宫闱马车开进过来,听闻车中人言:“去看看,是谁来到访?”

太平公主回来了。

新漆马车的车夫急忙跳下车来快步跑到太平公主车驾前,向领头小校说明了情由。太平公主不假思索道:“跟我来。”

于是太平公主的车驾在前,新漆马车在后,鱼贯进了太平公主府。旁人尽皆退去,太平公主和马车上的人才各自下了车。

“婉儿,你怎么来了?”太平公主很惊讶。

来人正是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穿一身雪白的出行宫服,头戴一顶垂沿宫纱帽,快步走到太平公主面前施了礼道:“殿下,还是找个清净的地方说话吧。”

“好,跟我来。”

二女快步而行,来到了湖心小筑。此时夜色渐黑,于是点上了烛火。上官婉儿取下了宫帽来放下,一脸忧急神色。

太平公主看了她一眼道:“看来你也是为了刘冕一束来?可是你不在神都为何又来了西京?”

“这么说公主殿下也都知道了?”上官婉儿咬了一下嘴唇,秀眉轻颦道,“皇帝扣押刘冕地时候,将我支了开来,后来又放了我半月假期回乡省亲祭祖。我在半途听说了消息,于是调马往西京而来,专程找公主殿下商议商议。”

太平公主婉尔一笑,上前拉住上官婉儿地手轻轻拍了一拍:“好婉儿,难得你如此有心。急坏了吧?来,先坐。我们慢慢道来。”

上官婉儿略感惊讶。在她的印象之中,太平公主一向是一个性子比较急躁地人。她与刘冕的感情如何,自己不问也自然清楚。眼下她怎么会如此稳重淡定,不急不躁呢?

二女坐定下来。太平公主言道:“刚刚我在府门外遇到你地时候,正是从右卫大军的军营里回来。”

“去军营?”上官婉儿疑惑道,“殿下去军营何干?”

太平公主微然一笑,将为何去军营的原因简短的说了一下,无非是要稳住马敬臣不让他带头闹事。

“殿下睿智。这种时候的确不能让军队再出问题了。”上官婉儿再问道,“看来殿下与狄公已经知会商议过了,不知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在下看得出,殿下智珠在握不急不忙,莫非已经洞悉天机?”

“洞悉天机不敢说。这一切,全靠狄仁杰的提醒点拨。这个人可真是不简单!”太平公主于是将她与狄仁杰的谈话,详细的说给了上官婉儿听。

上官婉儿一直紧皱的眉头渐自舒展开来:“如此说来,皇帝陛下并非是要拿下刘冕,而是别有深意?”

太平公主肯定的点头:“听了狄仁杰的话,以我对母亲的了解来分析,的确是如此!”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401章 猜心

“会有什么深意呢?”上官婉儿轻皱着眉头。站起身来在房内来回的慢慢踱步。

太平公主言道:“刚才不是说了吗?皇帝可能是要立储了。她不想立储一事受到谁的干扰。也不想让世人看出她这个皇帝的意念受到了谁的左右。因此才用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暂时将刘冕拘押起来审问。借此来调转众人视线。我觉得狄仁杰说得没错。等皇帝立定了储君。刘冕定然可以无罪开释。”

“就这么简单?”上官婉儿怔了一怔。缓缓的摇头。“这些年来我一直陪伴在皇帝左右。对她的习惯的脾气比较的了解。立谁为储。她也许在心中没有定案。但是若说会受到谁的干扰。那恐怕不现实。皇帝是一个极度强势的人。如果她认为谁想左右她▲缚她、威胁到了她。就会不择手段将其除去。”

太平公主微惊:“你不会是想说。皇帝的确是想趁此机会除掉刘冕吧?”

“那倒不至于。”上官婉儿马上摇头。“这几年来。刘冕屡立大功。为皇帝登基和稳固江山立下了赫赫功劳。堪称当朝股肱之臣。皇帝就算认为他功高震主了。也会用一些不显眼的手段来削弱他的权力。而不是用这样一种冒险的法子、顶着无数的压力将他私下扣押。这绝对不是皇帝的办事风格。而且。就算是刘冕真的派人杀了二武。又能如何?按我大周律法。杀人之罪是当偿命。可刘冕贵为国戚。无论如何罪不至死。再加上刘冕身上所背负的突厥婚约。更让皇帝投鼠忌器。这么多的原因综合起来。我也认为皇帝这一次绝对不是要为难刘冕。相反……”

“相反什么?”太平公主惊讶的问道。

“相反。我觉得皇帝是在有意保护刘冕、器重刘冕。”上官婉儿转过头来。眼中精光奕奕。

“此话……怎讲?”太平公主很是愕然。

上官婉儿微微一笑。坐到太平公主身边来轻声道:“殿下。你身为皇族中人。应该听说过太宗晚年贞观末年的一些事情?”

“你是指什么事情?”

上官婉儿也不着急。娓娓而道:“我在皇宫掌管制诰。有机会翻阅许多宫中秘梓。知道一些大多数人所不了解的大唐史事。贞观末年。人到晚年的太宗皇帝因为一件事情而极为头疼。那就是立储。当时前太子李承乾被废。东宫之争进入了白热化。除了几个皇子。几乎所有地朝臣都被牵扯了进去。当时。所有的大臣分为了几派。追随不同的皇子。朝堂之上的斗争愈演愈烈。连太宗皇帝都失去了掌控力。“这我倒是知道。”太平公主说道。“贞观末年地夺嫡之争。的确非常激烈而且凶险。这些事情太过敏感。一般无人提及。我们在此闲叙却是无妨。我的父皇后来成功入主东宫。继而登上了皇位。于是。许多曾经追承废太子、皇子恪、皇子泰的人都没能得到善终。就连一时之名相房玄龄。若非是太宗皇帝一力死保。也几乎要在夺嫡之后的秋后算帐中落马。”

“是的。向来。夺嫡之争就是最为凶险的。”上官婉儿说道。“说到这里。殿下难道还想不透皇帝为何要用这样一个看似荒诞地办法。将刘冕打压一下吗?”

“哦?”太平公主一个激灵。扬起眉毛。“你的意思是说……皇帝想让刘冕。效仿当年李绩故事?”

“殿下睿智!”上官婉儿微然一笑。“当年。太宗皇帝在东宫人选的问题上伤透了脑筋。在后来在腹稿中确定人选了以后。却有一事放心不下。那就是军队。太宗皇帝当年地想法是。要是将来太子登了基。对军队里地将领没有一个认识的。那可如何是好?当时李药师已经辞世。军中翘楚以李绩为尊。于是。太宗皇帝就想办法让李绩与先皇走近。他的办法就是。寻了个过错将李绩开贬。然后等太子上位之时。再施恩提拔李绩。这样一来。李绩自然对先皇感恩戴德。而与此同时。李绩也因为被贬而脱身于夺嫡之争之外。”

“原来是这样?”太平公主惊讶道。“细细想来。的确是有这个可能。可是婉儿。刘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