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唐-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仁杰呵呵一笑,抚髯而道:“天官就说……让皇帝立太平公主为储吧!”

“什么?!”刘冕甚感意外,惊讶道,“为什么?”

连薛讷也极感意外:“狄公何出此言?”

“二位稍安勿躁!”狄仁杰扬了一下手,严肃的正色道,“此间无外人,老朽也就直言实说了。天官与太平公主的私交那是公开的秘密;此前与潞王贤的交情也是人尽皆知;现在皇帝又有意把相王李旦往你身边来推,就是有意让你与他们三人都有接触和了解。皇帝此举,真是用意深远!老朽现在就敢拍板定案:皇帝陛下必然向天官问起立储一事。而且天官的态度,对皇帝陛下的影响会极其重大!”

刘冕迷惑不解的道:“那狄公当真是想让太平公主入主东宫?”

“当然不是。”狄仁杰眼神炯炯看着刘冕,“我是为了天官的安危着想。你唯独建议皇帝立太平公主为储,方能打消她的戒心与怀疑,脱身于危险之外。”

刘冕脑子飞转冥思苦想,仍是想不通为什么。于是对狄仁杰拱手正拜:“请狄公赐教!”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374章 暗流汹涌

“赐教是万不敢当。”狄仁杰说道,“其实以天官的聪明才智,稍加思索能想通其中的所以然来。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时期,不能再按以前的路子去周旋。以前皇帝想登基,为此不择手段、任人为贤。只要是对她登基有利的人她都会想办法提拔,只要是对她登基有利的事情,她都会去做。现在不同了。她已经坐上了龙椅……以她的习惯思维,现在最担心的不是谁入主东宫谁来当宰相……而是谁会在背后算计她。”

“言之有理。”刘冕说道,“皇帝以女人之身隆基九鼎创千古之先河,心中的危机感定然是很严重的。她的手下,恐怕是容不得权臣的。”

“不错。”狄仁杰说道,“所以,我们现在所要做的,不是与皇帝及武三思等人斗智。而是斗愚。”

“斗愚?”刘冕疑惑道,“大智若愚?”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狄仁杰说道,“今日这里没有外人,有些话也就不必避讳了。自古以来,从不乏开国皇帝在登基之后,开始对自己的开国功臣们不放心而动手诛灭的。太后易唐为周,完全可以看作是开国皇帝。她也难免会走上这样的道路——对当初帮她登基的人产生怀疑与猜忌。功劳越大的人,她反而会越猜忌。这是人性使然,也怪不得她心胸狭隘。”

“我能理解。”刘冕说道,“她会想,当初那些功臣们能够拥她为帝,同样有办法拥其他人为帝取而代之。尤其是在立储这件事情上,最能让她感觉到危机感。好不容易得来的皇位打来的江山,将来就要无偿的过继给东宫太子……她的心里是难得平衡的。尤其是不管是谁入主东宫都难称完美;谁当太子都会让她感觉到威胁。看来,我们要想办法离立储一事远一点才好。”

“说得很对,切中要害。”狄仁杰说道,“现在的环境是:皇帝已经成功登基了;对外的战争也连连取胜边患基本无忧了。那么,皇帝的眼光就该转移到朝堂的党争与后继立储上来了。毕竟。这是直接关系到她地帝位稳固的大事。这种时候,谁冒头谁就会有危险。因此,我们要开始斗愚。老夫之所以建议天官向皇帝进言立太平公主为储,就是这个意思。反过来想除了太平公主之外,天官举荐任何一人入东宫,都不妥当。都会引起皇帝极大的猜忌之心。”

“不错……”刘冕吁了一口气,凝眉道,“李贤就不必说了……当初皇帝还是太后的时候,其实是对他深深忌惮的。若非他有着很大的利用价值,恐怕早就杀之而后快了。如今我若是敢提出立李贤为储,皇帝必定认为我亲李贤而远皇帝,密谋匡复李唐推她下台;李旦与我泛泛之交,之前曾经当过皇帝。我感觉皇帝这次派他来西京,是有意对我进行刺探。因为李昭德等人已经在朝堂上造起了一阵风要拥李旦为储。皇帝是想看看我是否与李昭德等人一个鼻孔出气。如果我也出声拥护李旦。那我们这些人就都危险了。皇帝心里是肯定知道我们李党一派人是团结在一起地。但是如果我们结党营私妄图左右国家大事,这是她绝对不能容忍的。我这个掌军大将军与朝中宰相以及亲王们纠结成一团,会让她感觉非常之不安。因此。李旦也不行。李显流放在外根本不必提……那就只剩太平公主了。”

狄仁杰点头微笑:“天官果然聪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很显然,太平公主想入主东宫是不太现实的。虽然皇帝心中或许会有此念,但她也不敢轻易越此雷池半步。天官向皇帝建言立太平公主为储,一来可以说中她的心事让她心中舒坦,二来也可表现出一些真性情来。毕竟天官与太平公主的私交是其他人所不能比拟的,你们与皇帝之间也多有默契。如此说话,可以让皇帝感觉你与皇帝以及太平公主之间走得很近,你在刻意为她们母女着想。这样一来她非但不会对你产生猜忌之心。反而会对你更加信任与亲近。”

“妙。妙哉!”刘冕击节赞叹,“狄公果然智深如海,在下佩服万分!能将人心人性剖析得如此透彻、将人性看得如此清楚,狄公真不狼有大智慧之人!”

“呵呵,天官过誉了!”狄仁杰笑着摆手,“老夫别无所长,唯独对皇帝多了一些了解。天官可能有所不知。老夫这些年来虽然官职低微,但一直承蒙皇帝信任与器重屡遭提拔。她也将我视为心腹近臣与私交好友,时常无话不谈。老夫对天官说了这些也算不得是出卖她人家吧——这既保护了天官又让皇帝亲近了能臣。更让朝堂趋于稳定与和谐。如今这朝堂啊,暗流汹涌,大家就彼此照顾着点吧。谁翻了船也不是什么好事。”

“狄公所言甚是。”刘冕说道。“早些天。薛兄也与我说起过一事。就是皇帝打赏地时候。我不妨表现得洒脱一点大方地接受她地赏赐。薛兄还给我说了秦国王翦地故事。我认为这个比方说得恰到好处。这以后。我刘某人恐怕要换换路子来走了。”

“天官自行掂量就好。”狄仁杰呵呵地笑。“人在这朝堂之上。身不由己地时候太多了。只要不危害到大多数人。些许变通与圆滑是必不可少地。毕竟保护自己没有什么不对。对了天官。老夫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帮忙。”

刘冕道:“狄公直言便了。”

“是这样地。”狄仁杰皱起了眉头。“你离朝数月。神都那边发生了一些事情。老夫在西京颇感鞭长莫及爱莫能助。至从皇帝登基之后。李昭德就表现得很心急。他一方面态度强硬地力挺李旦入主东宫。一方面与武三思一党地人正面冲突表现得非常刚直火烈。本来他地性格就比较刚直。皇帝登基之后任他为文昌左相提为当朝首辅。这些日子以来。他先后干出了几件大事。让朝堂之上隐约风传出一些李昭德专权地流言。”

“什么大事?”刘冕与薛讷一起问道。

狄仁杰吁了一口气凝重地说道:“周兴等人被清除后。皇帝并没有放弃酷吏制度。很快给御史台补充了新鲜力量。而且提拔来俊臣为太仆少卿。其中候思止就以告密得以晋升而且很快成了来俊臣地得力帮手。前不久。李昭德寻了个借口将候思止杖杀于皇宫城门。此举虽然深获百姓拥护与赞叹。但是也震惊了朝野让武党之人对之咬牙切齿。候思止是来俊臣地帮手。那便也是武党地鹰犬。打狗欺主。武三思等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偏偏李昭德又是刚烈之人。一向对武三思等人不屑一顾。因此。前不久又干出了另外一件轰动之事。”

“何事?”

“事关东宫。”狄仁杰说道。“武三思或许是想试探一下皇帝的态度。于是暗中安排了王庆之等人纠集一些人在皇宫前请愿,请皇帝立武三思为储。此举效仿了当初他们请皇帝登基时地举动。皇帝心中自然不悦,但也不好撕破面皮来责备当初帮助自己登基的王庆之等人,于是采取了一个漠然视之的态度。王庆之那些人见皇帝没有反对就以为此举深得皇帝之心,于是越闹越凶,纠集了数千人在宝城游行请愿。皇帝便将此事交由李昭德处理……李昭德便将王庆之等人抓了起来,以侵扰皇宫意图谋反的理由将其杖杀了。”

刘冕皱眉道:“其实皇帝恐怕也是想杀了那多事的王庆之。管什么事不好居然管到皇帝的家务事去了。李昭德此举也算是深得帝心。只是可惜……他恐怕是办了好事,又要背黑锅了。”

“地确。”狄仁杰叹息一声道,“所以说伴君如伴虎。皇帝想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