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唐-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冕一时无语。哈哈地笑了几声道:“我也不知道潞王要你来学什么的。你有时间就到我府里来坐吧。||||我们随便聊天也行。”

“也好也好。”李光顺连连点头,“神都这里我也不是太熟也没什么认识的人,只能找你玩了。”话说一半,李光顺突然来了精神,鬼鬼祟祟的凑到刘冕耳边问道:“天官,我听说你和我那太平姑姑……嘿嘿那个那个,是不是真的?”

刘冕尴尬得真咧嘴:“谁说的?别听人家胡说!”

“哈哈,你还狡辩?我看你这表情就知道是真的了!”李光顺没心没肺的大笑,“好呀你,居然这种胆大包天地事情也干得出来!老实交待。是不是当初在东宫第一次见到我姑姑地时候,你就起了歹意了?”

“胡扯!”刘冕哭笑不得。“你别人云亦云跟着瞎瓣!”

“嘿嘿!”李光顺坏坏的笑道,“你算了吧,就别掩饰了。你和太平公主之间的关系几乎已经是天下皆知的秘密了。武攸暨那家伙聚了太平公主才几天,就被扔进大狱不得超生了。这其中还有太平公主帮着出力——要不是因为你,她会把自己的夫婿扔进大牢?我看哪,我那姑姑对你还真是情深意重呢!”

“好了好了,不扯这个了。”刘冕连连摆手。

李光顺不怀好意的一阵大笑,随即又苦恼起来:“有遭一日你要是与我姑姑……成了亲,那岂不是成了我姑丈?哎。郁闷!那你就要大我一辈了!”

“哈哈!”这下轮到刘冕大笑了。

当晚。刘冕就留李光顺在家吃了晚饭。这几年来,李光顺还是磨去了不少的娇气和傻气。变得低调平稳了一些。以前在东宫的时候,他对饮食这些可是挑剔得紧。现在人变得随和多了,只要能吃的东西就都行。

李光顺是那种没什么心机又特别憨直的人,和他在一起相处有时候会觉得哭笑不得,但也会觉得很随意很舒服,没有什么压力。

入夜后,李光顺回去了,也没有说什么特别地话,就是寻常窜门来哒了一下。

刘冕却从这件小事,捕捉到一丝奇妙的气息。那是李贤传递过来地。

现在看来,这父子俩已经恢复自由了。这相对于以前,是个质的飞跃。李贤派李光顺来窜个门,实际就是为了传递一个他们即将归来的信息。

从多年前在东宫被执直到现在,曾经的一国储君李贤,可以说是完全退出了大唐的政治舞台,已经被大多数人所遗忘了。现在他的归来,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刘冕暗自思索,我现在这样风头正劲,李贤也肯定是知道的了。他想要重回舞台,就不得不借助我的力量。

昔日地承诺、誓言、理想,一一浮现在眼前。

刘冕现在地心情,就如同在黑夜之中奔跑了许久许久,终于看到了远在天际的一丝光亮。那也许是曙光也许是某户人家地灯烛。总之不管怎么样,有了光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与动力。

继续努力吧——刘冕自己挥舞了几下拳头,给自己鼓劲。

第二天清晨刘冕再度来到御史台的时候,发现这里比昨天更加热闹了。绝对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形形色色的官员们鱼贯出入,表情或喜或忧不一而足。刘冕不用猜也知道,这些人定是前来递材料检举揭发武承嗣与周兴地劣迹的。

墙倒众人推,武承嗣这堵墙现在正被推得热闹。

刘冕进了御史台,看到狄仁杰正埋头扎在一堆文稿中忙得焦头烂额。他见了刘冕来就一阵苦笑:“晋国公,这下可就真是热闹了。谁曾料到会有那么多人来检举武承嗣和周兴呀。你看这案宗都要堆积如山了!”

刘冕瞟了一眼桌上,看到了一群小人赤裸裸的劣根性。

他笑了一笑道:“随便整理一下,报上去吧。罪行太多,太后见了会更加恼怒生气的。反正判罚的结果已经定下来了,没必要给武承嗣等人再添那么多过错。左右是个流放几千里,多条罪少条罪无所谓。让这些人做了秀表了姿态,就行了。”

“说得也是。”狄仁杰长吁一口气,“不查不知道。查了真是心惊肉跳。武承嗣等人结党营私谋权乱政。卖国求荣欺男霸女,犯下的事还真是不少。下官会酌情上报给太后地。但为了不让她太失颜面不被气得头晕,我就挑捡一些报上去好了。但是刑部的卷宗时,是一定要记录清楚的。”

“行。这种事情,狄公自行区处吧。”刘冕说道,“我只是想问问,大概还要几天才能整理完?另外别忘了整理一份检举人的名单出来。大有用处。”

“下官知道。”狄仁杰会意的一笑,对刘冕道,“下官全力以赴,可在三天之内完成。”

“那好。那我们就约定三天之后将案情上报。然后回京。”刘冕说道,“昨天潞王殿下来邀我一起回西京办事了。”

“潞王?”狄仁杰先是一惊。然后一喜,“好事、这是好事。下官马上加快进度办事!”

刘冕对着狄仁杰会意的微笑:“嗯,狄公忙吧,在下不打扰了。”

狄仁杰,可是一向主张李唐正统的,是坚强的拥李派代表人物之一。虽然现在他蒙受武则天知遇之恩,但如刘冕一样对大唐地情感仍是挥之不去。这不能用一个简单地忠诚与背叛来形容。

也许狄仁杰这些拥李老臣的复唐会稍显狭隘,就是要光复李唐;但在刘冕的意识里,复唐本来也就不仅仅是恢复李唐江山败灭武氏朝廷。

刘冕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狄仁杰等人。让他们和自己达成共识。这需要时间。更要付出莫大的努力。他的思想意识,并不见得是现在的人所能接受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刘冕基本上都在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来御史台报下到、闲逛、回家等候一些人到府拜会。偶尔也会去找上官婉儿闲聊一番——总地来说,就是游手好闲在瞎混。

三天后,狄仁杰将所有关于武承嗣一案的事情都处理清楚了,整理成了一个奏折给刘冕过目。奏折中除了道明案明原委,最重要地当然是如何下判。

结果是,武承嗣与武攸暨犯下通敌卖国、构陷大臣等多棕罪名,被查没其家没去户籍,流放三千里岭南极苦之地,永世不得还朝;周兴杀人灭口谋害重要证人丘神,又被人检举犯相棕罪过,被判绞刑查没其家。另外还有几个武承嗣、周兴的铁竿心腹、同样劣迹斑斑的家伙,被判了流放或绞刑。

狄仁杰在朝堂之上,当众宣布了这个处理结果。武则天一脸阴沉,旁听的众臣也没人敢出个大气儿,连武三思都只敢低耷着头目不斜视。

判辞宣读完毕时,可以很清楚的听到有一群人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刘冕站在班列里,暗自好笑。

轮到武则天发话了。她甚是愤慨的道:“武承嗣、武攸暨,身为亲王与郡王,不思报国反倒谋害社稷,正是甚失人望!狄仁杰,你的判罚很公正——对于这等人。不可有丝毫姑息!”

话音一落,折腾了大半近半年的这棕大案,也就宣告结束了。

刘冕也可算是因祸得福,非但没有被武承嗣等人整死,反倒将他们反过来给扳倒了,并踩在他们身上向上爬了几步。得了不少地好处。

案子判完,刘冕来西京地目地也就达到了,也是该回去处理右卫地事情了。李光顺仍然每天有时间都来刘冕这里坐一坐聊聊天,刘冕便与之约定好明日一起离开神都去西京。

临走之时,刘冕找到上官婉儿向她辞行。二人之间很是不舍,却也没奈何只得暂时分开了。

第二天,刘冕与狄仁杰、李贤、李光顺一同结伴上路前往长安。案子办完了,狄仁杰恢复西京留守的职位。代理留守李昭德便依旧回神都来当他的宰相。

李贤依旧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沉稳内敛。虽然他没有和刘冕说太多的话,可是刘冕感觉到了他心中地兴奋与渴望。

飞鸟脱笼,游龙入海,大概就是这种心情了。

五六年了,李贤从来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的自由。

“再次回到长安,我不知道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李贤甚是感慨的对刘冕道,“时间过得真快,眨眼就五六年过去了。自从上次被流放出长安,就再没有认真的看上这座城池一眼。不知道往日的景象是否依旧?”

刘冕微笑道:“差不太多,没有太多改变。只不过物是人非今昔有异。往日最庄严最华丽的太极宫与大明宫。现在都显得有点冷清了。东宫里更是多年没有人进去半步。”

李贤略带苍沧的笑道:“地确是物是人非啊!当初离开长安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以这样地一个面目再回来。劝说李唐的旧部门阀来拥护太后登基。改唐为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