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唐-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罪。任命他为崖州司马。”

“母、母后,这……”李旦一时有点愣了,脑筋里还没捉摸过来她这打的是什么算盘。

刘冕的心却砰砰的跳了起来:高,实在是高啊!!

李贤高明!

裴炎高明!

武则天更是高明!

事到如今,方才能够看出李贤与裴炎这一出苦肉计的高明之处。裴炎同样的对太后宁折不屈。但是他却十分委屈的将当日之事。说成了是出于一己之私地愚蠢作为。这样,既符合他的立场。又能顺理成章的和被人所理解。只是,熟知裴炎人品的人,才会为他大声叫屈——因为裴炎根本不是这种人!他是堂堂的首朝首辅、有着国士之风的忠良啊!

如此自认小人,该要背负多大的耻辱和冤屈?

刘冕看了看李贤的表情:眉头皱起,眼中尽是凄迷与悲壮……原来,这果然是他与裴炎定下的苦肉之计!

为了保全关陇门伐仕族,为了保住李贤,裴炎才做出了这样巨大的牺牲!

这个牺牲,将让一向清正廉洁地裴炎从此背负世人的唾骂、从此成为背信弃义忘恩负义之徒、从此再也难以翻身甚至有可能背负永世的骂名!

这对于一名国士来说,将比剥夺他的性命还要残忍!

刘冕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徐徐的吐出。李贤的双眉也渐渐紧锁,眼中渐有一丝泪花涌到眼眶边,不停的在那里打旋。

场面突然变得怪异起来。许多人仿佛也看出了其中蹊跷,纷纷愕然、惊讶、同情、悲壮的看向跪倒在那里的裴炎。诸如武承嗣等人,也愕然不解的瞪着他,眼神中写满不可思议。在他们看来,为了别人而做出这样地牺牲,会有什么值得的?

李旦一时愣住了,身后武则天又道:“陛下,你可愿成全予的这一番心意?”

“啊?皇儿……皇儿一切听从母后钧命行事。”李旦这才回过神来,干咳一声道,“裴炎,你如此大逆不道居然敢要挟在后并妄图对其不利!朕本不待饶你,但太后以德报怨为你求情,朕……朕就法外开恩,贬你为崖州司马。即刻离京上任,不蒙传唤不得入京!”

“罪臣——领、旨、谢、恩!”裴炎大声应诺,拱手拜倒。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响头,方才站起身来。

他的表情,一如当日的平静。身影,也一如当日地沉稳。步伐,也一如当日地轻盈飘洒。一步步,缓缓的,在众人千奇百怪地眼神逼宙之下,往朝堂大门走去。

他的脚下,会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没有人能知道……

刘冕凝神看着裴炎的身影,唯一能确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李贤成功了,他能保住性命了;关陇仕族得以保全了,虽然他们违心的向太后投诚并牺牲了一个裴炎。

武则天的这一手以德报怨玩得太狠了。裴炎自作小人自暴其短,给了太后一个很好的台阶下并做下一大笔人情、在天下人面前也做出了一个胸怀宽广的高姿态来。

她太划算了。虽然她刚才一会儿还在怒气冲冲的大骂裴炎,可是在她心中,会不会对李贤和裴炎充满感激呢?

刘冕清楚的看到,两行眼泪顺着李贤的脸,无声的流落。而他只是拱手低头立在那里,纹丝不动宛如千年的古松。

刘冕心中慨然长叹:这就是政治,吃人不吐骨头的政治。多少人在政治场上不择手段踩着无数人的尸骨往上攀登,又有多少人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作出无畏无惧的牺牲?

谁对,谁错?

谁又能一语说得清?……

第二卷 烈火乾坤 第126章 兔死狐悲

今日这朝堂之上的变故与事端,就如同一个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将每个人都被骇了个魂不附体。等醒过神来时,惊雷早已过去。可是残留在人们心中的恐慌与惊悸仍然挥之不去。

众多大臣眼睁睁的看着裴炎大步走出朝堂,都在心有余悸的暗自唏嘘:结束了吗?幸好、幸好,我仍然站在这朝堂之上……

李贤出现后的短短个把时辰,整个朝堂都抖了三抖。他就像是一个横空出现的巨灵神,提着这个金銮殿抖了几把,然后又将它有惊无险的放回了原地。留给众人的,只有无尽的惶惶与余悸。

刘冕眨巴着眼睛环视众人,突然有点坐山观虎斗的感觉,内心泛起一丝残忍的快感。他心中在想,想当年,我就是这样像只猴子一样被你们提着耍来耍去。很好、很好,风水轮流转,今日也轮到小爷看你们的热闹了!整出戏中除了裴炎的作为有点悲壮令我感动也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其余时刻我都在欣赏一出精彩凶险的又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剧。朝堂众生相生旦净末丑在我面前一览无余。

原来,正如刘仁轨和太平公主都曾说过的,尖锐的政治斗争果然比冷枪暗箭横飞的战场更加凶险、更加刺激。

刘冕情不自禁的想到了太平公主:这个时候,她会在干嘛呢?如果让她得知了今日朝堂之上如此精彩纷呈的演出,不知作何感想?目前她还只是一个迷恋于男女情爱的小女生,虽然懂权谋多机巧,却很少主动涉足于政治更不喜欢争什么权势。历史上的她,又是如何开始发生改变的呢?可惜呀,我对关于太平公主的历史并不了解。电视上虽然有看到过一些但都不太记得了。而且相信那玩艺儿不如相信母猪会上树,历史剧的导演们可都是有才的人哪……

正当刘冕一个人天马行空浮想连翩的时候,武则天朗朗地声音再度传来:“李贤,你所说的四件事。予一概照准了。赐你武姓、准你守孝、允许皇亲移居洛阳、赦免裴炎。这四件事情,当廷已办下两件。守孝乾陵一事,可待司天监择个良辰吉日进行祭礼之后你再施行。而且,乾陵那边要修建你居住的房舍也需要一段时间。那么,你现在就可以动手办那件大事了:请李室皇亲们迁移洛阳。说一说,你打算如何操作?”

李贤也回过神来。脸上的泪痕也差不多干了去。此进他拱手拜了一拜道:“回母后。儿臣的想法是,散居在天下各地的皇亲们近期都会回朝参加望期大典。皇儿可先主动与他们私下联系进行劝说。待稍有成效之后,再由朝廷下旨,请皇亲们移居洛阳。如此一缓一急一张一弛,可着有成效。”

“嗯,予亦认为如此颇为妥当。”武则天朗声道,“既如此,你便着手去办吧!来洛阳参加大典地皇亲们都到得差不多了。大部分居住在鸿胪寺。也有一些在洛阳有宅第的住在自己家里。予给你临机专断之权,洛阳各处官府衙门都要配合并服从你的调谴。务必在短时日之内办成此事,然后将详情报知朝廷知晓。”

“皇儿遵旨。”李贤拱手应过。

李贤所说的四件大事,就此全部结束。

此时的刘冕心中却是豁然一亮:我说前阵子为何两京之间如此戒备森严、洛阳也执行宵禁如临大敌。原来是各路的皇亲都进了洛阳了!武则天对这些人进京肯定是有些不放心的,生怕他们会有所图谋,怕他们让自己的兵马夹在百姓之中混进洛阳来滋事,才如此戒备森严吧?

这个老狐狸一般地妇人哪。果然做什么都是料敌先机滴水不漏。怪不得她矗立凶险的朝廷数十年不倒,还一步步走到了巅峰。胜负自有凭,她可真不是凭的运气。那些自以为聪明过人掌握一切的朝堂政客们、包括我刘冕,跟她比起来还都嫩了那么一点。

“今日朝会,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武则天继续开腔,众人的神经再度绷紧,个个肃然躬身而立。

武则天故作疑惑的道:“众卿为何都如此战战兢兢如临大敌?予说错了什么吗?”

“哦,不、不不!”众人这才尴尬地故作放松,间或还有人干笑了几声。

武则天也爽朗的笑了几声:“不必紧张。接下来要商议的,是关于明日朝廷望期大典的事情。这件事情由秘书省操办。武承嗣。但有大小细则你须了然如胸安排妥当,不得有误。”

“微臣领旨。微臣已经将一切安排妥当,请太后放心。”武承嗣出来领了个诺,仍有些心有余悸恍恍惚惚。也难怪,半小时之前他还是当朝首辅的大宰相,现在一下就成了一个安排祭祀的“打杂的”了,不郁闷才怪。

“让予不放心的是明日的天气呀!”武则天的语调完全放松,“司天监地李仙宗来了吗?”

“微臣在此候旨听令。”穿一身绯袍夹在群臣中并不显眼的李仙宗,这时才站了出来拱手应命。

“李仙宗,明日天气如何?”武则天问。

此时的李仙宗一脸的严肃与恭顺。全没了往日的公子风流:“回太后。微臣连日测星观风观察水文地理变数,料定明日定是大晴之日,微有东南之风,大利西北、吉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