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唐-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没人敢说话。

刘冕清楚的看到,武承嗣的眼睛就在一个劲儿的滴溜溜乱转,仿佛也拿不定主意。

就在此时,一人闪身出来朗声道:“陛下,微臣以为,永寿王功高社稷忠心可嘉,理当受赏。当初徐敬业叛乱之时,曾假骆宾王之手制伪檄蛊惑天下,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后来若非永寿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作檄文戳穿徐敬业之流的谎言并抨击之,恐怕大唐的天下不会像现在这般安宁。永寿王之功,一在军事平叛,二在忠心可嘉,三在维护了国体稳定与皇家尊严。有此三功,完全可抵以往过错并受额外封赏!”

刘冕凝神看了这人几眼,方脸阔唇穿一身紫袍,看来应该是三品以上大员,可惜有些面生不认识。

“李昭德此言正合朕意!”李旦生怕再跳出什么人来说出什么不同意见,马上一拍龙桌作欢喜状,“传,永寿郡王——李贤!”

刘冕宛如醍醐灌顶一般醒过神来,和明一起大声道——“传,永寿郡王,李贤!”十二千牛卫备身和站在外面地卫士们,将话一层层大喊着传了下去。现在可没有扩音设备,高高在上的朝堂之上都是如此传令喊话。

刘冕虽然目不斜视,但眼角的余光瞟到了武承嗣,发现他正盯着自己在看。眼光似乎多有不善。

这个时候刘冕也没功夫顾忌什么武承嗣了。他的心脏砰砰的跳了起来:今天地重头戏,终于开始了!

甚至可以说,这几年来最重大、最引人注目地一场政治大秀,即将在众目睽睽的金銮殿之上、在主宰天下大局地一群人眼皮底下,上演。

第二卷 烈火乾坤 第121章 大戏开演

单薄的身影。他穿一身绯袍如同普通朝臣装束。略有不同的是,他头上戴的是三梁进贤冠,而不是寻常大臣们戴的双翅帽。

来人便是永寿郡王,李贤。

此刻,李贤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提步走在含元殿龙尾道上,面对高高在上的宫殿,脚步显得有些沉滞,呼吸也有点粗重。一步步,一阶阶的朝上走。身上仿佛有一块块砖在加压上来,让他不堪重负。

李贤眼观鼻鼻观心目不斜视,面色沉寂而又严肃。终于是到了这一天了……命运,将在此刻出现一个奇妙的分水岭。

没有退路了,迎上吧!——李贤深呼吸了一口,仰头朝上面看了一眼,加快了脚步。

文武百官屏气凝神,不约而同的将眼光投到金銮殿的大门口。数百道目光一起定格在李贤将要出现的那一处地方,仿佛要将那处石板盯出一个洞来。

刘冕昂首、挺胸、叉腰、握刀,岿然而立宛如庙里的神塑,目光深沉表情也很沉寂。但他实在无法按捺内心的汹涌澎湃,那颗心脏就如同打鼓一样的在砰砰直跳。

好吧,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刘冕深呼吸一口,调整着自己的心情。记得当初离开巴州回到长安之时,刘冕在马车上就料想着这一天的来临。这将是一个震荡朝局、天翻地覆的日子。他这只来自2世纪的小小的蝴蝶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终于在当今天下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一个本该死了许久的人,如今再次出现在朝堂之上。而且他的身上,还担上了若干重大的干系。历史从这一刻开始发生偏转,命运脱离了既定的轨道开始运行。

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刘冕站在金銮殿下宛如泥塑有点超然于局外地感觉。但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局面,就是他和武则天一手精心策划、严密布局的一台大型政治秀。只不过,他们这两个正、副导演。从来就没有在一起碰头磋商讨论过什么。一切都是在默契与秘密当中进行。彼此心照不宣各自为阵,但又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真是一场华丽、美妙、精致、令人惊叹的大剧!刘冕轻轻牵动了一下嘴角,心里突然很享受现在的这种气氛。

太神奇了。

李贤头顶的三梁进贤冠已经出现在了众人眼前。然后,它缓缓上升,直到整张脸也出现在众人眼前。他地表情庄严、沉静而又闲定。相比之下,坐在龙椅上的那个皇帝李旦。却有些神色张皇心情忐忑。满朝大臣的眉头也不约而同的一起皱起,将眼神收敛回来,都做出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

刘冕站在金銮殿下目视前方,与李贤四目相对。二人凝视了大约一秒钟,然后各自分开。

短短的一秒钟时间传递了多少信息,二人自己也有些分不太清楚。刘冕从李贤的眼神中品读出一个信息:他胸有成竹!

这很好!

李贤迈着稳重的步子走到金銮殿前,于九尺开外、离刘冕五步左右地地方停下,轻抖前袍拜倒在地。口中道:“微臣李贤,叩见太后、叩见吾皇!”

“免礼,平身。”出声的是武则天。李旦只得轻轻扬了一下手,示意李贤站起身来。

李贤站了起来拱手而拜:“谢太后、谢皇上。”然后低眉顺目站在那里,静静听候。

李旦盯着李贤看了几眼,连眨了几下眼睛让自己回过神来,干咳几声然后朗声道:“永寿郡王李贤。勤于王事忠心可嘉,率军平定扬州徐敬业叛党,功高社稷。朕论功行赏,特赦李贤以往罪过,并加封为潞王,实封八百户,授开仪府同三司。”

李贤重复了一遍当初的动作,抖袍、拜倒:“微臣谢陛下隆恩!”

群臣也没什么异样的反应。这种程度的赏赐并没有特别出格的地方。李贤本是监国太子,现在让他当个亲王是很平常的事情。开仪府同三司,说来虽然是位比三公地高官。但不过是个模拟两可的虚衔。如果皇帝要他办事,开仪府同三司可以办任何事;如何不让他办事,那就是个泥塑菩萨的摆设玩艺儿。对李贤的任命,其中明显可以看出武则天手笔的痕迹。大家心知肚明,反正现在皇帝是什么事情也当不了家。

李旦继续发话:“李贤长子李光顺,也一同赦罪,复为乐安郡王;另封次子守礼(原名光仁)为咸阳郡王、三子守义为汾川郡王;女思倩为蓝田郡主;原配容氏为潞王妃。”

“微臣谢陛下隆恩。”李贤再拜。这种赏赐也是预料之中的,并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说穿了不过是把从他身上夺去的东西稍稍归还了一点来。

刘冕也竖起耳朵来听着。前面这一截儿不过是开场动画,真正的好戏应该马上就要上演了。

“潞王请起。你……还有何请求吗?”李旦说话了。说完就直直的盯着李贤在看,眼神中流露出许多地担忧与惊慌。因他为也知道……接下来。李贤很有可能会说一些令人震惊的事情。按照大导演武则天的安排,他这个皇帝的戏份到这里差不多就该结束了。接下来的桥断,他只能当个看客。

李贤缓缓站起身来,略微轻抬了一下眼睛,眼神从刘冕身上掠过。看向了他身后的龙椅和那副珠帘。然后。李贤又迅速的将眼神收敛起来,只看着自己拱起的双手。

文武百官的眼神也全部定格到了李贤身上。朝堂之上鸦雀无声。空气仿佛也要凝固。

李贤深呼吸一口:“微臣得蒙天恩福泽,本不该再作奢想。但微臣斗胆……的确还有四件事情要禀明太后与陛下,并请求恩准。”

四件?

所有人一起抽了一口凉气——这李贤哪,还真是给他阳光就灿烂了!狮子大开口啊,一求就是四件事情!

朝堂之上出现了一阵小小地骚动。武则天的声音恰在时机的从珠帘后传出:“肃静——潞王,你且说来。”

“谢母后。”李贤拱手一拜,轻轻一抬眼瞟了刘冕一眼。

刘冕看到,李贤的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的惊惶与哀伤。刘冕急忙递给他一个鼓励地眼神,李贤轻轻眨了一下眼睛,表示会意。

“太后、陛下,微臣请求地第一件事情,是请求恩准微臣,前往乾陵守孝。”李贤低下头来,一字一句徐徐道,“先皇去世之时,微臣未能在他身边送行,有悖为人子、为人臣之大伦,是为大不孝大不敬。父皇仙逝,微臣哀莫大蔫。如今只想在乾陵陪伴父皇一段时间,聊表思念之情,并肯求他在天之灵的宽恕!”

这话说完,众人都没有表现出什么疑惑。李贤向来就有贤德淑雅之名,提出这样地请求与他的作风十分相近,并不出乎人的意料。只是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李贤此举一来是为尽孝,二来也有避祸的意图。自古皆是一君立、一君废。他弟弟当了皇帝,这个前太子留在朝堂之上只会是碍眼。如此主动退避,不失为聪明之举。

武则天的声音平静的传来:“此举大善,予心甚慰。你父皇临终之时还多次念起过你。你如今去陪伴他一些日子,或许能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