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骡行天下-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在这个问题上,杨晨毓是一口拒绝,只有取得吴越两国国籍才有资格在本地买地造房子。縻家也算奸商,派个同宗的穷苦手下在吴越国入籍,然后假他手买了块宁波港的地,造起大院子和仓库。

“那大王,我们不能把铁来铸钱么?”马艳丽觉得什么金属铸钱都无所谓,只要自己能赚即可。而且自己也是山阴铁矿股东之一,当然知道那个大铁矿的铁有得他们玩了。

“可以是可以,可那不是更加重了,还不如铜钱方便。”杨康有点反对。

“重点倒不是大问题,强盗来抢还嫌重呢。在吴越国必须即可建立通兑的钱行,大面额以粮食交易所那种交易券一般,只是价值较少。那样全部吴越国钱行都可以换钱来用。”杨晨毓老早想搞银行了,否则自己家的钱要么烂掉,要么买地,买地不现实,也没那么多奴隶来伺候。有钱行的话,早晚能使得钱流通加快,促进原始金融系统进化。

“钱行好是好,可怎么防伪呢?太大面额的话怕还是不行。”杨康脑子在转,但不知道钱行来钱干什么?

“哈哈,哥哥好啊,我来作第一任钱行行长。要不铸钱也交给钱行一起搞算了。”马艳丽自说自话。杨康知道这里一定有猫腻,但也不能戳穿,要是分得一杯羹也不错啊。

“我构思个初步想法,铁钱铸造是可行的,以吴越国度量衡规定的一钱为一个铁钱基本重量和单位(一钱合三克,前面有度量衡换算。),以吴越四铁钱换一标准汉五铢如何?”杨晨毓想了又想,毕竟这个也不是说一定行的。也就是四钱铁换不纯的铜一钱100分。当然看上去,铁钱要吃亏,这个年代铁还没那么便宜。不过杨晨毓倒是觉得这个铁以后还会贬值,目前看吃点亏,以后其实都会赚回来的。

“那汉庭的铜钱怕都要流入我吴越了,哈哈。”杨康也是铁矿小股东,也多少知道点,那个铁矿有多少产量。

“当然我们还是会铸造大钱,大钱不在有空,也比目前的五铢重,大钱是铜一两,和我们铁钱40钱吧。大钱先用作吴越国内中笔交易,也用作钱行和商社间交易。民间一律用铁钱。”杨晨毓坏水一肚子,以长远看,铁必然要跌,当然以目前市价而言,北方的铜钱必定会被无量商人换铁钱回去熔铸铁器,那他们也间接地是为吴越山阴铁矿作销售。马艳丽也明白了,老哥缺铜不缺铁,到时候还不笑死。

“那钱币上铸什么好呢?”马艳丽对钱币造型文字也感兴趣了。

“这个我有腹稿了,还要向虞曲老族长询问一些问题后再作打算。”杨晨毓早想好了,那么烦干吗,以他老虞家的最早帝王出生为纪年第一年,以后类推,什么年,就铸什么纪年,反面是天干地支。当然也可以铸帝王年号。

“大王,关于钱行能否说仔细点呢?”杨康象个闻到味的苍蝇,看来不分给他一点是不行的。

“钱行也是以吴越国控入股一般,另一半给各家贵族、国人、平民、商人,当然这次不在实行份额,而是随便购买,当然固定份额每个人都有,而且是白送,多下来的要认购。”杨晨毓说起来是想给国民派红利,虽然目前财政也蛮紧的,但是让国民都能得到一定的好处还是要做的。“拟定发股份10亿股,以铁钱一钱为一股,每个在籍民人无论男女老少,一律发给1000股,国控认购5亿股,其它股份对外销售。吴越国委托吴越钱行铸钱流通,可以通兑通换,通兑券是1000铁钱为上额、20铁钱为下额。通兑不受手续费。”杨晨毓一点一点把想法说出来。

“那钱行靠什么养活啊?”杨康有点郁闷,不是免费给人打工么?

“钱行依靠发放贷款,发放工资、保管财物赚钱咯!”杨晨毓可没那么好心,“少于1万钱的保管费是年50钱,一万到十万的是千分之五,十万到百万间是千分之二,满百万不到1000万不受钱,满1000万以上是利息给付千分之一。”哈哈,偶是没有损失的,那么多钱保管还有利息拿。至于象后世曾经到过变态的13%的年息,那是找死。钱行主要业务之一就是帮人保管财物,既然是保管当然得给工钱不是。罪恶的杨晨毓想着招要掏空那帮小贵族,再说了,老子税也交得比你们多,还不能比你们享受优惠么?

“不错啊,那样的话,钱行还是有得赚。还有要是贷款给商户农户,那钱赚得反过来了。现在中原的黑钱利可是年五成啊,不黑的最少也有二成。”杨康开始扳着手指算赚钱了。

“那不行,不能乱贷,一定要固定资产抵押、吴越国籍才可以,现在中原的还不要碰的好。钱行贷的利率我看,农贷年百分之一就可以了,商贷和工贷百分之二,矿贷百分之三,军贷百分之五,短期拆借利率千分之五,借钱造房子之类一律百分之二。”杨晨毓觉得怎么也不能搞暴利,否则对目前改进的产业结构不利的。再说太高的话又会有很多食利阶层。

“是不是太低了啊,大王,那样怕谁都会来贷款的。”杨康觉得利润怎么也不会有多少。

“钱行先这么办吧,税款免十年再说,毕竟是薄利了。”杨晨毓也觉得是不是过分了,这样只有免税一途来减轻钱行支出。“你和林海伯一起拟个议案向两院要求审理讨论看看吧,要是能说通其它人等呢,一起署名吧。”

事情最终还是通过了两院的辩论,被两院一致高票通过,由杨晨毓副署签字生效。当然贵族们都闻到钱的味道,一同通过的还有新铁钱方案,毕竟铜确实不够了,要是民间再回到用布帛来交易,对商业和手工业都是不利的。杨晨毓最后和老族长商议的结果就是使用上帝纪年,用虞帝纪年怕也不行,会给汉庭惦记,黄帝纪年的话,怕汉庭还是不高兴,高祖刘邦可是祭奠蚩尤为先祖的。所以干脆模糊下以上帝纪年(古代的上帝,非西方的上帝。),以熹平四年为上帝3568年,其实里面还是有埋伏,3568年正好是虞族传说东迁到神州的年份。背面最后还是舍弃了干支,刻上疏虞作为杨晨毓在位铸造的标志。会吴国由于还算汉的内王,不可造次,所以一切都按照虞越来说。背面最后就是竖着是虞越二字,横着是疏虞,正面上面是3568这几个印度字成半月,汉字数字太烦没有采纳,下面是一钱二字。铁钱没有沿用铜铸模式,而是先铸造方孔铁管,再切割成片,最后烧红后,在一个圆铁管磨具里用铸有字的钨铁磨具敲打煅上文字。所以这些铁钱已经比汉钱规整很多,而且并不好模仿,主要是杨晨毓那个吴越重工掌握了钨铁磨具的铸造和刻蚀技术。从外观来看和后世的钱币没有太大差异。而钱行的兑换券也给造出来了,是用鹅耳栎木桨和紫竹浆混合龙猫毛制成,鹅耳栎外地就没有,那个木桨也是搞不到的,紫竹外边还是没有,再说紫竹浆可不是那么好搞的,龙猫毛是少量当作防伪。就汉庭的那些动物毛发还没有细过龙猫的,还是不能模仿。那个通兑券说穿了就是纸币雏形,现在还不能发纸币,只能搞概念模糊,以通兑混淆。钱行第一家当然是开在句章的,可句章地皮也不够啊,只好借杨晨毓的新房子外围的围墙一段作营业点,外围两幢石头仓库作库房和档案室。第二家当然是山阴了,就开在粮食交易所里面,什么都有现成,不用去担心的。第三家是开在宁波,就开在宁波城里贵族区,第四家给林海伯要死要活给开在林海。目前林海是南下一个中转点,说什么也不会亏本。钱币一律交给吴越重工制造、由吴越两国各个监管机构监管。发行是交给钱行,钱行目前也没能力制造钱币。这样吴越国金融彻底变更了。由此也导致一个大问题,由于铁钱的币值小、价值大,商人很快把各地铜钱来换铁钱,这样也变相把山阴的铁矿产品卖出。打工的也按照官府要求一律给铁钱,一下子就是翻到原来四倍,比如林海伯家的长工臧阿和潘巧原来是580钱一月,现在立马给到2320钱一月。一般长工包吃住都升到2000钱以上了,由此带动了长工存钱欲望,毕竟一大笔钱放在身边也不方便。还有,吴郡长工或季节工们,打工结束后也挑了个钱框回家,倒也算一景。大钱没有马上大量铸造,而是铸造十万枚作为会吴和虞越国立国纪念币,谁拿了也都是存着玩,一大半免费分给国民,一人一个,其余交给钱行当压库钱。当然制作铁钱的人工是官府拨款的,本质上说35钱换10个铜钱算合理,那五个钱就是虞越国贴进去的。还有成本一途在杨晨毓心里算法是,铁钱成本只值铜钱的十分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