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骡行天下-第5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吴越人口接近四千万,大汉本土人口也有四千万,这么多人在技术上来前,必须消解掉。吴越的粮食是足够吃的,但是大汉现在还没怎么提高农作物产量,只是简单一年两季,一部分粮食还要从吴越进口。这就决定大汉和吴越联合体必须通过扩张来解决内部问题。一如前世那个沙俄,沙俄不断扩张延缓内国内矛盾爆发,一旦不能扩张了,沙俄便不再有。而继承沙俄遗产的俄国,依然有不小的国土。我国也是如此,满清扩张的领土,到现在基本到手,有点点亏,不算太厉害。这个就是祖先扩张的好处。后代再不济也能继承一大部分。有了一个巨大的国家,国民自然慢慢培育起大国心态来。要是窝在老鼠洞内的鼻屎国家们,国民总是那么一股子小家败气。

“你们快点,今天完不成,你们就连夜走,别以为能逃走,这附近的郡县都是骑兵,你们甭打主意了。”

骑在马上的骑兵很爱护自己的战马,马蹄已经钉上蹄铁,马鬃也给剪刀寸许,马尾也给编成几股,然后用红绳子扎了起来,长短不一的马尾毛也给修剪整齐。最为好的是,整匹马被刷拭得非常干净,没有一点污垢。

枣红色的战马也吐得打了个鼻响,算是附和主人吧。吴越太上王推广农牧技术,一个重点就是收集各类农牧好手,结合后世的技术,汇编成书刊印成册,广发天下。这些农书的大量贩卖,也使得消沉了几百年的农家也开始活动起来。这年代读书不过就是些经书诗词。没啥娱乐性的书籍,看农书也就渐渐变成那些识字良家子们的爱好,毕竟良家子大部分就是中小地主富农。他们对如何搞农牧也是非常有兴趣的,所以一个小小良家子骑兵能把马儿照顾得如此之好,也确实发自内心的。

战士爱武器,这历来如此,战士爱战马,也是一样。那些囚犯一样喜欢马,男人嘛都有点清洁在。

囚犯既讨厌那良家子骑兵吆五喝六,也非常喜欢那匹枣红马,有个囚犯甚至不顾扁担上重物,一脸谄媚,“官爷,小人给您牵马。”

“去,去,你自己挑好东西跟上前面即可。”士兵很厌恶人家来动他那洗干净的马缰绳,爱马的他,把那些马具都清洗得一尘不染。这个和后世那些农民养的脏马完全不一样。后世农牧民们对马基本是粗放,牵出来的马儿难得有干净的,有些人甚至连刷拭也不给。大部分人直接拿了个竹扫帚给刷几下,就算完。和西方人养马差距是很大的。就算阿三那些养马也没这么粗糙的。华夏何以变得如此邋遢肮脏,五胡、蒙元、满清都功不可没,一波比一波差劲。邋遢满清就是最好解释,满清之脏,历代所绝无仅有。现在中国有些地方一时改不过来坏习惯,那些脏民们居然还振振有词,说北方缺水云云。古代中国人可没这么脏的子孙,连洗澡都不愿意的子孙。在古代,即使是辽东,那么寒冷的地方。原本的历史上管宁一样教导乡民和土著们要遵守五天洗一次澡的最低标准,即使是冰封万里的严冬,那些移民辽东的人一样爱干净。

华夏,何以华,何以夏,一个蓬头垢面的人何以称华夏后代。那些满身酸臭,却舍不得十来分钟冲个澡的人是不能称为华夏,只能算蛮夷。况且历史上蛮夷中喜欢干净的也是多数,猪猡也喜欢干净,何况人乎。什么是文化,这些小节就是文化,吴越现在道路扬灰、道路晒谷等就是判刑罚款。对于三次教导不听就是罚款,三次罚款还屡犯的就判刑义务劳役,还犯的只能判决流放边疆。

讪讪一笑,囚犯终归是囚犯,只能低头。

远远一黑马骑士过来,“你们快点,到了地方,每人分给牛三头,地一百亩,马一匹,还不快点去,走晚了,健牛好马都被人挑光。”

瞬间刚才还是拖拖沓沓的囚犯们挑着重担加快脚步来,看着就如后世竞走比赛一样。既好笑有可怜的人们真是在利的引诱下,壮大了大汉的边疆。

章二十四漠南决战

“爷爷,他们放羊,我们种地,为什么要去驱赶他们。”

“小宝,他们放羊我们种地,这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他们每年掳掠烧杀我们边疆,我们是国家的主人,他们抢劫咱们家里的钱财,掳掠家里的奴隶,你说去要回来,是不是天经地义?”

“爷爷,那咱们就要回咱们家东西就好了。”

“这个是不够的,比如小孩子犯错,老师要打手心惩罚,罪犯犯罪,国家要判处徒刑。他们也一样,还要个教学,省得他们不长记性。”

小孩子猛得一缩,似乎在回味上课时挨罚的窘样。

十二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宝贝孙子孙女好几十个了,吴越太上王也越发觉得自己是个老不死的。以七十多高龄居然要亲征漠南。

以前也能打漠南鲜卑各部,但是时机不是很好,天下还有不安定地方。现在天下基本一统,西域也设置了三个郡,一举移民南越各族百姓十万人守卫西域。西域人少地广,到处是大漠,比之漠南要好对付。现在十二年休养生息,寄奴也占牢了整个兴安岭地区和黑龙江流域,自然也早早和父亲嚷嚷要求一举解决漠南问题。

吴越太上王还不算太糊涂,漠南没必要让寄奴掺和。吴越太上王以沙漠为界,漠北归寄奴管辖,漠南归大汉。这个分治也是束缚住寄奴手脚,当吴越太上王把那巨大全舆图指点给寄奴时,这里有金矿,这里有铜矿,这里是世界最大的草原,这里河里都是大鱼。广袤的北亚处女地激起寄奴征服欲望。漠南在巨大地图上相比很小,所以对土地特别上心的寄奴就顾不得漠南那点点膏腴之地。

寄奴控制东胡故地后,每年入关的马匹也达到二十万匹之多,最近几年更是突破五十万匹。这个是吴越培训的农牧技术人员支援寄奴的鲜卑利亚王国建设的结果,原本那种养殖方式很粗糙,成活率低下,小马增长始终不快。现在的寄奴控制下的土地,除了沿着河流的平地有汉人移民在耕种少量粮田,其它都是放牧牛马。羊也按照吴越太上王的指点渐渐少了许多。草原由于羊少了一大半,草长势更加好。而在后世东北产量区,汉人牧民们在技术员的指点下,开始种植苜蓿草,不再是过去那种纯放牧。使得牲畜得到很好照顾,数量在十二年内足足翻两翻。另外育种的推广,使得寄奴治下的牲畜上了个台阶,马平均肩高增加十公分,牛增加八公分。马匹育种在后世的新中国五六十年代也是十来年的时间取得相同结果,一改蒙古马像驴子一样体型。现在寄奴要征伐北亚广袤大地,自然特别上心,所有原种公马除个别特别神骏的外,其余一律被阉割,或卖给大汉吴越,或充入军队。一般人们家里母马配种全部由国家管理,来自西域的汗血马作为父系,极大提升小马的体型和素质。至于耐寒问题,汗血马也耐寒耐粗饲。但是要养好马,粗饲是不能长久的。来自漠北森林各地部落,被寄奴派军队一一拜访,自然从那边以极低价格获得大量北马。

北马和蒙古马是一个体系,但是北马毛更厚实,体型更加小而肥短。北马主要用途就是居住在鲜卑利亚森林里土著粮食,是他们过冬主要肉食来源。

大汉购买的北马是通过辽西郡一路南下,而汉军主要是购买母马,用来给西域汗血马配种,大量北马母马和二等汗血马生产下非常多的杂交马。

当然杂交有好有坏,选出的好马足足装备起大汉十万骑兵。汉骑兵来源中近一半是孤儿,战争中的孤儿,另外一半基本都是良家子,十二年培养的十万主力骑兵终于能挑大梁。

特等公汗血马和特等、一等母汗血马用来维持纯种种群,一等公汗血马和三等母汗血马全部用来给各地土马配种。二等汗血马部分充军给军官做坐骑,大部分给北马配种。三等汗血马全部阉割做军马。公兽要求比母兽高一个等级,劣等公母兽全部淘汰。也就是说等外汗血马的用处就是吃肉,不再派用处。当然商人农民买了等外母马去给大驴配种养骡子。

吴越军已经全部退出大汉直辖地,所以吴越军不再配合大汉军一起作战。小猪虞彘终归要依靠自己力量。不过大汉也雇佣吴越的退役军人做后勤押运,所以也有三万吴越军人应聘到大汉军做后勤。这些家伙自备战马武器,倒是省出小猪很大一笔开销。

动手是约好一起,寄奴先向漠北匈奴发动攻击,匈奴大本营在北海(贝加尔湖)边上。大家都是骑兵,寄奴军队才出南泽(呼伦贝尔),那边就开始疏散。这样漠南鲜卑就不能吆五喝六呼唤漠北匈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