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骡行天下-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尉大人,我要是回家,那个路费多少?”士兵甲开始盘算起来。

“回家的话,家在吴越控制地区的,免费乘坐邮驿快车,路费按照每服役一年给吴越铁钱四贯。咋啦,你要回家么?”

“我想俺爹咧,俺不回去,家里地少一个人种,老爹身子老了,也该咱帮衬着,在外面飘泊着,也不是个事。”士兵本来就不屑当兵,不过是混在军中一直没有回家的机会罢了。现在在农场种地,那还不如回家种地实惠呐。

“行,咱们这个农场卫,有屯兵350人,一次只能回家30人,要回去的报名,人少不足的,大家都成行。人多的话,抓阄抽签决定谁先走。”卫尉解释下办法,这个办法也是吴越高层直接下达各基层单位。

吴越让老弱和超期服役的士兵全部转到农场、马场这些单位,然后每月准许回家退役每卫30人,每回去三十人,就从军中抽调原本的董卓军一般士卒抵充。兵痞们不会马上去农场,而是每月被抽调一些去农场、马场。现在又是建设高潮时期,农场、马场幸苦得很,都留不住。对于临走犯事不服管理的,长官和士官长双签名后,要被罚到别的农场继续半年劳役。也算给那些准备疯一下的家伙们保持紧箍咒。各朝各代,老兵们都是在离队前处于无政府管理状态,本朝也不例外,能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士兵少只有少。吴越采用加大服役期来严格管理,也是对这部分士兵加强震慑。

“好了,大家别瞎掰活!马上开工!完成任务后,咱们卫会出台回家政策。”卫尉大声喝道,“都注意了,准备集合,这南方来的三十吨蚕豆必须在三天内种完,大家都卖力点。”

吴越对军队农场屯兵也没像吴越本土那么要求高,只是要求种些蚕豆小麦啥的,很容易管理的作物,过了冬就能产出不少。吴越可是都腾空了这些越冬作物储存来扩大关中种植。

“头!咱们退还是不退?”

“先干活,晚上烧几个好菜,咱们都聚聚。”卫尉是董卓军原来的军官,职务升了半级,薪俸明着还降了,好在吴越有福利待遇,算上后比原来待遇要好些。

“诺!那我带自己的人先去运种子。”

“嗯,记得把任务都要完成。种地完后休息两天,然后还要安排开挖沟渠、贮水池。”

------

“大家都幸苦了!某在此向各位敬酒感谢,各位都出大力气的,咱也不好意思老使唤各位,等种完好,咱们好好休息两天,顺便集中人手围捕野兽,也算过冬前储备些肉食。”

“头!你也辛苦!”手下都举杯一起敬酒,吴越采取的是五湖四海政策,一个卫内都是来自各地的军官,士官长们都是吴越各地来的基础军官担当,小军官们都是原本董卓军各个部分的,原本都捏不到一起,现在都捏在一起。有自愿退役的,替补上来就是吴越金陵军官学院出来的小军官或者羽林郎外放。

“今天小施问我,归否?”卫尉看向小施,然后转向众人,“奈何哉?”

“卫尉大人在我吴越可安!”

“黄卫士官长,你是吴越来的,我也向你真心实意说说心里话。我这军中也待了数十年矣,本就愿归乡养老。奈何天下丧乱,我辈如浮萍飘泊。现在大王鼎定天下泰半,如何归家哉!”

“哈哈,卫尉大人是担心军转为屯军,受种地下放之事,不如原本的好么!我看众位在座的,都有这个想法。我看啊!不必如此,我吴越军分野战主力、屯军、郡兵、海军四大部分。咱们屯军应该是所有军中最安逸、最舒服,虽说也是要训练战阵技能,主业还是囤地种地,咱们屯兵有农场和牧场,大王的意思在关内要两场合并,农场牧场合并,所以各位有发展潜力。吴越重农,各位干得好,迁上位封厚赏旦夕之事也。另外农牧场所出,按比例分配各位军官,怎么会比回家差呢。要是思家的话,也可把家眷接来住么。”

“理是这个理,咱们也懂,只是年老体衰,总要归乡颐养天年。”

“卫尉大人正值壮年,当为国分忧。吴越以功业为重,各位要看自己怎么做的好。”

“黄头,你说说,这天下大王能座得稳么?”

大家都担心这个事,当初董卓都倒台,现在能不担心么。

“哈哈,董卓倒了,以大汉律法和各地诸侯做法,必定灭了董卓满门。吴越大王没有伤害一个无关的董卓家人,董卓老母依然供养在郿坞,董卓女儿孙女也嫁大王,可见大王是极其仁慈的。董卓的妻妾儿子都没受到牵连,还都在郿坞供养老太太呐。以吴越大王仁慈如此,虽三皇五帝未有也,你们能在吴越大王治下,无累及家人之虞,无恶法严刑之苦,天下虽大,君主如斯者,可有过大王者。这天下的好地方都是有人主的,人主仁慈厚德,我辈在人主手下做事,也是福分!”

“可您还没说这天下可被我家大王得么?”小宿官们还是不放过。

“多一天在吴越大王治下也好过给那些诸侯办事。朝不保夕的人主,你们愿去么?至于得天下,那是天命,人不能预测天命,天命来了,谁也挡不了啊!”

“黄头说的对,天命不是我辈小子能知道的,来干杯!”

“干杯,恭祝大王万寿无疆!”

黄卫士官长摇头,“嗬嗬!大家不要说万寿无疆,这个大王下过文的!不能在祝酒时说大王,大家随意、随意就好!”

=======

“汝两子都虎贲之士也!”吴越大王骑马上练习射箭,刚停下就开始和身边的吴郡郡守朱治说话。

“谢大王夸赞!”

“我吴越真是人才济济,你说你两子治理地方能力好,还是打仗更胜一筹!”

“这个,都还可以。”朱治不想放弃机会,吴越大王点头下,两个儿子上台阶也是很不错的呃。

“哈哈,好,荥阳、山阳两县正好出缺,县长们都逃走,不愿意继续干下去。不知道你那虎子们能不能给寡人分忧啊!”

“大王有命,虽死亦往!”

“哈哈哈,好,寡人不会害你儿子们,朱子、朱然听了,先在你们父亲答应本王让你们去荥阳山阳担任县长。现在天下还乱着,你们自个要当心。自然家兵奴仆尽管带去,兵甲我亦照顾尔等,各带二十副甲去!”

“谢大王厚恩!”

“免礼,起来,和我比比,咱们今天谁拔了头筹。”杨晨毓骑马拉弓。

章七十二庐江郡

一望无际的原野没有如愿本时代这个季节那种黄黄,现在已经长满嫩绿色的麦苗,阵风吹过,绿色的青苗一浪又一浪。土路边的马车快速走动,装满各色货物。吴越大力发展的水力纺织机工场,很快把棉、麻、葛布的成本降低到你自己在家织不合算的水平。也有成衣,一样按照号码卖,比去裁缝那定做还便宜大半。手工业化就显现出惊人的威力,释放出巨大的产能。当年亚当斯密说得例子,在吴越大地上一样出现。分工协作和标准化生产起码比一般百姓单干要提升十倍百倍的效率。同时吴越那些超巨型的农庄也出现,大都是功臣和权臣,吴越不限土地兼并,土地规模化耕种也被大家主动接受。同样的土地只需要原本四分之一不到的劳力即可,再加上那些奇怪的农业机械,使得种植粮食的成本继续降低。吴越大王家那个在申港模范农庄用了四十匹巨大神骡牵拉联合收割机,使得原本一人一天不过割一亩土地,变成现在一下子就能割几十亩。耕种上,数十匹神骡牵拉的中耕播种一体机使得种植只需要很好的人手即可。最大的劳力花费在晾晒脱粒归仓上。而这里,庐陵郡不是吴越核心区域,自然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还是小农、世家家族的农庄两种模式。不过农庄也开始学习吴越那种大农业方式,毕竟节省劳力的同时能更多生产粮食。

“货郎儿、卖糖糕,一个钱儿咬一口!”小孩儿们老远听到货郎马车那叮叮当当招牌声。

原来货郎都是挑了货但走街串巷,现在吴越制造的便宜马车开始在吴越各地进入推广期。这个货郎没有选四轮车,而是传统的双轮马车,吴越马车比车行那做的还便宜,同时质量还不错。那马车也不是一般常见的一头牲畜拉的,而是双驴驾驭,对货郎来说有俩驴拉车算是很豪华。

“各位老少爷们大爷大娘大闺女小伙小媳妇小老儿咯,南越的瓷器、广陵肉脯、建安的糖果、各种咸蛋皮蛋、盐胡椒花椒辣椒便宜啦!”

货郎摊上东西很全,吃用的常见都有,有拿了钵来秤盐的大娘,也有抱着小孙儿来买一钱一小包的蜜饯糖果。

“货郎儿,我这废锄头,算几价!”

货郎不光卖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