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4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小小地孩童,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却要承担这样一个大大的天下,真是为难他了。”符家六妹神情复杂地看着奔跑过来的侄子,她和柴荣也育有一女,刚刚出生就夭折了,柴荣已逝,符六妹永远不可能有自己的儿女了,所以,她视大姐的儿子柴宗训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失去母亲的柴宗训也特别依恋符家六妹,称呼符家六妹为阿娘。

符六妹为柴宗训擦去头上的汗水,又低声吩咐了几句,柴宗训又带着侯宗林到别处玩耍。

符家六妹看着柴宗训蹦蹦跳跳地身影,脸上阴晴不定,过了好一会,才扭头对侯大勇道:“此次北上迎敌之策,既然姐夫已经同意,我也就放心了,以后朝中诸事还要请姐夫多多费心。”

柴荣驾崩以后,在侯大勇的提议之下,形成了一条的制度:凡是五品官以上的人事调整、动用一万人以上的军事部署,必须由中书门下五位宰相中地三人同意以后,书面呈报给陛下,陛下同意之后才能具体实施。

侯大勇想出这一条建议以后,先发制人。未经商议,就交由一品以上大臣讨论。得到了绝大多数大臣的支持,在五位宰相之中,王蒲、魏仁蒲不置可否,王著大力支持,范质虽然对侯大勇此举心有不满,可是这条建议十分敏感,又得了大多数大臣和皇太后地支持,范质也不敢公然反对,此条建议就成为了一条正式制度。

柴宗训年幼。符家六妹实际上就对中书门下呈报的公文有最后地决定权,符家六妹不过是一位青春可人的少女,没有经过任何历练和学习,如何有能力应对复杂的军国大事,因此,中书门下呈送的公文,她某本上是照批不误。

在符家六妹的心中,最值得信赖的人只有符英、父亲和侯大勇,在符六妹心目中。侯大勇是百战百胜的将军,既然侯大勇也认同范质的北上之策,符六妹悬得高高的心才放了下来。

用过餐,侯大勇一家人这才离开了皇宫。

符英脸色极为难看。回到侯府以后,没有理会侯大勇,径直回到了主屋,也不洗浴,和衣躺在床上,留给侯大勇一个背影。

小梅看到侯大勇和符英回来,喜滋滋就端着茶水来到主屋,见两人面色不对,就急忙退了出来。侯大勇和符英向来夫唱妇和,几乎没有红过脸,小梅是第一次见到两人闹别扭,回到偏房之后,就坐在胡桌旁。用手撑着下巴,想着自己地心事。

侯大勇是一位极为爱干净之人,每日回家必然要洗浴,小梅人极聪明,在侯大勇的指点之下,很快就掌握了按摩之术,这是消减疲劳极有用的方法,小梅技成以后,洗浴之事主要就落在了她一人身上。

一年多来,小梅对于侯大勇身体熟悉之极,闭着眼睛也能完成工作,睡梦中也时常出现侯大勇健康匀称的身体。

小梅这种贴身的使女,最好的结局就是成为侯大勇的小妾,她自然也不吝惜自己的身体,已经多次用嘴和手帮着侯大勇彻底地放松,令小梅十分遗憾的是,侯大勇还没有彻底地占有她。

侯大勇对小梅地心愿心知肚明,只是人的精力有限,眼下政局纷乱,他根本没有精力把心思耗在一个使女身上,占有,或是不占有,对于侯大勇来说,都是极其微小的事情。

但是,妻子符英在侯大勇的心中份量却重如山,符英地情绪是一定要安抚的。

侯大勇坐在床边,把手放在符英的腰上,指尖轻轻的动了动,道:“小英,还有一月就要临产了,不准生闷气,这样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

符英极为疼爱孩子,她转过身,平躺在床上,握住侯大勇的手,道:“小妹和宗训都是我的亲人,他们一心一意把我们当成了靠山,面对他们的信任,我实在是愧疚万分,无脸见他们。”

侯大勇把手放在符英隆起的肚子上,静静地看着符英。

“阿郎,我们尽心辅佐宗训吧,等到宗训能够亲政,我们就退隐山林,快快乐乐地做一个富家翁。”符英用满怀祈求地眼光看着侯大勇。

侯大勇仍然不著一言,只是轻轻的抚摸着肚中的孩子,孩子似乎感受到了父亲的大手,小脚用力顶着母亲的肚子,形成了小拳头似地凸起。

当前政局,就如身上的血液一样,时时刻刻都在侯大勇脑中转动。

历史已经因为自已的到来而发生了似是而非的改变:柴荣死了,但是他夺取幽州的愿望却实现了;侍卫司禁军和殿前司禁军被铁骑六军所替代,但是赵匡胤借着契丹国主率十万大军南下之机,又有机会重新指挥数万禁军。

侯大勇道:“在我的家乡有一句乡间俗语,叫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此语的意思是谁掌握了军队,谁才能真正地执掌朝政,唐亡之后的五十年,已经无数地证实了这句家乡俗语的正确性。”

符英辩道:“大周禁军、各节镇之军队,都是忠于陛下的。”

“不错,大周禁军和各节镇的军队都是忠于陛下的,他们忠于的是柴荣陛下,而非柴宗训陛下。我们细细数数,禁军六军的大将,韩通、韩令坤、袁彦、向拱(即向训,因避柴宗训的讳,而改名向拱)、李继勋、王彦超、赵匡胤,对宗训和符家六妹忠心耿耿的到底有几位?”

“这些统兵大将,不管谁来当皇帝,对他们影响都不大,只不过换一个人磕头罢了,梁、唐、晋、汉、周,五朝莫不如此,包括魏王(符英的父亲符彦卿为魏王)也是经历了三朝的大将。”

五朝以来,领兵大将夺权是最为正常之事,符英喜读书,熟知这一段历史,侯大勇所言虽然大逆不道,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符英想了想,道:“向拱是澶州旧臣,赵匡胤是忠厚之人,此二人定然忠于当今陛下。”

“只怕未必。”侯大勇“哼”了一声。

“世宗帝去得太早太突然,当今陛下年纪太小,根本没有任何羽翼,在这个世界上,上位者没有一支可靠、强大的军队,而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人的品质上,是最危险之事,如果我们不早做谋划,或许哪一天晚上睡下,就没有醒来的机会,我是一个男人,保护妻儿是我的责任,我可不会傻到等着别人来屠杀。”

“但愿佛祖保佑,少生杀戮。”符英和符小妹相比阅历要丰富得多,对于侯大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观点,从内心深处是赞同的,更何况此事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符英见阿郎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劝说。

圣旨一下,赵匡胤就带着六万禁军紧急北上,赵匡胤率军赶到邢州之时,定州,契丹军的小队侦骑已和定州军交手数次,小队契丹骑军避而不战,在定州附近不停地游动,牵制住定州军,等待主力到达。

契丹军主力大军借道北汉代州,为诸山所阻,其骑兵的机动优势大打折扣,赵匡胤率军到达镇州之时,耶律述律的前锋军亦刚刚到达定州。

刘继业率领的三万北汉军故计重施,大军通过团柏至太平驿,再次突破昭义节度使李筠部阻截,乘胜进逼潞州,这个行军路线和六年前高平之战一模一样,只是这一次大周军准备极为充分,张永德率军三万驻守泽州,当北汉军接近潞州之时,张永德军的前锋骑兵也出现在潞州南面。

一时之间,潞州、镇州、定州、易州沿线,到处都成为血流满地的战场,双方互有胜负,呈僵持之局。

第246章 鹿死谁手(七)

沁水岸边,数十名血迹斑斑的汉子躺在岸边,他们都张着嘴巴,仰望着黑成一片的天空,不停地喘着粗气。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一名中年汉子撑起身体,道:“小么,让大伙起来,翻过了那道山梁,才是安全之地。”

小么并不小,是一个面相凶狠的大胖子,他站起身来,抬头一脚踢向身边之人,低沉着嗓子道:“快起来,别睡了。”小么接连踢了数人,被踢之人呲牙裂嘴地站起来,圣主就在他们身边,他们也就不敢如平常一般和小么笑骂,都偷偷望着往日神秘莫测、法力无力的圣主。

圣主衣着黑衫,黑衫来自于成都府,质地极佳,即飘逸又透气凉快,黑衫上绣有一只飞翔的神鸟,神鸟是由红色的丝绣成,平日里,随着黑衫的飘动,就如有灵性一般,但是此时,神鸟也如斗败的公鸡一般,沮丧地低垂着头。

圣主见众人神情中透着些游移,少了些往日的虔诚,他用宽厚的低声镇静地道:“小么,你带五名护法在前面探路,刘总护法,你带五名护法断后,翻过山梁,就是大周的地盘了,我们到了潞州分坛再休息。”

这一伙人是礼弥教的圣主谷应天及其手下。

礼弥教在大周和北汉边境兴起多年,大周和北汉地方官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