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上下五千年 全集-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轼在牢监里足足被关了一百天,受尽折磨。后来,因为实在算不上什么大罪,宋神宗 才下令把他释放,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

苏轼到了黄州,挂了个小小的空头官衔,实际上过着流放的生活。他穷得过不了日子, 后来靠朋友的帮助,弄到一块地,自己耕种起来。他还亲自整理场地,在东边山坡上盖了一 间屋。他给自己起了一个别号,叫东坡居士。后来,人们常把苏轼叫做苏东坡。

苏轼在政治上失意的日子里,常常游览山水,写作诗歌,抒发他的心情。有一次,他打 听到长江边有个名胜古迹叫做赤壁,就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里,约了几个朋友,乘着小船到 赤壁去游览。在那里,他想起三国时期曹操和周瑜大战的情景,触景生情,十分感慨。回来 以后,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赤壁赋》。

苏轼不但是写散文和写诗的能手,而且在词的写作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写的词,有一 种与众不同的豪放风格。在游赤壁之后,他又写了一首《念奴娇》(词牌名)词的上半首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掠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但是他在地理上却出了一个不小的差错。原来黄州的赤壁并不 是周瑜火烧曹军的地方。三国的赤壁在现在武汉的上游,而黄州却在武汉下游。不过,黄州 的赤壁却因为苏轼这一个差错出了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大文学家,就称它为“东坡赤 壁”。

上下五千年

197 花石纲

高太后掌了八年权死去,由宋哲宗亲政。年轻的宋哲宗对他祖母重用保守派,本来就不 满意。等到他亲自执政,就重新起用变法派。但是后来的变法派不像王安石那样真心实意改 革朝政,内部纷争不休。一批投机分子打着变法的幌子,趁机捣乱。等宋哲宗一死,他的弟 弟宋徽宗赵佶(音jí)即位后,朝政更加混乱。

宋徽宗是个出名的浪荡子,不懂得管理国家大事,专门寻欢作乐。他身边有个心腹宦官 童贯,迎合他的心意,替他搜罗书画珍宝供他赏玩。有一次童贯到苏州一带去搜集书画珍 宝,有个不得志的官员蔡京想投靠童贯,每天陪着童贯鬼混,还把他自己书写的屏风扇面等 送给童贯。童贯得到蔡京的好处,把这些书画马上送到东京,并且捎话给宋徽宗,说他物色 到一个少有的人才。

蔡京到了东京,又拉了一帮子人替他活动。有个官员对宋徽宗说:“推行新法是件大 事,朝臣中是没有人能帮助办好这件事的。如果陛下要继承神宗的遗志,非用蔡京不可。” 那个官员还画了一幅图献给宋徽宗,图表上列了大批朝臣名字,把保守派写在右面,把变法 派写在左边。右边的名字都是当朝大臣,但左边的名单只有两个名字,其中一个就是蔡京。 宋徽宗看了,满心喜欢,马上决定让蔡京当宰相。

蔡京一上台,就打起变法的旗帜,把一些正直的官员,不论是保守的或是赞成变法的, 一律称作奸党。他还操纵宋徽宗在端礼门前立一块党人碑,把司马光、文彦博、苏轼、苏辙 等一百二十人称做元祐(元祐是宋哲宗前期的年号)奸党,已经死了的削去官衔,活着的一 律降职流放。这样一来,一些正直的官员就全部被排挤出朝,而蔡京的同伙却步步高升了。 至于王安石制定的新法,到蔡京手里就完全变了样。像免役法本来可以减轻百姓的劳役负 担,蔡京一伙却不断增加雇役的税收,变成敲榨人民的手段。

宋徽宗和蔡京又迷信道士,大造道观。有个道士叫林灵素,在宋徽宗面前胡吹说:天上 有九霄,最高一层叫神霄,神霄宫有个玉清王,是上帝长子。宋徽宗就是上帝长子下凡。神 霄官还有仙官八百,蔡京、童贯就是仙官再世。这一番胡言乱语,居然把宋徽宗哄得心花怒 放,天天请大批道士在宫中讲道。道士们还给宋徽宗献了个称号,叫教主道君皇帝。这一 来,皇帝就成为道士头子了。

宋徽宗尽情追求享乐腐朽的生活。童贯替他在苏州、杭州两地征用几千名工匠,每天制 作象牙、牛角、金银、竹藤的雕刻或织绣品,供他玩赏。所有制作材料,一律向百姓搜刮。 日子一久,宋徽宗对那些玩艺儿腻了,想找一些奇草、怪石来换换口味。蔡京、童贯为了讨 好宋徽宗,派了一个二流子朱勔,在苏州办了一个“应奉局”,搜罗花石。朱勔手下养了一 批差官,专门管这件事。听说哪个老百姓家有块石块或者花木比较精巧别致,差官就带了兵 士闯进那家,用黄封条一贴,算是进贡皇帝的东西,要百姓认真保管。如果有半点损坏,就 要被派个“大不敬”的罪名,轻的罚款,重的抓进监牢。有的人家被征的花木高大,搬运起 来不方便,兵士们就把那家的房子拆掉,墙壁毁了。那些差官、兵士乘机敲榨勒索,被征花 石的人家,往往被闹得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卖儿卖女,到处逃难。

朱勔把搜刮来的花石,用大批船只运送到东京。运送的船只不够,就截劫运粮的船和商 船,把船上货物倒掉,装运花石。这大批船只自然还要征用大量民伕。于是船只在江河里穿 梭似地来往,民伕们为运送花石日夜奔忙。这种运送的队伍叫做“花石纲”。

花石纲一到东京,宋徽宗见了,果然高兴,给朱勔加官升职。花石纲越来越多,朱勔的 官也越做越大。一些达官贵人,谁敢不讨朱勔的好。人们把朱勔主持的苏杭应奉局称作“东 南小朝廷”,可见朱勔权力之大了。

上下五千年

198 方腊起义

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 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 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 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受尽花石纲的 苦,就决心把大家组织起来,造官府的反。

公元1120年的一天,几百个苦大仇深的农民聚集在方腊的漆园里,方腊激动地跟大 家说:“国家好比一个家庭,如果一户人家,小辈整年劳动,好容易挣了一点粮食布帛,却 被他们的父兄胡乱花费了。小辈稍为不称他们的心,就挨他们鞭打。你们说这应该不应该?”

大伙儿齐声回答说:“不应该!”

方腊又说:“那些做父兄的浪费还不算,又拿家里财物去向敌人讨好求情,你们说该不 该?”

大伙儿愤怒地回答说:“哪有这种理儿?”

方腊流着眼泪说:“现在官府赋税劳役那么重,那些大官们还要敲榨勒索。老百姓好容 易生产了些漆、纸,也被他们搜刮得精光。我们一年到头劳苦,结果一家老小受冻挨饿,连 一餐饱饭都吃不上,你们看怎么办?”

大伙儿听到这里,都高声嚷起来说:“请您下命令吧!我们听您的。”

方腊受到农民的拥护,就打起杀朱勔的旗号,发动起义。方腊担任起义军的统帅,自称 “圣公”。将士们带着各色头巾,作为标志。愤怒的起义将士,杀死那里的官吏,焚烧他们 的住宅。青溪附近一带的百姓都被官府害苦了,纷纷响应方腊起义军。没到十天,起义军就 聚集了几万人马。

当地官军将领派兵镇压,被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两名宋将被杀死。起义军乘胜攻进青 溪县,赶跑了那儿的县官。接着,又接连打下了几十座县城,很快打到了杭州。

警报传到东京,把宋徽宗吓昏了。宋徽宗赶快派童贯带领十五万官军到东南去镇压起义。

童贯到了苏州,知道花石纲引起的民愤太大,立刻用宋徽宗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承认 错误,并且撤销了专办花石纲的“应奉局”,把朱勔撤职。

东南的百姓看到朝廷取消了花石纲,罢免了朱勔,总算出了一口气。哪儿知道童贯正在 这时候,加紧部署镇压起义的兵力呢。

童贯集中各路大军进攻,方腊不得不退回青溪,据守在山谷深处的帮源洞坚持战斗。官 军不知道山路,没法进攻。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起义军里出了奸细,给官军引路。官军终于 摸到帮源洞,方腊没有防备,被俘虏了,没多久,被押解到东京,惨遭杀害。

方腊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给北宋王朝一次沉重的打击。这时候,在北方也爆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