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江文艺 2003年第08期-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小范围的风波很快平息下去。
  流言与科学几个回合的较量,人们已经闻到了硝烟。
  
  二、交锋
  
  4月16日下午2点,天门市的金方义在妻子胡金枝陪同下,从北京到汉口,—路辗转住进天门市一医院。
  5个小时后,金方义在医院去世。因其症状可疑,院方迅速组织专家,初步认定死者为疑似非典病例。
  险情来势迅猛。
  17日下午5时10分,同济医院副院长徐永健、省疾控中心消杀专家王沪生等4人组成的专家组,连晚饭也没吃,风尘仆仆连夜冒雨赶往天门。
  不料,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晚9时30分,徐永健等一行在天门境内发生车祸,一名司机身受重伤。连夜手术。王沪生被困车内两小时。
  夜,是一片宁静;车内的徐永健,却是焦急万分。
  18日凌晨,还没等天亮,徐永健便赶到医院,连夜对病人进行会诊,确认病人为疑似非典。
  疫情无小事。省卫生厅朱忠华厅长接报后,命令再次组织呼吸、消杀、流行病学专家会诊,最终确定为疑似非典病例。
  “立刻隔离密切接触者!”电话里传来朱忠华嘶哑的声音——从2月12日开始,他已经没有好好休息过了。这些日子,他的咽炎造成了水肿,每至深夜,他不得不去医院输液。4月17日,湖北省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省防治非典指挥部前身成立后,小组办公地湖北饭店碧云楼就成了他的家。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朱忠华脸色凝重。
  疫情就是命令。
  ——天门30余名民警出动了!
  ——20名疾控人员出动了!
  ——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群干出动了!
  不到半小时,所有的力量如箭出弦,浩浩荡荡奔赴筑“堤”现场。
  他们一个个精血饱满,清一色汗光闪闪。
  死者居住地被封锁!
  死者尸体被转运到市殡仪馆!
  死者的住所也迅速进行了消毒!
  报告,死者妻子、接触过他的亲属,同病房的6名病人,以及抬过他尸体的人员已经进行隔离!
  报告,经对天门、武汉、汉川等地进行排查,共找到死者亲属、中巴司机、医护人员等57人,已经成功进行了隔离!
  一个个急促的电话汇集到了省市两级指挥部。
  尘埃落定,朱忠华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安稳下来。
  有这样一组数字可以说明战斗的惨烈:我们的这些英雄,3天3夜,赴全市20多个乡镇和市直单位,共调查群众100余万人次,筛查出与死者接触过的人员63名。
  这些原本枯燥的数字,在我的心目中,变成了最新的诗,变成了最美的画!
  在黄冈,另一场战斗同样惊心动魄。
  4月20日下午,一份发自公安部的紧急传真,带来非同寻常的讯息:北京非典患者李某,患病前一周曾到黄冈逗留,请注意排查。
  与病魔赛跑,落后半步就可能失去主动,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耽搁和麻痹!黄冈市委书记段远明撂下吃了一半的饭碗,抓起电话,与市长刘善桥紧急磋商后,通知卫生、公安、财政等部门负责人:“10分钟内赶到我的办公室!”
  会议气氛严肃,当即果断决定:“立即对有关人员进行排查,并作好隔离治疗的一切准备!”
  一个个相关名单被开列出来,一个个相关对象开始受到调查。
  很快,黄冈市中心医院34岁的内科医生张宏进入视野。
  事不宜迟!段远明、刘善桥现场指挥布置隔离病区,紧急调集医护人员。
  20日晚10时,张宏被严格隔离。从接到北京传真到隔离张宏,前后只用了短短4小时。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种争分夺秒的安排,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蔓延,为张宏的救治赢得了时间。
  黄冈的疫情惊动水果湖。省长罗清泉一夜辗转难眠。清晨,他再一次询问有关部门:“省里专家动身了没有?”
  隔离、报告、会诊、防疫……环环相扣,一切都是那么迅捷而有序。22日凌晨,张宏被确诊为输入性非典患者。这是我省首例SARS病例。
  上午10时,消息传到省政府,一直放心不下的罗清泉当即发出指令:“一定要千方百计救治患者!”
  下午,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永良给段远明发来传真:“对直接接触者尽快查清,尽快安排住院观察,坚决截断传染源。”
  这一天,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国外访问的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获悉情况,挤出时间,从网上下载一份抗击SARS的长文传回武汉。并反复叮嘱罗清泉杨永良:“不惜一切代价治好非典病人!”
  也就在这一天,救治SARS患者的各项工作,迅速在古城黄州展开。
  段远明、刘善桥亲自上阵,现场布置设立由公安民警担任警卫的隔离区,在6个小时内,将与患者接触的42人全部隔离观察。
  局势立即扭转,人心恢复平静。
  一个星期内,湖北同时漂亮地拿下了两场战斗。而疾风暴雨过后,湖北也逐步显得坦然和成熟起来。
  
  三、一个小插曲:流变的谣言
  
  4月25日,平静的武汉疫情突现波澜:华中师范大学谭教授被临床诊断为非典;
  紧接着,2天后,郭老师也被诊断为非典;两人同被送进了武汉市传染病医院。
  谣传又来了。几乎形成了规律,只要一遇到突发事件,对SARS显得最被动,背负最大压力的时候,谣言就肯定要攻入人们灵魂脆弱的深处。
  5月4日中午,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镇。在艾家湾村,沿路见到许多房屋门前遍地都是鞭炮的纸屑。艾松柏闲坐在自家副食店里——店里的鞭炮和草纸早已卖完。从他掌握的情况来看,谣言已经出现了两个“版本”。
  “五一”前的一天,出去串门的老伴急匆匆地回来告诉他,听说放鞭炮、挂艾草可驱邪、可防治非典啊,我们要不要也放一挂?
  艾松柏将信将疑,但他还是放了一挂:“我想大家都在放鞭炮,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他家放了鞭炮后,不少村民一看也放心不下了,纷纷效仿。
  其实当时,“放鞭炮、挂艾草可驱邪、可防治非典”的谣言已经在武汉周边及江汉平原一带甚嚣尘上。
  艾松柏后来对笔者讲,到了5月3日,他又听来一个消息,一些村民的亲戚打电话来,透露了哑巴的说法。至于到底是哪个村民,哪个哑巴,他也不清楚。黄陂区李家集镇派出所抽警力就此进行了一番调查。确认此传闻源自孝南区杨店镇官家河村一哑巴后,该派出所与孝感警方联系,结果证实官家河村并无此人。
  
  谣言就这样一再流变,越传越神奇。
  省公安厅非典办接到情况反映后,再次在媒体上发出紧急通知,严查故意散布谣言扰乱治安的行为,并将对此谣言进行调查。
  在采访中,笔者还发现,几乎每一位传谣者,其实都不怎么相信谣言。但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假如真的有这事怎么办?”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部分群众科学素养薄弱,也揭示出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弱点:面对某种对自身生命构成极大威胁而又不知如何抵御的情况时,往往陷于恐慌,手足无措。
  但封建迷信在科学面前显得实在苍白无力。在警方采取果断措施后不到一个星期,谣言不攻自破。
  “这些谣言对社会的破坏力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但攻破谣言,制止人们恐慌心态的办法却非常简单,只有四个字:公布真相。”这是事态平息后,人们总结此次危机经验教训时达成的共识。
  
  四、生命的堤防
  
  5月15日夜,当我和我的同事从位于汉口沿江大道的武汉市防治非典指挥部走出来时,顺便在长江边溜了一圈。
  雄浑深沉的长江水,依然默默地在那流淌着。这时正是近于旧历月中,江面显得银光灿烂。这样的夜晚,如果缩裹在银色的月光下去做着尘世的梦,实在是有些过于奢侈——这时,还有多少双熬红的眼睛继续在灯光下奋战?
  我不禁想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二科的新娘子护士毛庆华。
  5月3日。小毛与丈夫将双方父母接来吃晚餐,算是婚礼。
  饭桌上,同事打来电话:医院已派出首批人员到隔离病房。小毛急了:“我早就报名要到隔离病房去,这次机会我不能错过。”她对丈夫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