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臣家的人们 作者:司马辽太郎-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十一岁的德川义直和第十个儿子德川赖宣的迎接,两人在路上向秀赖一行点头招呼。清
正一眼瞧见,前来迎接的义直和赖宣都各自叫他们的书僮撑着一把阳伞,便提醒他们道:〃你
们这样,对贵人是很不礼貌的啊,快快把阳伞收起来!〃
  清正这种无所顾忌的态度,事后令家康很不愉快。但是,家康并没有马上整治他。在家
康死后,加藤和福岛两家都毁于江户政权之手。
  总之,十九岁的秀赖一行进了京城。其队伍之华美,与太阁生前如出一辙。行列是由一
千名士兵分两列行进,各举着用玳瑁装饰着的长矛,这是秀吉的行列的特征,此外,长枪队
的枪套全部都是用华贵的虎皮做成的。京城里的百姓们已经多年没有见过这样的行列了,他
们眼瞧着从面前通过的丰臣家的这绚丽夺目的仪仗,回想起昔日太阁殿下在世时,那种如当
顶的太阳一般灿烂辉煌的情景,一个个都无不感动得落下了热泪。那时候,京城的百姓们在
感情上可以说绝大多数是倾向于丰臣家的。当时在街头巷尾传唱的一首童谣里,就有这样的
歌词:
  待到十五岁,筑垣防豺狼。
  意思是说,等秀赖殿下长到十五岁成人的时候,赶快加固大坂城的防卫,以防家康把城
抢去。而这位秀赖如今早已长成人,年纪也已经十九岁了。如今他带着一支与先父秀吉同样
的行列上京来了。京城的百姓们目睹这一切,说不定会觉得如在观看一场动人的戏剧一般。
当人们看到两手提着战袍、紧跟在秀赖乘坐的轿子旁边那个身高六尺有余的彪形大汉清正,
准会为他那赤胆忠心所感动,对清正这位大丈夫,更增添几分敬佩之情的吧。清正这个人物,
从他在世的时候起,他的名字早就成为百姓们所崇敬。就连在德川家所住的江户城,居民们
也编了个歌谣来唱他:
  江户无赖汉,碰碰也没啥。
  红鬃烈马(指清正的坐骑)跑,千万别挡道。
  从伏见到京城,走的是竹田官道。走到半路的时候,只见藤堂高虎和池田辉政跪在前面
的道路两旁迎接。他们虽然早已是家康的大名了,然而,他们处在这个时代和这个时期,对
于上下关系的认识是多少有点模棱两可、含混不清之处的,在他们看来,家康好象只是上司,
而不是主人似的。但是,跟丰臣家之间,则是一种完完全全的主仆关系。因为这个缘故,他
们对秀赖行了跪接的大礼。不过,这也仅仅是表面形式而已。他们的忠诚之心早就飞离丰臣
家了。在轿子旁边卫护着的清正,一见他们两人,便招呼道:“请二位也一起来保驾!”
  于是,这两位原本对家康忠诚不贰的旁系大名,此刻也不得不撩起自己的战袍,和清正
一起,跟在秀赖坐轿的两边行进了。
  秀赖的坐轿从正大门进了二条城,不久就来到了家康住处的门前。
  家康早已在门口迎接。三十多个诸侯全都跪伏在门前铺着白沙的庭院里,等待秀赖从轿
子里走出来。
  清正在轿子旁边跪下了右膝,接着又托举起双手,抓住了轿厢的拉门。轿门发了哔哔哔
的声音,被拉了开来。
  “长得怎么样啦?”
  这是家康当天最关心的事情。他差不多是在屏息凝神地等待秀赖出来。这个完全在大坂
城的深宅大院里长大的秀吉的遗孤,在世人面前露面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这也是秀赖首次
在历史上留下了有关他的身材、风貌的记载。
  秀赖从轿厢里出来了。
  家康差一点叫出声来了。面前的秀赖长得很魁伟,身高大概超过五尺八寸吧。肤色白净,
目光炯炯,是个一表堂堂的伟丈夫。他仅仅在人前这么一站,就使人觉得,仿佛有一个发光
体在向四周放射着光芒似的。秀赖魁伟的身材,完全象他的外祖父浅井长政,倘使在头脑聪
慧这一点上,也承袭了他的外祖父,那就非同小可。
  家康心中暗暗地这么琢磨。想着想着,他突然变得心境开朗起来。这情形,如果从家康
所处的政治立场来说,是有点不可思议的。但是,家康是喜爱体格魁伟的年轻人的。不仅家
康如此,这种爱好,可以说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的一种习性。也许正是这种习性,突然
使家康变得愉快起来的吧。此刻,只见家康领头向后厅走去。秀赖带着清正和年岁尚轻的木
村重成(秀赖乳母的儿子)作随从,大踏步地紧跟在家康身后前行。秀赖吩咐木村重成带了
把刀。走过宽阔的长廊,穿越白书院的前方,不一会儿,一行人进入了叫作“御座间”的后
厅。
  家康面北就了座。
  秀赖坐在朝南的与家康相对的座位上。这是一次双方地位对等的会见。清正则坐在离秀
赖身边不到二尺的地方。今天,他偷偷地在怀里藏了一把短刀。因为按规定,在进入客厅的
时候是不许带刀的。
  由于地位是对等的,因此双方同时向对方行了礼。稍顷,北政所——这位如今已经入了
空门的法号高台院的宁宁,从里面走了出来,坐在家康和秀赖之间,担任着双方的调解人的
角色。从级别来看,位居从一位的高台院,是在座的人中最高的。
  不一会儿,饭菜端上来了。负责上菜的是德川家的亲信重臣伊贺守板仓以及永井右近、
松平右卫门大夫等,他们一个个神情肃然、仪态端庄地把膳盘举过了头顶。秀赖按照清正的
事先交代,对于连续上到面前的豪华至极的“七五三”主菜,一概不下筷子,就连酒杯也只
是在嘴边碰一碰做个样子,一滴酒也不饮进肚子里。会见可以说完全是个仪式,双方都一言
不发。不久,当酒过三巡的时候,清正对秀赖建议道:“殿下的母亲大人谅必在大坂久等了,
是否就此告辞了吧。”这时,家康才启口说话。他用极其明快的语调说道:“说的是啊,殿下
的母亲大人想必在大坂等得焦急了。这就请殿下快回去禀报吧。”说完,家康便站起了身,
与此同时,秀赖也站了起来。他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
  家康在铺席上走着,一直把秀赖送到隔壁的厅堂里。他一边送着,一边抬头瞥了一眼秀
赖,用敬称高兴地说:“想不到,您已经长得这么高大了。这是值得大庆大贺的事啊!老夫
也已到了风烛残年,今天都不知道明天会怎样啦。”接着又说道:“老夫归天之后,小儿右
兵卫和堂陆介(指家康第九个儿子义直和第十个儿子赖宣)之事,还望多多关照。”
  此刻,家康最宠爱的两位公子义直和赖宣,就在面前。秀赖向他们看了一眼之后,微微
一笑(直到这时候,脸部表情才有了变化)。
  秀赖态度明确地回答说:“我知道了。”
  这口齿清晰的答话,使家康对秀赖的妒恨之心,前所未有地高涨起来。本来,年老本身
就已经令人感到输了三分;而年轻这件事,在老人的眼里,它本身就意味着骄傲。当下,家
康拿定了主意:非得在自己生前,把这个年轻人除掉不可!
  且说秀赖离开京城回去了。送走秀赖之后,家康到自己的屋里休息去了。这时,本多正
信进来请安。连卧室都能进入,这是家康给这位年老的谋臣的特权。正信是来打听今儿个晌
午时分会见秀赖的感想的。
  家康沉吟半晌,不久,脸上露出不快的神情,回答说:“原听说秀赖是个愚鲁之辈,事
实全非如此,此人聪明机灵。看来不会肯甘居下位,受命于人。”
  据传说,这时候正信跪进几步之后对家康进言道:“老爷可不必担忧,敝人有一妙计。
若依此行事,管保叫他变得愚鲁。”但是,也不知道这传说真假如何。正信的所谓妙计,是
指暗地里吩咐随千姬从关东到大坂去的侍女们,叫她们设法让秀赖沉湎于酒色淫乐,使他丧
失意志。听说,果真曾经下达过这样秘密的指示。但是,据笔者看来,无论是一直尊重现实
的家康,还是他的谋臣正信,都不是这等天真幼稚的人,他们不会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这种
并不高明的谋略之上。
  最后,不得不动用武力了。
  顺便说一下,在这之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几个与丰臣家关系较深的大名都相继去世了。
他们是六十五岁的浅野长政、六十九岁的崛尾吉晴、五十岁的池田辉政以及三十八岁的浅野
幸长等。退一步说,即便他们都还活在世上,那也已经没有人拥有足以保卫秀赖的政治力量
了。即便加藤清正也不例外。何况一旦有事的时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