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臣家的人们 作者:司马辽太郎-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激动和兴奋,相反,对于这种有点强加于人的作法,甚至感到很不愉快。
  “如何处置,听主上吩咐。”
  “我考虑一下。”
  家康只回答了这么一句话。严刑拷打了阿满的筑山夫人,对于这件事,在家康面前只字
未提。她暗暗思忖,只要不张扬出去,那么这事儿就不会公开,只要事情不公开,那么这孩
子也就不会被认作是德川家康的私生子了。
  冬去春来,到第二年的二月八日,阿满生了双胞胎。其中一个由于窒息而死,另一个落
地之后,在产褥上苏醒了过来,是个男孩。
  作左把事情的大致经过禀报了滨松城里的家康。家康差人送去了印有家徽的婴儿用的衣
服,虽然过于简单了些,但总算由此而承认了是自己的孩子。但是却不肯和孩子见面,更没
有去看望孩子的母亲。这也并没有特别的理由,只因为家康对这件事,总不免觉得有点格格
不入,引不起他的兴奋和激动。
  作左要求道:“这是主上的公子,请您为他取个名吧。”
  亲生父亲给孩子取个小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家康却似乎有点懒得去考虑。
  家康问作左道:“脸形怎么样?”
  作左拿起笔,把这婴儿的脸形画在纸上。画得很拙劣,有点儿象鲶鱼。
  家康接过画,自言自语地说:“这不是象条义伊鱼吗!”
  所谓义伊鱼,是生长在三河地方山涧溪流里的淡水鱼,写作黄颡鱼,各地有不同的读法。
它是鲶鱼的一种,只是比起鲶鱼来,身子略微瘦长些,嘴上长着八根胡须,鳍上长了刺,被
它扎着,疼痛异常。当你去捉它时,它会从水里窜到空中,发出“义伊”的声音。在三河地
方的人家,常把它切成大块,放在酱汤里煮了吃。味道并不怎么鲜美。
  家康说:“就叫于义伊吧。”
  家康并不是出于幽默感而给孩子取这么个名字的,对他来说,这孩子的出生,并没有引
起他的兴致,说实在的,他只觉得此事叫人心烦。作左带着这个名字来到住在冈崎城下一家
民房里的产妇阿满的床铺前,告诉了她。
  阿满轻声重复着说:“是叫于义伊少爷吗?”
  她觉得这名字有点稀奇古怪,但从此,这小子便用了这个名字。既叫于义伊,也叫于义
丸。说来也怪,果真脸形奇特,长得象鱼。
  于义丸满三岁了。
  但还不算是德川家的孩子。作左自己当了这孩子的养父。明明是家康的次子,却不能算
德川家的人,连和父亲都见不了面,对于这个不幸的孩子,作左倍觉怜悯,他左思右想,考
虑着办法。
  他总算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取得家康的亲生儿子信康的同情。
  幸亏信康深受家康的宠爱。而且,信康如一般的年轻人那样,正义感很强。作左为此特
地到冈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信康。果然不出所料,信康深表同情。
  信康说:“我以前一点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弟弟。”
  要是他早知道有个弟弟,他是不会置之不顾的。这事儿他连母亲也没告诉。这位年纪还
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明白,如果此事被母亲筑山夫人知道了,那么于义丸的性命就难保。信
康还说道:“一切由我来调处吧。”这件事激起了信康的正义感,他变得热血沸腾了。
  信康设计了一场戏。他对作左说,不日之内家康应织田信长之召,从滨松出发去岐阜,
途中将在这冈崎城里住一宿。到那时,我将设法让弟弟与父亲见面。
  这一天来到了,家康进入了他下榻的冈崎城,和他的大儿子冈崎城城主信康,在一室之
内见面了。
  “你身体也很健康,这是再好没有的了。其他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吧。”
  家康说了这么一些话,算是和儿子见面时的寒暄。信康两眼平视,一个劲儿地盯着家康,
不言语。眉宇之间透露着怒气。家康面对儿子这样的目光,不由得感到困惑,只见他微微一
笑,就象要讨好对方似的。
  “怎么啦,有什么变故了吗?”
  信康点了点头说:“有着哪!”
  就在这当儿,发生了一件怪事。靠走廊一边的纸门,咯嗒咯嗒地响了起来,好象有人要
开它。接着就听见一个稚嫩的声音连声地喊着:“爸爸,爸爸。”
  叫家康爸爸的,只有信康一人。但是家康又想起了另一个人,这便是作左所抚养的于义
丸。家康立刻省悟到了这一点,注视了一下信康的脸。信康仍然直盯盯地望着父亲,眼中带
有责备的神情。
  家康恍然大悟地说:“啊,我明白了。”
  他主动站了起来,走过去打开了纸门。只见走廊里站着一个小孩,胆战心惊地仰起小脸,
望着家康。家康把他抱了起来,回到屋里。
  家康对坐在自己膝上的孩子说:“我就是你的爸爸。”
  小孩没有哭,只是一个劲儿地仰视着家康。
  这时候,信康躬身行礼道:“可喜,可贺!”
  信康用这句祝贺的话,肯定了这次父子会见的意义。这样,于义丸和父亲家康才正式见
了面。从这一瞬间起,于义丸,亦即日后丰臣家的养子结城秀康,取得了家康的次子的地位,
成了德川家的一名正式成员。

第二节

  从那以后,几年过去了,德川家的家庭内部发生了不少变故。而最大的变故则莫过于如
下的灾祸了:嫡子信康跟母亲筑山夫人一起,在岐阜的织田信长的命令下,被迫自尽。那是
天正七年(1579)的事。
  这桩灾祸起因于织田信长在政治上对信康的猜疑。说是信康私下里串通甲斐地方的武田
氏。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得而知。当时,德川家的人谁都不相信,但是信长却相信这是事实。
他命令家康杀他的妻子和儿子。也有人说,这是因为织田信长听说德川家接班人的才干非同
寻常,感到他对织田家的将来造成了威胁。他通过杀害他来谋求自己子孙的安全。
  信长的真意如何,虽然无人知道,然而他的命令却很明快。家康作为信长属下的大名,
是照办还是谋反,只有这两种选择。要谋反,则家康实力太弱小。东边有武田氏,其军事力
量对德川家,一直是个压力。为防止来自东边的武田氏的军事威胁,家康只得象以往那样依
靠织田家。为了保全德川这个家,他不得不杀信康和筑山夫人。
  家康果真把他们杀了。这并不是作为父亲和丈夫的他,对自己的儿子和妻子缺少爱情,
而是为了保全他含辛茹苦地培育起来的德川家族的权力。连他自己也不得不服从这个已经建
立的权力。信康死于天正七年九月十五日,他的死刑是在远州的二'左〃亻〃右〃吴〃'执行的。
信康的母亲死于前一个月的二十九日,是在远州的富塚行刑的。当时信康刚二十一岁。三河
地方的民众得知这一不幸的事件之后,无不失声痛哭。
  茫茫人世,何有这般辛酸事?
  如此俊才,从今以后再难有!(见《三河评话》)
  妇孺老幼人人私下这样议论纷纷,为屈死的少将军痛惜。
  这次事件,在家康心灵上所造成的创伤是极深极深的,以至于直到他得了天下之后的晚
年,这心灵上的创伤也未能愈合。但是,家康是一个天生具有非凡的忍耐精神的人,因而使
他能完全忍受住了这一惨事。他并没有因为过分的悲痛而精神失常,无论处理日常的军务还
是政务,都没有显出丝毫的呆滞。也许可以说,比起下了处死命令的信长来说,这位接受命
令,付诸实行,并能忍耐住了的家康其人,更是一个异乎非常的人物。
  如果按照顺序来说,德川家的接班人这个位子,应该由于义丸来坐了。然而,家康对这
件事却显得毫不关心的样子。于义丸究竟是聪明还是愚钝,有没有能力肩负执掌将来的德川
家的重任,对于这样的问题,家康似乎连加以考察一下的兴致都没有。有一回,作左拜谒家
康时,以试探的口吻说道:“在下观察于义丸少爷日常的举止言谈,觉得少爷才华出众,不
同凡响,将来有希望成为一员作战勇猛的名将。”可是家康却并不应和。
  家康说:“从一个刚刚六七岁的小儿的举动,哪能占卜他将来的才干如何如何啊。”
  事实也许如他所说的。但是,养护人作左听见这么一句话,是很不满足的。按作左看来,
好象问题归根到底是在于义丸的亲生母亲阿满身上。家康在那回和于义丸见面之后,便把阿
满叫到了滨松城,给了她一个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