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银河英雄传说-第6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能真正实施大规模的绿化计划的话,居民应该早就可以超过1百万才对。”

  但事实上,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只有平民106900人,军人3600人,帝国军的俘虏55400人而已,连首都海尼森的一条街道都填不满的人口,全部集中居住在狭窄的植物繁生地域。虽然说是非常狭窄,但由于人口太少的缘故,过于稀疏的印象仍旧不会改变。有着丰饶的水和植物但人口很少的星球,在有人类进出的宇宙中是不存在的,人类没有水和植物的话是无法生存的。

  杨拜托派特里契夫上尉带他到标高较高的地点。地上车走在没有正式铺设、只是在砂地中注入硬化剂的路面上,最后在一个较高的小山丘上停车。色彩单调的平坦土地展开在面前,在这之中,植物的绿色和水的蓝色,似乎强调着些微的生命力。

  像这样眺望着,就会了解行星海尼森是个如何深受水与绿之惠的丰饶土地。建国之父亚雷·海尼森下定决心完成的1万光年的长征,的确获得他所求的回报,这是指自然环境方面。

  “问题是在于政治方面又该怎么说呢?”

  这么想的话,并不是在讽刺,他是真心的尊敬着亚雷·海尼森,当看到他的理想被贬损、被玷污,民主政治堕落成了愚民政治的时候,会觉得不愉快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光明正大在政治上行不通,这的确是事实,但对于用这个当做免罪符来到处挥舞、尽情扩张私权的这种人,杨根本无法提起尊敬他们的心情。

  话又说回来,在这里设置的俘虏收容所,占地面积664万平方公里,位于绿地和岩石沙漠的界线上,占地范围有三重的铁丝网围起来,但就算从收容所中逃出动也没有其他地方可去。要到其他的星球上去,非得利用一个月仅有一班的定期客货机不可,再加上根本不会有停泊在星球上的行星间运输船。人数超过5万人的俘虏比较起来也是较为自由,也能自由出入收容所,可以去农场或矿山去打打零工,或者是到行星上唯一的都市,耶柯尼亚大都会——明明是穷乡僻壤还偏偏取这种夸张的名字——去买东西。基本上,夜间是禁止外出的,但能赶得上就寝和起床时的点名就不会有事,甚至更极端的,在这中间,如果离开收容所然后又回来的话,绝对不会受到处罚。原来说来,同盟是自由的民主社会,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为这个理由,所以对帝国军的俘虏待遇相当宽厚,但由于财政上的问题,不能在这种地方太浪费,不过就算现在,俘虏们所受到待遇也绝不能说是恶劣的。“比同盟军的下级士兵所受的待遇还好”这种话,还被拿来当作不好笑的笑话来说。

  从只是名为“宇宙港”的宇宙港到收容所,坐地上车要花1小时的时间,从收容所正门到所长室所在的本部,还要再花上10分钟的车程,从玄关大门徒步走到所长和等待接见,又各花了5分钟。好不容易杨总算见到他的上司所长了。

  “我是杨威利少校。”

  “你好,我是巴纳比·柯斯提亚上校。”

  在自由行星同盟中,校级军官的退休年龄是65五岁,以杨的标准看上去,柯斯提亚上校似乎已经将近退休年龄,但实际上,上校只有59岁而已,对杨来说,是和他父亲同年代的人。柯斯提亚上校有着像是在黑褐色的布料上杂乱放着白色丝线似的短发,和同色调的硬短胡须,是个有着对茶色的眼睛的中年人。给杨的印象有点太一板一眼,不过这当然是以杨的眼光标准,如果让杨来看也觉得“不太像话”的话,这个人身为军人来说,问题可就大了。

  杨的视线停在坐在书桌之后的柯斯提亚上校的头部上方。一张放大的照片,装在相框中,装饰在墙壁上,那是“730年党”的其中之一,被冠上“进行曲”这个冠词的贾斯帕提督的肖像照片。察觉到杨的视线,柯斯提亚少校重重的点点头。

  “是的,我年轻的时候参加过第2次迪亚马特会战。”

  也不是很令人吃惊的事,参加过那次会战生还的人有好几百万,除去在那之后死亡的人,剩下的人还是相当多,只不过以年龄说来,就算是在当时最年轻的人,到现在也应该有60岁了才对,没想到柯斯提亚上校就是这其中之一。

  肖像照片中的人,静静的承受着杨的视线。从军服胸前的阶级章,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这是第2次迪亚马特会战当时的照片。年轻、锐利、精悍、充满斗志及生气的“进行曲”贾斯帕,是当时的中将。和有着不幸晚年的僚友们不同,对贾斯帕来说,也许有比第2次迪亚马特会战更精彩的时期也说不定。

  柯斯提亚上校闭起眼睛,回想的涟漪似乎传遍了全身。“我在那个进行贾斯帕的手下作战,才刚从专科学校毕业,16岁,是最年少的士兵。我到现在还记得贾斯帕提督对我说话时的感动。”

  杨回想起蜜莉亚姆·罗察士的话。真实和事实间的差距,这当然不是指善与恶之间的差距。基本上来说,认为哪一边比较重要,应该任由各人的自由来判断,问题是在于,A这个人的真实和B那个人的真实相互冲突的时候,其中一方不当地侵害他方的这种场合。比方说,把当权者或仰其鼻息之辈的历史观,强迫灌输给一般市民的话,这就会产生出像银河帝国的那种社会出来。

  柯斯提亚上校,从专科学校毕业过了43年,只差一步就会被人称之为“阁下”了。对21岁就误打误撞升到少校的杨来说,想到柯斯提亚的辛劳,不由得为之脸红。真是的!杨对于被卷入一团混乱中,结果反而出人头地的自己,重新认识了一番。不过这个姑且先不去管它,杨趁机提出他的问题。

  “布鲁斯·阿修比提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对杨提出的疑问,柯斯提亚表情认真的斜着头思考着。

  “总之就是个像神话一样的人。那个人根本就不是能被批判啦、或者批评的对象。”

  也就是说,已经成了一种信仰了。从柯斯提亚上校给人的印象,不知道为什么,杨似乎能够理解。

  收容所长柯斯提亚上校,将一名士兵的回想放回过去的领域。对这个年龄和他相差38岁、阶级却只差两级的新任部下,有许多事要训示,即使是著名的“艾尔·法西尔的英雄”,一个从军官学校毕业还不满一年的小毛头,对俘虏收容所的营运,应该是一无所知,没经验的外行人才对。在告诉两、三点注意事项之后,上校的表情稍有改变。

  “俘虏们之间有着自治组织的事,你听说过吗?少校。”

  “是,曾经听说过。”

  这个仅称之为“自治委员会”的组织,很讽刺的,是行星耶柯尼亚的最大的社会团体。同盟军的士兵人数,还不到俘虏们的十五分之一,想以武力压制,在物理上来说是不可能的。在收容所60年的历史中,俘虏们的大规模暴动,只有在52年前,发生过一次而已。

  “55400名的俘虏一齐蜂起的话,3600名的士兵根本就是束手无策。”

  “杨少校,你有1个人打倒15名俘虏的自信吗?”

  “完全没有。”

  “那么就要和俘虏们好好妥协。当然没有必要让他们知道你的弱点,但如果不能以武力压制的话,就必须努力赢得自治委员会的合作才行。”

  ※       ※       ※

  令杨非常感到意外的是自治委员会的负责人,是位叫坎菲希拉上校的人物。一般说来,所谓俘虏们的组织,军官和非军官之间通常是分开的,而且大多数的情况是由非军官掌握着实权,而现在在行星耶柯尼亚,军官也好,下级军官也好,士兵也好,全部由一个团体统一起来,由上校担任它的负责人。由于耶柯尼亚的收容所中,没有将官级的俘虏,换句话说上校就是最高阶级。到底是在耶柯尼亚的收容所中,帝国军的阶级制度在异邦还能照原样发挥它的效果呢?或者是坎菲希拉上校这个人,具有优异的领导能力和众望所归呢?对于这一点,杨感到非常好奇,但柯斯提亚上校却没有再加以说明。

  走出所长室后,虽然不是很充分,但派特里契夫上尉对杨稍做了解释。坎菲希拉上校被留在收容所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他从第2次迪亚马特会战被同盟军俘虏之后,以后就一直待在这个收容所中了。”

  “待了43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