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1-02-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书稿未及出版,非常热心地帮我推介联系,周勋初先生亦多有拂拭,盛情可感。书后来出了两本:《文选与文心》一九九八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印行,《建安文学史》今年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印行,后者样书到时,程先生已归道山。呜呼,痛哉!
  就在今年年初,我将一本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的拙作论文集《魏晋文章新探》寄呈千帆先生,请他指教,很快收到回信,程老写道:
  顾农先生:
  收到新著,极喜。但循览题目,即知所论多前人屐齿所未及。先生多年钻研,知于此书小发之也。南大同事周勋初先生近亦集其论魏晋南北朝文章数十篇,为文学论丛一书,在江苏古籍出版社印行,颇与尊著有桴鼓之应,不知已见之否?专此复谢,敬颂
  道安

  故事的事故·文化事故

  故事的事故 · 文化事故
  ? 张远山
  故事家与道理家(自序)
  语言有两种基本用途,讲故事和讲道理。这是语言的两只脚,语言靠两只脚走路。但走路的时候,重心总在一只脚上。故事讲得好,是故事家。道理讲得好,是道理家。但是,重心在左脚时,右脚向前;重心在右脚时,左脚向前。所以故事家也可能讲道理,道理家也可能讲故事。因此有四种人,一、讲道理的故事家,二、不讲道理的故事家,三、讲故事的道理家,四、不讲故事的道理家。
  最好的故事家,不把道理讲出来,道理在故事之中。这样的故事家,是小说家。最好的道理家,不把故事讲出来,故事在道理之中。这样的道理家,是思想家。最好的小说家,讲的故事令人百听不厌,他的故事是独创性的。最好的思想家,讲的道理万古常新,他的思想是独创性的。戏剧家兼有故事家和道理家的长处,但他的重心落在故事这只脚上,他不讲道理,但他对道理提出疑问。伟大的戏剧,是伟大的提问。连最伟大的思想家,也往往被最伟大的戏剧家问得哑口结舌,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讲道理的故事家和讲故事的道理家比较容易混起来,但只要明白了他们的立足点,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就不会搞混。但问题在于,也许他们自己也没弄明白,自己究竟想干什么。所以,讲道理的故事家,往往故事没讲好,不得不用道理来救故事之穷;但是来救故事之穷的道理,一定不是独创性思想,而是老生常谈。讲故事的道理家,往往道理没讲透,不得不用故事来救道理之穷;但是来救道理之穷的故事,一定不是独创性故事,而是老掉牙的故事。老生常谈的道理,和老掉牙的故事,谓之俗套。他们想走路,但不仅没有向前,反而往后了。倒走也许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但肯定不是走路的好方法。于是需要幽默家,对各种背道而驰的行为进行嘲讽,让过于紧张的故事家和过于僵硬的道理家——稍息。
  幽默家还让人明白一个重要真理:语言的两条腿不应只顾赶路,而更应该舞蹈,语言的舞蹈是诗。幽默本身不是诗,但幽默消解不是诗的一切语言。幽默家从来不拿诗人开玩笑,因此幽默家是诗人的朋友。诗人不讲故事,也不讲道理,诗只是语言的狂欢。赶路的故事家和道理家都想超越前辈与同行,想把故事讲得更有趣,想把道理讲得更透彻。这种进取心当然值得赞赏,不过长远来看,没有无法超越的故事,也没有无法超越的道理。只有真正的诗,才是无法超越的。因为舞蹈的诗人根本不以超越任何人为目的,诗人发现美,诗人创造美,真正的美无法被超越。不同的美可以共存,当越来越多的不同形态的美共存于世之时,世界就越来越接近于天堂。目的性太强的故事家与道理家,常常与诗人话不投机。作为赶路的人,他们太在乎“进步”了,至少要竭力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道理家要驱逐诗人,而故事家则奚落诗人。但舞蹈是不以“进步”为目的的。人类走路的目的,最终不是为了赶到某个地方去,而是为了在某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停下来,驻足凝望,吟诗唱歌,聆听天籁人籁,欣赏美丽的画卷,与天地万物一起舞蹈。
  散步介于赶路与舞蹈之间,所以散着步看着沿途风景的语言,叫做散文。越来越匆忙的现代人,已经只顾赶路,忘了看沿途的风景了,更不必说停下来自由舞蹈。连本该舞蹈的诗人,现在也在急匆匆地散步了。然而人生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走路,而是为了在大自然的风花雪月中自由舞蹈。
  一 传统的事故
  有一回上课,教授讲述的是人类文明的悠久传统。
  我悄悄问我的同桌:“什么是传统?”他一愣,仿佛被我问住了。略一沉吟,他顺手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折成一个小纸包。纸包里面什么也没有,我不知道他又要弄什么玄虚。他在纸包外面写上“传下去”三个字,递给我,努努嘴,示意我传给后排的人。我莫明其妙地照办了。后面的人打开一看,吃吃地笑了,以为是个恶作剧。于是后面的人又包好,再传给另一个人;另一个人打开看了,也忍不住咯咯笑了,但依然小心翼翼地照原样包好,再传下去。就这样,这个空空如也的纸包传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手里。每个人看了都捂着嘴偷笑,但又都原封不动地包好,再传给下一个人……
  传递活动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好奇,除了教授,每个人都已经知道有一个神秘的东西在传来传去。处在传递链越靠后的人好奇心越大,期望值也就越高。期望值越高,当他面对空空如也的时候,被愚弄的感觉也就越强烈,就越是会无法控制地觉得好笑。传到后来,根本没有人弄得清楚这个该死的东西究竟是从谁的手里传出来的。我正在奇怪,这个空空如也的东西为什么会给人们带来如此巨大的欢乐?这时,竟有人故作神秘地又把它传到了我的手里。
  我刚想自作聪明地嘲笑那个传给我的人,突然醒悟了。我在一刹那间明白了人们欢笑的原因,肯定——我敢跟上帝打赌——肯定有人在里面写了什么有趣的东西。我也充满好奇满怀期望地把它打开,谁知还是空空如也,只有包裹着空空如也的那个绝对命令:“传下去!”“传下去!”“传下去!”可笑的不是空空如也,可悲的是竟没有人能抗拒这个至高无上的空洞命令。我顿时歇斯底里地放声大笑起来。霎时,所有的人,包括那些还没有加入传递链的人,都跟着我一齐歇斯底里地放声大笑起来。在笑声中,我把这个该死的纸包收起来,藏好。
  下课后,我听到同学们在纷纷猜测那个纸包是谁传出来的,又为什么会突然失踪。大家又一齐莫名其妙地大笑。教授问我们笑什么,一个同学把空纸包的传递游戏告诉教授,教授也莫名其妙地大笑起来。教授又把这件事讲给其他教授听,所有的教授都莫名其妙地大笑起来。整个校园里,到处在莫名其妙地大笑。但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人没有笑:我的同桌没有笑。我发现,笑的人是疯子,不笑的人更是疯子。笑的人莫名其妙,不笑的人更莫名其妙。
  二 天道的事故
  很多年前,我在一本古书里读到这样一句话:“天道好还。”意思不大好懂。后来阅历渐多,似乎有些明白了,那是善良者的自我安慰,以为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而且是现世报。每当有人做了缺德事,预言家就会说:“天道好还——走着瞧吧!”但是马后炮必须等到缺德者真的遭了报应,才会幸灾乐祸地说:“果然不出我所料——天道好还嘛!”马后炮的事后总结永远正确,预言家的事先预言却常常落空。被预言家料到的“天道好还”,大多在通俗小说里才有,现实生活中却极少见。“天道好还”属于虚构的好故事,而现实生活中常常恶有善报、善有恶报,上演“天道不还”的事故。
  “天道好还”论,鼓励人们做积德事。为什么要积德呢?因为积德就像积累资金,积德积累到一定程度,积德者就有了做缺德事的资本,于是缺德与恶道就会“天道好还”地重新上演——只是角色关系互换了。
  媳妇受恶婆婆虐待,始终逆来顺受,做个好媳妇。苦熬二十年,好媳妇终于熬成了婆婆,但好媳妇却不肯做好婆婆,而是也做恶婆婆,把二十年来的尊严损失和利益亏空恶补回来。
  下属受恶上司百般欺凌,始终逆来顺受,做个好下属。但是好下属每天想着“有朝一日……”等到“有朝一日”终于盼到了,好下属却不肯做好上司,而是也做恶上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