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博览群书2004年第03期-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国学者布西亚说:十九世纪塑造出了工人,二十世纪塑造出消费者。十九世纪前全世界大致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没有那么强的钟点,那么大的约束,大家不需要密集在一个厂房里,很有纪律地合作。二十世纪塑造出消费者。塑造消费者的一大手段就是电视广告,电视广告培养出一代新人,这些新人患有一种疾病叫做嗜新症。这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结构导致的。
  我理解资本主义有这样几个内在的矛盾。一个内在的矛盾是机器的完美与人的残缺。在从前资本主义、从贫困时代走过来的时候,为了解决生存压力,必须使得生产机器要不断地完善,并且开足马力。这是因为社会的需要和赚钱机会的存在,同时,个人为了赚更多的钱,同样要使机器不断地完善,并开足马力。最终造成的结果是生产的系统近于完美,机器运转得极其和谐,极富效率。与之对应,机器前面的工人高度单一和片面。二者同样完美是追求不到的,要想让机器系统完美,就要委屈人,人成为高度分工化的分子,人只出卖单一的部件,人不需要全面发展。
  资本主义的第二个内在矛盾是它使得每个人都具有了两重人格。一重人格是讲究工作伦理,成为工作狂,极其努力地辛苦地去工作。另一重人格消费狂。两重人格,天然地联手。你不疯狂地消费,还需要疯狂地工作挣那么多钱吗?但是消费狂本身很荒诞,因为欲望的有限。由此推论,工作狂也是荒诞的。假设每天劳动四个钟头你就可以生活得不错了,那工作八个钟头就是为你的“消费狂”服务了,如若不然就不需要继续工作了。工作中资本主义贯彻的原则是最小的支出,最大的收益。消费当中贯彻的是,最大的支出最小的收益。花二百块钱买一个录音机挺好的,能录能放,花两千块钱呢,只是增加了微不足道的功能,你要再加进五千元呢,还能给你增加一点点功能。生产与生活中的两种逻辑天差地别。
  再一个内在的矛盾是目标与手段的矛盾。一个经济学家反驳我对私人轿车的批判,提出这样一个逻辑:汽车业是支柱产业,发展轿车可以提高GNP,因此可以提高公民的收入,生活就好了。于是得到这样的三段式:支柱产业——提高GNP——好生活。他以为这个三段论极其雄辩,其实是极其荒诞的。我大致上可以同意这三段论的前两段,即同意发展轿车有可能提高 GNP,但是提高了GNP就可以带来好生 活,则是一个非常令人生疑的论断。汽车业提高了你的收入,你也要保证汽车业发展——通过买一辆车。为什么?如果人人都只从汽车业中赚钱,而不去买车,汽车业怎么维持和发展呢?发展汽车业的地区收入可能比较高,这不过是厂家、商人搞的障眼法。一个社会发展私车,另一个社会发展公共交通。前一社会的人均的收入似乎高于后一社会,但是前一社会中的成员必须用多出的收入来买车。扣除了买车和养车的钱,两个社会中的收入就差不多了,前者多一些,也是很有限的。那么私车系统是不是比公共交通系统更好呢?私车系统不仅造成了污染、伤亡,而且因为堵车而没有任何迅捷可言。从经济收支和交通效率上看是这样的一种对比,时间上的支出呢?在美国平均而言每个驾车人每天要为买车、养车、开车,花四小时二十三分钟。空间又如何呢?一个以私车为主导交通方式的城市,要将它的二分之一空间用来为轿车服务,其中四分之一的地方做道路,四分之一空间做停车场。最终,选择这样一种生产生活方式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每天要拿你有限的生命中四个多钟头来伺候你的车。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资源能比地皮更宝贵的,因为地皮一寸也增长不了,人却越来越多。而我们却要拿出城市的二分之一的空间来伺候轿车。账算到这会儿,你还能够为刚才那个三段论辩护吗?时间就是生命,空间是生活的舞台,二者是何等坚硬的指标。你还肯于接受GNP的遮眼法吗?
  我的演讲的最后一部分,温饱解决后空虚的排遣和牛皮的获得。
  温饱解决后人面临着两个可能性,一个是堕落,一个是升华。堕落怎么讲?人的物欲是有限的,物欲的过量满足是荒诞和荒淫。当全社会的温饱大致解决以后,出路是要靠心的发育,要靠精神的发育,要追求一种高级的精神生活。物质欲望满足了,还在物质欲望这里不停顿地挖掘,就只能是荒诞和荒淫。
  这个问题呈现在全世界面前是在今天,但是在古代一部分人率先遭遇到了这个问题,这就是贵族。因为在古代虽然全社会处在艰难困苦之中,但是少数人解决了温饱,于是他们率先面临着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是生命之轻的首当其冲者。他们怎么办?古代西方和东方的贵族们选择了同样的道路。孔子提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说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不是工具。孔子的教育最集中的体现为两方面,就是礼乐,礼乐是什么,礼乐是提高人的修养,提高人的精神生活。《论语》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说,君子对待自己要像对待一块玉石那样,不断打磨,使之完美。西方贵族的教育内容是什么呢?是修辞学、体育、剑术、竖琴、诗歌。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古代贵族的教育主要都不是学习生产,而是学习怎样生活,不是学习酒池肉林,而是学习提升精神,学习艺术化的生活。虽然那个时候社会呈现出巨大的差别,但是贵族所造就的这种贵族文化,实际上成为了社会的样板。贵族成为了社会的领航者。
  这种领航是有意义的,因为后面的人在跟进。领航者告诉跟进的人:阔了不要奢靡,那没有意义,阔了以后去提高精神生活,那是其乐无穷的。不幸的是在近代化的过程当中,贵族文化和贵族式的教育被扫荡出局了。不管是什么原因,但我们毕竟丢失掉了一些东西。现在我们社会没有贵族了,没有给我们提供精神生活的样板了,那么我们跟着谁?现在是大众文化当道。大众文化实际上是商人造就的,实际上你在跟随商人。商人跟随谁呢?商人是想象你们都喜欢这东西,所以他就制作和推销这个东 西。也就是说,实际上你们所追踪的是一个人想象你们想要的东西,大家都在盲从,也可以叫从众。
  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温饱以后没有去努力学习如何生活,如何丰富精神领域的时候,人的那些基本欲望——刺激和牛皮,却不能等待。就是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不从这儿找刺激,就得从那儿找刺激。你没有学会热爱体育、登山、击剑,把你的多余的能量、冒险的愿望释放在这些激烈的运动当中,没有学会热爱诗歌,热爱音乐,用这些东西陶冶自己,打磨野性,那么你就会空虚,怎么办呢?最容易走上的就是毒品和犯罪的道路。毒品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我不是指研究怎么戒毒,我是说从人性方面来仔细研究为什么在当代毒品“每况日上”。简单地说,就是因为温饱解决以后,人要找刺激。而毒品是最不需要学习和积累,最容易找到的手段。
  接下来谈温饱解决后牛皮的获得。温饱解决后,牛皮怎么获得呢?物质的繁荣与民主的观念刺激了一个东西:人们追求被承认的欲望。在过去的社会里只是有少数人可以怀抱更大的被别人承认的欲望。随着物质财富增长,随着民主观念推行,渴望被承认的人越来越多。这事很难办。更多的人希望被注意,更多的人希望不被忘记,更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北大、清华、人大。温饱没解决的时候不敢这么奢望。温饱解决了,又有民主空气,对不对,牛皮也不是你们家垄断的。这事怎么办?大家都有这个愿望啊。经济的增长相对说可以无限,虽然严格的说不能无限。但是,人们都追求被承认,其可能性是有限的。为什么说有限的呢?因为他人的注意力是既定的。你生活在一个小团体里,30个人,其中有一个人赢得了29个人的注意,你也要赢得他(她)们的注意就难了。每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换句话说,一个人可以注意三个人,让他注意团体中的每个人做不到,这是个人心理上的限制。所以说,争夺他人的承认是零和博弈。零和博弈就是他多了你就少了,他牛皮你就不能这么牛皮了。这个学校的位置是有限的,你进了人大别人就进不了了。这是现代生活的一大问题。我们现在高等教育在公民的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