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希特勒档案-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特勒试图靠一张地图找出“李斯特”团曾经战斗或驻守的地方。在舍曼一带希特勒示意停车。所有人都下了车。希特勒快步走过田野,停在一条半塌的壕沟旁。他满怀重逢的喜悦,手指堆着垃圾和锈迹斑斑的铁丝网的壕沟,他十分骄傲地回忆起,他是如何在这一带当传令兵的。希特勒真正地活跃起来了。好久没见过他这样子了。 
  1940年6月15日晚,送进希特勒大本营的第一份报告是法国政府要求停战的消息。它是德国驻马德里大使冯·施托勒尔送来的,那里的法国代办和他取得了联系。消息流火一样传遍整个大本营。大家互相祝贺,重复希特勒的话,德国人1918年请求停火的贡比涅森林里的车厢如今将成为德国胜利的地方。希特勒指示对此事专门庆贺。不一会儿他的整个指挥部都喝醉了。 
  听到马德里传来的消息,国防军总司令部立即起草了一份同法国的停火协定。基本思想是要求法国彻底投降。计划占领整个国家,解除法军的武装,逮捕士兵和军官,将军队的全部装备作为战利品交给德国。希特勒不同意这份草案。 
  6月17日,他指示凯特尔和约德尔重新起草一份同法国停火的条件草案。他表达了下列意见:英国会设法阻挠法国政府缔结停火协定,动员它继续作战。这符合丘吉尔的建议:两国在广泛的法律联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英法同盟。因此,对于德国的政策来说,重要的是要在法、英之间打入一个楔子,要求法国无条件投降和占领它全部的国土无法达到这个目的。那样做有危险:法国政府有可能拒绝签定停火协定,逃往北非,从那里同英国一起将战争继续下去。因此,必须为法国政府搭座金桥,好让法国人能承认停火条件。这样做的全部目的是在将法国引出战争——尽可能连同他的殖民地——孤立英国。 
  当法国政府正式请求停火时,6月16日,德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在罗马举行了交涉。约定希特勒和墨索里尼6月18日在慕尼黑会晤,商讨法国的停火条件。 
  6月17日晚,希特勒、凯特尔、里宾特洛甫及其随从人员飞往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停在那里的他的专列已经准备好了。当它6月18日上午到达慕尼黑时,希特勒在人们的欢呼下,和随同人员一起坐车前往国王广场旁的“领袖大厦”。 
  当天下午,他就在慕尼黑总站迎接了墨索里尼。在“领袖大厦”里用过午饭后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就在希特勒的工作室里会谈。不到两年前,1938年9月29日,在同一房间里,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和达拉第曾经召开“历史性”会议。慕尼黑会议的后果众所周知:希特勒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梅梅尔州、波兰、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和被消灭了的法国。结果是数十万人的阵亡、废墟、人民的饥饿和苦难。 
  一开始有一小群工作人员参加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会谈:德方有凯特尔和里宾特洛甫,意大利方面有齐亚诺。第二部分是两人的私谈。会谈一结束,希特勒就送墨索里尼前往车站,墨索里尼动身离开慕尼黑。当晚希特勒就返回了他的大本营。 
  在列车上用过晚饭后他谈了同墨索里尼交涉的结果。他指出了意大利人过分的企图。意大利人要求法国将萨伏伊、尼斯周围地区、科西嘉岛和突尼斯让给它,想以此保障它在地中海的优势。希特勒解释说,他挫败了墨索里尼的锐气。他对墨索里尼的让步表示满意。 
  6月19日中午,希特勒又回到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从那里飞回了他在布吕利·德佩奇的大本营。希特勒和凯特尔立即命令在贡比涅森林里为即将同法国举行的谈判布置“停火地点”。早在1940年6月初,当法国的军事失败初现端倪时,希特勒就表示要在1918年11月7日德国被迫承认投降的同一地点缔结新的停火协定,从而公开宣布1918年的行为无效。 
  6月20日,同法国停火的协定起草好了。希特勒亲自为协定口授了所谓的前言。据他概括说,前言具有双重的目的:第一是要让法国人从心理上赞同接受德国的条件,因为前言里对法国的勇敢和“英勇战斗”表示了极大的尊敬。第二,希特勒在前言里解释说,德国的要求是因为必须同英国作战,因此条约主要针对的不是法国,而是英国。   
  《希特勒档案》6(5)   
  当晚京舍就接到希特勒的命令,参加贡比涅森林里的谈判,负责他的个人安全。要京舍站在将车厢隔成两部分的玻璃墙的门旁,以便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他将近2米高的全身。他接到命令,如果法国代表团的成员中有谁胆敢对希特勒举止失礼的话,他就开枪。 
  定于6月21日上午在贡比涅森林里开始谈判。但是,由于军队和逃亡者堵塞了道路,法国代表团无法及时到达巴黎,谈判不得不推迟。 
  凯特尔和约德尔于6月21日上午乘车从希特勒的大本营前往所谓的“停火地点”。 
  为了谈判,对这一历史性地点进行了专门布置。1918年德国失败之后在里面同法国人签署停火协定的车厢被从法国人专门为它修建的博物馆里拉出来,并将它放在它1918年11月所在的位置,放在车站中央的轨道上。当年德国代表们的车厢所在的轨道现在空着。 
  车厢里什么都没变。那是国际卧铺列车的普通餐车,里面的一个包厢被改建成了会议室。一张大桌子,四周围摆放着椅子。 
  通向“停火地点”的林荫道前有座法国人竖立的胜利纪念碑,上面雕着一只跌落的德国鹰。它被用卐字旗盖住了。林阴道上安排了一个仪仗连。文书处、电话总机和无线发报站安排在周围森林中的帐篷里。 
  中午,戈林、勃劳希契、雷德尔、里宾特洛甫和赫斯赶来了,是希特勒为了隆重递交停火条件叫他们来的。最后出现的是希特勒本人。他以统治者的姿态检阅仪仗队,参观了用卐字旗盖住的纪念碑和碑文,碑文刻的是1918年法国对德国的胜利。 
  接到法国代表团从巴黎方向赶来了的报告,希特勒、戈林、勃劳希契、雷德尔、里宾特洛甫、凯特尔、赫斯和约德尔钻进车厢。众人在桌旁坐下来。 
  谈判桌的一侧给法国代表团留着。京舍头戴钢盔,袋里的手枪上了膛,站在通向隔壁包厢的门旁。翻译施密特站在他右边。 
  14点左右,法国代表团在德国的冯·提珀尔斯基尔希将军的陪同下出现了。代表团团长是军方的亨其格尔将军,团员有陆军的帕里佐将军,空军的贝热雷将军,海军中将勒吕克和诺尔大使。 
  法国代表团在林荫道入口下了车。他们被领着经过被遮住的胜利纪念碑和仪仗队,上了车厢。代表团进来时,希特勒和他的部下默默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法国人惊慌地停住了。他们没料到会见到德国领导班子的全部人马。希特勒以一个简短的手势沉默地要求他们坐下。 
  所有人都坐定后,凯特尔站起来。他不紧不慢地将单眼放大镜放进眼睛里,开始宣读协定的序言。由翻译施密特译成法语。 
  然后凯特尔将停火协定的德语和法语文本递给法国代表团团长亨其格尔将军,还有标明了已被占领和未被占领的法国地区分界线的法国地图。正式递交停火条件到此结束。希特勒、戈林、勃劳希契、雷德尔、里宾特洛甫和赫斯起身离开车厢。只有凯特尔和约德尔留下来同法国代表团举行谈判,还有几名工作人员和施密特翻译。 
  希特勒走出车厢时,乐队高奏起德国国歌。凯特尔和留在车厢里的其他德国人跳起来,举起胳膊行法西斯礼。凯特尔大声一起唱,车厢里的德国人全都跟着唱。法国代表团的一位成员眼噙泪花。希特勒没等谈判结果出来,当天就飞回了他的大本营。 
  希特勒走后,凯特尔要求法国人阅读放在他们面前的停火协定的条件。法国代表团团长亨其格尔请求凯特尔允许他通过电话同波尔多的法国政府取得联系。凯特尔担心谈判会被拖延,先是回避。他解释说,法国代表团必须拥有独立缔结停火协定的全权。亨其格尔证明法国代表团拥有全权,但他强调,停火条款将决定法国人民的命运,因此他认为有必要通知法国政府。亨其格尔还指出,1918年德国代表团同样被允许过同它的政府磋商。 
  凯特尔让步了。 
  亨其格尔让人接通波尔多的法军总司令魏刚特。法国代表团同波尔多通话时,鄱译施密特公使在一旁听着。魏刚特先问亨其格尔在哪里。亨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