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8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监下去,从皇城里将刘景先喊来。

李治扭头看着武则天,武则天会意,轻声说道:“臣妾暂且告辞。”

等她离开后,李治才说道:“朕大限已至,不足惜也。只是朕很担心国政,刘卿,你说朕将国政委于何人为妙?”

不是将国家交给某一个大臣,是让刘景行提出一个人选,在李威没有回来之前,与武则天兼顾军国大政,平稳过渡。

“陛下,由裴相公监管足矣。”

“为何有此言?”李治愠色地责问。

西域的事不能全怪裴炎与程务挺,若是自己不默许,也不会颁发那几道诏书。那么小五感到兵力不足,可以从中原调过去一些军队,那怕多调一批武器过去,也能松动如今西域的压力。可自己下达那几份诏书,正是这两人蛊惑的!说什么吐蕃不会出兵,突厥更不会出兵。但如今呢?

“陛下,且听臣一言。裴相公对军务是不大懂,可多次与臣私下交谈过。他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陛下在人间没有仙去,做为臣子的,就应当伺奉太上皇陛下。无论皇上怎么屈解,外人有什么样的看法,他会坚持到底。若是陛下……仙去,他自会伺奉皇上。甚至会立刻派人将皇上迎回来,若是皇上不满,他心甘情愿交出相权,致仕回家。很可惜,皇上因为昔日的一些恩怨,对裴相公不理解,才造成种种误会。不然,何至于此?”

这一番言论,很是能蛊惑人心的。

之所以找到刘景先,也是李治隐约担心朝堂为武则天全盘控制,刻意提拨上来的人选。不过最后结果,并不是李治所想的,无论郭正一、郭待举、岑长倩、魏玄同,或者刘景先,资历都不深。他们人品也不算恶劣,可正因为资历与阅事能力的关系,受到裴炎蛊惑,实际被武则天借裴炎之手利用。相反软弱的薛元超虽然被武则天恫吓,拜于武则天石榴裙下,对李治却是很忠心。

此时找刘景先,不如去找薛元超。

不能说刘景先是恶意,事实也是他内心的想法,这一建议,也造成了不同的结果。

李治沉吟了一下,脑袋昏昏沉沉的,也觉得是那么回事了。于是又说道:“你传裴卿谨见。”

“喏。”刘景先离开,一会儿裴炎被带了进来。

李治等他拜见后问道:“裴卿,一直以来朕对你很欣赏。可朕在临终之前,却看不懂你的心了。你会是什么样的人?”

终于肯站在反面角度考虑问题,可来得太迟,况且他现在的脑袋,也不能很清楚地将蛛丝马迹理出来。

“陛下,臣效忠的不是陛下,不是皇上,是大唐社稷。臣一颗心指天可表。”

“可我儿为什么对你很反感?”

“陛下,臣对陛下忠心,不愿意协助他,所以皇上对臣很反感。臣又能做什么,一不会行军作战,不能领军做刘裕那样的臣子。二不是外戚,不能做王莽与隋文帝。皇上他……陛下,黑白自会分清。”

这又是让人很迷惑的话,不是外戚,不会武功,但不介意能做一个操控朝政的权臣。历史上的李斯、赵高、霍光、司马伦,后来的王安石、蔡京、秦桧、贾似道、张居正、魏元忠,等等,都不是外戚,也多不会行军作战。这些人有文人,有胡人,有太监,有好人,有奸雄,但都把持着朝政,让皇帝无可奈何。

再说,裴炎此时已经有了做权臣的好底子。唯一碍事的仅是李威,这是他的想法。

李治又被迷惑了,色霁,说道:“朕将国事交与你,你能不能胜任?”

“臣惶恐不安,不过陛下委托,臣肝脑涂地,也要将它办好。等到皇上回来之前,一定要使这个国家平平安安。”

“那就好,你替朕草似四道诏书,第一道让狄仁杰为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不死,与儿子争权,一死,要为儿子铺路了。狄仁杰正当年,机智多变,吏部侍郎掌选官员铨选,冠吏部侍郎任宰相,远比冠户部侍郎任宰相,有实权得多。

裴炎也没有当作一回事。再牛的一个人,再高的官职,手下得有一群人捧着,才能将职权落到实处。狄仁杰那怕是冠吏部尚书之职任相,对他妨碍也不会大,毫不犹豫答道:“喏,臣立刻就草拟。”

“第二道诏书,再派快马,前去西域向弘儿下一份诏书,让他回京主持国政,西域糜烂不要紧,它不是国家心腹之所,危害不大。以后可以慢慢收拾。但国家不可一日无君。”

“喏。”这时,裴炎才皱了一下眉头。不过眉头瞬间散开,此时前往西域,冰天雪地,道路不易行走,这中间又有许多操作的余地。皇上正打得轰轰烈烈,也不能在这时候干忧他的心,是吧!

李治也想到了,说道:“到西域一来一去,时间很长。朕将国事托于裴炎、薛元超与刘仁轨掌管,军国大权暂时交给太后处理。”

“喏。”裴炎嘴中答是,手中笔墨不停,但写这一道诏书时,刻意漏掉了两个字,暂时,变成了将军中大权交给太后处决。少了两字,差之千里。写完了,李治说道:“读。”

裴炎将诏书读了一遍,李治也没有注意到中间的差异,满意地点了一下头,然后拉着裴炎的手说道:“刘仁轨年老,薛元超性格懦弱,我儿就交给你了。”

“陛下,”裴炎低低抽泣起来。但眼中却看不到泪水的。

一口气将后事交待完了,李治这才闭上眼睛,一会儿手凉了下来。

消息传出,洛阳所有人万分震惊,太上皇死了也就死了,可是皇帝却远在西域,国家怎么办?好象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可还不是坏消息,不久后又传来一个消息,东都洛阳与整个帝国,终于进入一片黄昏之中。

第612章 东都黄昏(六)

狄仁杰在半路上接到授命,都想哭了。

他不是刘仁轨,确实上了岁数,也有那个资格摆谱,接到授相的诏书后,万般不情愿地离开魏州。但走得那个慢,几乎一步一个脚印,稳重得差一点每天只走十几里地。

但魏州到洛阳就那么远,就是学乌龟,也需要不了多长时间,也就到了。然而又接到了这道诏书,下诏书的太监与同时与他说话的官员一个个贺喜。

狄仁杰只是发呆。

凭什么自己就能迁为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这不是权相,是拿刀子往我脖子上架啊。

不过他敏感地想到了一件事。李治晚年一系列的举动,似乎是在反思。不然也不会先急着让裴行俭为相,然后又诏刘仁轨回洛阳,再让自己为相。可另一件事就来了。

李治临死前,下了三封诏书。第一道诏书就是让自己为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让狄仁杰很无语。你死就死呗,何必惦记着我。他是不急的,李威回来,他早迟会得到重用,岂是中书门下三品,就是中书令与侍中、左右仆射,也有可能得之。

第二道诏书是让皇帝回来,也有情可愿。第三道诏书老百姓有怨言了,前面的让裴炎、刘仁轨与薛元超处理政务,这能理解,皇帝没有回来,国家政权要过渡。可后面为什么让太后处决军国大事?

皇帝不是小孩子,也不是那种昏庸的主子,需要监督教导。太上皇病得头脑发昏,这分明想国家出现动乱嘛。

老百姓的想法。

然而有几人智慧好的,不会这样想。前面一系列的举动,证明李治是想为儿子回京铺路了,不然不可能第一道诏书就让狄仁杰进京,居然都放在诏皇帝回京的前面。

这中间必然有古怪。

再想想写诏书的人是裴炎,怎能不让人联想翩翩?

陛下的眼光很好啊,这个裴炎野心是不小。狄仁杰心中想到。

他想到,薛元超也想到了。这是一个很软弱的主,曾为了上位,多次投机。眼光却不大好,大多失败,使大半生命运坎坷。可是失败的次数多了,胆子越来越小,眼光地却变得更长远。他替李治很不值,裴炎做了那么多的事,为什么你就看不出来?

然后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自己作为辅政大臣,又不是刘仁轨那个泼货,就赖在长安不回来。自己在洛阳,不帮助太后,想想太后的手段,会没有下场。如果帮助太后,皇帝回来,定下来老账新账一下算了。忧虑之下,居然生起病。于是借着病情,向武则天提出致仕的要求。

武则天恩准。

这时候也不需要薛元超,正好挪出相位,好拉拢人心。

让裴炎顶了薛元超的位子,担任中书令,并且为了奖励,将政事堂从门下省挪到中书省。

从这一点上看,武则天离李世民还一段遥远的距离。隋唐三省制度,中书权利最重,是一个国家的大脑,拥有决策权。到门下省,拥有否决权,就象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