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石之路-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种琢雕成虎形的玉器,称“琥”。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5期)一文认为:“我以为表面刻虎纹的玉器应依器形命名,前加‘虎纹’二字。至于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称虎形玉佩,无孔的当为玩器或陈列品,可称玉虎”。


第三部分玉佩(图)

  玉佩   “佩”亦作“珮”。玉作的佩饰。《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萧德言《咏舞》:“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  


第三部分环玦(图)

  环玦  两种佩玉,圆形的玉环和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块。《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第三部分兽面纹玉带钩(图)

  战国,兽面纹玉带钩  又名“犀比”。可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发明,用以钩连腰带。带钩有铜、玉两种,流行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河南固始在春秋末或战国初期墓中,发现一件玉带钩,是目前已知较早的一件。在河北满城、江苏铜山小龟山等西汉墓及河北定县北庄东汉墓中,均有玉带钩出土。


第三部分西汉马王堆出土的玉衣(图)

  西汉马王堆出土的玉衣  玉制的葬服,又称“玉匣”、“玉柙”。把玉石琢成各种形状的小薄片,角上穿孔,按等级不同采用金镂后银镂、铜镂连缀而成。《汉书·霍光传》:“光薨……赐金线、缯絮……壁珠玑玉衣。”从1946年在河北邯郸郎村汉墓中发现象氏侯刘安意的穿孔玉片开始,到1978年底为止,相继共发现玉衣22套以上,属于西汉的共11套,属于东汉的至少有十一二套,其中有5套保存比较完整,可以复原。


第三部分玉蝉(图)1

  玉蝉  “含”亦作“晗”,有的书上还称“押舌”。古时入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玉。《周礼·天宫·天府》:“大丧共(供)含玉。”大丧,指皇帝丧。其余则有含壁、含珠、含瑁、含米、含贝等,因死者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含玉,多为蝉形,故又称“玉蝉”。考古发现,早在殷商时,死者口中就含有。据记载,春秋时代死者口中含的是“珠玉”。河南洛阳中州路816号西周墓,在死者口中发现一件带孔的蝉形玉。玉蝉作为含玉,在汉墓中发现较多。


第三部分玉蝉(图)2

  玉蝉  “含”亦作“晗”,有的书上还称“押舌”。古时入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玉。《周礼·天宫·天府》:“大丧共(供)含玉。”大丧,指皇帝丧。其余则有含壁、含珠、含瑁、含米、含贝等,因死者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含玉,多为蝉形,故又称“玉蝉”。考古发现,早在殷商时,死者口中就含有。据记载,春秋时代死者口中含的是“珠玉”。河南洛阳中州路816号西周墓,在死者口中发现一件带孔的蝉形玉。玉蝉作为含玉,在汉墓中发现较多。


第三部分玉蝉(图)3

  玉蝉  “含”亦作“晗”,有的书上还称“押舌”。古时入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玉。《周礼·天宫·天府》:“大丧共(供)含玉。”大丧,指皇帝丧。其余则有含壁、含珠、含瑁、含米、含贝等,因死者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含玉,多为蝉形,故又称“玉蝉”。考古发现,早在殷商时,死者口中就含有。据记载,春秋时代死者口中含的是“珠玉”。河南洛阳中州路816号西周墓,在死者口中发现一件带孔的蝉形玉。玉蝉作为含玉,在汉墓中发现较多。


第三部分玉玺(图)

  玉玺  皇帝的玉印。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自秦以后,以玉为玺,为皇帝所专用。因而又以指喻皇位。


第三部分玉带(图)

  玉带  唐、宋官员所用的玉饰腰带,以之分别官阶之高低。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二:“唐制五品以上,皆金带,至三品则兼金玉带。本朝玉带虽出特赐,须得閤门关子许服,方敢用以朝谒。”又:“本朝亲王皆服玉带。”《宋史·舆服志五》:“太平兴国七年正月,翰林学士承旨李昉等奏曰:‘奉诏详定车服制度,请从三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上服金带。’”明代惟亲王及一品文官用玉带,见《明史·舆服志二、三》。清代惟特赐及一品用衔玉版带。见吴荣光《吾学录·制度》。    至于“完壁归赵”,也就是那块“和氏璧”,更可从其身世看出玉石之尊贵。战国后期,被楚国用作向赵国求婚的聘礼,赠给了赵国。秦国也非常想得到它,宣称愿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赵国“和氏璧”。后秦统一七国,和氏壁被秦始皇琢成世代相传的“传国玉玺”,上刻“受命子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成为帝王无上权力的象征。  战国晚期,秦王嬴政曾遣使送一玉连环给齐国,并捎话:这连环上的两个环没有人能分开,齐国人足智多谋,能不能把它解开呢?嬴政本想以此不可解之环试探齐国的虚实,不想齐国的王后听了来使之言,拿来铁锤,把玉环打得粉碎,并告诉来使,齐国已遵命打开连环。秦王政知道此事,认为齐国有宁为玉碎的精神,再不敢存伐齐之心。  还有一个“弄玉吹箫”的故事,更能说明玉石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弄玉是古代神化传说中的神仙佳人,据说是秦穆公的女儿,生时正好有人相赠一块碧色的美玉。弄玉一周岁生日时,宫中摆了很多珍珠宝石,弄玉惟独抓住这块碧玉不放,所以起名叫弄玉。弄玉长大后,出落得水灵剔透,聪明能干,弄玉天赋异秉,喜欢吹箫,根本就不需要乐师,就能自成音调,穆公便命令宫里的石匠将那块碧玉做成箫,送给弄玉。也许是她天生就与玉有缘,这个玉萧在她手中,能吹出无限美妙的声音,像凤凰的鸣叫一样动听。穆公宠爱此女,特为她修筑“凤楼”,楼前建 “凤台”,后穆公又为其女寻求佳婿,而引出了“吹箫引凤,弄玉成亲,乘龙快婿”的典故。  这些玉的历史和传说,使我们遐思无限,让人产生一种在太空中巡游的感觉。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名驾着飞船的宇航员,一直向宇宙的深处行进。周围闪过大大小小玉石构成的星球,周围静得似乎能听见心跳……寒气在渐渐的从鼻尖慢慢的传到身体里,一种迷茫和无助的感觉,让我渐渐陷入黑暗……


第四部分骑驴上路(图)

  黑山,古代人称为“喀朗圭塔克”,是昆仑山的主峰之一,高峰达7562米,群山险峻,冰雪盖地。黑山乃找玉人必去之地,产玉地点为阿格居改山谷,是玉龙喀什河的支流之一,距喀什塔什乡黑山大队约30多公里,这里有部分河段山坡崩塌,巨砾遍地,只能徒步上山,而雪线以上终年冰川覆盖,海拔高达5000米以上。在冰山底部的河流中,经常可以发现和田玉砾,近十几年来,这里就曾发现两块大白玉。墨玉和史书中唐代高僧玄奘所谓的黳玉,也多产于此地。  (黑山)  由于冰川的舌部高达数十米至百余米,晴天时,在阳光的照射下,冰川下移至雪线附近逐渐融化并不断崩裂,冰块夹杂着玉砾泻落而下,落入河中。因此可以断定,这个地区就是玉龙喀什河中籽玉的主要来源,且应该有原生和田玉矿床。这里盛产玉石,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爱玉之人来此探宝。只可惜和田玉矿床处在冰山之上,四周为冰川覆盖,人们可望而不可及。黑山是此次着重考察的地区之一,我们卯足了劲,想要找出藏在其中的秘密。不过要到达终点,获得胜利,我们知道,绝非易事。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被院子里的驴叫、鸡叫、人叫声给吵醒了。从山里来的人们很能吵,往往为了一件行李的摆放可以吵上半个小时。院子里早聚集了一大群从黑山村下来的毛驴准备驮我们上山。我们这些从城里来的人很少有骑乘驴马的经验,且个个身宽体胖,看着那一头头精瘦弱小的驴子,真不忍跨上去,听说,我们要骑着它,至少走一天的路程,真怀疑驴子们四根铁锹把儿似的腿能否支撑得下来。出发前,乡里给我们派了一位会讲普通话的工作人员。他既是我们的保卫和向导,又是我们的翻译,也是我们驾驶驴子的教练。他见我是科考队里带队的人,特地给我安排了一头比较健壮的公驴,与我昨天晚上就已经混熟的那位乡村武装部长悄悄告诉我,这头驴劲很大,而且还非常顽皮,一定要小心。  (科考队骑驴上路)  中午十一点,我们考察队终于可以上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