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特梭利教育法-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个嫌贫爱富的社会里,价值的唯一取向是金钱,难免父母对儿女的期待也会错误地以为〃将来你要能赚很多很多钱哟!〃就是唯一的教育目标了。有了钱真的会幸福吗?试问那些自杀、坐监、酗酒乃至〃剪断三千烦恼丝〃看破红尘而出家弃世的人,有几个是为了穷〃字?因此,我们在谈到孩子教育目标之前,大人们也该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了。


如果你对他们教养的方向仍只是朝〃钱〃看,恐怕他忙忙了一辈子,纵然有了亿万家财,也不过是较大的钱奴,未必是你和他的幸福!婴幼儿教养的目标


在蒙氏科学的新教育下的儿童,他们未来的幸福人生该是如何的一个远景,我们可以用简单通俗的话语来表示:〃有出息〃、〃更聪明〃、〃常快乐〃,经我们四年来在台北〃蒙特梭利实验儿童之家〃的调查,这也正是大部分家长对孩子一生的希望。


如果你的孩子够聪明,他会自动去适应环境;先求生存,次求发展;能够立足社会,自然就能开拓前途,有出息了(至少不会让父母时时操心,终生挂虑)!更进一步说,如果先让你的孩子〃爱学习〃、〃肯研究〃,就能〃更聪明〃,自然他会喜爱工作,欣赏异己,胸容万物,造福人群,只要心无烦恼,也就会〃常快乐〃了。


前面我们曾说明孩子的智力和习性,随着大脑的成长,在六岁以前,几乎已经定型了。因此,在六岁以前我们就应朝着这些能让他幸福的〃远景〃去培养。

更 聪 明


所谓〃聪明〃,就是耳聪目明。通常是指视听敏锐,见解正确,博览多闻,言语清楚,而且能举一反三,否则就是平庸之材,等而下之,便成愚劣了。


所以说,蒙特梭利的科学教育理论,就从感官练习开始,把握孩子各项官能的敏感期,适时地、多次地、多样地来诱发孩子感官的潜力,使之更〃精确敏锐〃。此外,孩子在学校和家庭〃预备过的环境〃当中可以由各种事物的形状、颜色、质料、性质……而得到:


(1)明明白白的认知,


(2)清清楚楚的辨识,


(3)发现其间的差异,


(4)归纳它们的类序,


(5)分析其中的关系,


(6)举一反三的推理。


也就是由耳聪目明,提升到心智慧敏的阶段。当然这要靠老师的启发和父母的诱导,尤其是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设计〃和〃联合行动〃的计划教育,才能使你的孩子得到充分的智力启发。除开直接的智力开发之外,同时要培养孩子打开智慧之门的习惯和性格。也就是〃敢尝试、喜探索、爱学习〃的习惯,和常常发现问题,喜欢追根究底的性格,遇到这样的〃可造之材〃,老师固然要不厌其烦地解答,父母也要不怕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麻烦,应该耐心地去满足孩子这些智性活动的需要。


这样经过学校和家庭由浅入深训练,你的孩子会随着他的年龄增加,一天比一天更聪明。在感官练习的同时,孩子的〃语言〃和体能活动,也需要更多的刺激和引诱,因此我们也要不失时机地诱导他们这两方面的发展。




就头脑的成长来说,这三种练习,都是刺激大脑成长的来源,而且在三岁以前,最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为〃语言〃能帮助小孩和大人沟通,引起大人更多的注意和反应。〃运动〃由爬到站、走增加了他的活动领域,也逐次建立了〃独立〃和〃自信〃;同时,这对于孩子的大脑和脑下垂体,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有 出 息


所谓〃有出息〃,通常我们是指一个人,至少他对〃事〃有见解,遇〃责〃能担当,具备这两项品性就不会人云亦云,不知好歹,毫无作为。这类人在小的时候,他会依其所好,选择玩具或玩伴。稍大之后,他会是学校的队员,团体的中坚。也许可能他做得多也错得多。但他肯认错,肯改进,见到旁人有困难,他会自动伸援手,同学、亲友也信任他和他通财。这样的人长大之后,纵非国家栋梁之才,也是世上独立之士,他可以成家立业,而且会过一辈子小康的日子。遇有机会,他可以〃时来运转〃,依附潮流,发达一番,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是指这类人说的。


但如果自小就被爷爷奶奶背大抱大,呵护得像温室的小花,母亲看到幼稚园的老师抱他在铺有高级地毯的地方,替他换尿片,就慌着要幼稚园为他小孩买个护理台,说地毯上有细菌。下雨天当然留在室内,有太阳也怕孩子晒,快要两岁了,两只小腿还是弯弯的,走起路来总赶不上一般年龄的小朋友,一天到晚总是哭兮兮地要老师抱;更有的妈妈不放心,常打电话来吩咐教师别忘了在奶粉中多加点速健之类的,这样过度受呵护的孩子,连体能都没有得到正常的成长,如何期望他将来


〃有出息〃?要知道对于依赖、庸懦成性的人,财神和福星是不会把你烧的香、积的德,转到他的名下的。假若,你能自小从生活训练上,要小孩自己拿奶瓶(六个月就可开始),自己洗手,自己用汤匙吃饭(十二、三个月就可以训练了),甚至于帮你做些家事(三岁就可以开始),只要他能力所及和不让他受到伤害,就尽量要他帮点小忙,替你做点小事,纵然弄糟了、做错了,也不要责怪他。经常让他独立完成一桩事,并适当地予以赞美和感谢,慢慢地孩子会从生活的独立中,培养


出自信和负责的德性。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有出息,不用父母操心。所以培养孩子能独立,能担当,〃让孩子比你更强〃,远比买〃速健〃给他们吃要有保证得多。


常 快 乐


快乐是幸福的感受。而快乐的性格,也不是光靠遗传因素,就可以让你的下一代无忧无虑,坦荡幸福地过一辈子。


所谓〃常快乐〃,是指一个人,遇事不悲观,不但有安贫乐道的品格,而且也有不叫苦,不怕难的精神。这样的人,也常会有〃富贵不能淫〃的操守。如果再像麦克阿瑟为子祈祷文中所说的〃具有一点幽默感〃,让别人也能分享他的快乐,那就更完美了。常快乐的性格,也是需要自小就开始培养的。而培养你的孩子一生快乐的性格,是要帮助他。


(1)喜爱工作──蒙特梭利说;〃工作是人的特性〃,


绝大多数的动物,没有这种〃特性〃。大人们因为〃工作〃带来成就感,活得有希望;小孩每天不停地忙碌,是在做他成长的〃工作〃。能够喜好工作,生活就绝没有〃无所事事〃的苦恼,反而会有〃享受成就〃的感受,神经病理学家也认为,一个喜爱工作的人,必然是一个正常的人,也是一个快乐的人。


让孩子养成喜欢工作的习性,就是从小鼓励他去工作,尤其是帮助你做点家事,完成以后示以适当的嘉许,他不但会有成就感,而且非常快慰。当然在最初开始,你得要斟酌他的能力,防止他的失挫。譬如要他帮你拿碗,最好拿打不破的碗给他拿。如果想培养他从失败中重新再来的性格,得要经过精心设计,以免弄不好,使他的小心灵受到挫折或产生罪孽感。


(2) 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习性──〃助人为快乐之 本〃。曾经有一个靠领政府社会救济金生活的老人,将他多年积蓄的一万块钱,接济了更需要的人。如果你的孩子也肯〃施舍〃,能够像这样一位〃济人之急〃的老人一样,那更可以〃其乐似神仙〃了。


(3)培养孩子〃守分际、无奢欲〃的操守;让他一生胸怀坦荡,无忧无虑,自然防止了不愉快事的发生。


(4)培养他美化生活的才能,使他的生活不刻板,不枯燥,而且能欣赏或创造美的境界,那岂不更快乐。


第5章 儿童之家的发现



我们可以说,蒙特梭利科学的幼儿教育法是在〃发现〃与〃实验〃交替研究过程中,加上她的〃慧眼〃和〃仁心〃而得到的。其经过大致如二十三页所示。也就是说,蒙特梭利从三十六岁成立了儿童之家,到八十二岁去世为止,一直用科学的方法:一面研究儿童在成长和接受她的新教法中(实验),所自然表露的情况(新发现);一方面根据新的发现,继续研究其中的道理,不断地找出新的、帮助孩子发展的有效方法。所以蒙特梭利本人曾说:说我发明〃蒙特梭利法〃是错误的,我只是对儿童加以研究而已。


发现

││


仁心 ││慧眼


││


实验


▲由帮助和研究低能儿


(发现)





去教育低能儿


(实验)





(再发现)


▲经过改良的低能儿教育法也可能提升正常儿的潜能(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