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敖这个人 作者: 陈才生_2-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宗旨是增进华人间的友谊,保障其合法权益,促进美中两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流。该会成就奖每两年颁发一次,得奖人由全美华协提名委员会提出,主要条件是自身的工作成就和对华人社会的贡献与影响。自1982年开始颁奖以来,先后获奖的已有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林家翘等人。在本届颁奖中,华协主席潘毓刚说:“华人成就奖是嘉许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华人的,李敖是台湾鼓倡民主言论自由的先锋,他有94本著作被国民党所禁,但其思想言论对台湾许多年轻人仍然影响深远,华协颁发这个奖给李敖,是要引起世界人士对他在争取民主自由人权上的承认。” 

        李敖是该协会在美国以外地区的第一位获奖者。 
        当日下午六时,颁奖宴会由华协主席潘毓刚主持。早在大会之前,华协曾向远在台湾的李敖发出邀请函,请他到波士顿做一场公开演讲,但台湾“政府”向李敖声明,假若他赴美国领奖,将不会准许他返回台湾。李敖在台湾存有很多写作材料,并有十万册藏书,他在电话中向潘毓刚说:“既然台湾‘政府’不能保证我一定能出‘国’后返台,我宁可不要出‘国’。”于是,他再也不去办理什么出境手续了。 

        李敖寄去了他自己的录音讲话。 
        就这样,颁奖次日,在哈佛燕京礼堂,与会人员收听了长达20分钟的李敖的录音讲话,然后观看大陆电影《开国大典》。李敖在讲话中劝留居国外的“人才”们不要做“自了汉”,应该为祖国的自由而战。他讲道,作为一名海外华人,“要扩大各位所做的、增加各位所做的,把‘哪里有自由,哪里便是我的祖国’变成‘哪里有祖国,我要使它变得自由’,才是各位最后的抱负。” 

        这又何尝不是李敖的抱负! 
        早在1982年3月16日,郑南榕在《政治家》上曾发表《李敖,不要走!》一文,最后一段说: 
        这个世代,有财的人想离开台湾,有才如李敖之流的人也想离开台湾,真是时代大悲剧。财、才不缺的李敖先生,应该挺身出来,以心作则,阻挡这种悲剧的潮流。李敖可以站起来,与赵耀东先生一起合唱《归来吧,台大人!》的高歌;也可以坐下来为我们写出第一流的自由民主政治的思想文章。 

        如果我是出入境管理的掌权人,以上这些论点,就会是我《禁止李敖出境》的理由。这些理由,将使我们对历史有所交代:对列祖列宗保留了一个优秀的文化精英;对子子孙孙留下一个富贵的文化遗产——李敖。 

        对这段文字感到“好玩”的李敖,在愤怒之外,他感到欣慰,也充满了自信。20年后李敖在回忆录中说:“我在台湾,一开始是‘大有为政府’不让我走;到头来‘大无为的我’自己也不想走了……至今我能否出境,我没办过手续尚不得而知,照判断应该可以,因为叛乱时代已逝,而我又非通缉犯或什么什么犯,也无什么欠税记录等等被管制条件,可是我已经准备‘出’此一步,即无死所了。我这种决定,大概死友郑南榕最能满意了。”① 

      “二进宫”与“忧患之书” 

        在国民党官方的一手操纵下,李敖因萧孟能告其财产侵占罪被复判有罪。 
        按照国民党的出版法,发行人坐牢,就要变更发行人,重新登记。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可以“合法”地因判李敖坐牢而封杀《千秋评论杂志》于胎中。 
        于是,国民党用舆论和法律对李敖形成的双杀局面——从斗臭到斗倒,就这样前后完成。 
        按照判决,李敖将于1981年8月14日起再坐6个月的牢。 
        这是李敖已经预料到的事情。1981年7月17日,李敖在准备第二次入狱的前夜,再一次回顾了自己一生的成长道路,充满激愤地写下了长文《被封杀的“人民公敌”》。他写道: 

        《文星》被封杀以后,我陷入14年的大霉运,欲卖牛肉面而不可得,这是又一段一个人跟环境斗、跟环境苦斗的历程。这段历史,凄楚而惨烈,结论是:我还是我,李敖没有变。前年我复出后,有两次跟一堆大学生谈话,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毛头,当场指摘我,我笑着说:“我从大学毕业到今天,正好20年,不论环境怎么打击我,我顽强得很、坚定得很,我没有变。我一个人,在跟团体斗,20年下来,我还在斗。你们呢?毕业后能继续斗五年,不改本色,还要斗下去,还能斗下去,我就服你们!” 

        多少年来,赞美的眼睛、挖苦的眼睛、嫉妒的眼睛、仇恨的眼睛、看好戏的眼睛……多少种眼睛在看着我,我低眉自诩、我横眉冷对、我细嚼黄连不皱眉! 
        32年来,在这个岛上,在东方之滨,我努力使自己不受一时一地的污染,保持自我,做特立独行的大丈夫、男子汉,作为一个永不自满的人,我觉得我做得不够好。但是,一位曾被判过死刑的老者的一番话,又常常在我耳边响起:“现在是团体对团体、组织对组织的时代,你只是一个人,在这岛上,谁又能比你做得更好?任何英雄豪杰,如果他只是一个人在这里,谁又能比你做得更多、更兴风作浪?”① 

        此心无悔,此心不改,任何的艰辛和苦难都不能改变仁人志士的初衷。 
        李敖不怕苦难的折磨,不怕把牢底坐穿,他惟一的悲哀是不能被人民所理解: 
        作为一个来自白山黑水的人、作为一个午夜神驰于人类忧患的人、作为一个思想才情独迈千古的人,我实在“生不逢时”。严格地说,我根本不属于这个时代,就好像耶稣不属于那个时代一样。我本该是50年后才降世的人,因为我的境界,在这个岛上,至少超出50年。我同许多敌友,不是“相见恨晚”,而是“相见恨早”。今天的窘局,只是他们妈妈小产和我妈妈早生的误差。这一误差,凑合了许多根本不该碰面的人碰在一起。也许,只有从这个谑画的角度来看我难以见容于这个岛,大家才舒服一点、开展一点,而作为“人民公敌”的我,也能苟活一点。 

        罗素在回忆中,特别提到萧伯纳“易卜生主义精华”(The Quintessence ofIbsenism)给他的印象。萧伯纳这本书,出版在1891年,是论易卜生最精采的一本。书中论易卜生《人民公敌》一节,尤其引人。易卜生《人民公敌》剧本,写斯铎曼为了宣传真理,遭遇到愚昧势力对他的全面迫害——从报纸拒登到印刷厂拒印,到演讲会上被赶下台,被撕破衣服,被丢石块,写尽了一个特立独行先知的孤立与悲哀。① 

        面对周围令人无奈的环境,李敖的心中在淌血,在流泪,他无法理解这一切,只有从中外的先贤那里寻找寄托了。他认为,自己如今的处境,一如易卜生笔下的“人民公敌”,遭遇到上上下下愚昧势力的全面误解与夹击。他联想起了在写《老年人和棒子》的时代严侨老师对自己的劝告,想起了那篇《十三年和十三月》,在那篇文章中他曾写道:“像一个卖药游方的孤客,我走到这社会里来,十字街头是那样晦暗,我打开背囊,当众吞下了不少苦药。观众们说:‘恐怕药太苦了!’我说:‘怕什么呢?我吃给你们看!我还有一杯毒酒!’”如今,他真的要继续喝下那一杯苦酒了!他在文星沉没之后写下的一首小诗《我们相信》,现在成了他的碑记和鼓舞: 

        我们相信: 
        他们只是一种气候, 
        像一阵阴天, 
        他们总要过去。 
        面对荒谬的判决,李敖并没有屈服。他开始仔细研究继续战斗的对策。他找到了国民党出版法的一个漏洞,即若违犯当局出版法规定,对“新闻纸类”的刊物可以“定期停止发行”、“撤销登记”,使你无限期停止;而对“书籍类”则只能出版一本查禁一本,而不影响下一本书的出版。按照官方“出版法”第16条至22条之间的规定,作者可以自己出书,并且不需经过书店的登记。他想,如果能定期(“按期发行”)出书,在某种形式上不就与杂志一样了吗?而每月一书,十万字的写作量,且要坚持下去,显然对一般作者来讲是难以做到的。但要继续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