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敖这个人 作者: 陈才生_2-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敖称这次与阿贞的艳遇是“偷国民党大员的姨太太”,这也算他与国民党有了间接的渊源了。 

        1967年春天,“文星”被迫改组。在官方压力下,“文星”编起了与政治无关的字典来。在新成立的小组中,有一位政治大学中文系的女生,就是蒋芸,李敖在情书中称她做“小Y”。 

        蒋芸两年前就曾投稿《文星》批评李敖,与李敖缘悭一面,如今她就在李敖的隔壁办公,两人开始认识。她原籍苏州,不但才情出众,而且是一个典型的江南美女,因为她的漂亮 

      迷人,所以李敖第一眼看到她时,马上升起一种爱怜之情。一天下午,李敖开着自己的凯莉小汽车在路上与蒋芸相遇,便请她上车兜风,之后送她回学校,第二天,便有了他们的第一次约会。后来,两人之间情书不断,下面是李敖情书中的几段: 

        ……把你的照片拿在手里,多少可控制你捉摸不定的“飘”忽。我觉得只有你在我怀里,在我底下,我才能感到安谧,感到生命和死亡。不管是生机盎然也好,视死如归也罢,我都有一种莫可名状的安谧,我快乐。 

        英国的女诗人,写她爱的境界是“灵”魂所能达到的“高、广、深”(height,breadth,depth),我年纪愈大,愈感到用“深”来爱人是一种什么味道。“深”并不玄秘,有许多时候,它甚至用粗浅来表达,表达到“波澜起落无痕迹”的境界,而它的外型,可能反倒雅俗交织,高低难辨。真正“深”的地步是一种淳化,隐士和老农在一起,隐士淳化的程度,会使凡夫俗子看不出他跟老农的分别,事实上,隐士也不希冀在凡夫俗子面前,要有什么分别。 

        我对爱情的态度,如不谦虚的说:“庶几如此。”隐士绝不在乎别人说他是老农,是乡巴佬;我绝不在乎别人说我是狼。① 
        还有什么能比得过看你“谈笑风生”?享受跟你在一起的快乐?跟你在一起的时候,一切“除了‘小Y’”以外的事都云散烟消,你会觉得你飘在云里,浮在水上,飘浮之间,你会感到生命与原始,色彩与天籁。 

        你不再Dirt,在她轻盈的笑谈中,你已被洗练——你是一头“小白驴”。对我来说,“小Y”的圣洁,实在已把我洗练得不敢再碰她。她痛过,叫怕过,惹得你无限怜爱,使你不忍心再使她感到“屈辱”——在她还没放弃这种观念的时候。 

        “凡有翅的”,可以盘旋攫获;“凡没有翅的”,请勿动手。弱肉已不再被强食,要慢慢的,忍耐、等待,从食指开始。 
        我从泥土里来,又要归于泥土。在来临与归去间,我的生命将被烛油烫醒。泰戈尔已叮咛过:“不要忘记那执灯的人。”我不会忘记,直到“天边”,直到永远。① 

        李敖是主张灵肉一体的“唯美主义”者,而蒋芸则显然喜爱“少女情怀总是诗”的境界,她曾拿来一本名为《欲之上》的书为李敖“洗脑”,并叮咛他不要那样喜欢肉欲,这显然与李敖的观念有了一些落差。有一天,她认为他亲热太“过度”了,一气之下,一走了之。直到三个月后,两人才又通起信来。第二年五月,她已到香港。李敖读到了她发表的一篇回忆录,文中历数她的情人,在“号外”一节写到了李敖,表露出她对李敖的真情。 

        1967年夏天,文星被封杀后,《纽约时报》请李敖写新闻稿,李敖需要一位出色的英译者,便和萧孟能去找梁实秋帮助,但梁实秋表示为难,他显然是被国民党吓怕了。从梁家出来后,李敖驱车经过敦化南路,此时,他在等计程车的人群中发现一位细高个子的漂亮女孩,天使一般站在那里,李敖顿时被她迷住了。这就是他后来情书中经常提到的“小蕾”。 

        小蕾大名叫鲁岚,当时才19岁,身高1.70米,长发披肩,清纯可爱,是李敖的崇拜者,此时正从高雄女中毕业来台北铭传商专读书。 
        两人相识之后,李敖经常送她上学、接她下课,于是有了近乎形影不离的三年七个月的快乐时光。李敖对她有着难忘的回忆: 
        在文星星沉的日子里,她一直在我身边,伴我度过被国民党大力封杀的岁月,在山边、在小溪、在花园、在电影院、在保龄球馆、在特务跟踪的日月潭……我们一起徜徉大化,过了无数欢娱的时光。小蕾是最善良的少女,她从没跟我发生争吵,她永远依偎在我身边,任我提议做我想做的任何事,从要摸着她大腿看电影,到泡在浴缸里下跳棋,到她二十岁生日时由我拍裸照……她都让我满足,她是我有生以来最怀念的女人。① 

      跟监十四月,与“警总”斗智

        1970年1月,台湾的一起政治事件使李敖的处境倍加恶化。这起事件的主角是另一个与国民党当局作对的“危险人物”彭明敏。 
        彭明敏就读台大早李敖十年,是台湾知名的国际法专家,34岁即受聘为台湾大学教授,后任台大政治系系主任。此公学识渊博,精通四国语言,当选过台湾“十大杰出青年”,曾被聘为台湾“驻联合国代表团”顾问。当局原计划对他好好“培养”,蒋介石也单独召见过他,但他后来竟走上了主张“台独”的道路。 
        还是在李敖上大学时,彭为法学院教授,但没有教过李敖。李敖《传统下的独白》出版后,曾送了一册给他,他回信给李敖,说:“我一向爱读您的文章,且对您的许多见解,都很有同感,希望将来有机会认识您。” 

        1963年12月10日,彭通过郭鑫生相约,在台北致美楼请李敖吃饭,李敖说:“此人博学有礼、叔度汪汪,给我极深刻的印象。从此与他在师友之间,见乎交情。” 

        1964年9月20日,彭明敏联合谢聪敏及魏廷朝等三人起草了《台湾自救宣言》,该宣言约2800字,开宗明义即断言:“‘一个中国,一个台湾’早已是铁的事实”。此宣言首次提出了“台独”的八大主张、三大目标、八点原则,印刷了一万份在岛内秘密投递。当年中秋节,彭明敏等人乘节假日的机会又外出散发“宣言”时,被特工人员抓获。 

        1964年10月23日,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宣布,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彭明敏和他的学生《今日中国》编辑谢聪敏、“中央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魏廷朝等三人因“叛乱罪”被逮捕。由于彭明敏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当局决定从轻发落。1965年3月经台湾军事法庭公开审理,三人被分别判处8年到10年徒刑。但在国际势力的干涉和施加压力之后,1965年11月,彭明敏被“特赦”,其他二人也减刑一半。 

        彭明敏一年后历劫归来,他的朋友大都不敢同他往还。而李敖当时亦备受迫害,与他处境相似,于是惺惺相惜,相濡以沫,日久更见人心。 
        在蒋介石把李敖和陆啸钊赶出《文星》后,李敖做生意需要在银行开甲种户,领取支票,先请萧孟能帮忙,萧不肯,彭明敏知道后,慨然相助。 
        有一段李敖靠卖书为生,彭亦为他写信向洋人兜售。“此类义助,不胜枚举”,两人交往增多,彭曾把亲手所植的非洲紫罗兰给李敖,还给李敖的女朋友小蕾送过一只小狗。彭明敏曾因政治叛乱罪入狱,出狱后生活亦甚艰难,且旦夕有调查局派人跟踪,李敖曾与黄胜常(黄三)拍得跟踪照片。 

        1970年1月2日深夜,在台中市清泉岗美国空军军用机场,一架飞机已发动引擎,振翅待飞。这时,一辆黑色轿车急速驶入停机坪,车上的人匆匆登上飞机。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飞机划破黑暗的夜空,呼啸而去。谁也没想到,飞机上坐着的,就是台湾当局限制出境的彭明敏。 

        一周后,瑞典政府宣布了令台湾当局震惊的消息:彭明敏申请“政治庇护”,已获批准。 
        1月15日,又传来了“台湾独立联盟总部”在美国成立的消息。23日,“台独联盟”在美国、日本、加拿大、西德等各地同时宣布成立。半年后,彭明敏移居美国。1972年2月28日,在美国的“台独联盟”宣布,彭明敏为其总负责人(后改任顾问)。彭明敏能凭着独臂在台湾情报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