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悲情曹雪芹-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八岁为内刑部(即内务府慎行司)郎中。 
  三十二岁从内刑部调广储司郎中,这是内务府最大的一个司,同时兼任正白旗包衣第五参领、第三旗鼓佐领。 
  三十三岁调任苏州织造。 
  三十五岁任苏州织造兼江宁织造。 
  康熙三十二年,曹寅三十六岁,任江宁织造兼苏州织造,年终由曹寅的内兄李煦继任苏州织造。从此,直到他逝世都在织造任上。 
  从康熙二十三年开始到四十六年,曾经六次巡视江南,其中后四次都将行宫设在江宁织造署内,也就等于是在曹寅的家里。到苏州便驻跸苏州织造署。为了接驾曹、李两家挪用了几百万两银子的公款,当时叫帑银,那种奢靡可谓已达极点。 
  六次南巡以第五次为最盛,康熙四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帝回銮至江宁,阖郡文武官员及绅衿军民等数万人欢迎车驾,午刻由西华门进织造署为行宫,曹寅进宴,献樱桃,康熙皇帝甚悦,但表示:“朕要进过皇太后才用。”当即有人派差官进京,限二十四个时辰送到宫中,晚进宴、演戏。戏有四台备十二个时辰内随时演唱。为此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似的过了五天,皇帝传旨要二十六日启驾回宫了,可是督抚、将军、织造曹寅等跪请留驾,康熙传旨多驻一天。在这六天当中,康熙皇帝给曹寅赐过一副对联: 
  “万重春树合,十二碧云峰。”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即《佩文韵府》,不日即在扬州天宁寺开局。 
  康熙因曹寅、李煦预备行宫勤劳诚敬,即命分授京堂兼衔,授曹寅为通政使司通政使,授李煦为大理寺卿。   
  第一章霑天之雨露(6)   
  这样的“恭迎圣驾”,被一个叫张符骧字良御的人(康熙六十年进士)做了两首《竹西词》进行描写。 
  诗语口吻皆极尽讽刺之能事,尤以其中“三汊河干筑帝家,金钱滥用比泥沙”两句在当时的扬州,已是街头巷尾尽人皆知。由此也可以洞悉为迎圣驾供应之奢华糜费的程度。可是江宁织造一年的俸银有多少呢?原来曹寅一年的俸银仅为一百零五两银子。心红纸张银一百零八两,月支白米五斗。凭这点银子恭迎圣驾,岂不是杯水车薪、九牛一毛,怎么办呢?除去挪用帑银别无办法,六次南巡曹、李两家究竟挪用了多少帑银,这个数字没人能说得清楚。 
  康熙皇帝心里也明白,所以让曹寅、李煦两个人从康熙四十三年七月开始轮任两淮盐务监察御史,一人一年。巡视盐政这是谁都知道的肥缺,一年一任下来,可得余银将近六十万两,就这样曹寅历任四年盐政,他们亏欠的帑银仍然没有补齐。所以曹寅死后李煦在紧急奏折中写道:“……当其伏枕哀鸣,惟以遽辞圣世,不克仰报天恩为恨。又向臣言:‘江宁织造衙门历年亏欠钱粮九万余两,又两淮商欠钱粮,去年奉旨官商分认,曹寅亦应完二十三万两余,而无赀可赔,无产可变,身虽死而目未瞑。’此皆曹寅临终之言。臣思曹寅寡妻幼子,拆骨难偿,但钱粮重大,岂容茫无着落,今年十月十三日,臣满一年之差,轮该曹寅接任,臣今冒死叩求,伏望万岁特赐矜全,允臣煦代管盐差一年,以所得余银,令伊子并其管事家人,使之逐项清楚,则钱粮既有归着,而曹寅复蒙恩全于身后,臣等子子孙孙,永矢犬马之报效矣。伏乞慈鉴。臣煦不胜悚惶仰望之至。” 
  曹寅是辞世了。为补亏欠康熙五十一年巡盐御史的职务,由李煦代理的请求也蒙皇帝恩准了。下面的问题是由谁来继任江宁织造呢? 
  八月二十七日江西巡抚、署理江南总督郎廷极有奏折上呈康熙皇帝:“……吁恳题请以曹寅之子曹颙仍为织造,此诚草野无知之见。天府重务,皇上自有睿裁……” 
  九月初四日连生有一道谢恩折,洋洋大观,言词恳切发于五内,字字珠玑感人肺腑,康熙一见便知是连生的亲笔,又一次怀伤目惨。 
  几乎与此同时,内务府总管赫奕也有奏折,请示内务府郎中曹寅病故,此缺应该补放何人?康熙皇帝的朱批:“曹寅在织造任上,该地之人都说他名声好,且自督抚以至百姓,也都奏请以其子补缺。曹寅在彼处居住年久,并已建置房产,现在亦难迁移。此缺著即以其子连生补放织造郎中。”此后专有一道圣谕:“连生又名曹颙,此后著写曹颙。钦此。” 
  转年的秋冬之交李煦代理盐差一年,得余银五十八万六千两有零,将所有织造各项钱粮及代商完欠,俱已解补清完。还剩下三万六千两银子,孝敬皇帝,伏乞天恩赏收。 
  康熙对此曾有朱批:“当日曹寅在日,惟恐亏空银两,不能完近(进);身殁之后,得以清了,此母子一家之幸。除剩之银,尔当留心,况织造费用不少,家中私债,想是还有,朕只要六千两养马。” 
  袭职江宁织造已成事实,亏欠的帑银已清,往后只要好好当差,实心任事,总可以过上安定的日子。但是,谁又能料得到,又一个晴天霹雳连打在曹氏家门,它真要击碎了曹老夫人的心!仅仅二十三岁,身强力壮的曹颙,刚刚做了二十三个月的江宁织造,在康熙五十四年的正月,进京述职之际,竟然病逝京都。身边没有高堂老母,身边没有妻子马氏,就这么一个人默默地走了,一个人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人间…… 
  康熙老佛爷非常喜欢曹颙,因此也就倍加痛惜,在他的朱批中,情深意切的写道:“曹颙系朕眼看自幼长成,此子甚可惜。朕所使用之包衣子嗣中,尚无一人如他者。看起来生长的也魁梧,拿起笔来也能写作,是个文武全才之人。他在织造任上很谨慎。朕对他曾寄予很大的希望。他的祖、父,先前也很勤劳,现在倘若迁移他的家产,将致破毁。李煦现在此地,著内务府总管去问李煦,务必在曹荃之诸子中,找到能奉养曹颙之母为同生母之人才好。他们弟兄原也不和,倘若使不和者去做其子,反而不好。汝等对此,应详细考查选择。钦此。”   
  第一章霑天之雨露(7)   
  李煦接旨急忙回奏:“奉旨问我,曹荃之子谁好?我奏,曹荃第四子曹好,若给曹寅之妻为嗣,可以奉养。” 
  内务府总管奉旨“详细考查选择”曹家的入嗣人选,然后回奏:“经询问曹颙之家人罗汉:‘在曹荃的诸子中,哪一个应做你主人的子嗣?’据禀称:‘我主人所养曹荃的诸子都好,其中曹为人忠厚老实,孝顺我的女主人,我女主人也疼爱他。’等语。”不仅如此,内务府总管为顺天心,曲迎帝意也就顺水推舟的奏请:“补放曹为江宁织造缺,亦给主事职衔。”得到皇帝的恩准:“依议。钦此。” 
  到正月十八日李煦有一道安排曹颙后事的奏折:“曹颙病故,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念其孀母无依,家口繁重,特命将曹承继袭职,以养瞻孤寡,保全身家。仁慈浩荡,亘古所无……再,江宁织造亏欠未完,又蒙破格天恩,命李陈常代补清完。奴才回南时,当亲至江宁,与曹将织造衙门账目,彻底查明,补完亏空,此皆皇恩浩荡之所赐也……” 
  至此我们得知,曹家在曹颙死后又有亏欠,曹继任江宁织造之时,便已负债累累。李煦更是如此,他在康熙五十三年第五次担任盐差之后,亏欠仍未补齐,七月初一有请再派盐差以补亏空折。但是未能获准。 
  虽然如此,康熙皇帝仍然没有忘记照顾曹、李两家,他命令新任巡盐御史李陈常代为补完,可是结果如何呢?到雍正元年李煦家被查抄时,李煦仍欠帑银四十五万两,雍正六年曹家被籍没时,也欠帑银三十余万两。有人说这是一笔糊涂账,可实际上这许多亏欠,曹、李两家有许多难言之隐。康熙南巡中有一次太子胤礽随行,到了江宁找曹寅借钱,一张嘴就是十万两银子,康熙爷有十几位皇阿哥,难道来“借”钱的只有太子胤礽一个人吗?除去找上门来的,还有送上门去的,康熙也曾一再提醒李煦:“尔向来打点处多,多而无益,亦不自知。” 
  这些明里的、暗里的亏欠,最后酿成曹、李两家的弥天大祸,亦演绎出那些丰富多彩的故事。 
  曹上任之后,曾于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七日有一道奏折,其中有一段关于本书主人翁的记述:“奴才之嫂马氏(即曹颙之妻),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倘幸而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 
  从而我们比较准确的得知,在康熙五十四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