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悲情曹雪芹-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哟!是你们二位,江宁织造署曹大人派来的。有什么急事儿啊,我能打听打听吗?” 
  “瞧您说的……我们大人病了,病得还挺重。连这折子都是苏州织造李煦李大人代上的呀!” 
  “哎哟!——曹大人连密折都写不了啦!” 
  马志明从怀里掏出来一个锦匣,连同密折双手放在孙公公的书案上:“这是我家老爷跟李大人孝敬您老人家的一块汉玉,半夜三更又得劳累您进去跑一趟。” 
  “哎哟——远啦!远啦!我跟曹、李二位大人可是莫逆之交,年底下他们进京述职,我得罚他们!好了,我马上把折子送进去。你们二位也骑了一天的马啦,累得够呛,早点歇着去吧。”孙公公把锦匣揣在怀里,点上灯笼拿上奏折走了。 
  孙公公手里提(dī)溜着“气死风”的灯笼来到乾清宫,他抬头瞧了瞧,天边一钩冷月照在殿脊上的飞檐,时而闪着反光,殿门外雕栏玉砌庄严肃穆,再加上夜深人静鸦雀无声,总有些让人毛骨悚然的感觉,这时正巧吹来一阵冷风,吹得铁马声声更加使人不寒而栗。孙公公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只好怯生生地一路小跑儿来到乾清宫的殿门外,他先定了定神儿,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殿门果然从里边慢慢地拉开了一条缝儿,走出一个人来,孙公公提起灯笼来一照,赶紧请安:“梁总管,是您老人家该班儿,您吉祥,您吉祥!”   
  第一章霑天之雨露(2)   
  “什么事儿啊?”梁九功说话时把声音压得很低。 
  “密折奏闻。” 
  “哪来的?” 
  “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 
  “你来的可真是时候,康熙老佛爷日理万机,多累呀,这两天睡的又不安稳,这才刚刚眯瞪着……” 
  “这可不是晴雨折、请安折……” 
  “是什么?” 
  “送密折的人说……” 
  “什么人在外边说话?”从殿内传出来康熙皇帝的声音。 
  “嗻。是奴才,今有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的密折奏闻。” 
  “拿进来。” 
  “嗻。”总管梁九功接过奏折跟孙公公挥挥手,孙公公会意,一安到地,然后起身退出乾清宫。 
  乾清宫的东配殿内点着了蜡烛,康熙皇帝翻身坐起,含了口茶水漱了漱口,然后把水喷在地上,梁九功把奏折摆在小炕桌上供皇帝御览,这份奏折是苏州织造李煦代替江宁织造曹寅写的:“江宁织造臣曹寅于六月十六日自江宁来至扬州书局料理刻工,于七月初一日感受风寒,卧病数日,转而成疟,虽服药调理,日渐虚弱。臣在仪真视掣,闻其染病,臣遂于十五日亲至扬州看视,曹寅向臣言:‘我病时来时去,医生用药,不能见效,必得主子圣药救我,但我儿子年小,今若打发他求主子去,目下我身边又无看视之人,求你替我启奏,如同我自己一样。若得赐药,则尚可起死回生,实蒙天恩再造’等语。臣今在扬州看其调理,但病势甚重,臣不敢不据实奏闻,伏乞睿鉴。” 
  康熙皇帝看完奏折一声长叹:“唉——” 
  梁九功赶紧凑上一步:“怎么了?老佛爷,江南能有什么事儿吗?” 
  “曹寅比朕小几岁?” 
  “您怎么忘了,他比老佛爷小四岁啊,今年五十五,曹大人怹……” 
  “发疟(yào)子。” 
  “老佛爷您别着急,这种病在江南可并不罕见哪。” 
  “弄不好也能要了命。你派人传太医马上把外国进贡的‘金鸡纳’送来,这种药治疟疾确有奇效。” 
  “嗻。” 
  “要快!” 
  “嗻,嗻。”梁九功一安到地,转身退下。 
  康熙皇帝抓起朱笔在李煦奏折的空白处批道:“你奏得好,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限九日到扬州。但疟疾若未转泻痢,还无妨,若转了病,此药用不得,南方庸医每每用补济(剂)而伤人者,不计其数,须要小心。曹寅原肯吃人参,今得此病,亦是人参中来的。” 
  “此药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往后或一钱或八分,连吃二服,可以出(除)根。” 
  “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须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 
  七月里的扬州骄阳似火,酷暑难当。可是曹寅盖了三层棉被,仍然冷得发抖,他全身瑟缩成一团,控制不住自己的上牙打着下牙,咯咯作响。然而过不了一个时辰,又热得不行。岂止被子盖不住,就连身上穿的单衣单裤都要脱掉,只是碍于身份、体面不能如此而已。让两个仆人轮流打扇、喝凉水、嚼冰块儿,都难解这如火攻心的感觉。时而发寒,时而发热,一天十二个时辰总得折腾这么三四回,一个五十多岁的人,怎么经得起、受得了呢? 
  到了七月二十三的卯末辰初之际,晓风拂去了天边淡淡的残月,晨雾在曦光中也渐渐地消失。曹寅从睡眠中憋醒,觉得自己一阵中气上不来,出了一身冷汗,通体冰凉。他很费力地睁开双眼,看见守在自己床边的儿子连生在打瞌睡。曹寅真不忍心叫醒他,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快不行啦,生死仅在瞬然之间,于是他轻轻地叫了一声:“连生。” 
  连生从梦中惊醒:“阿玛,您醒了,想喝口水吗?” 
  曹寅摆摆手:“你奶奶怎么还没到啊?” 
  “家里已然打发人连夜过江报信儿来了,说奶奶今天起五更动身,午饭前一定赶到。”   
  第一章霑天之雨露(3)   
  曹寅轻轻地叹了口气:“唉——只怕来不及啦……” 
  “阿玛,您千万别这么说,儿子承受不了,您要是觉乎着哪儿不合适,我马上给您传大夫去。”连生一边说着,禁不住泪滴腮下,哀声颤抖。 
  “……你就不用伤心了,去把你大舅请来,我有事儿要交代。” 
  “好,我这就去。”连生站起来,转身要走。 
  “哎,等等,我先跟你说几句话。” 
  连生又回身坐下:“您有什么吩咐?” 
  曹寅看了他一会儿,有些困惑、迷惘的问:“孩子,你今年多大了?” 
  “我……”连生有点奇怪:“二十一呀。” 
  “脑子一阵阵的迷糊……你长得身材高大魁梧,文武全能。康熙老佛祖夸过你好几回,我去之后,这江宁织造的差事,很可能由你袭职,你可要记住四个字,‘仕途险恶’呀!十几位皇阿哥,一个比一个精,老佛爷一旦晏了驾,这皇位之争必然是一场大乱哪。老佛爷在一定能庇护着咱们曹、李两家,老主子升天之后,就是我常说的:‘树倒猢狲散啦!’ 
  “阿玛!” 
  “你一定要慎之又慎,谁也不能得罪,更不能跟着他们蹚这场浑水呀!” 
  “嗻嗻,儿子记住了。” 
  “再有就是咱们家为接驾,亏空的帑银……算了,跟你说也没用,还是请你大舅来吧。” 
  “嗻嗻。”连生也看得出来,父亲真的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他回身冲出门去,请来了自己的舅父李煦。 
  衣冠不整的李煦,跌跌撞撞跑进曹寅的卧室,扑伏在床边,双手紧紧握住曹寅的手:“妹丈,你觉乎着怎么样?” 
  “……江宁织造衙门历年亏欠钱粮九万多两。两淮商欠钱粮也不少,共总得在二十三万两左右,无赀可赔,无产可变。叫人死不瞑目啊!求主子恩准我再接任一年盐差,但要大兄代管就能补齐,您看……” 
  “行,行。我马上就写折子,只要你能安心养病,圣上赐的药这两天一准能到。” 
  曹寅摇摇头,转过脸去看了一眼儿子。 
  连生会意,往前凑了凑:“阿玛,您是要跟我说话吗?” 
  曹寅歇了口气,抬手指了指窗外。 
  李煦和连生彼此看了一眼,但是都不解其意。 
  曹寅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说:“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一生之际……在于……勤哪!”言罢二目涌出两滴慈心泪,溘然长逝。 
  “阿玛!阿玛!……”连生呼之不应,唤之不醒,他不顾一切扑倒在曹寅的胸前,声嘶力竭地哭喊着:“阿玛!您不能走啊,不能走啊!撇下我们孤儿寡母,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鸣,您让我们可怎么办哪?我虽然长得身躯高大,可我毕竟还是个孩子,是个孩子……”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煦已然顾不上劝慰外甥节哀少恸了,他自己也是顿足捶胸、呼天抢地、老泪纵横啦! 
  仆人跑进来十多个,见此光景刷拉拉跪倒一片,他们想到大人平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