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齐英雄-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岳的亲兵亲将见董岳被陈彦谦所杀,不禁大骇,又听了陈彦谦之言,有的放下兵器,向陈彦谦投降。陈彦谦下令打开城门,放黄行存、杨景彪的人马进来。

李周一马当先,挥舞着六棱水磨钢鞭,杀入城中。黄行存、杨景彪指挥大齐兵马,如潮水一般涌进柳州城。唐兵非逃即降,土崩瓦解。

侯桑、狄棕见大势已去,只得带着残兵,逃到永州去了。

黄行存、陈彦谦传令出榜安民,开仓放粮,军民大悦。从此,柳州城成了大齐在南疆的指挥中心之一。大齐在南疆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如日中天。

第八章 李唐新政

且说王铎自告奋勇,到江陵指挥唐军征剿黄巢起义军,谁知被义军杀得大败,王铎败退到襄州。不久,王铎灰溜溜地回到长安,被李儇痛骂一顿,免去了王铎的宰相一职,改任太子宾客,到东都洛阳办公。

卢携见王铎被贬,狂喜不止,趁机写了奏本,谈了自己对征剿大齐、沙陀等反对势力的看法,认为应该剿抚并用,以抚为主。

李儇看了卢携的奏章,认为在理,就降诏提出了与大齐进行议和谈判的政策,李唐群臣希望通过和大齐的议和,腾出兵力先消灭李国昌、李克用父子的沙陀兵。

诏书首先表示了对民变问题的严重关切,然后满怀信心地断言所有“盗匪”将肯定被迅速镇压下去。由于诏书继续为投降的“盗匪”提出了有利的条件和官职,这种对必然胜利的自信心在当时就有所降低。诏书指出了当时的骚乱是何等的普遍:“江西、淮南、宋、亳、曹、颍,或攻劫郡县,抗拒官军;或窘厄商徒,俘掠进奉。出彼入此,鸟逝风驱”。诏书反复强调,对于犯罪分子来说,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表达了皇帝对臣民慈父般的关怀:“恨不均其衣食,各致丰肥”。然而对于那些继续进行破坏的人,皇帝发誓“用兵无悔”。

李唐政府提出宽宏大量的投诚条件,民变首领们将破格被授予官职、爵位和赏赐。当然,这仅仅是指形式上的官阶和有名无实的官职,近一个世纪来朝廷即以此等职衔授予不能直接任命的藩镇官员,用以维持名义上的联系。投降的“盗匪”首领将“于大藩镇内,量材与职额衣粮”。一般“盗匪”将遣回田园安置。

诏书指示地方官员应如何处理拒绝投降的“盗匪”团伙。他们应选择勇猛的将领和士兵,采用灵活的战术去对付敌人。能够俘获一个“盗匪”首领和他的五百徒众的将领,允许超授将军,并以千缗为赏。袭击并杀死盗匪,夺回资产、武器或搜集情报者,将按他们的功绩授予官职和奖赏。政府完全知道它的将领们不肯努力作战,诏书中也包括严厉的警告:任何人逃避战斗,将令“本州道勘寻,准军法处分”。这只能意味着处以死刑。

这份诏书的最后一节也许是意味深长的,它指示城乡当局寻求能够率领农民抗击“盗匪”的勇敢之人,他们也将得到官职和奖赏。

李儇下决心剿灭黄巢起义军,因此开始勤政,李唐朝廷有了一丝生气。李唐政府的复苏使它能建立从黄河地区开始的针对义军的有效防御。洛阳曾因义军的接近而陷入恐慌之中,但这时庞大的防御工事已准备好了,十几万唐军在洛阳周围进行布防。这些准备使黄巢袭击洛阳的想法很难实现。

黄巢收到李唐诏书后,轻蔑一笑,对大齐众文武说道:“呵呵,李儇这小子,和我玩起了议和游戏,好专心对付沙陀兵。这次我就满足李儇的心愿,因为洛阳防守非常严密,我军干脆改弦更张,主力不向洛阳一带集结,而是到江淮,尽全力消灭高骈的主力!”

大齐主力东指后,因远离京师,李唐君臣额手称庆,认为黄巢的威胁似乎正在消失,开始讨论来自北方的强大的扩张主义者沙陀突厥的威胁。

就在李唐实施新政策有眉目时,卢携突然中风,一病不起,不能行走,请假在家养病。卢携在内挟恃着宦官田令孜的势力,在外倚靠高骈的军事力量,加上唐僖宗对他极为宠信,所以专制朝政,政事无论高下都出自他的主意。现在病倒了,精神不好,政事由他的亲吏杨温、李修裁决,贿赂公然而行。宰相豆卢瑑没有什么才能,一直附会卢携。另一宰相崔沆对政事时常有一些建议,常为卢携所阻遏。

不久,蔚朔等州总指挥官李琢奏告朝廷,称有二千沙陀兵来降。李琢当时统率十几万兵马驻屯代州,与卢龙节度使李可举、吐谷浑都督赫连铎共同讨伐沙陀军。李克用派遣大将高文集据守朔州,自己率军到雄武抵御李可举。赫连铎派人游说高文集归附李唐,高文集逮捕李克用部将傅文达,与沙陀酋长李友金、萨葛都督米海万、安庆都督史敬存等人均投降于李琢,开城门迎接李唐官军。

李克用闻报大惊,哀叹道:“这次李唐和大齐议和,将其主力北移,对付沙陀。看来,沙陀和李唐势必有一场大战,如果沙陀战胜,则可以保住代北;如果战败,则前功尽弃,我等死无葬身之地矣!”

第九章 泣泪药儿岭

且说李克用麾下大将高文集据守朔州,被李琢劝降成功,举城投降李唐。高文集这一降,可开了闸门了,沙陀酋长李友金、萨葛都督米海万、安庆都督史敬存都纷纷转向李唐,向李琢投降。

李克用这下可傻了眼,急召李尽忠、康君立、薛志勤、程怀信、李存璋、薛阿檀、安休休等将领商量对付李唐征剿军的办法。

李尽忠愤然道:“高文集吃里扒外,我必欲诛之而后快!克用,让我带一枝人马,急攻朔州,定要擒杀高文集!”

康君立长叹一声:“尽忠,如今李琢的十几万大军驻屯代州,和高文集遥相呼应,他们接下来就要攻打蔚州了,我们现在的主要对手是李琢,而不是高文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叛将高文集的脑袋,我们是迟早要取的,只是现在不是时候!”

“还是君立识大体,顾大局。我们现在只有三万多人马,只能攥紧拳头打一处,大家说说该如何保卫蔚州?蔚州是我们的老巢,万一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李克用说道。

众将听了李克用的话,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了起来。争论了许久,都没有讨论出一个具体的作战方案。

程怀信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诸位,要守住蔚州,必须抢占药儿岭。只要药儿岭在我们手里,蔚州就能保住。我愿提一旅之师,驻守药儿岭,和唐军血战到底!”

众将听了,大多赞成程怀信的建议。

李克用点点头,说道:“怀信所言极是,看来这次只能把赌注押在药儿岭了。刚才尽忠、怀信主动请战,我就把防守药儿岭的任务交给尽忠、怀信了!另外,志勤、存璋也一同前往,我给你们四人二万兵马,这可是大部分的家当了!君立率五千兵马驻守蔚州,我和薛阿檀、安休休率领余下的兵马驻守云州,同时到安北府请求爹爹派兵增援!”

众将表示,要在代北与唐军进行殊死拼杀,决不后退投降。

第二天,李尽忠、薛志勤、程怀信、李存璋点了二万沙陀兵,直奔药儿岭而来。于路无话,到了药儿岭后,众将眺望药儿岭,但见药儿岭的山峰,形状奇特怪异。主峰是一座典型而奇特的山峰,它的直径才三十多米,高度约一百多米。四周为悬崖峭壁,不与其它山峰相连,真不知造物主是怎样把它“捏”出来的!

更令人称奇的是:主峰岩体滚圆,色泽光滑,上大下小。峰顶长着一株千年不衰的大柏树,不知它怎么能有如此顽强的毅力,抵抗干旱和风雨雷电,生长得如此茂盛。寒风吹来,柏树左右摇晃,极像迎风摆动,忽明忽暗的烛焰。

李尽忠说道:“药儿岭地势险要,只要我军守住大小路口,就不怕唐军从这里通过!”

程怀信狂笑起来:“李琢胆敢进犯蔚州,药儿岭就是他的葬身之地,哈哈哈!”

就在李克用调兵遣将之际,李琢命令赫连铎率兵进入朔州,与高文集合兵一处,进攻云州。李琢亲提大军,浩浩荡荡杀向蔚州。

也正巧,唐军赶到药儿岭时,沙陀军也赶到不久,正在布防,被唐军探马侦知。李琢当机立断,命令大军分成几路,向药儿岭攻击前进,唐军仗着人多势众,很快抢占了药儿岭的主要高地,沙陀兵抵敌不住,纷纷后退,撤离了药儿岭。

李尽忠大惊,连忙收拢兵马,清点了一下,已经折损六七千人。程怀信来到李尽忠跟前,喊道:“唐军远道而来,刚才一阵猛攻后,其锐气已堕,我愿率敢死之士,夺回药儿岭的主要高地!”

“怀信,这样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