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转修真时代-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耀”在自然界指北斗七星,在拳术中内含步法进退、闪展摇转,脚踏方位之变化,又指人体头、手、足、肘、肩、膝、胯七个部位均可施放劲力。

    “八卦”,指阴阳参互,相辅相成,互相制约,富于变化之意。

    “花体桩!”

    这是信息中的第一个桩,主要功用是固定基本动作、姿势身法的雏形,神筋拔骨,锻炼梢节和末梢神经,协调身体与四肢的关系,解决腹式呼吸之法,静与动的关系,培养“外三合”的形成,增强各关节功能,促进身体健康。

    其中特别是神筋拔骨,讲求练气,使内脏坚实、内力充盈。

    所谓“筋长力大,肉厚身沉”,把韧带、肌健伸开,促使关节的灵活,肌肉均匀伸缩,全方位锻炼,才能增强肌肉的弹性和爆发力。

    桩功中都必须竖项,含胸拔背,这是对身体上下的伸拔,沉肩坠肘是对肩、肘、手的伸拔,站桩时重心在下盘,两腿都是弯屈的,这是对下肢的伸拔,腰与胯是拧劲儿的,双脚的躁骨就像机械中的转向轮一样,腿与膝都是扭着劲儿的。

    这样就形成了对脚趾、脚跟、踝骨、膝、腿、胯、腰的伸拔,使肢体既沉实又灵活,并增大前趟后蹬的劲力。

    尤为重要的是三体桩是解决“动与静”的关系的养练之始,道家“知命养性,性命双修”,所谓“性在天边走,命在海底游”,许多人不得其解,实质上本意是上练精神,下练精气,开发智力,保命延年。

    所谓“神藏气内丹道成”,“养灵根而静心者为修道,养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

    这说明修炼是以静为主的,练拳是为了“敌将”,是以动为主的,再引申一层来认识,动与静是不可分割的。

    “静为本体,动为作用。”,动静一理,体用一源,不真动就谈不到知“意”,不真静就谈不到知“性”。

    静为性,动为意,“静中之动谓之真动,动中之静谓之真静。”

    静中无动等于有形无意,空势无备。动,就是“意”的训练、是内五行、精、气、神等内功内力的锻炼和培育。“意”动才会形意合一,“妙用则为神”。

    在此基础上,再经其它四个桩的锻炼,才能追求到“虚极静笃时,则还于先天本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的境界。

    而乾坤桩的主要功用是通气之法。

    其讲求练气,但必须有渠道,有方法。所谓通气,一是要使气顺畅地疏通于周身经络。由丹田下行,“谷道”上提,气达“命门”后,沿后背像一串串珍珠一样向上行,至颈椎第七节微缓上至“双耳”,清气还于脑,再向下用鼻子将气排出,再吸气,通鹊桥回归丹田,周而复始,正是逆时针运行。

    二是通耳鼻气道,真气补还于脑,按照此桩的姿势,气行至双耳后,由耳通过鼻子将气向地下45度角方向排出,练者会感到气达脑时,整个头部均有震动感,脑毛细血管被气一冲,防堵通堵使整脑空明、清晰。

    三是通四肢,气乃生命活动之动力,四肢及周身部位的血管,神经经络类似管道,根据动作需要,要集中浑身劲力于一个方向一个点,气必须先通,以达到气与力合,同时使四肢气力充盈,何时用何时省,因其上通脑,下通双脚涌泉,异于正常人呼吸故此命桩名。

    而天王托塔桩,则是合气之法。研究内家拳的人都知道,人体的气是散乱的,吸气和呼气并非只有鼻子和嘴,外气的吸进怎样与内在的气汇合于中,如何下行与先天之气相合,融汇于丹田产生真气,必须在一种特定的,利于形成真气的姿势下才能便于气的相合,这便是天王托塔。

    而落地三盘这个桩主要功能是练内劲。

    最难求的除“翻浪劲”外,就属“挣崩摘”三个劲儿。

    “挣”即人体以脊椎为中线,两侧是对称发劲,既有左右发劲,还有对称的肢体发劲,就是所谓“前手打人,后手发劲”,也称“拳打一阴反一阳”。

    “崩”,是意指人身体似一张弓,弓满箭发,主要是前后发劲,尤其值得品味和重视掌握的是“好似还弓一力精”,就是箭发出后弓还原的速度和劲;“摘”,全身上下加肋腹计十五处打法之劲,俱不脱丹田之气和长腰、缩腰、抖腰的主宰,又是人体中盘,就像烈日晒干的豆角,一摘,豆角皮突然炸翻卷,将豆子弹发出壳,丹田聚气蓄力,腰一动,内力才能突然得发,加之发劲时双足五趾就摘东西一样突然抓地一下,故视之为“摘”。

    而行桩主要功用“悟灵性为至上”。

    其用精气神运化周身,无微不至,“感至遂通”。达到无处不有,无时不然,触之自应,不思而得和“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不意而发,沾哪哪有的境地。

    这五种桩法既是分割的,也是统一的,单独练哪个桩都会受益匪浅,但想达到高超妙境,必须循序渐进,沿着这条路子走,别无捷径。

    “好!好!……”

    常乐得了这天大的好处,喜上眉梢连连叫好。

第394章 丹田() 
信息中的这些功法修炼,特别注重精、气、神,丹田功能作用的调整培育,使习练者能够得到性命双修的效果。

    所谓“精养灵根气养神,养生养道见天真,内在养下长生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精、气、神是人类生命的根本,“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所谓“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所谓“积精全神”,‘’欲想不老,还精补脑”,练精气神对生命非常重要,是性命双修的必由之路,离开了精气神的培育训练,就失去了修练的价值和意义。

    “精”是人体中的物质,其功能作用是构成人体和营养人体。

    “气”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

    “神”是人精神、意识、知觉、情绪、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精气神是人体内脏功能活动衍生的产物和能量,其活动的基础是“精”,动力为“气”,表露于外的则为“神”。

    精气神之间,内脏与精气神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练气离不开练丹田,丹田就像人体的经络一样,虽然用手和眼摸不着,看不见,但可以感觉到。

    下丹田在脐下,主藏先天之气和培育真气,中丹田在胸部膻中,是内外气的交汇点,上丹田在双目之间向内的泥丸宫,是清气流动之所。

    丹田是人体的“气库”,蕴藏气之所,发气之源,一身之气的流行运动的出发点,周流全身之气,发自于下丹田,而通过一定路线与渠道而归于下丹田,周而复始地执行它的使命。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意为人们饮食所化生的营卫之气、内脏产生之气与吸人的自然之气相合积于中丹田形成“宗气”。

    “宗气”与先天原气融汇于下丹田,便形成“真气”。

    再靠“真气”使每一个动作、劲力由里及表,依赖丹田的变化、能量的施放动作方法,反催而出。

    颏收头顶和气沉丹田,是利于上通三关,即周天督脉的尾闾、夹脊、玉枕,下固灵根,即丹田。

    顺胯拧腰,会助长丹田的发劲,并贯达于四肢,调息归根,意注丹田,小腹就有动,有热流和气感,会使丹田真气逐渐充盈,固之体强、根固,内劲中生。

    津多咽之,意引丹田,会有鸣音,咕噜之声直下小腹,会觉腹腔松畅,气顺腹实,更有益于内脏和腹腔疾病。

    这就是所谓练丹田之气,丹田久练灵根本,亦即固灵根,真气退藏于密,也就是说,元神元气相合,由无到有,由小而大,一气之动,发之周身。

    气者勇之实也,养气即所以养勇。

    视不胜优胜,刺王候若刺褐夫,视三军为无物,都是因为气充乎四体,而溢乎其外,见乎其勇,而不自知也。

    气始生于一,终分二,即魂魄,阴阳。

    魂气属阳,灵明轻清,可虚实刚柔,循环变化,神乎神乎,至于无形,微乎微乎,至于无声,此阳气之妙用。

    魄气属阴。。。。。。浑厚重浊,可坚强猛烈不挠不逃,雄魄毅兮可摧坚,气刚大之而拔山,此阴气之妙用。

    正所谓用兵先谋后动,其动也灵妙变化飘忽猛烈莫可推测,其静也严整庄重如山岳坚实莫可撼移,这就是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