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清-第6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西兰、加拿大先后动员了四十五万军队,而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布尔人国家加在一起,总人口不过四十四万!

    更加难以想象的是战损比:大英帝国阵亡二万二千人,而布尔人只战死了三千七百人!

    战争期间,非正常死亡的布尔人当然远远不止这个数字,但大部分是死在集中营中,而不是在军事行动中。

    英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南非的布尔人,同其脾气温和的欧洲荷兰老乡已经大不相同。艰苦的生存环境,百余年无休止的播迁流离,和黑人土著的无数血腥冲突,使布尔人变得强悍、刻苦、坚韧,甚至嗜血;长期的畜牧、狩猎生活,使布尔人骑术高超,射术精湛。可以说,一个成年布尔男人,就是一个优秀的战士。

    英国人同样不知道的是,大英帝国的海军固然还是独步天下,但陆军的技战术已经大大地落后于时代了。都已经十九世纪末了,英军冲锋,居然还是排成类似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密集队形。对于布尔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为他们的精准射击,送上一排排的人形活靶子。

    这种战术,1880年第一次布尔战争时,已经叫英国人吃了大苦头。

    比如布隆霍斯特河之战,英军247人中,77人阵亡,157 人受伤,布尔人仅仅2人阵亡,4人受伤。

    之后的朱巴马山之战,英军650人中,93人阵亡,153人受伤,54人被俘,指挥官也挂掉了;布尔人仅仅1人阵亡,5人受伤。

    这种战损比,让人有“文明国家”和“野蛮部落”对战的错觉。全世界最强大的大英帝国,不幸就是那个“野蛮部落”。

    差不多二十年过去了,1899年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的时候,在陆军技战术方面,英国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观。

    大英帝国真的老了。

    英国能够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关卓凡认为,完全是因为当时英国国力强大,可以用绝对的数量优势,强补质量的不足。如果双方军队数量接近,英国再怎么“工业能力强大”,再怎么“武器装备先进”——比如拥有布尔人缺乏的重炮,再怎么玩“碉堡战术”、焦土政策”和“死亡集中营”,通通没有用。

    英国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整个南非,但史家公认:大英帝国从此开始衰落。

    至于英国衰落的原因,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多有人认为,英国在第二次布尔战争中元气大伤,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关卓凡以为,第二次布尔战争,确实令英国颇耗神元,但似乎还没有到动摇国本的地步,英国在布尔战争之后,各种改弦更张,另有缘故。

    关键是一场布尔战争,让英国人看清楚了:殖民地已经“成长起来”,经营成本愈来愈高,低成本占领和维护殖民地、获取超额利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以原有方式维持数量庞大的海外领地,经济和军事上,都不再可行了。

    一句话,大英帝国不能再“包打天下”了。

    可英国人并不想放弃女王陛下的海外领地,咋办呢?

    办法有两个。

    第一个,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这种盎格鲁—撒克逊同胞当家的海外领地,给予更多的自主权,防止美国故事重演。

    第二个,既然不能再“包打天下”了,就只好对列强假以辞色,包括对原先的竞争对手们。

    英国曾经认真考虑英、德结盟的可能,但德皇威廉二世的野心,不是小小的英德同盟能够容得下滴,英国人只好转向靠拢老冤家法国和俄罗斯。

    某种意义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种因于此。

    *

    (本章大约难免注水之讥。不过,南非攻略,在关卓凡的整个战略布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否成功提前引爆布尔战争,对关卓凡本人,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所以,狮子觉得,还是有必要对相关事件的前因后果做个比较详细的分析,各位书友如果看得气闷,就请多多包容吧,谢谢)

    *(未完待续。)

第七十五章 步步为营() 
关卓凡的眼中,中国复兴和崛起的道路上,挡路的,有四块石头:日本、法国、俄国、英国。

    第一块石头——日本,已经搬开了;接下来,关卓凡设定“处理”的先后顺序是:法国,俄国,英国。

    之所以把法国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再过五年,即1870年前后,关卓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第一轮改革开放和近代化建设成功实施,中国将初步拥有在本土及陆路周边挑战列强的能力。而那个时候,按照历史的走向,普法战争爆发,“趁你病,要你命”,正正是对付法国的天赐良机。

    接下来是俄国。

    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也即1875 年前后,关卓凡规划的中国铁路“一期工程”,即“两纵两横”的铁路网,应该已初具规模。其中的“两横”,都应该有所延展——“京奉线”北延至阿勒锦,即后世之哈尔滨;“石太线”则西延至兰州。

    如此,若用兵东北、西北两个方向,就有了足够的底气。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得在1891年,即十五、六年之后才会动工——再怎么“蝴蝶效应”,1875年的时候,这条铁路也必然还在图纸上呆着。而没有西伯利亚大铁路,俄国就无法大规模用兵遥远的东方,对彼时已经长出肌肉的中国,就只能虚张声势。

    到时候,《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丢掉的场子,我就可以把它找回来了。

    再过五年,第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即1880年前后,就该轮到英国了。

    把英国放在最后,当然是因为英国最为强大、最不好对付,但还有三个原因,也很重要。

    第一,必须等到中国新生的海军完完全全出了师,才可以和老师翻脸。海军不同陆军,不是三两年就可以草草成军的,要“完完全全出了师”,十五年,不长不短,算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时间段。

    第二,法国、俄国和英国,是老冤家了,先打击法国、俄国,会为英国所乐见,甚至会得到英国的明里暗里的支持。

    第三,就是要等提前引爆布尔战争了。

    提前引爆布尔战争,等于提前引发英国的战略收缩。

    如前所述,布尔战争,一来牵扯英国的大量精力,使其无暇东顾,中国彼时若有什么要求和动作,甚至“趁火打劫”,英国人也只能隐忍;二来,布尔战争后,英国开始战略收缩,对遥远的东方,更加力不从心,在中国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的不正当利益,固然不容约翰牛不吐出来;亚洲的势力的重新划分,英国亦不能不尊重中国的意愿。

    原时空有个“英日同盟”;本时空,弄一个“英中同盟”来玩玩,作为中国完全复兴和崛起之前的过渡,关卓凡以为,亦无不可。

    来看看“提前引爆布尔战争”的时间点。

    原时空,1884年,约翰内斯堡发现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兰德金矿;1899年,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从发现黄金到大打出手,刚刚好也是十五年。

    就是说,如果按照原时空的历史进程,本时空1880年前后,英国人和布尔人开打。

    时间刚刚好啊。

    英国人和布尔人,为了黄澄澄的金子,终究是要如历史上那般翻脸的,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这是人性和历史的宿命。而且,不会再有第一次布尔战争,必定是直奔第二次布尔战争而去的。

    问题是起点既然不同,终点就未必一样,没有人可以保证,英、布双方必定如期在1880年开片。

    不过,两个国家间的矛盾,累积、激化、爆发,自有其固定的轨迹,在这个问题上,原时空、本时空,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关卓凡相信,1880年这个时间点,虽不中,亦不远。

    提前些没有关系,不大幅度后延就好。

    何况,我可以在其中上下其手,做适当的“调控”呢。

    变量还是存在的,主要有以下两个。

    第一个变量是德兰士瓦东边的情形。

    原时空发现黄金的时候,德兰士瓦东边最强大的外患——祖鲁王国,已经被英国人灭掉了;本时空,眼下这个点儿上,不论佩迪王国,还是祖鲁王国,都在德兰士瓦东边好端端地呆着,虎视眈眈地盯着布尔人。

    德兰士瓦共和国暴富之后,一定要向东边扩张的——布尔人念兹在兹的出海口在东边。如此,德兰士瓦必定要和黑人王国大起冲突,而英国人,必定要明里暗里地支持黑人王国,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