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清-第1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疆,一切都是新的,新省,新制度嘛!”

    “另外,新疆和内地,天长地远,新疆的动静就算大一些,也没那么容易惊扰到内地,所以,内地也就不会给新疆什么干扰。”

    文、曹、许、郭,默默点头。

    “新疆做成了,”关卓凡说道:“再视情形,徐徐的推行到其他的地方——一步步的来。”

    “是!”

    “新疆的区划和官制,”关卓凡说道,“具体何如,咱们另外会议,今儿就不必摊开来议了——”

    顿了顿,笑了笑,说道:“说起‘新疆人做新疆官’,其实,即便目下,也不是全然没有合适的人选,譬如库车的那个托胡迪夏,既一心向着朝廷,也颇有机断之才,本来是可以拿来好好儿的栽培一番的——”

    “不过,有趣的是,他反复声明,不想做什么地方官,反缠着展东禄,求展东禄准他加入轩军——哪怕是从一个大头兵做起呢!”

    哦?

    几位大军机都来了兴趣。

    “托胡迪夏还说,既加入轩军,便令行禁止,奉调听宣——新疆也好,内地也好,不管驻扎在哪里,他都是愿意的。”

    “他的身边,还颇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也想加入轩军,也愿意到新疆外头去当兵——嗯,他们的话,大约是这么说的:到新疆外头去当兵,既可以报效朝廷,又可以见世面、开眼界,最好不过了!”

    “他们既有这个志向,”文祥说道,“我看,倒是很可以成全他们!再者说了,新疆重归版图,即有维吾尔人加入朝廷军队,很可借此昭示天下,满、汉、维、回、蒙、藏,无分畛域,一体同胞!——王爷以为呢?”

    “博川这是老成谋国之论!”关卓凡点头说道,“好,就这么办!我想,嗯,维人风俗饮食,和满汉毕竟有所不同,可在某师、某团之下,设立一支……‘维民支队’,各位以为如何?”

    “各位”自然皆以为然。

    于是,轩军历史上著名的“维民支队”,就这样诞生了。

    *(未完待续。)

第一一九章 铁路狂想曲() 
“这个托胡迪夏,”曹毓瑛问道,“年纪不大吧?”

    “不大,”关卓凡说道,“二十出头吧。”

    “不过二十出头,”曹毓瑛慢吞吞的说道,“首竖义旗,便一呼百应,这……嗯,后生可畏,前途无量啊!”

    说到这儿,淡淡一笑,“我看,这样的人才,不在本地做官,出来见一见世面,也好——进身之地,更大一些。”

    几位听众,连关卓凡在内,心中都是一动。

    曹毓瑛的话,重点不在后面的“进身之地,更大一些”,而在前面的“这样的人才,不在本地做官”。

    话中深意,几位听者,都有默喻——不过,只能默喻,不能说破,落下言铨。

    “琢如说的是!”郭嵩焘装作抓不住重点的样子,呵呵一笑,“外头……天宽地广嘛!这个托胡迪夏,主动表示,愿背井离乡,固然是男儿志在四方,不过,亦可见其欣慕圣化之诚!”

    “这倒是的,”曹毓瑛也说了公道话,“新疆天遥地远,维人如果在内地服役,不晓得多少年才能够回一次家乡?确实是难为他了!”

    文祥、许庚身都点头称是,“实在不容易!”

    然而,轩亲王独持异调。

    “现在嘛,”关卓凡微笑着说道,“确实是挺不容易的,不过,过得几年,等到铁路修到了乌鲁木齐,内地、新疆往返,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了。”

    “过得几年”……“铁路修到了乌鲁木齐”?

    文、曹、许、郭,都以为轩亲王口误,或者——自己听错了。

    看到下属们疑惑的表情,关卓凡认认真真的补充了一句,“诸公没有听错,我说的,嗯,就是‘过得几年,等到铁路修到了乌鲁木齐’——”

    此言一出,“诸公”的表情就不是“疑惑”了,有人睁大了眼睛,有人微微张开了嘴,嗯,这就叫“瞠目结舌”了。

    “诸公”的脑海中,不约而同,跳出了轩亲王手绘的中国铁路“一期工程”的宏图:

    两纵、两横。

    以北京为中心,一共四条,南路两条,是为“两纵”;北路两条,是为“两横”。

    南路的东线,为“京沪线”,由北京而天津,入山东而济南,继入江苏而徐州,而金陵,而上海。

    江南为中国财富渊薮,“京沪线”沟通京城、江南,为朝廷掌握天下财富之关键。

    南路的中线,为“京汉线”,由北京而保定,入河南而郑州,继入湖北而汉口。

    汉口为九省通衢,“京汉线”为朝廷掌握天下中枢之关键。

    这是“两纵”。

    北路的东线,为“京奉线”,由北京而天津——这一段和京沪线重叠,然后由天津北上山海关,而终于奉天。

    东北为国朝龙兴之地,沃野千里,“京奉线”为开发、经营、巩固东北之关键。

    北路的西线,为“石太线”,西端是太原,东端则在直隶境内一个叫做“石家庄村”的地方,和京汉线交汇。

    “石太线”有两大功用:一,为将来进一步经营西北打一个前站;二,山西富集煤矿,此线,为晋煤外运之关键。

    这是“两横”。

    目下,真正完工的铁路,有两条,一条“唐津铁路”,一条“京津铁路”。

    “唐津铁路”南止于大沽,“京津铁路”则东起于大沽,二者在此衔接,共为日后的“京奉线”的南段,因此,将这两条铁路,理解成一条“京唐铁路”,也不是不可以。

    这条“京唐铁路”有多长呢?

    “唐津铁路”全长一百八十六里,“京津铁路”的长度,刚刚好是前者的两倍,全长三百六十五里,加起来,嗯,这条“京唐铁路”,全长五百五十一里。

    目下,铁路所有的“家底儿”,都在这儿了。

    “两纵两横”的其他线路,要么刚刚开工,要么还在勘测和绘图的阶段。

    这个时候,轩亲王说什么“过得几年,等到铁路修到了乌鲁木齐”?!

    北京到乌鲁木齐——

    几位大军机的视线,不由自主,都落到了那张摊开的地图上。

    北京到乌鲁木齐,目测——差不多距离五千里吧!

    就是说,手头上的“家底儿”拢在一起,不过这条……呃,“京乌线”——或者叫“京迪线”?——之十一。

    不对,不能这么算——

    “京乌线”也好,“京迪线”也罢,不可能是直捅捅的从北京通到乌鲁木齐,一路上,必然是拐来拐去的,这条铁路的总里程,绝不止于五千里!

    大伙儿的目光,都在地图上逡巡着:北京、大同、太原、西安、兰州……最后到达乌鲁木齐的迪化——

    好家伙,没有一万里,也有八千里啊!

    再想一想“两纵两横”——

    京沪线一千四百六十三公里,京汉线一千两百一十四公里,京奉线八百四十二公里,石太线二百四十二公里,加在一起,三千七百六十一公里。

    其中,京沪线、京奉线的北京至天津段是重叠的,亦即“京津铁路”之北京至天津城区部分,这一段,大约一百六十公里,这么算下来,“两纵两横”加在一起,全长三千六百公里。

    三千六百公里——就是七千二百里。

    我滴个神哎!

    一条“京乌线”或“京迪线”,就顶得上整个“两纵两横”铁路网的长度了!

    这还没有考虑到工程的难度——在西北的戈壁、大漠里修铁路,那个难度,不是内地的平原可比吧?!

    难道,轩亲王改了主意,管他“几纵几横”,统统都先搁了下来,把所有的力气,全放在这条“京乌线”上?

    这——

    不对劲儿吧!

    屋内一片沉默。

    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轩亲王“京乌线”的计划,没有一个大军机是赞成的。

    不过,关卓凡神色自若。

    “本来呢,”他打破了沉默,“做铁路‘一期工程’规划的时候,还没有想着就把铁路修到乌鲁木齐去。那个时候,西北的乱子,不过只平定了陕西一省,甘肃回乱方炽,新疆更不必提,根本谈不上修什么铁路。”

    顿了顿,“现在不同了!陕、甘二省,不仅早已靖定,也已经大致的回到气儿来了,新疆呢,马上就要尽归版图,陕、甘、新,眼见就是‘一盘棋’了!所以,嗯,这个铁路的修筑,可以提上日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